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鉴定中现代分析技术的有效运用分析

孙平

关键词:中药鉴定, 现代分析技术, 有效运用
摘要:从药物鉴定的角度讲,当前针对中药鉴定已经能够选择多种鉴定方式,其中牵涉分析化学、分子生物学与中药化学.与中药鉴定的传统方式对比,可知现代分析技术体现出更优的中药鉴定效果.与此同时,如果能将现代分析技术全面应用于中药鉴定,那么还能避免鉴定误差,并且简化鉴定操作的流程.在此前提下,技术人员有必要将现代分析技术妥善运用在中药鉴定中,从而达到优良的中药鉴定效果.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品管圈活动在骨科器械清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索品管圈活动(QCC)在骨科器械清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消毒供应中心2017年6月开始实施QCC,随机抽取实施前和实施后消毒供应中心清洗的骨科器械5000件,对比清洗合格率等.结果:实施QCC后,骨科器械的清洗合格率、完整率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QCC的实施可规范消毒供应中心的器械清洗,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清洗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丁静静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全视网膜光凝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并发症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全视网膜光凝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手术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2016年2月-2018年6月收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30例,将其按照是否进行全视网膜光凝分为未光凝组14例和光凝组16例.结果:术中出血和手术时间方面,光凝组优于未光凝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光凝组6.25%,未光凝组2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在玻璃体切除术前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此方案推广意义大.

    作者:段惠义;沙艳会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析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前列腺增生患者84例,分为两组,各42例.观察组患者使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预后指标相比对照组优势显著(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在治疗前列腺增生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能够在减少患者手术痛苦的同时,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吕波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椎间孔镜联合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VAS评分影响观察

    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椎间孔镜联合针刀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VAS评分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2014年1月-2018年1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2例,将其随机均分并设组,给予椎间孔镜联合针刀治疗为观察组,给予单纯椎间孔镜治疗为对照组,每组41例.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0.24%,对照组为80.49%(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理想治疗方案是椎间孔镜联合针刀,此方案疗效显著且能够降低患者疼痛程度.

    作者:吕达;王树人;李长签;奚向宇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胰必清口服及保留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析胰必清口服及保留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胰必清口服及保留灌肠,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应用中药胰必清的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效果更好(P<0.05).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淀粉酶的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必清口服及保留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效果良好.

    作者:董渊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三维适形放疗对不同病期肝细胞肝癌的疗效及应用价值评价

    目的:研究三维适形放疗对不同病期肝细胞肝癌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1-12月收治不同病期肝细胞肝癌患者100例,根据电脑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CIK细胞治疗和三维适形放疗,对比其两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比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不同病期肝细胞肝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比率相比对照组更有优势(P<0.05).观察组不同病期肝细胞肝癌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4.00%,与对照组相比较低,两组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在不同病期肝细胞肝癌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研究.

    作者:黄建军;谢卫明;许威华;周波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地方采风

    作者: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家庭照顾联合康复新液冲洗会阴部对宫颈癌放疗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家庭照顾联合康复新液冲洗会阴部措施对宫颈癌放疗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治宫颈癌患者12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家庭照顾联合康复新液冲洗会阴部措施,对照组只用生理盐水冲洗会阴.观察患者生活质量、放化疗反应、睡眠情况及焦虑程度.结果:放疗后观察组的生活及睡眠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放疗反应及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癌患者采取家庭照顾联合康复新液冲洗会阴部措施,能明显减轻患者放疗反应及焦虑程度,改善生活及睡眠质量.

    作者:李彦华;武霞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肛肠病术后疼痛的机理及治疗

    目的:分析肛肠病术后疼痛的机理以及治疗效果.方法: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肛肠病术后疼痛患者94例,其中接受常规治疗47例作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中医治疗措施的47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心理状态.结果: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不良心理状态评分在接受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疼痛程度评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焦虑、抑郁改善状况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应用于肛肠病患者术后恢复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消除或者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

    作者:辛现彬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学术信息

    作者: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腹股沟疝患者85例,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传统疝气手术治疗,给予治疗组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治疗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腹股沟疝治疗中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可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患者住院时间短,且不易发生并发症,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唐山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非创伤性修复治疗技术在乳牙龋齿患儿中的治疗价值观察

    目的:对非创伤性修复治疗技术在治疗乳牙龋齿患儿中的价值进行研究.方法: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收治乳牙龋齿患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修复治疗,观察组进行非创伤性修复治疗技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配合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配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乳牙龋齿患儿,非创伤性修复治疗技术与传统治疗相比可以更显著地提升治疗配合率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作者:张文婷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早期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周围性面瘫早期针灸配合穴位注射的治疗效果.方法:200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周围性面瘫患者66例,根据入院单双号的原则分为两组,参照组33例予以针灸单独治疗,研究组33例予以早期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治疗效果的差异性进行总结.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研究组(97.0%)显著高于参照组(7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后遗症发生率,研究组(3.0%)显著低于参照组(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围性面瘫应用早期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可将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升,值得研究.

