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渊
目的:研究血清PGⅠ和PGⅡ检测对食管反流性咽喉炎诊断相关性.方法: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食管反流性咽喉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受检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静脉采集研究对象5 mL的血液,通过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中PGⅠ以及PGⅡ表达水平.结果:研究组PGⅠ、PGR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GⅡ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反流性咽喉炎与血液中的PGⅠ浓度存在直接关系,PGⅡ水平浓度也通过影响PGR而间接影响到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的诊断,临床应重视血清PGⅠ和PGⅡ的检测工作.
作者:陈维信;张光进;马庆庆;田茂利;徐丽;官炜;张萃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采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2月-2017年3月收治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10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给予林可霉素滴耳液治疗,观察组54例给予氧氟沙星滴耳液,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统计、探究.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能够有效抗菌消炎,清除病菌,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高,且患者不良反应少,能够有效避免患者因不适导致的拒绝治疗,故此,临床应推广应用.
作者:凌芝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应用微创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的效果.方法:2015年8月-2017年10月收治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78例,依照患者所用手术方式的差异进行分组.对参照组(n=36)实施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探究组(n=42)应用微创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取石术,比较两组患者结石清除效果.结果:探究组患者1次碎石成功率明显高于参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092,P=0.0364);探究组术后发热率明显较参照组患者低,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185,P=0.0311).探究组患者术后1周结石清除率高于参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782,P=0.0197);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高于参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715,P=0.0264);术后3个月结石清除率明显较参照组患者高,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9782,P=0.0018).结论: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应用微创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能够提高患者1次碎石率以及结石清除率.
作者:祝睿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应用吉林省名中医李景华主任医师经验方疏肝健脾汤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通过临床观察,对照分析,明确药品的临床疗效,有利于该药在临床上推广.方法:收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口服疏肝调脾汤,2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9%.结论:疏肝调脾汤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确切.
作者:蔡丽威;李景华;付莉莉;李维会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幼儿园应用计算机软件编制带量食谱的膳食营养质量,为进一步改进托幼机构膳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沈阳市12所幼儿园用计算机软件制定的2017年全年带量食谱进行分析,从膳食结构、能量和营养素供给、供能比、餐次能量分配比、蛋白质来源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性评价.结果:带量食谱中食物种类丰富,日均达20种以上,周均达50种以上,但肉禽鱼类供应过高,乳类及乳制品、蛋类和油脂不足;能量、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1、维生素B2的供应量在推荐摄入量的范围内;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C、铁、锌、镁和硒的日人均供应量偏高,均达推荐摄入量的130%以上,其中蛋白质为推荐摄入量的176.3%;钙的供应不足.结论:计算机软件制定带量食谱需要进一步完善,部分食物供应量需调整.
作者:胡博森;周波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脓毒症休克并发腹腔高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2013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脓毒症休克并发腹腔高压综合征患者97例,将患者分为90 d存活组和90 d死亡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比较,如单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再以多元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年龄、白蛋白水平、乳酸清除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每日液体正平衡均值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腹腔感染、合并急性肾损伤、合并肠功能障碍、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比例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选死亡因素多元Cox比例风险回归方程的变量为白蛋白水平(RR=0.51)、乳酸清除率水平(RR=0.31)、每日液体正平衡均值(RR=3.70)、合并急性肾损伤(RR=4.92).结论:脓毒症休克并发腹腔高压综合征患者白蛋白水平、乳酸清除率水平、每日液体正平衡均值、是否合并急性肾损伤为影响预后的强相关因素.
作者:樊艺;姚瑶;李莉;王晓飞;张贵方;余勰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方法:2016年9月-2018年1月收治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86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中,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的临床借鉴和推广意义.
作者:余敏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对于提升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价值与作用.方法: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接受社区治疗与教育的高血压患者220例,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分别110例,针对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配合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手段.在完成治疗后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知识、个人健康行为以及用药依从性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的评分结果.结果:通过研究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个人健康行为、知识水平以及用药依从性等各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对于社区老人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稳定以及用药依从性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并提升用药依从性,具有应用的优势与推广价值.
作者:沈金方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对比研究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应用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76例,依照计算机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n=38例)进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n=38例)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肠鸣音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疼痛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远远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对其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住院时间,促进临床症状的快速消失,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图布新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小儿脑瘫应用综合康复方案治疗的有效性.方法:2017年8月-2018年5月收治小儿脑瘫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则予以综合康复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运动功能与智力状况好转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运动和智力发育情况、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运动功能、智力状况好转时间、运动和智力发育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方案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确切,可促进患儿运动和智力发育,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丽云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2017年3月-2018年4月收治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0例,随机分胺碘酮组和利多卡因组,各30例.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盐酸胺碘酮和盐酸利多卡因进行干预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于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本研究中盐酸胺碘酮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0.00%,利多卡因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0.00%,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本研究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胺碘酮组10.00%,利多卡因组23.33%,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时,为患者选择盐酸胺碘酮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君锋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吸入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的治疗依从性.方法: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随机分常规治疗组和糖皮质激素治疗组,各40例.分别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和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比较.结果:对于本研究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本研究糖皮质激素治疗组的治疗依从性为100.00%(40/40),常规治疗组的治疗依从性为75.00%(30/4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糖皮质激素治疗组95.00%(38/40),常规治疗组80.00%(32/4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为患者采用吸入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方案进行治疗能够提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改善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屈占德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无纺布和棉布混合包装无菌物品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实验方法对无纺布和棉布混合包装无菌物品的有效期及使用价值进行评估.结果:A组(双层棉布包装组)在灭菌后120 d和180 d各有1个包长菌,B组(外层无纺布,内层棉布包装组)在灭菌后180 d有1个包长菌,其余各组均无菌生长.结论:无纺布和棉布混合包装灭菌物品可以延长无菌存放期,达到优势互补,降低成本的目的,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作者:杨洁;赵远莲;丁文芳 刊期: 2019年第06期
大学生是社会中敏感的群体,代表着社会的未来,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备受关注.抑郁症这种精神疾病在大学生群体中并不罕见,其未经干预往往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本文旨在探索大学生抑郁症的发生原因并提供一些常规治疗方法,通过各大数据库文献检索查找资料并结合实际进行总结.大学生抑郁症的主要形成因素有不健康的心理品质、人际关系敏感、心理负担过重等,治疗方法有工娱治疗、音乐治疗、认知疗法、家庭治疗、药物治疗等.
