李娟
目的:分析乳腺癌与HER-2过表达的关系.方法: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乳腺癌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乳腺癌,对所有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并将患者病情分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对患者乳腺组织中的HER-2因子表达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与正常乳腺组织的样本进行比较.结果:86例患者乳腺组织中的HER-2因子的受体要高于正常乳腺组织中的HER-2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患者乳腺组织中的HER-2因子的受体与其TNM分期以及组织学的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R-2因子在乳腺癌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为临床诊断以及治疗均提供了参考性的依据.
作者:赖清;杨德兴;李晓峰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探讨胎儿超声脐动脉S/D联合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对新生儿窒息的意义.方法:收治脐动脉血流S/D<3的胎儿214例设对照组,另选择214例S/D≥3的胎儿设研究组,均检测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娩出后观察1 min Apgar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S/D及RI降低,且Vs、Vd血流速度缓慢(P<0.05).数据显示,对照组1 min Apgar评分高于研究组,4~7分及<4分所占比例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胎儿超声脐动脉S/D、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联合分析,有助于早期诊断新生儿窒息,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防止发生后遗症.
作者:陈祯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老年心理健康障碍成因及其护理.方法:2017年2月-2018年7月选取社区空巢老人300例,分析老人心理健康障碍出现的原因,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老人心理状态、精神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老人SAS、SDS评分、人脸量表、UCLA孤独量表与护理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造成老年心理健康障碍的原因有很多,给予空巢老人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改善老人心理状态及精神状态,值得借鉴.
作者:许蕊;周俊燕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分析孕期保健护理对孕妇妊娠结局的临床影响.方法: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7年7月选取早孕阶段的孕妇14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对照组孕妇进行定期的产检,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孕期保健护理,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结果:对照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12.86%,研究组为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保健护理对孕妇妊娠结局具有积极的意义,可降低相关不良结局的发生率,提高母婴安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杨庆莲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3月-2017年4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6例,经抽签法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模式,观察组38例采用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复发率和再次PCI比例分别为5.26%和7.89%,对照组患者复发率和再次PCI比例分别为21.05%和31.58%,此外观察组急诊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和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采用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模式效果显著,存在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希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对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2015年12月-2017年3月收治高血压患者100例,根据随机双盲原则对患者平均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本次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水平得到了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96.00%vs 80.00%,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是治疗高血压的有效药物,具有见效快、有效率高等优势,推荐临床使用.
作者:谭柏翠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性与肾脏保护性.方法:收治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04例,随机均分两组,均给予饮食、运动、降糖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单纯用药缬沙坦,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对比观察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肌酐(Scr)和24 hUAE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显著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短期疗效良好,对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具有积极意义,且用药安全可靠.
作者:张洪梅 刊期: 2019年第03期
伴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心脏康复研究不断深入,尤其是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要想获得良好的康复效果,就要积极落实更加系统化的管理机制,合理降低合并症发病率.本文对评定方式和康复机制等予以分析,仅供参考.
作者:荣胜;周雪清;苏亚洲;孙江滨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股骨颈骨折的患者60例,均采用了手术治疗方式,并且接受护理.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舒适护理干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心理状况相比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需要通过舒适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可以有效改善预后,改善护患关系,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林香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给予静脉动脉化游离皮瓣修复疗效.方法:2013年3月-2016年10月收治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60例,进行手术治疗,详细记录临床效果,并在患者出院后持续随访,研究静脉动脉化游离皮瓣修复的疗效.结果:60例患者术后无一例出现严重感染,60例皮瓣均顺利成活,其中出现静脉回流的血管危象1例,经医生再次修复顺利成活,皮瓣出现轻度肿胀,间断拆线后好转12例;随访1年后,52例患者皮瓣血运良好,外形美观;患者皮瓣出现静脉回流现象1例,再次进行动脉皮瓣修复后痊愈;患者皮瓣外形不美观7例,接受了进一步的外科整形.结论:静脉动脉化游离皮瓣修复,是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的良好方式,给予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静脉动脉化游离皮瓣修复疗效良好,推荐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胡志立;胡杨志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研究表明,年龄是影响卒中发病风险及转归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年龄≥80岁的患者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明显增高.目前我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率仍非常低,仅有2.4%,其中使用rt-PA(阿替普酶)溶栓治疗仅1.6%.高龄患者溶栓率更低.本文主要探讨≥80岁的急性缺血性脑卒患者静脉应用rt-PA溶栓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林冠;王翔宇;周丽;孙世玉;刘园捷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并观察乙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肝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酒精性肝病(ALD)患者100例(CHB合并ALD组)、CHB患者98例(CHB组)、ALD患者95例(ALD组).经常规治疗后,观察并比较3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结果:CHB合并ALD组肝硬化及并发消化道出血、肝癌、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均高于CHB组与ALD组,治疗后CHB合并ALD组各肝功能指标高于CHB组和ALD组.结论:相比于CHB患者和ALD患者,CHB合并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差.