    作者:刘凡聪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血清D-二聚体、ET-1、t-PA水平在慢阻肺急性加重并肺栓塞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D-二聚体、内皮素1(ET-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并肺栓塞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治AECOPD患者(AECOPD组)48例、AECOPD并肺栓塞者(AECOPD并肺栓塞组)35例及同期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35例.检测各组入组前血清D-二聚体、ET-1及t-PA水平并统计分析.结果:AECOPD并肺栓塞组患者血清D-二聚体、ET-1及t-PA水平明显高于AECOPD组及健康对照组.AECOPD组3种生物标志物又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AECOPD并肺栓塞高危组患者的3种生物标志物明显高于低危组及中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D-二聚体、ET-1、t-PA诊断AECOPD并肺栓塞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3、0.777、0.765.结论:血清D-二聚体、ET-1及t-PA在肺栓塞患者中明显升高,其参与了肺栓塞的发生与发展,通过检测血清D-二聚体、ET-1及t-PA水平有助于AECOPD并肺栓塞的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

    作者:林淑芳;梁彩霞;梁永锋;丘新才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微创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优越性及有效性分析

    目的:分析和研究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应用微创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的效果.方法:2015年8月-2017年10月收治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78例,依照患者所用手术方式的差异进行分组.对参照组(n=36)实施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探究组(n=42)应用微创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取石术,比较两组患者结石清除效果.结果:探究组患者1次碎石成功率明显高于参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092,P=0.0364);探究组术后发热率明显较参照组患者低,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185,P=0.0311).探究组患者术后1周结石清除率高于参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782,P=0.0197);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高于参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715,P=0.0264);术后3个月结石清除率明显较参照组患者高,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9782,P=0.0018).结论: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应用微创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能够提高患者1次碎石率以及结石清除率.

    作者:祝睿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检查结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对尿常规检查结果受阴道分泌物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2016年1月-2017年5月收治行妇科检查孕产妇140例,由妇产科人员采集阴道分泌物,应用消毒棉拭子于晨起时自孕产妇阴道宫颈管以及阴道穹后部取材,然后将棉拭子放置于无菌试管中并及时送检.结果:清洁度Ⅰ度、清洁度Ⅱ度孕产妇72.14%,清洁度Ⅲ度、清洁度Ⅳ度孕产妇27.86%,清洁度Ⅰ度、清洁度Ⅱ度检出率与清洁度Ⅲ度、清洁度Ⅳ度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3516,P=0.0048).孕产妇病原菌检出率12.14%,清洁度Ⅰ度尿液白细胞检出率50%,清洁度Ⅱ度检出率11.11%,清洁度Ⅲ度检出率37.84%,清洁度Ⅳ度检出率50%.清洁度Ⅰ度、清洁度Ⅱ度尿液白细胞检出率11.88%,清洁度Ⅲ度、清洁度Ⅳ度尿液白细胞检出率38.46%.清洁度Ⅰ度、清洁度Ⅱ度检出率与清洁度Ⅲ度、清洁度Ⅳ度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352,P=0.0035).结论:真菌性阴道炎以及非特异性阴道炎为孕产妇主要阴道炎,清洁度Ⅲ度、清洁度Ⅳ度对孕产妇尿常规白细胞可产生更大影响.

    作者:李来收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吸毒人群的HCV、TPPA、TB、HAV检测分析

    目的:了解吸毒人群的丙肝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P)、结核杆菌(TB)、甲肝病毒(HAV)的感染情况.方法:HCV、TP、TB、HAV均采用胶体金法.结果:HCV阳性440例(17.61%),TP阳性56例(2.24%),TB阳性152例(6.08%),HAV未检测到阳性.结论:吸毒人群的HCV、TP、TB、HAV检测对其健康指导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艳;普永冰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针刺联合脐灸治疗老年女性单纯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脐灸治疗老年女性单纯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老年女性单纯压力性尿失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刺联合脐灸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24%和92%,而对照组分别为18%和70%.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脐灸治疗老年女性单纯压力性尿失禁优于单纯针刺组.

    作者:纪岳军;陈莉莉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应用水痘疫苗控制学校水痘疫情传播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应用水痘疫苗控制学校水痘疫情传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6年10月4所学校中2所学校水痘病症患者,共撷取220例应急接种水痘疫苗患者.结果:应急接种前,接种率84.09%;应急接种后,接种率94.1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水痘疫苗,可有效控制学校水痘疫情传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诸雄光 刊期: 2019年第06期

  • 清肺保元汤干预AECOPD患者SP-D含量水平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清肺保元汤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SP-D)含量水平及其意义.方法:选择AECOPD患者69例(观察组),另外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50例(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SP-D、人克拉拉细胞蛋白(CC16)水平和肺功能指标如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及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并分析SP-D、人克拉拉细胞蛋白(CC16)水平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ECOPD患者的血清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SP-D)水平显著升高,而CC16水平显著下降;经治疗病情好转后,患者血清SP-D水平下降,而CC16水平上升,但仍未达到对照组的正常水平.治疗后,观察组FEV1%及FEV1/FVC均升高,但仍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D与FEV1%及FEV1/FVC呈负相关性(P<0.05);CC16与FEV1%及FEV1/FVC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SP-D、CC16的水平是反映AECOPD疗效的重要指标,可通过检测血清SP-D、CC16水平评估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作者:狐启贵;刘良丽;刘亿淑 刊期: 2019年第06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