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雯;叶梅
目的:分析传统开胸手术肺叶切除与两孔、三孔胸腔镜联合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手术治疗肺癌的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肺癌患者150例,应用随机分组方法平均分3组,每组50例.给予A组两孔胸腔镜手术,给予B组三孔胸腔镜手术,给予C组传统开胸手术,3组患者皆同时给予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手术,对比3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淋巴结清扫数目、住院时间、术后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3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无显著差异,A、B两组的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相比C组,其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较低,A组的VAS评分相比其他两组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肺癌患者给予两孔胸腔镜手术,能有效清扫淋巴结,降低术中出血量与胸腔引流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疼痛程度,降低患者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张超斌;郑纯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对二甲双胍治疗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2016年3月-2017年5月收治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30例,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两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服用格列喹酮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服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并发症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并发症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服用二甲双胍不仅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而且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作者:邱寒艳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索米非司酮联合曲普瑞林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5年12月-2017年11月收治子宫肌瘤患者11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5例.观察组给予复方米非司酮联合曲普瑞林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复方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肌瘤体积、子宫体积、血红蛋白、雌二醇及促卵泡激素水平的改变情况,并观察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7%,高于对照组的85.5%;观察组肌瘤体积、子宫体积、雌二醇、促卵细胞激素、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21.1±5.9)cm3、(150.4±7.9)cm3、(163.9±8.5)pmol/L、(15.4±3.6)μg/L、(126.7±7.6)g/L,明显优于对照组(31.2±4.5)cm3、(194.0±9.2)cm3、(209.7±11.6)pmol/L、(20.2±4.0)μg/L、(116.9±7.7)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米非司酮联合曲普瑞林治疗子宫肌瘤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石伊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超声心动图对尿毒症性心肌病的临床诊断价值以及准确率.方法: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尿毒症性心肌病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心脏大小、结构测量值及心室舒张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心脏各腔室内径与对照组相比扩大较明显,心室舒张功能与对照组相比,异常较明显(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对尿毒症性心肌病的临床诊断,能准确、直观、动态地对心脏大小、结构等进行观察,对心脏功能进行评估,有利于及早发现疾病,为临床治疗尿毒症性疾病提供依据.
作者:雷小庆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与观察选择性脊神经根阻滞,即SNRB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的临床效果和应用前景.方法:2017-2018年收治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8例,经患者同意后,将性别、年龄、病情等因素进行随机分组,平均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49例,给予椎旁神经阻滞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49例,经由选择性脊神经根阻滞的方法进行治疗.两组人员在完成1个疗程的治疗之后,对比试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记录以及在治疗1个月后的VAS疼痛评分并进行对照参考.结果:给予选择性脊神经根阻滞治疗的观察组在治疗效果上比给予椎旁神经阻滞方法进行治疗的对照组临床效果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1个月后的VAS疼痛评分也低于对照组,在进行手术期间的麻醉剂用量也少于对照组,术后使用镇痛药物剂量也相对较少.结论:通过选择性脊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有效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术中麻醉用量以及术后镇痛药物剂量,缓解疼痛,对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冯乾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临床路径在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8年3月收治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84例,按手术先后顺序将84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观察组实施临床路径护理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低于观察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在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较好,不仅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潘玲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3月-2017年4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6例,经抽签法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模式,观察组38例采用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复发率和再次PCI比例分别为5.26%和7.89%,对照组患者复发率和再次PCI比例分别为21.05%和31.58%,此外观察组急诊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和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采用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模式效果显著,存在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希 刊期: 2019年第03期
伴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心脏康复研究不断深入,尤其是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要想获得良好的康复效果,就要积极落实更加系统化的管理机制,合理降低合并症发病率.本文对评定方式和康复机制等予以分析,仅供参考.
作者:荣胜;周雪清;苏亚洲;孙江滨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股骨颈骨折的患者60例,均采用了手术治疗方式,并且接受护理.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舒适护理干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心理状况相比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需要通过舒适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可以有效改善预后,改善护患关系,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林香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并分析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应用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4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2例.试验组选择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选择红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以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效果,可提升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促进临床症状的快速消失,改善患儿预后.
