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源;李明超;丁迎;戢秋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股骨颈骨折的患者60例,均采用了手术治疗方式,并且接受护理.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舒适护理干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心理状况相比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需要通过舒适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可以有效改善预后,改善护患关系,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林香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少量糖皮质激素对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肺不张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合并肺不张的肺炎支原体患儿35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抗生素为主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地塞米松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肺不张复张率、血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差别.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发热、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明显缩短(P<0.05),肺不张复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少量糖皮质激素对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肺不张患儿能较快改善患者症状,缩短病程,有效促进肺复张,在使用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避免盲目使用.
作者:易晓琴;潘晓明;姚小飞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原发性胃癌病灶诊断中应用MRI、螺旋CT诊断的价值.方法:收治原发性胃癌患者50例,均接受MRI以及螺旋CT诊断.结果:MRI对胃外病灶、胃内病灶检出率以及胃外病灶、胃内病灶、总病灶的检出个数均高于螺旋CT(P<0.05).结论:与螺旋CT相比,MRI在原发性胃癌病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杨强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全面术后护理干预应用于接受椎间孔镜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接受椎间孔镜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7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两组,对照组(18例)和观察组(1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采用全面术后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视觉模拟评分均明显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术后护理干预应用于接受椎间孔镜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优越,提高了治疗效果,调节了患者的情绪,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可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尽快出院,减少了患者的经济压力,值得推广.
作者:李颖盈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行肺癌肺叶切除术围手术期间护理中实施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效果.方法:2017年3月-2018年2月收治行肺癌肺叶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间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间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等康复时间指标均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行肺癌肺叶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间的护理中可缩短患者的康复及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汪曲兴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传统开胸手术肺叶切除与两孔、三孔胸腔镜联合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手术治疗肺癌的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肺癌患者150例,应用随机分组方法平均分3组,每组50例.给予A组两孔胸腔镜手术,给予B组三孔胸腔镜手术,给予C组传统开胸手术,3组患者皆同时给予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手术,对比3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淋巴结清扫数目、住院时间、术后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3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无显著差异,A、B两组的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相比C组,其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较低,A组的VAS评分相比其他两组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肺癌患者给予两孔胸腔镜手术,能有效清扫淋巴结,降低术中出血量与胸腔引流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疼痛程度,降低患者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张超斌;郑纯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神经外科术后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8月-2018年7月收治神经外科患者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干预,干预结束后比较感染的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发生颅内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情况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可以减少神经外科术后患者感染的发生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江银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基于此联合硫糖铝治疗.比较两组出血量、临床效果、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出血量、住院时间等较观察组显著增多(P<0.0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0.0%,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0%显著较低(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18.0%,较观察组不良反应率(6.0%)高(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获得良好疗效,既能有效减少患者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还能减少各种不良反应,因而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夏智佳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并观察乙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肝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酒精性肝病(ALD)患者100例(CHB合并ALD组)、CHB患者98例(CHB组)、ALD患者95例(ALD组).经常规治疗后,观察并比较3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结果:CHB合并ALD组肝硬化及并发消化道出血、肝癌、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均高于CHB组与ALD组,治疗后CHB合并ALD组各肝功能指标高于CHB组和ALD组.结论:相比于CHB患者和ALD患者,CHB合并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差.
作者:周琦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对消化内科恶心、呕吐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对患者治疗方案和疗效进行详细探究.方法: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恶心、呕吐患者100例,将100例患者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根据患者实际临床症状,给予针对性治疗方案.在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案后,对患者的呕吐原因以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导致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的主要因素包括胃肠疾病、肝脏、胆道疾病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等,并且不按照医嘱用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在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案后,观察组患者疗效98.0%(49/50),对照组患者疗效86.0%(4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较为常见,而发生原因也多种多样,并且患者临床症状有一定的区别,要求给予针对性治疗方案,以改善患者的恶心呕吐、症状,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少华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蓝芩口服液在表麻声带息肉术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声带息肉术后出现咽喉不适症状患者66例,随机分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33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蓝芩口服液口服,持续治疗3 d,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喉镜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率(69.7%)及总有效率(97.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5%及84.8%(P<0.05);观察组治疗3 d后喉镜检查所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并发症出现.结论:蓝芩口服液在表麻声带息肉术后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出现的咽痛、咽喉干痒、咽部异物感等症状,能有效减轻术后声带充血肿胀,且安全、方便.
