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特发性与继发于前庭神经元炎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特征对比

李明霞

关键词:特发性, 继发性, 前庭神经元炎,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特发性和继发于前庭神经元炎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特征.方法: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继发于前庭神经元炎的BPPV患者11例以及特发性BPPV患者142例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相较于特发性BPPV患者,继发于前庭神经元炎的BPPV患者所具有的特征主要有手法复位的治疗效果较差、眩晕程度较为严重、后半规管位置性眩晕较常见以及平均年龄较小.结论:继发于前庭神经元炎的BPPV在临床特征和流行病学等多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不仅采用手法复位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差,而且眩晕的持续时间较长.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在消化内科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在消化内科临床应用效果的差异.方法:收治行胃镜检查患者300例,分为无痛组和传统组,每组各150例,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检查后无痛组不适反应、恐惧焦虑情绪、HR、收缩压、舒张压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pO2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操作时间和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胃镜在检查消化内科疾病中刺激性小,患者不适感小,便于检查.

    作者:胡咏泉;刘苗苗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分析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消化不良的疗效

    目的:分析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2017年1月-2018年4月收治消化不良患者78例,随机分组法纳入调查组(n=39)与参照组(n=39).参照组应用复方消化酶治疗,调查组应用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2.05%低于调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患者与调查组患者治疗后分别出现不良反应2例与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消化不良可取得良好疗效,且治疗期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药物治疗安全有效,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作者:张艳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静脉溶栓治疗≥80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的进展

    研究表明,年龄是影响卒中发病风险及转归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年龄≥80岁的患者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明显增高.目前我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率仍非常低,仅有2.4%,其中使用rt-PA(阿替普酶)溶栓治疗仅1.6%.高龄患者溶栓率更低.本文主要探讨≥80岁的急性缺血性脑卒患者静脉应用rt-PA溶栓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林冠;王翔宇;周丽;孙世玉;刘园捷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蓝芩口服液在表麻声带息肉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蓝芩口服液在表麻声带息肉术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声带息肉术后出现咽喉不适症状患者66例,随机分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33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蓝芩口服液口服,持续治疗3 d,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喉镜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率(69.7%)及总有效率(97.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5%及84.8%(P<0.05);观察组治疗3 d后喉镜检查所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并发症出现.结论:蓝芩口服液在表麻声带息肉术后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出现的咽痛、咽喉干痒、咽部异物感等症状,能有效减轻术后声带充血肿胀,且安全、方便.

    作者:刘小会;顾建森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效果

    目的:对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式以及临床效果进行详细探究.方法: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患者4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20例以及对照组20例.治疗对照组患者时,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时,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切开胆管取石术.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同时住院平均时间、导尿管平均留置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另外,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0)5.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20)2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治疗时,可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方案,患者手术指标良好,并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潇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并发症及预防策略

    目的:研究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的临床常见并发症,总结有效的预防策略.方法: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行PKP手术患者100例,对其进行观察,记录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总结预防策略.结果:100例患者中出现并发症14例(14.00%),其中术中球囊破裂3例,骨水泥渗漏7例,脊髓损伤、穿刺局部血肿各2例.结论:PKP手术的并发症较多,规范手术操作流程、提高穿刺技术、骨水泥推注技术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夏本杰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临床路径在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临床路径在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8年3月收治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84例,按手术先后顺序将84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观察组实施临床路径护理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低于观察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在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较好,不仅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潘玲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神经外科术后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神经外科术后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8月-2018年7月收治神经外科患者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干预,干预结束后比较感染的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发生颅内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情况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可以减少神经外科术后患者感染的发生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江银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癫痫患者应用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的效果.方法: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收治癫痫患者65例,将纳入研究对象分为参照组(n=31)和探究组(n=34).参照组患者接受丙戊酸钠缓释片口服治疗,探究组患者联合应用丙戊酸、拉莫三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探究组病情总缓解率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204,P=0.0283);探究组患者治疗无效1例,患者病情缓解33例;参照组患者治疗无效6例,患者病情缓解25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143,P=0.0722);探究组出现不良反应患者共计6例,总发生率17.65%;参照组出现不良反应5例,总发生率16.13%.结论:癫痫患者应用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疗效确切,且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

