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依努·阿尔沙;程萍
目的:分析超声心动图对尿毒症性心肌病的临床诊断价值以及准确率.方法: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尿毒症性心肌病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心脏大小、结构测量值及心室舒张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心脏各腔室内径与对照组相比扩大较明显,心室舒张功能与对照组相比,异常较明显(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对尿毒症性心肌病的临床诊断,能准确、直观、动态地对心脏大小、结构等进行观察,对心脏功能进行评估,有利于及早发现疾病,为临床治疗尿毒症性疾病提供依据.
作者:雷小庆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对慢性胃炎的治疗作用.方法:2017年4月-2018年2月收治慢性胃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比较两组好转率,症状改善时间、胃酸分泌正常时间、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阴性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胃部症状积分、炎症指标,0.5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好转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胃酸分泌正常时间、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阴性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胃部症状积分、炎症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部症状积分、炎症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0.5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症状,改善胃酸分泌和促进炎症控制,缩短疗程,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敬;鲁惠;张卫安 刊期: 2019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19年第03期
嘉宾致辞大会主席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吴宗贵教授在致辞中表示,中西医结合特别是中成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具有与西医不同的独特之处,如何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合理地使用中成药、如何更大程度地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功效值得我们深入探索.在上海和黄药业的支持下,中西医结合经典病例演讲比赛已经举办了 3 届,通过该平台,更多心血管领域基层医生走上讲台,促进临床实践能力提升的同时也展示了自我风采,这对于推动心血管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发展及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在冠心病高危患者介入治疗术中、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接受治疗的冠心病高危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手术治疗基础上进行一定量的替罗非班静脉推注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住院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住院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手术治疗基础上对冠心病高危患者进行替罗非班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邓庚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律失常疗效分析.方法:2013年5月-2016年7月收治心律失常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给予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3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3.9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9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律失常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罗晓艳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左旋卡尼汀治疗扩张型心肌病58例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9月-2017年6月收治患有扩张型心肌病的患者58例,随机分常规组和试验组,各29例,两组给予患者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ACEI等常规性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左旋卡尼汀注射,用药疗程15 d.观察两组患者的心肌功能和血浆f-CN浓度变化.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1个疗程后的心肌功能增强有效率(82.76%)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72.41%),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浆f-CN浓度均降低,且试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常规性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旋卡尼汀治疗,有利于增强患者的心肌功能,提高患者的血浆f-CN浓度,具有临床应用能力,值得推广和实践.
作者:钟慧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的CT诊断特点与价值体会.方法:收治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10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CT诊断特点和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在不同的感染类型中存在不同的CT表现.结论:糖尿病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生概率较大,在不同感染类型中存在差异性CT影像学表现.
作者:石锦 刊期: 2019年第03期
周围神经损伤(Peripheral nerve injury,PNI)是临床中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目前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方法繁多且均有一定疗效,但怎样使效果优化,是否可大规模用于临床尚待进一步探讨.随着人们对周围神经解剖和再生微环境的进一步认识,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组织工程、基因工程等方面均有长足发展,为周围神经损伤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思路.本文就周围神经缺损后周围神经修复的相关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安璐;潘贵超;庞喜山;赵长伟;赵文海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对比分析特发性和继发于前庭神经元炎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特征.方法: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继发于前庭神经元炎的BPPV患者11例以及特发性BPPV患者142例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相较于特发性BPPV患者,继发于前庭神经元炎的BPPV患者所具有的特征主要有手法复位的治疗效果较差、眩晕程度较为严重、后半规管位置性眩晕较常见以及平均年龄较小.结论:继发于前庭神经元炎的BPPV在临床特征和流行病学等多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不仅采用手法复位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差,而且眩晕的持续时间较长.
作者:李明霞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应用芬太尼与瑞芬太尼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对照组(芬太尼组)和观察组(瑞芬太尼组),每组40例,观察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清醒时间、麻醉起效时间比较,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7.5%与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应用芬太尼与瑞芬太尼都具有一定的麻醉效果,但是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更加显著,其可以有效缩短麻醉起效时间、术后清醒时间,同时还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奚可军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究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疗效.方法:2014年10月-2016年11月收治结肠癌患者68例.其中试验组38例,应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对照组30例,应用开腹手术.随访1年,研究对比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复发率及转移率.结果:试验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相比对照组明显更短(P<0.05);试验组患者复发率及转移率相比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肠癌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欧阳德亮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对左心室心脏瓣膜病患者的疗效及影响.方法: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病患者80例,实施心脏瓣膜置换术.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和心功能NYHA分级,记录并分析术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患者的LVEDD、LVESD、LAD和LVEF随着治疗的推进逐渐降低,患者的NYHA分级Ⅰ或Ⅱ级的比例持续升高,Ⅲ级或Ⅳ级的患者比例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的并发症率达81.25%,死亡率6.2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能有效治疗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病患者,降低早期死亡率.
作者:陈岳威;郑悦悦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采取丁苯酞与奥拉西坦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2016年2月-2017年5月收治患者215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两组.其中采取丁苯酞与奥拉西坦108例为研究组,另107例采取奥拉西坦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比较两组认知功能、NIHSS、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认知功能、NIHSS、生活质量评分低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35%,与研究组的6.4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采取丁苯酞与奥拉西坦治疗效果明显,可快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并提高认知能力,避免不良反应产生,安全性高.
作者:林波克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针对患有胆结石的患者采用微创联合治疗的方式(腹腔镜和胆道镜)治疗以后,对其联合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2015年8月-2017年8月收治胆结石患者132例.把其中的66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双镜联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剩下的66例选为对比组,采用普通的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远高于对比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率比对比组低(P<0.05).结论:对患有胆结石的患者采用微创联合治疗的方式(腹腔镜和胆道镜)治疗以后,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胆结石疾病的复发率,有效避免手术后的各种不良反应,使患者能够尽快恢复健康,因此,该方法在临床上具有推广意义.
作者:刘韬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对甲状腺瘤患者应用低位小切口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0月-2018年3月收治甲状腺瘤患者85例,依据患者应用治疗方式的差异将所选对象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对比组患者所用治疗方式为常规甲状腺瘤切除术,研究组患者所用治疗方式低位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结果:相比于对比组患者,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相对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切口长度更短,各观察项目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19%,研究组为9.30%,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瘤患者应用低位小切口切除术能够缩小手术创伤,提升临床疗效,可加快患者术后恢复速度.
作者:徐琦 刊期: 2019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全面术后护理干预应用于接受椎间孔镜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接受椎间孔镜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7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两组,对照组(18例)和观察组(1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采用全面术后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视觉模拟评分均明显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术后护理干预应用于接受椎间孔镜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优越,提高了治疗效果,调节了患者的情绪,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可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尽快出院,减少了患者的经济压力,值得推广.
作者:李颖盈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小儿腹泻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腹泻患儿96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较对照组少,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且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减少腹泻患儿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提升临床疗效和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高秀芹;连继香;王颖;邸彦华;任明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对消化内科恶心、呕吐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对患者治疗方案和疗效进行详细探究.方法: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恶心、呕吐患者100例,将100例患者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根据患者实际临床症状,给予针对性治疗方案.在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案后,对患者的呕吐原因以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导致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的主要因素包括胃肠疾病、肝脏、胆道疾病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等,并且不按照医嘱用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在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案后,观察组患者疗效98.0%(49/50),对照组患者疗效86.0%(4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较为常见,而发生原因也多种多样,并且患者临床症状有一定的区别,要求给予针对性治疗方案,以改善患者的恶心呕吐、症状,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少华 刊期: 201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