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胎儿超声脐动脉S/D联合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对新生儿窒息的意义

陈祯

关键词:胎儿超声脐动脉S/D, 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 新生儿窒息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胎儿超声脐动脉S/D联合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对新生儿窒息的意义.方法:收治脐动脉血流S/D<3的胎儿214例设对照组,另选择214例S/D≥3的胎儿设研究组,均检测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娩出后观察1 min Apgar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S/D及RI降低,且Vs、Vd血流速度缓慢(P<0.05).数据显示,对照组1 min Apgar评分高于研究组,4~7分及<4分所占比例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胎儿超声脐动脉S/D、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联合分析,有助于早期诊断新生儿窒息,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防止发生后遗症.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左旋卡尼汀治疗扩张型心肌病58例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左旋卡尼汀治疗扩张型心肌病58例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9月-2017年6月收治患有扩张型心肌病的患者58例,随机分常规组和试验组,各29例,两组给予患者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ACEI等常规性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左旋卡尼汀注射,用药疗程15 d.观察两组患者的心肌功能和血浆f-CN浓度变化.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1个疗程后的心肌功能增强有效率(82.76%)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72.41%),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浆f-CN浓度均降低,且试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常规性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旋卡尼汀治疗,有利于增强患者的心肌功能,提高患者的血浆f-CN浓度,具有临床应用能力,值得推广和实践.

    作者:钟慧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丁苯酞联合奥拉西坦对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采取丁苯酞与奥拉西坦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2016年2月-2017年5月收治患者215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两组.其中采取丁苯酞与奥拉西坦108例为研究组,另107例采取奥拉西坦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比较两组认知功能、NIHSS、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认知功能、NIHSS、生活质量评分低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35%,与研究组的6.4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采取丁苯酞与奥拉西坦治疗效果明显,可快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并提高认知能力,避免不良反应产生,安全性高.

    作者:林波克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传统开胸手术肺叶切除与两孔、三孔胸腔镜联合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手术治疗肺癌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传统开胸手术肺叶切除与两孔、三孔胸腔镜联合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手术治疗肺癌的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肺癌患者150例,应用随机分组方法平均分3组,每组50例.给予A组两孔胸腔镜手术,给予B组三孔胸腔镜手术,给予C组传统开胸手术,3组患者皆同时给予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手术,对比3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淋巴结清扫数目、住院时间、术后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3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无显著差异,A、B两组的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相比C组,其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较低,A组的VAS评分相比其他两组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肺癌患者给予两孔胸腔镜手术,能有效清扫淋巴结,降低术中出血量与胸腔引流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疼痛程度,降低患者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张超斌;郑纯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2017年3月-2018年5收治手足口病患儿5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遵循平均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即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7例.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健康教育,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92.6%,对照组81.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加强健康教育可取得满意效果,建议推广.

    作者:李晓利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米力农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并发重症肺炎及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米力农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并发重症肺炎及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并发重症肺炎及心力衰竭患者120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的原则,将研究的120例患儿分成两组: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60例.参照组使用西药地高辛治疗,试验组使用药物米力农治疗.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治疗情况,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5%),治疗各项指标均优于参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力农可有效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并发重症肺炎及心力衰竭的症状,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该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李章勇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小儿腹泻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小儿腹泻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腹泻患儿96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较对照组少,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且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减少腹泻患儿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提升临床疗效和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高秀芹;连继香;王颖;邸彦华;任明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实验室检查项目对于确定AECOPD价值的探讨

    AECOPD从定义来说缺乏可操作性,故许多研究者提出若干可以反应慢阻肺急性加重时气道感染的实验室检查项目,期望通过检测这些项目为AECOPD提供更好的诊断价值,包括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P、PCT等,但由于COPD患者炎症反应的复杂性,导致COPD患者临床特征的多样性,至今还没有找到公认的能够反映疾病进展和临床预后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因此,采用任何单一的生物标志物作为AECOPD的标志是不可能的,建议联合应用多种生物标志物才能反映引起AECOPD的各种复杂病因.

    作者:王凯丽;何权瀛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阴道超声与宫腔镜在诊断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与宫腔镜在诊断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患者200例,均先行阴道超声检查,然后行宫腔镜检查,并在直视下进行组织活检及诊刮,经病理学确诊.结果:阴道超声诊断符合率73.5%,宫腔镜诊断符合率93.5%.结论: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对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的诊断都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均有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宫腔镜检查的灵敏度高于阴道超声检查,后者作为一种无创检查可以作为补充检查手段.

    作者:马依努·阿尔沙;程萍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人性化管理在提高基层医院急诊护理质量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在提高基层医院急诊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急诊患者600例,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实行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推行人性化管理,具体包括努力提供温馨的就医环境、提高急诊科护士心理素质及应变能力、大限度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结果:观察组服务态度评分、护理技能评分、护理宣教评分、就医环境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发生护理差错,对照组发生护理差错6例,护理差错发生率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管理可以明显提高基层医院急诊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尹亚平;郑伟;李大荣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临床路径在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临床路径在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8年3月收治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84例,按手术先后顺序将84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观察组实施临床路径护理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低于观察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在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较好,不仅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潘玲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流行病学分布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流行病学分布特点.方法:2015年1月-2018年1月选取在检测的不同临床标本5000份,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5000份标本共检出阳性标本1307份,阳性检出率26.14%.其中3000份呼吸道标本检出阳性1080份,阳性检出率36.0%;1000份血培养标本检出阳性77份,阳性检出率7.7%;500份大便标本检出阳性5份,阳性检出率1.0%;其他标本500份检出阳性145份,阳性检出率29.0%.结论:采集标本的来源不同,微生物阳性检出率也存在一定不同,严格按照标本采集注意事项和运送要求、规范检验操作是提高阳性检出率的关键.