作者:刘小会;顾建森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乳腺癌与HER-2过表达的关系.方法: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乳腺癌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乳腺癌,对所有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并将患者病情分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对患者乳腺组织中的HER-2因子表达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与正常乳腺组织的样本进行比较.结果:86例患者乳腺组织中的HER-2因子的受体要高于正常乳腺组织中的HER-2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患者乳腺组织中的HER-2因子的受体与其TNM分期以及组织学的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R-2因子在乳腺癌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为临床诊断以及治疗均提供了参考性的依据.
作者:赖清;杨德兴;李晓峰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对甲状腺瘤患者应用低位小切口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0月-2018年3月收治甲状腺瘤患者85例,依据患者应用治疗方式的差异将所选对象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对比组患者所用治疗方式为常规甲状腺瘤切除术,研究组患者所用治疗方式低位小切口甲状腺瘤切除术.结果:相比于对比组患者,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相对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切口长度更短,各观察项目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19%,研究组为9.30%,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瘤患者应用低位小切口切除术能够缩小手术创伤,提升临床疗效,可加快患者术后恢复速度.
作者:徐琦 刊期: 2019年第03期
应用中药对过敏性疾病进行治疗有着明确的临床疗效,但有关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当前还未得到有效的明确.文章主要对近年来中药复方、单味中药的提取物以及中药活性成分对于过敏性疾病治疗起到的药理作用进行研究.目的是能够将中药抗过敏作用的多成分、多靶点以及多途径的特点充分的表现出来,更好地了解与掌握中药具有的抗过敏作用.
作者:杨珊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针对老年骨质疏松病症选择鲑鱼降钙素联合阿伦磷酸钠治疗后,探究其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6月-2018年1月收治骨质疏松症的老年患者(>60岁)60例,其中对照组选择钙尔奇D治疗30例;另30例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鲑鱼降钙素联合阿伦磷酸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各指标均存在显著优势(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选择鲑鱼降钙素联合阿伦磷酸钠治疗,能够提高患者骨密度,不良反应较低,患者疼痛得到一定的控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鸿儒;杨晓梅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分析孕期保健护理对孕妇妊娠结局的临床影响.方法: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7年7月选取早孕阶段的孕妇14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对照组孕妇进行定期的产检,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孕期保健护理,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结果:对照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12.86%,研究组为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保健护理对孕妇妊娠结局具有积极的意义,可降低相关不良结局的发生率,提高母婴安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杨庆莲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电离子手术联合干扰素和转移因子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收治尖锐湿疣患者96例,在电离子手术祛除疣体后,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48例.A组采用干扰素局部注射治疗,B组采用干扰素局部注射联合口服转移因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B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电离子手术联合干扰素和转移因子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显著.
作者:韦平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干预措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效果及对母婴传播率的影响.方法:收治孕产妇98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者设定为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49例,对比两组艾滋病母婴传播率.结果:观察组孕产妇49例中,艾滋病感染者21例,自愿终止妊娠者10例,不确定者1例,再次进行HIV检测于18月龄,检查显示为阴性.给予孕产妇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结论:对孕产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并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发生率,促使产妇早日康复,婴儿健康成长发育.
作者:左飞虎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在中医治疗冠心病中应用益气活血类中药配伍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冠心病患者9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类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项血脂水平,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指标均有改善,LDL-C、TC、TG指标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类中药在冠心病治疗中具有良好的调理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宾 刊期: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左旋卡尼汀治疗扩张型心肌病58例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9月-2017年6月收治患有扩张型心肌病的患者58例,随机分常规组和试验组,各29例,两组给予患者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ACEI等常规性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左旋卡尼汀注射,用药疗程15 d.观察两组患者的心肌功能和血浆f-CN浓度变化.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1个疗程后的心肌功能增强有效率(82.76%)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72.41%),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浆f-CN浓度均降低,且试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常规性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旋卡尼汀治疗,有利于增强患者的心肌功能,提高患者的血浆f-CN浓度,具有临床应用能力,值得推广和实践.
作者:钟慧 刊期: 201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