作者:居身傲男;张广清;万雪良;隋础阳;朱月悦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山绿茶降压胶囊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16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治疗组加用山绿茶降压胶囊口服.均治疗4周.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mSBP)、24 h平均舒张压(mDBP)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血压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主要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中医症状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绿茶降压胶囊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降压有效,可以安全应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且有效改善了高血压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李景春;王金萍;姜延娟;郝静宇 刊期: 2019年第06期
骨性关节炎(OA)作为临床常见关节退行性疾病中的一种,近年来,临床有相关研究结果明确证实,OA的发病机制主要是患者软骨细胞凋亡程度过高,但还没有相关报道指出此类现象的主要发生机制,多是以患者体内外各种凋亡诱导因子凋亡途径受多条信号转导通路刺激影响被激活,进而汇集成为Caspase级联放大反应一条通路作主要解释,为患者今后病症防治提供支持.综合上述观点,本文大致阐述OA软骨细胞凋亡临床特点、诱因、凋亡途径等多种情况,详情如下.
作者:郭鹏;范建楠;单霖;闫飞 刊期: 2019年第06期
以软骨退行性变性、细胞坏死及消失为主的骨性关节炎(OA)是骨科常见疑难疾病之一,研究发现OA在各期中金属蛋白酶系统、细胞因子和炎症信号分子等改变是导致软骨细胞或者组织结构成分和软骨寡基质蛋白改变的原因之一.早期特异性生物标志物CTX-Ⅱ、COMP、KS对OA治疗有指导意义,但缺乏早期特异性.类风湿疾病中CD3+细胞介导的免疫调节是引起骨与软骨变性和破坏的原因之一.同时CD3+细胞与OA、心脏、新生儿败血症等疾病早期进展有密切联系.少量研究关注CD3+信号改变,发现关节内氧化压力改变引起内环境紊乱,引起骨受损、基质合成改变和炎性因子产生,加速疾病进展.早期关注CD3+细胞的表达引起的软骨细胞代谢改变、早期OA软骨改变是防治OA疾病或者未来临床防治方向之一.
作者:李苗;唐涛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吸毒人群的丙肝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P)、结核杆菌(TB)、甲肝病毒(HAV)的感染情况.方法:HCV、TP、TB、HAV均采用胶体金法.结果:HCV阳性440例(17.61%),TP阳性56例(2.24%),TB阳性152例(6.08%),HAV未检测到阳性.结论:吸毒人群的HCV、TP、TB、HAV检测对其健康指导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艳;普永冰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用社区签约服务对分级诊疗的影响,以此为大力推进落实分级诊疗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17年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社区签约服务、门诊量进行调查,按照是否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签订服务合同等进行分析.结果:2017年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在辖区居民数101910人,就诊人员20000人,签约对象18000人,签约率90.00%.签约对象就诊率明显高于非签约对象就诊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是否实施社区签约服务对分级诊疗有着重要影响,其可提高门诊量,更有利于推动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社区居民分级诊疗制度的构建与实施,为推进分级诊疗打下坚实的基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秋娥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对尿常规检查结果受阴道分泌物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2016年1月-2017年5月收治行妇科检查孕产妇140例,由妇产科人员采集阴道分泌物,应用消毒棉拭子于晨起时自孕产妇阴道宫颈管以及阴道穹后部取材,然后将棉拭子放置于无菌试管中并及时送检.结果:清洁度Ⅰ度、清洁度Ⅱ度孕产妇72.14%,清洁度Ⅲ度、清洁度Ⅳ度孕产妇27.86%,清洁度Ⅰ度、清洁度Ⅱ度检出率与清洁度Ⅲ度、清洁度Ⅳ度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3516,P=0.0048).孕产妇病原菌检出率12.14%,清洁度Ⅰ度尿液白细胞检出率50%,清洁度Ⅱ度检出率11.11%,清洁度Ⅲ度检出率37.84%,清洁度Ⅳ度检出率50%.清洁度Ⅰ度、清洁度Ⅱ度尿液白细胞检出率11.88%,清洁度Ⅲ度、清洁度Ⅳ度尿液白细胞检出率38.46%.清洁度Ⅰ度、清洁度Ⅱ度检出率与清洁度Ⅲ度、清洁度Ⅳ度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352,P=0.0035).结论:真菌性阴道炎以及非特异性阴道炎为孕产妇主要阴道炎,清洁度Ⅲ度、清洁度Ⅳ度对孕产妇尿常规白细胞可产生更大影响.
作者:李来收 刊期: 201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