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博森;周波
目的:了解吸毒人群的丙肝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P)、结核杆菌(TB)、甲肝病毒(HAV)的感染情况.方法:HCV、TP、TB、HAV均采用胶体金法.结果:HCV阳性440例(17.61%),TP阳性56例(2.24%),TB阳性152例(6.08%),HAV未检测到阳性.结论:吸毒人群的HCV、TP、TB、HAV检测对其健康指导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艳;普永冰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复习、探讨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诊断及症状.方法:2016-2017年收治自发性气胸患者9例,对其做X线检查,并对这9例自发性气胸病例进行复习、讨论.结果:9例患者中,排气术、输液、使用支持疗法对症处理痊愈8例,转当地医院外科介入治疗1例.结论:自发性气胸往往因起病突然,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不足,而易被延误诊断,对自发性气胸应加强认识,及时诊断和治疗.
作者:何洪涛;王国宁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探究社区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将高血压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干预组各50例,主要通过与患者交流、询问病史、调阅病史及用药情况等方法来了解分析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并对比观察组与干预组用药依从性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患者降压药物的依从性对比,干预组明显优于观察组.影响高血压药物依从性的因素主要有个体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缺乏医学常识及药物不良反应等.通过调查分析得出,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医生通过此次研究认为患者需加强对高血压疾病的认识,关注老年的心理需求,从而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药物依从性,使得平稳降压、增加疗效.
作者:刘浩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医茶饮体质调理对老年痰湿性高血压血压变异性(BPV)的影响.方法:2016年6-12月本社区已经签约并进行慢性病管理的高血压老年患者250例纳入研究,体质辨识结果为痰湿型,采用SPSS19.0将入组先后序列号(1~250)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25例.对照组常规服用西药控制血压平稳,干预组在正常服用5种高血压药物控制血压的同时,要每天服用中药茶饮,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血压达标情况、短时BPV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压达标率90.0%,显著高于对照组69.4%(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白天收缩压负荷、舒张压负荷、夜间收缩压负荷、舒张压负荷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干预前白天收缩压负荷、白天舒张压负荷、夜间收缩压负荷、舒张压负荷、白天收缩压变异性、舒张压变异性、夜间收缩压变异性、舒张压变异性、干预后白天收缩压变异性、舒张压变异性、夜间收缩压变异性、舒张压变异性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茶饮体质调理对老年痰湿性高血压BPV的影响不大,但更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提升患者血压达标率.
作者:赵伟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保护性肺通气序贯肺复张(RM)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3月-2018年3月收治SAP并发ARDS患者62例,按其治疗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各31例.两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方法治疗的同时,对照组患者接受基础通气模式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保护性肺通气序贯肺复张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IP、Cst、PaO2、PaO2/FiO2等数值与对照组比较均较优(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接受保护性肺通气序贯肺复张治疗的效果更佳.
作者:玄永哲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采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2月-2017年3月收治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10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给予林可霉素滴耳液治疗,观察组54例给予氧氟沙星滴耳液,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统计、探究.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能够有效抗菌消炎,清除病菌,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高,且患者不良反应少,能够有效避免患者因不适导致的拒绝治疗,故此,临床应推广应用.
作者:凌芝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讨论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使用增力再生丸的具体效果和对EPO、SCF细胞因子活性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46例,根据入院先后将其均分为两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司坦唑醇(康力龙)治疗;观察组在上述用药基础下给予患者增力再生丸.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PO、SCF分泌水平和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EPO、SCF分泌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EPO、SCF分泌水平相比,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69.5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使用增力再生丸能显著改善EPO、SCF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整体疗效较好,可在临床上进行大范围推广使用.
作者:姜焰凌;罗金勇;李翔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肛肠病术后疼痛的机理以及治疗效果.方法: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肛肠病术后疼痛患者94例,其中接受常规治疗47例作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中医治疗措施的47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心理状态.结果: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不良心理状态评分在接受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疼痛程度评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焦虑、抑郁改善状况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应用于肛肠病患者术后恢复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消除或者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
作者:辛现彬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中风昏迷患者采取龙脑安神丸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2016年8月-2018年1月收治中风昏迷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5例.研究组采取龙脑安神丸,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治疗前两组GCS评分、IL-10、TNF-α、hs-CRP以及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IL-10、TNF-α、hs-CRP、GCS及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风昏迷患者采取龙脑安神丸治疗效果明显,可进一步提高促醒作用,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缓解炎性反应,为预后提供保障.
