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云祝
目的:探究原发性胃癌病灶诊断中应用MRI、螺旋CT诊断的价值.方法:收治原发性胃癌患者50例,均接受MRI以及螺旋CT诊断.结果:MRI对胃外病灶、胃内病灶检出率以及胃外病灶、胃内病灶、总病灶的检出个数均高于螺旋CT(P<0.05).结论:与螺旋CT相比,MRI在原发性胃癌病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杨强 刊期: 2019年第03期
AECOPD从定义来说缺乏可操作性,故许多研究者提出若干可以反应慢阻肺急性加重时气道感染的实验室检查项目,期望通过检测这些项目为AECOPD提供更好的诊断价值,包括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P、PCT等,但由于COPD患者炎症反应的复杂性,导致COPD患者临床特征的多样性,至今还没有找到公认的能够反映疾病进展和临床预后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因此,采用任何单一的生物标志物作为AECOPD的标志是不可能的,建议联合应用多种生物标志物才能反映引起AECOPD的各种复杂病因.
作者:王凯丽;何权瀛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对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对慢性阻塞性肺呼吸衰竭患者氧代谢及肺功能的影响予以研究分析.方法: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慢性阻塞性肺呼吸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纳洛酮予以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使用无创呼吸机行正压通气治疗,并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肺功能以及氧代谢情况进行观察记录.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肺功能以及氧代谢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以及氧代谢,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并大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席云祝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临床病理技术在胸腔积液中的应用.方法:2016年1月-2017年5月收治胸腔积液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细胞块联合免疫组化染色方式与常规细胞涂片方式检查.统计并对比上述两种方式的阳性率.结果:细胞块与免疫组化染色联合检查的阳性率98.00%,常规细胞涂片检查的阳性率60.00%,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积液患者采取细胞块与免疫组化染色联合病理检查技术具备显著临床价值,有较为突出的诊断和鉴别作用,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普及.
作者:胡国梅;敬昱宸;张瑜;田敏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在消化内科临床应用效果的差异.方法:收治行胃镜检查患者300例,分为无痛组和传统组,每组各150例,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检查后无痛组不适反应、恐惧焦虑情绪、HR、收缩压、舒张压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pO2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操作时间和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胃镜在检查消化内科疾病中刺激性小,患者不适感小,便于检查.
作者:胡咏泉;刘苗苗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围绕培养内镜专业优秀护士的目标,采用分层级的教学方法,注重护士专业实践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及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探索提高内镜护士临床实践能力考核的途径.
作者:董雯;叶梅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肝硬化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服务的临床价值.方法:2016年9月-2018年9月收治肝硬化患者82例,在参考抛硬币分组原则背景下,将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患者46例,采用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46例,采用循证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参照组护理满意度(76.09%)与研究组(93.8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34%)与参照组(23.9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患者配合循证护理服务,护理效果十分优异,临床推广意义较高.
作者:郭成梅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对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应用西格列汀联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两组均予以吡格列酮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西格列汀,比较治疗后两组的临床指标,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中应用西格列汀联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治疗,对于降低患者的血糖指标、改善BMI和胰岛素抵抗、提高治疗效果有显著的作用.
作者:杜蔚蓓;张建伟;周珈莉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少量糖皮质激素对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肺不张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合并肺不张的肺炎支原体患儿35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抗生素为主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地塞米松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肺不张复张率、血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差别.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发热、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明显缩短(P<0.05),肺不张复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少量糖皮质激素对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肺不张患儿能较快改善患者症状,缩短病程,有效促进肺复张,在使用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避免盲目使用.