    作者:马金殿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优化护理流程在提高急诊手术患者手术效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流程在提高急诊手术患者手术效率中的效果.方法:收治行急诊手术治疗的患者140例.随机分优化组和常规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急诊手术室护理措施.优化组对急诊手术室的护理流程进行优化后实施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的急诊等待手术时间、术前用物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护理缺陷率、术后死亡率和患者与家属的满意度.结果:优化组的急诊等待手术时间、术前用物准备时间、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护理缺陷率、术后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优化组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护理流程能有效地提高手术效率,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董艳华;龙萍;曲红秀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早餐对大学生认知行为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早餐对大学生认知行为的影响并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在校大学生76名分成不吃早餐组、吃早餐组,每组38名.采取Corsi积木点击测验的变式设计测试空间工作记忆,采用E-Prime 2.0反应时对软件测定反应时进行检测,采用剂量作业试验对脑力工作能力进行测试.在上午8:30、11:00两个时间段对学生展开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吃早餐组学生组视空间工作记忆、反应时测试结果均不及吃早餐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测试前后视空间工作记忆的测试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00测试结果优于8:30测试结果(P<0.05);两组学生测试前后反应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脑力工作能力两次测试结果比较,在阅字速度、脑力工作能力指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吃早餐组两次测试结果存在明显差异,11:00测试结果优于8:30(P<0.05);不吃早餐组脑力工作能力测试错误率较吃早餐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饥饿状态下,学生的视空间工作记忆、反应时、脑力工作能力均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早餐对大学生认知行为指标的影响程度尚未确定,值得展开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雷彦;吴潮培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实验室检查项目对于确定AECOPD价值的探讨

    AECOPD从定义来说缺乏可操作性,故许多研究者提出若干可以反应慢阻肺急性加重时气道感染的实验室检查项目,期望通过检测这些项目为AECOPD提供更好的诊断价值,包括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P、PCT等,但由于COPD患者炎症反应的复杂性,导致COPD患者临床特征的多样性,至今还没有找到公认的能够反映疾病进展和临床预后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因此,采用任何单一的生物标志物作为AECOPD的标志是不可能的,建议联合应用多种生物标志物才能反映引起AECOPD的各种复杂病因.

    作者:王凯丽;何权瀛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认知理念与健康教育在消化科恶性肿瘤患者中的运用价值

    目的:探讨认知理念与健康教育在消化科恶性肿瘤患者中的运用价值.方法:收治消化科恶性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两组,每组各30例,基础护理均相同,研究组加用认知理念与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管理前后抑郁量表评分、两组患者对消化科恶性肿瘤疾病理解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管理后抑郁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消化科恶性肿瘤疾病理解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认知理念与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消化科恶性肿瘤患者的认识程度,减少不良情绪的发生.

    作者:舒红梅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妇科常见急腹症的价值评价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生对妇科常见急腹症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2013年2月-2017年12月收治妇科常见急腹症患者69例,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回顾性分析患者的诊断资料.结果:经过诊断后,确诊66例,误诊3例,诊断准确率95.7%.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妇科常见急腹症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能够有效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冯志敏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不同干预措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效果及对母婴传播率的影响评价

    目的:探讨不同干预措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效果及对母婴传播率的影响.方法:收治孕产妇98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者设定为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49例,对比两组艾滋病母婴传播率.结果:观察组孕产妇49例中,艾滋病感染者21例,自愿终止妊娠者10例,不确定者1例,再次进行HIV检测于18月龄,检查显示为阴性.给予孕产妇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结论:对孕产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并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发生率,促使产妇早日康复,婴儿健康成长发育.

    作者:左飞虎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手法过伸复位加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45例

    目的:探析手法过伸复位加经皮椎体成形术(PVP、PKP)治疗椎体压缩骨折45例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行手法过伸复位加PVP、PKP治疗的椎体压缩骨折患者45例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单纯行PVP、PKP治疗的45例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其相关资料,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等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44%,较对照组的20.0%显著较低(P<0.05).结论:手法过伸复位加PVP、PKP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显著,既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还能减少各种术后并发症,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王和飞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铸就心的长城——2018年中西医结合经典病例演讲比赛(县域级)总决赛圆满收官

    嘉宾致辞大会主席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吴宗贵教授在致辞中表示,中西医结合特别是中成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具有与西医不同的独特之处,如何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合理地使用中成药、如何更大程度地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功效值得我们深入探索.在上海和黄药业的支持下,中西医结合经典病例演讲比赛已经举办了 3 届,通过该平台,更多心血管领域基层医生走上讲台,促进临床实践能力提升的同时也展示了自我风采,这对于推动心血管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发展及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的意义分析

    目的: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诊断中进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的具体效果加以分析.方法:2017年6月-2018年5月收治高血压患者47例,即观察组.另选取本院体检者47例,即对照组.两组对象均展开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针对检测结果间差异加以分析.结果:结合观察可以发现,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上,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内该指标同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诊断中展开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可帮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得到有效诊断,提高诊断准确性.

    作者:雷善光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MRI与螺旋CT对原发性胃癌病灶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

    目的:探究原发性胃癌病灶诊断中应用MRI、螺旋CT诊断的价值.方法:收治原发性胃癌患者50例,均接受MRI以及螺旋CT诊断.结果:MRI对胃外病灶、胃内病灶检出率以及胃外病灶、胃内病灶、总病灶的检出个数均高于螺旋CT(P<0.05).结论:与螺旋CT相比,MRI在原发性胃癌病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杨强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予以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则予以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血压达到正常的时间、血压、血肌酐、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3例(6.52%),和对照组的4例(9.0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确切,可更好改善血压、血肌酐、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房彩 刊期: 2019年第03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