    作者:李小梅;赵远芳;何敏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胎儿超声脐动脉S/D联合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对新生儿窒息的意义

    目的:分析探讨胎儿超声脐动脉S/D联合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对新生儿窒息的意义.方法:收治脐动脉血流S/D<3的胎儿214例设对照组,另选择214例S/D≥3的胎儿设研究组,均检测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娩出后观察1 min Apgar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S/D及RI降低,且Vs、Vd血流速度缓慢(P<0.05).数据显示,对照组1 min Apgar评分高于研究组,4~7分及<4分所占比例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胎儿超声脐动脉S/D、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联合分析,有助于早期诊断新生儿窒息,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防止发生后遗症.

    作者:陈祯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基层社区COPD管理现况分析及对策思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常见的疾病,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由于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和诸多危害因素的暴露,COOD的发病率逐年递增,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COPD已成为导致死亡原因的第4大疾病,文章将围绕当前社区COPD管理的现状和对策思路两个方面展开.

    作者:邱忠强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米非司酮联合曲普瑞林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索米非司酮联合曲普瑞林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5年12月-2017年11月收治子宫肌瘤患者11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5例.观察组给予复方米非司酮联合曲普瑞林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复方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肌瘤体积、子宫体积、血红蛋白、雌二醇及促卵泡激素水平的改变情况,并观察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7%,高于对照组的85.5%;观察组肌瘤体积、子宫体积、雌二醇、促卵细胞激素、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21.1±5.9)cm3、(150.4±7.9)cm3、(163.9±8.5)pmol/L、(15.4±3.6)μg/L、(126.7±7.6)g/L,明显优于对照组(31.2±4.5)cm3、(194.0±9.2)cm3、(209.7±11.6)pmol/L、(20.2±4.0)μg/L、(116.9±7.7)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米非司酮联合曲普瑞林治疗子宫肌瘤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石伊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应用芬太尼与瑞芬太尼麻醉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应用芬太尼与瑞芬太尼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对照组(芬太尼组)和观察组(瑞芬太尼组),每组40例,观察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清醒时间、麻醉起效时间比较,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7.5%与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应用芬太尼与瑞芬太尼都具有一定的麻醉效果,但是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更加显著,其可以有效缩短麻醉起效时间、术后清醒时间,同时还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奚可军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新生儿血液白细胞参考区间的建立与验证

    目的:建立和验证正常新生儿的血液白细胞参考值范围.方法:动员新生儿监护人同意参与调查活动,做必要的告知,采集血样并检测血液白细胞数据,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建立新生儿白细胞的参考区间并进行诊断效率验证.结果:新生儿白细胞数据分布不符合正态分布,需用百分位数法评估其参考区间.0~28 d新生儿组白细胞数据需进一步分组为(0,3)d、(3,21)d和(21,28)d组,且(3,21)d新生儿血液白细胞存在性别差异,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0,3)d新生儿白细胞参考区间(6.67~19.0)×109/L;(3,21)d女性新生儿白细胞参考区间(6.47~16.7)×109/L,(3,21)d男性新生儿白细胞参考区间(5.59~12.4)×109/L;(0,28)d新生儿白细胞参考区间(6.28~17.4)×109/L.各分组参考区间的临床诊断效率均>85%.

    作者:蒋炳林;施小敏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分析两种补液方法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两种补液方法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近1年收治的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患者76例,随机分甲组和乙组.分别采用的是传统补液法进行院前急救和亚休克疗法进行院前急救,治疗后分析临床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乙组的发生概率2.6%,未发生概率97.4%,乙组的效果明显.观察两组患者72h内病死率,结果显示乙组病死率明显低于甲组,同时乙组患者抢救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结论:亚休克疗法进行院前急救的效果明显,病死率比较低,能让患者尽快恢复.

    作者:司俊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西格列汀联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对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应用西格列汀联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两组均予以吡格列酮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西格列汀,比较治疗后两组的临床指标,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中应用西格列汀联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治疗,对于降低患者的血糖指标、改善BMI和胰岛素抵抗、提高治疗效果有显著的作用.

    作者:杜蔚蓓;张建伟;周珈莉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多西他赛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多西他赛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探究多西他赛单药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意义,以供参考.方法: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0例,给予患者多西他赛进行单药治疗,以21 d为1个周期,连续治疗4个周期后对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患者的性别、病理类型、疾病分期等与疾病的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关系,采用多西他赛单药治疗的不良反应较小.结论:对于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采用多西他赛单药治疗具有确切的疗效,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付晶晶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高龄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鼻饲饮食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分析高龄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鼻饲饮食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方法: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高龄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36例,所有患者均需鼻饲饮食,由掷骰子大小点数分组,对照组18例行常规护理,试验组18例行预防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11%和55.5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鼻饲饮食并发症进行预防和护理,有助于减少便秘、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且可以给予针对性护理,有助于预后和促进身体功能恢复.

    作者:胡丽娜 刊期: 2019年第03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