作者:易晓琴;潘晓明;姚小飞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基于此联合硫糖铝治疗.比较两组出血量、临床效果、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出血量、住院时间等较观察组显著增多(P<0.0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0.0%,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0%显著较低(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18.0%,较观察组不良反应率(6.0%)高(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获得良好疗效,既能有效减少患者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还能减少各种不良反应,因而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夏智佳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多西他赛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探究多西他赛单药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意义,以供参考.方法: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0例,给予患者多西他赛进行单药治疗,以21 d为1个周期,连续治疗4个周期后对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患者的性别、病理类型、疾病分期等与疾病的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关系,采用多西他赛单药治疗的不良反应较小.结论:对于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采用多西他赛单药治疗具有确切的疗效,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付晶晶 刊期: 2019年第03期
嘉宾致辞大会主席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吴宗贵教授在致辞中表示,中西医结合特别是中成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具有与西医不同的独特之处,如何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合理地使用中成药、如何更大程度地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功效值得我们深入探索.在上海和黄药业的支持下,中西医结合经典病例演讲比赛已经举办了 3 届,通过该平台,更多心血管领域基层医生走上讲台,促进临床实践能力提升的同时也展示了自我风采,这对于推动心血管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发展及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口腔修复中应用二氧化锆修复体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行口腔修复的患者82例,随机分陶瓷组(41例,传统铸造陶瓷修复体)与二氧化锆组(41例,二氧化锆修复体).对比修复前后两组咀嚼功能、临床疗效.结果:修复前两组咬合力、咀嚼效率差异不明显(P>0.05),修复后均提升(P<0.05),二氧化锆组明显高于陶瓷组(P<0.05);二氧化锆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陶瓷组(P<0.05).结论:口腔修复中应用二氧化锆修复体可改善患者咀嚼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徐静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在提高基层医院急诊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急诊患者600例,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实行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推行人性化管理,具体包括努力提供温馨的就医环境、提高急诊科护士心理素质及应变能力、大限度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结果:观察组服务态度评分、护理技能评分、护理宣教评分、就医环境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发生护理差错,对照组发生护理差错6例,护理差错发生率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管理可以明显提高基层医院急诊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尹亚平;郑伟;李大荣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并分析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应用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4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2例.试验组选择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选择红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以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效果,可提升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促进临床症状的快速消失,改善患儿预后.
作者:卓素艳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生对妇科常见急腹症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2013年2月-2017年12月收治妇科常见急腹症患者69例,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回顾性分析患者的诊断资料.结果:经过诊断后,确诊66例,误诊3例,诊断准确率95.7%.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妇科常见急腹症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能够有效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冯志敏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应用芬太尼与瑞芬太尼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对照组(芬太尼组)和观察组(瑞芬太尼组),每组40例,观察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清醒时间、麻醉起效时间比较,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7.5%与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应用芬太尼与瑞芬太尼都具有一定的麻醉效果,但是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更加显著,其可以有效缩短麻醉起效时间、术后清醒时间,同时还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奚可军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索米非司酮联合曲普瑞林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5年12月-2017年11月收治子宫肌瘤患者11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5例.观察组给予复方米非司酮联合曲普瑞林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复方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肌瘤体积、子宫体积、血红蛋白、雌二醇及促卵泡激素水平的改变情况,并观察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7%,高于对照组的85.5%;观察组肌瘤体积、子宫体积、雌二醇、促卵细胞激素、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21.1±5.9)cm3、(150.4±7.9)cm3、(163.9±8.5)pmol/L、(15.4±3.6)μg/L、(126.7±7.6)g/L,明显优于对照组(31.2±4.5)cm3、(194.0±9.2)cm3、(209.7±11.6)pmol/L、(20.2±4.0)μg/L、(116.9±7.7)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米非司酮联合曲普瑞林治疗子宫肌瘤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石伊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调查消化内科常见的临床不合理用药,研究其对策.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消化内科患者600例,首先成立不合理用药调查小组,业务院长为用药调查小组组长,药剂科主任为用药调查小组副组长,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为用药调查小组成员.组织学习护理用药相关知识,特别是消化内科药物的应用知识,学习相关制度,考核合格后方可参与不合理用药的审核工作.重点深入病案室,审阅病历,对2017年1月-2018年1月消化内科收治的患者600例,逐一审核用药情况(包括患者处方、有无不良反应、使用剂量、药物种类等).结果:本组600例患者,发现不合理用药180例,不合理用药率30.0%.发现不合理用药原因主要有:药理与病情不符合12例,占不合理用药总例数的6.7%;因药效发生拮抗作用而发生的不良反应18例,占不合理用药总例数的10.0%;重复用药36例,占不合理用药总例数的20.0%;过量使用抑酸药物54例,占不合理用药总例数的30.0%;抗生素应用不合理60例,占不合理用药总例数的33.3%.结论: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情况严重,药理与病情不符合、因药效发生拮抗作用而发生的不良反应、重复用药、抗生素应用不合理、过量使用抑酸药物药理是主要的因素,消化内科医生要加强合理用药意识,主管部门要加大查处力度,降低不合理用药发生率.
作者:罗强勇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流程在提高急诊手术患者手术效率中的效果.方法:收治行急诊手术治疗的患者140例.随机分优化组和常规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急诊手术室护理措施.优化组对急诊手术室的护理流程进行优化后实施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的急诊等待手术时间、术前用物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护理缺陷率、术后死亡率和患者与家属的满意度.结果:优化组的急诊等待手术时间、术前用物准备时间、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护理缺陷率、术后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优化组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护理流程能有效地提高手术效率,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董艳华;龙萍;曲红秀 刊期: 201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