作者:李绍山;吴鹏飞;范雁东;付强;周凯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对比研究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应用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76例,依照计算机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n=38例)进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n=38例)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肠鸣音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疼痛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远远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对其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住院时间,促进临床症状的快速消失,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图布新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健康志愿者26例作为参照组,单纯2型糖尿病组患者26例,单纯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患者20例,2型糖尿病并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患者17例,观察各组血管内皮功能情况.结果:2型糖尿病并急性冠脉综合征、2型糖尿病患者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与参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管扩张(FMD)、NO与参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并急性冠脉综合征血脂水平相对较高,FMD比较低,NO比较高,可以将这些指标当作独立预测的因子.
作者:刘艳;曾高峰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对有益菌、乳果糖口服溶液在轻微肝性脑病治疗中的疗效进行研究.方法: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轻微肝性脑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有益菌、乳果糖口服溶液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数字连接时间以及血氨含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数字连接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数字连接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氨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氨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轻微肝性脑病患者而言,与仅采用乳果糖口服溶液相比,采用有益菌、乳果糖口服溶液联合治疗可以更加显著地缩短数字连接时间、降低血氨含量,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作者:李东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眩晕是临床上的常见病证,而西药治疗虽然能改善症状,但往往治标不治本,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中医特色眩晕综合诊疗康复体系,是根据患者眩晕的症状特点,运用中医辨证理论,根据风、火、痰、虚等不同的病因病机,针对眩晕的不同类型,进行精准辨证,并综合运用中医中药、针刺、艾灸、足浴、耳穴压豆、穴位贴敷、头部推拿按摩、耳石症复位,以及五行音乐疗法、前庭康复操、降压操、八段锦及中医情志心理疏导治疗等多种方法治疗.
作者:支应鹏;董桂英;郑同莉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分析靶向药物治疗肺癌脑转移的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肺癌脑转移患者68例,依据计算机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使用培美曲塞与卡莫司汀联合治疗的参照组(n=34),以及使用吉非替尼治疗的研究组(n=34).比较两组临床控制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探讨靶向药物治疗肺癌脑转移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控制有效率97.06%、不良反应发生率5.88%,均较参照组的76.47%、29.41%更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有探讨分析价值.结论:应用靶向药物对肺癌脑转移患者实施治疗,不仅能够提升患者的临床控制效果,同时能够降低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乌莉娜 刊期: 2019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健脾扶正汤对晚期胃癌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晚期胃癌患者60例,随机分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放化疗治疗,观察组在放化疗治疗前提下,给予健脾扶正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治疗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SF-36评分明显比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53.33%,观察组13.33%,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客观缓解率83.88%,疾病控制率96.67%;对照组客观缓解率53.33%,疾病控制率80.00%;观察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扶正汤对晚期胃癌患者治疗效果确切,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放化疗的不良反应,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施灵恩 刊期: 2019年第06期
从药物鉴定的角度讲,当前针对中药鉴定已经能够选择多种鉴定方式,其中牵涉分析化学、分子生物学与中药化学.与中药鉴定的传统方式对比,可知现代分析技术体现出更优的中药鉴定效果.与此同时,如果能将现代分析技术全面应用于中药鉴定,那么还能避免鉴定误差,并且简化鉴定操作的流程.在此前提下,技术人员有必要将现代分析技术妥善运用在中药鉴定中,从而达到优良的中药鉴定效果.
作者:孙平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三维适形放疗对不同病期肝细胞肝癌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1-12月收治不同病期肝细胞肝癌患者100例,根据电脑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CIK细胞治疗和三维适形放疗,对比其两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比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不同病期肝细胞肝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比率相比对照组更有优势(P<0.05).观察组不同病期肝细胞肝癌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4.00%,与对照组相比较低,两组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在不同病期肝细胞肝癌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研究.
作者:黄建军;谢卫明;许威华;周波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以胆囊结石合并高血压病的腹腔镜手术护理效果展开分析.方法:2015年6月-2017年5月收治胆囊结石合并高血压患者54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7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手术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通过两组患者的试验结果发现,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明显更低,且出现的并发症也高于试验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即将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高血压患者,应做好相应的术前准备,术中时刻监测患者的情况,且术后采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帮助,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张春菊 刊期: 2019年第06期
目的:对加减驻景方治疗高度近视性黄斑出血的疗效进行研究.方法:2015-2017年收治高度近视性黄斑出血患者11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9例(59眼),采用差异性治疗方法并进行对比观察,对照组采用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的方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加减驻景方对高度近视性黄斑出血进行治疗.在治疗的前期和后期对中心视网膜的厚度进行专业检查,后续跟踪这两组患者的恢复动态,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后的一定时间里,通过动态跟踪结果分析,观察组的恢复效率、眼底出血吸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患者视力的治疗中,联合中药(加减驻景方)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恢复能力,抑制了病情的恶化并且避免了后期的反复发作.
作者:肖西立;聂渝晓 刊期: 201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