作者:卓素艳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预防和护理的有效措施.方法:2018年4月收治ICU机械通气患者1例,回顾性分析相关临床资料,分析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和护理.结果:患者在呼吸机通气期间未发生肺炎,经治疗后,安全脱离重症监护室.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重症监护室的呼吸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周影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分析对于多发性骨髓瘤采用PCD方案治疗的效果.方法:收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06例,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别分成传统治疗组(n=53)和PCD治疗组(n=53),传统治疗组采取传统化疗药物,PCD治疗组采取PCD方案,治疗结束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传统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20.75%,PCD治疗组58.49%,PCD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传统治疗组(χ2=15.7738,P<0.05);传统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率35.8%,主要为血细胞毒性,而PCD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39.62%,主要为神经毒性,两组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06,P>0.05).结论:对于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而言,采用PCD方案的治疗效果更好,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小,3种药物价格相对较低,能够减轻患者家庭负担,是基层医院治疗的首先方案.
作者:谭玮玮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筛查中阴道镜检查阳性与宫颈活检病理诊断的关系.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2月选取实施宫颈癌筛查的患者300例,患者均实施了阴道镜检查和宫颈活检病理诊断,分析总结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实施阴道镜拟诊结果与宫颈病理检查相符254例,符合率84.7%.实施阴道镜拟诊分级中对宫颈炎症、CINⅠ级、CINⅡ级诊断准确率较宫颈活检病理诊断明显降低(P<0.05).实施阴道镜拟诊分级中CINⅢ级、宫颈癌诊断准确率较宫颈活检病理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筛查中阴道镜检查结果可有效辅助宫颈病理分级诊断.
作者:周淑平;张丹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临床病理技术在胸腔积液中的应用.方法:2016年1月-2017年5月收治胸腔积液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细胞块联合免疫组化染色方式与常规细胞涂片方式检查.统计并对比上述两种方式的阳性率.结果:细胞块与免疫组化染色联合检查的阳性率98.00%,常规细胞涂片检查的阳性率60.00%,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积液患者采取细胞块与免疫组化染色联合病理检查技术具备显著临床价值,有较为突出的诊断和鉴别作用,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普及.
作者:胡国梅;敬昱宸;张瑜;田敏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行肺癌肺叶切除术围手术期间护理中实施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效果.方法:2017年3月-2018年2月收治行肺癌肺叶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间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间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等康复时间指标均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行肺癌肺叶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间的护理中可缩短患者的康复及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汪曲兴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认知理念与健康教育在消化科恶性肿瘤患者中的运用价值.方法:收治消化科恶性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两组,每组各30例,基础护理均相同,研究组加用认知理念与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管理前后抑郁量表评分、两组患者对消化科恶性肿瘤疾病理解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管理后抑郁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消化科恶性肿瘤疾病理解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认知理念与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消化科恶性肿瘤患者的认识程度,减少不良情绪的发生.
作者:舒红梅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在冠心病高危患者介入治疗术中、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接受治疗的冠心病高危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手术治疗基础上进行一定量的替罗非班静脉推注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住院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住院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手术治疗基础上对冠心病高危患者进行替罗非班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邓庚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糖耐量异常患者的社区干预治疗.方法: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糖耐量异常患者10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遵循常规干预,干预组落实社区干预治疗.经过干预治疗1年后,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糖尿病发病率,了解其血糖的控制情况,并分析所出现的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糖尿病产生的例数分别是3例和15例,发病率分别是6%和30%;两组并发症发生例数分别是3例和10例,发生率分别是6%和20%.餐后2 h血糖水平干预组明显较低,且干预组的空腹血糖水平也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干预治疗在糖耐量异常干预中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发病率.
作者:姚博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滋阴助阳抗衰方用于慢性心衰患者的实际疗效,探讨该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1月-2018年8月收治慢性心衰患者12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n=60)及对照组(n=60),其中观察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给予滋阴助阳抗衰方,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及BNP、TNT、MDA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显效、有效和无效的例数分别为35例、24例和1例,总有效率98.3%(59/60);对照组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25例、26例、9例,总有效率85.0%(51/60),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后BNP、TNT、MDA均明显降低,但指标改善情况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阴助阳抗衰方用于慢性心衰的临床治疗,显著提升了疗效,降低了并发症风险,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莉;边文贵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根据汶川县2017年居民伤害死亡监测结果,为汶川县制定伤害预防与控制措施和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全县3个县级医疗单位及12个乡镇卫生院上报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按照 《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 编码进行死因归类.结果:2017年伤害死亡61例,死亡率64.51/10万,男性多于女性.伤害死亡原因居前3位的是意外跌落导致的死亡高(40.98%),其次是机动车交通事故(32.79%)和溺水(6.56%),三者占伤害死亡构成比的80.33%.结论:伤害死亡在我县居民死亡原因中列第5位,是我县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已严重危及我县居民健康.应加大伤害预防的宣传力度,针对不同伤害原因,制定更加有效的防控措施,以降低伤害对人群健康的危害.
作者:姚云 刊期: 201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