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蕊;周俊燕
目的:评价缩宫素与酚妥拉明治疗肺结核咯血的疗效.方法: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肺结核咯血患者50例,采用奇偶法的分组形式将其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行酚妥拉明法,试验组行缩宫素法,对比两组咯血停止时间与显效时间、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咯血停止时间以及显效时间指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结核咯血治疗的过程中,采用缩宫素治疗法能够帮助患者加快咯血停止时间,降低治疗疼痛感,具有推广优势.
作者:肖冰水 刊期: 2019年第03期
总结特发性甲状旁腺减退症的临床特点,探讨中医辅助治疗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可行性.通过查阅文献及相关书籍,对1例特发性甲状旁腺减退伴颅内钙化病历进行分析及总结,并对其中医治疗的病因病机进行分析.IHP脑钙化发生率高,中医药或可辅助治疗,改善预后.
作者:刘元炜;王萍;燕树勋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低剂量CT扫描技术在头颈部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患者80例,依照就诊顺序,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剂量的CT扫描,观察组采取低剂量的CT扫描技术.分析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辐射剂量评分及图像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头颈部的CTA放射性扫描检查患者,采取低剂量的CT扫描技术,辐射剂量评分及图像的质量相对较高,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具精准度地诊断依据,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宋鹏飞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的CT诊断特点与价值体会.方法:收治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10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CT诊断特点和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在不同的感染类型中存在不同的CT表现.结论:糖尿病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生概率较大,在不同感染类型中存在差异性CT影像学表现.
作者:石锦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分析对于多发性骨髓瘤采用PCD方案治疗的效果.方法:收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06例,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别分成传统治疗组(n=53)和PCD治疗组(n=53),传统治疗组采取传统化疗药物,PCD治疗组采取PCD方案,治疗结束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传统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20.75%,PCD治疗组58.49%,PCD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传统治疗组(χ2=15.7738,P<0.05);传统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率35.8%,主要为血细胞毒性,而PCD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39.62%,主要为神经毒性,两组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06,P>0.05).结论:对于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而言,采用PCD方案的治疗效果更好,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小,3种药物价格相对较低,能够减轻患者家庭负担,是基层医院治疗的首先方案.
作者:谭玮玮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多西他赛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探究多西他赛单药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意义,以供参考.方法: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0例,给予患者多西他赛进行单药治疗,以21 d为1个周期,连续治疗4个周期后对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患者的性别、病理类型、疾病分期等与疾病的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关系,采用多西他赛单药治疗的不良反应较小.结论:对于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采用多西他赛单药治疗具有确切的疗效,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付晶晶 刊期: 2019年第03期
AECOPD从定义来说缺乏可操作性,故许多研究者提出若干可以反应慢阻肺急性加重时气道感染的实验室检查项目,期望通过检测这些项目为AECOPD提供更好的诊断价值,包括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P、PCT等,但由于COPD患者炎症反应的复杂性,导致COPD患者临床特征的多样性,至今还没有找到公认的能够反映疾病进展和临床预后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因此,采用任何单一的生物标志物作为AECOPD的标志是不可能的,建议联合应用多种生物标志物才能反映引起AECOPD的各种复杂病因.
作者:王凯丽;何权瀛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探讨胎儿超声脐动脉S/D联合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对新生儿窒息的意义.方法:收治脐动脉血流S/D<3的胎儿214例设对照组,另选择214例S/D≥3的胎儿设研究组,均检测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娩出后观察1 min Apgar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S/D及RI降低,且Vs、Vd血流速度缓慢(P<0.05).数据显示,对照组1 min Apgar评分高于研究组,4~7分及<4分所占比例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胎儿超声脐动脉S/D、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联合分析,有助于早期诊断新生儿窒息,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防止发生后遗症.
作者:陈祯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于老年患者胃肠肿瘤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收治老年胃肠肿瘤患者80例,将其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麻醉诱导前,研究组以0.6μg/kg的速度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10 min,在手术结束前0.5 h以0.2μg/(kg·h)维持.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拔管时间、术后苏醒时间、麻醉药物总用量及谵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拔管时间、术后苏醒时间、麻醉药物总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术后谵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老年胃肠肿瘤手术中,可有效降低麻醉用量,缩短拔管、术后苏醒时间,降低谵妄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孟令瑞;孙宏凯;林勇;秦海鹏;苑玺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糖耐量异常患者的社区干预治疗.方法: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糖耐量异常患者10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遵循常规干预,干预组落实社区干预治疗.经过干预治疗1年后,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糖尿病发病率,了解其血糖的控制情况,并分析所出现的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糖尿病产生的例数分别是3例和15例,发病率分别是6%和30%;两组并发症发生例数分别是3例和10例,发生率分别是6%和20%.餐后2 h血糖水平干预组明显较低,且干预组的空腹血糖水平也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干预治疗在糖耐量异常干预中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发病率.