作者:周琦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在提高基层医院急诊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急诊患者600例,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实行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推行人性化管理,具体包括努力提供温馨的就医环境、提高急诊科护士心理素质及应变能力、大限度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结果:观察组服务态度评分、护理技能评分、护理宣教评分、就医环境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发生护理差错,对照组发生护理差错6例,护理差错发生率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管理可以明显提高基层医院急诊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尹亚平;郑伟;李大荣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模式的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收治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10例,随机分3组:20赫兹组(20Hz)、θ波脉冲刺激组(TBS)和伪磁刺激组,各70例.治疗前后运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社会功能评定量表(PSP)评估.结果:治疗前3组PANSS量表中,比较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病理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3个月后,TBS组阴性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均低于另外两组(P<0.05);治疗前3组PSP评分中活动、个人和社会关系、自我照料、干扰和攻击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3组评分均明显升高,且另外两组低于TBS组评分(P<0.05).结论:以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传统药物治疗基础上辅助高频和TBS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效果理想,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社会功能.
作者:陈红源;李明超;丁迎;戢秋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对卵巢囊肿患者实施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手术,实施不同的止血方法,探讨不同止血方法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2016年8月-2018年3月收治卵巢囊肿患者109例,两组均实施腹腔镜卵巢剥除术,随机分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采用电凝止血,观察组采用缝合止血,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性激素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在FSH、LH、E2等性激素指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FSH、LH、E2等性激素指标方面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卵巢囊肿患者采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实施缝合止血的效果更佳,对卵巢功能造成的影响相较于电凝止血更小.
作者:李娟 刊期: 2019年第03期
总结特发性甲状旁腺减退症的临床特点,探讨中医辅助治疗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可行性.通过查阅文献及相关书籍,对1例特发性甲状旁腺减退伴颅内钙化病历进行分析及总结,并对其中医治疗的病因病机进行分析.IHP脑钙化发生率高,中医药或可辅助治疗,改善预后.
作者:刘元炜;王萍;燕树勋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延迟结扎脐带对降低早产儿贫血发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7年5月收治早产儿112例,随机自由组合两组.对照组56例早产儿出生后采取临床常规快速结扎脐带的方法.观察组56例早产儿出生后采用延迟结扎脐带的方法.在结扎脐带后抽取早产儿血液1 mL,测量早产儿的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血红蛋白浓度(HGB),综合评价其贫血率,并在新生儿出生后2个月及8月龄时再次抽取早产儿血液1 mL,临床测量两组早产儿的RBC、HCT、MCV、HGB并综合数据评价其贫血率,将这两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经过临床比较发现,两组在结扎脐带后抽取血液检查获得的RBC、HCT、MCV、HGB各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贫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结扎脐带后抽取血液检查获得的RBC、HCT、MCV、HGB评分中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数据评价的贫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迟结扎脐带可以升高早产儿的RBC、HCT、MCV及HGB,综合测评延迟结扎脐带可降低早产儿贫血发生率.
作者:高建国;宋燕玲;胡美莲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思考神经介入疗法用于脑血管疾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脑血管疾病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A组50例,B组50例,A组患者使用药物保守救治,B组患者使用神经介入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总满意度.结果: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6.00%,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00%,即两组患者各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92.00%,B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100.00%,即两组患者各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血管疾病患者救治中,神经介入疗法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改善医患关系,值得推广.
作者:王学进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收治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76例,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应用孟鲁司特钠治疗,研究组应用布地奈德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比较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4.73%,高于对照组的74.31%;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1.58%,高于研究组的7.89%;比较对照组与研究组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较好.
作者:曹建国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与观察选择性脊神经根阻滞,即SNRB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的临床效果和应用前景.方法:2017-2018年收治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8例,经患者同意后,将性别、年龄、病情等因素进行随机分组,平均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9例,给予椎旁神经阻滞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49例,经由选择性脊神经根阻滞的方法进行治疗.两组人员在完成1个疗程的治疗之后,对比试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记录以及在治疗1个月后的VAS疼痛评分并进行对照参考.结果:给予选择性脊神经根阻滞治疗的观察组在治疗效果上比给予椎旁神经阻滞方法进行治疗的对照组临床效果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1个月后的VAS疼痛评分也低于对照组,在进行手术期间的麻醉剂用量也少于对照组,术后使用镇痛药物剂量也相对较少.结论:通过选择性脊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有效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术中麻醉用量以及术后镇痛药物剂量,缓解疼痛,对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冯乾 刊期: 201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