作者:姚博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早餐对大学生认知行为的影响并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在校大学生76名分成不吃早餐组、吃早餐组,每组38名.采取Corsi积木点击测验的变式设计测试空间工作记忆,采用E-Prime 2.0反应时对软件测定反应时进行检测,采用剂量作业试验对脑力工作能力进行测试.在上午8:30、11:00两个时间段对学生展开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吃早餐组学生组视空间工作记忆、反应时测试结果均不及吃早餐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测试前后视空间工作记忆的测试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00测试结果优于8:30测试结果(P<0.05);两组学生测试前后反应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脑力工作能力两次测试结果比较,在阅字速度、脑力工作能力指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吃早餐组两次测试结果存在明显差异,11:00测试结果优于8:30(P<0.05);不吃早餐组脑力工作能力测试错误率较吃早餐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饥饿状态下,学生的视空间工作记忆、反应时、脑力工作能力均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早餐对大学生认知行为指标的影响程度尚未确定,值得展开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雷彦;吴潮培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功能区(主要为基底节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行立体定向微创血肿引流术与药物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观察选择性应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0例(治疗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要求行非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0例(对照组)比较.比较两组在发病后第3天血肿清除吸收、残余血肿量、术后3周时的神经功能评分及住院期间并发症.结果:基底节区少量血肿(15~30 mL)行立体定向穿刺血肿清除后患者功能恢复较药物治疗者明显.结论:功能区少量血肿立体定向穿刺清除与药物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瑞春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超声心动图对尿毒症性心肌病的临床诊断价值以及准确率.方法: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尿毒症性心肌病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心脏大小、结构测量值及心室舒张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心脏各腔室内径与对照组相比扩大较明显,心室舒张功能与对照组相比,异常较明显(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对尿毒症性心肌病的临床诊断,能准确、直观、动态地对心脏大小、结构等进行观察,对心脏功能进行评估,有利于及早发现疾病,为临床治疗尿毒症性疾病提供依据.
作者:雷小庆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对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对慢性阻塞性肺呼吸衰竭患者氧代谢及肺功能的影响予以研究分析.方法: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慢性阻塞性肺呼吸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纳洛酮予以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使用无创呼吸机行正压通气治疗,并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肺功能以及氧代谢情况进行观察记录.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肺功能以及氧代谢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以及氧代谢,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并大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席云祝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临床病理技术在胸腔积液中的应用.方法:2016年1月-2017年5月收治胸腔积液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细胞块联合免疫组化染色方式与常规细胞涂片方式检查.统计并对比上述两种方式的阳性率.结果:细胞块与免疫组化染色联合检查的阳性率98.00%,常规细胞涂片检查的阳性率60.00%,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积液患者采取细胞块与免疫组化染色联合病理检查技术具备显著临床价值,有较为突出的诊断和鉴别作用,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普及.
作者:胡国梅;敬昱宸;张瑜;田敏 刊期: 2019年第03期
嘉宾致辞大会主席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吴宗贵教授在致辞中表示,中西医结合特别是中成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具有与西医不同的独特之处,如何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合理地使用中成药、如何更大程度地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功效值得我们深入探索.在上海和黄药业的支持下,中西医结合经典病例演讲比赛已经举办了 3 届,通过该平台,更多心血管领域基层医生走上讲台,促进临床实践能力提升的同时也展示了自我风采,这对于推动心血管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发展及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中吸入七氟醚对于手术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手术老年患者76例,依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其进行分组.组1患者38例,静脉注入丙泊酚;组2患者38例,吸入七氟醚.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清醒时间、简易智能量表(MMSE)总分.结果:组2患者的清醒时间、MMSE总分都好于组1患者(P<0.05).结论:全身麻醉中吸入七氟醚运用到老年手术患者麻醉中,患者能够较快清醒,且认知功能也获得了较快的康复,适宜老年患者.
作者:姬银明;张向东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乳腺癌与HER-2过表达的关系.方法: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乳腺癌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乳腺癌,对所有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并将患者病情分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对患者乳腺组织中的HER-2因子表达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与正常乳腺组织的样本进行比较.结果:86例患者乳腺组织中的HER-2因子的受体要高于正常乳腺组织中的HER-2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患者乳腺组织中的HER-2因子的受体与其TNM分期以及组织学的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R-2因子在乳腺癌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为临床诊断以及治疗均提供了参考性的依据.
作者:赖清;杨德兴;李晓峰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采取丁苯酞与奥拉西坦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2016年2月-2017年5月收治患者215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两组.其中采取丁苯酞与奥拉西坦108例为研究组,另107例采取奥拉西坦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比较两组认知功能、NIHSS、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认知功能、NIHSS、生活质量评分低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35%,与研究组的6.4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采取丁苯酞与奥拉西坦治疗效果明显,可快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并提高认知能力,避免不良反应产生,安全性高.
作者:林波克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在中医治疗冠心病中应用益气活血类中药配伍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冠心病患者9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类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项血脂水平,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指标均有改善,LDL-C、TC、TG指标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类中药在冠心病治疗中具有良好的调理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宾 刊期: 201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