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动态增强乳腺磁共振在乳腺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王阳

关键词:动态增强乳腺磁共振, 乳腺疾病, 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增强乳腺磁共振在乳腺疾病诊治中的价值.方法:收治乳腺疾病患者223例.全部患者都接受动态增强乳腺磁共振检查,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动态增强磁共振检查的特异度、敏感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2.03%、75.29%、85.65%;乳腺良性病变与乳腺癌在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并显著增强、病灶早期增强、皮下脂肪间隙模糊以及周围血管增粗迂曲方面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疾病采用动态增强乳腺磁共振的临床价值较高,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与灵敏度.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收治高脂血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血脂康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自拟降脂胶囊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治疗后的TC、TG均出现了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治疗高脂血症患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脂水平,且较为安全、可靠.

    作者:张翻乔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高龄孕妇牙周病与妊娠不良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高龄孕妇出现妊娠不良结局与牙周病的关联性.方法:收治患牙周病高龄孕妇64例作为观察组,收治不存在口腔疾病孕妇35例作为参照组,比较两组孕妇妊娠不良结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出现胎膜早破、胎儿发育迟缓、早产及新生儿低体重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妊娠不良结局与高龄孕妇的牙周病存在较大的关联性.

    作者:李俊斌;孟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针灸治疗呃逆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灸治疗呃逆患者30例.结果:30例患者中,痊愈24例,显效5例,有效1例.结论:针灸治疗呃逆疗效显著,操作简便,适宜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苗永安;王友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儿科的药物合理应用及不良反应回顾分析

    目的:探讨儿科的药物合理应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儿科病例142份,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患儿的实际临床应用情况,分析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探讨药物合理应用措施.结果:142份病历资料中不合理处方发生率8.45%,剂量过大、给药方式不合理、儿童慎用(禁用)、配伍不合理等不合理原因分别占25.00%、25.00%、16.67%、33.33%;142份病历资料中不良反应率9.86%,抗菌药物、中药制剂、解热镇痛类、营养和电解质平衡等药物类型分别占50.00%、21.43%、21.43%、7.14%.结论:儿科药物应用中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应当加强儿科药物合理应用制度的完善,注重对医师及护理人员的药物培训,以保证药物使用安全.

    作者:刘书琼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Dornier碎石机治疗泌尿系结石170例分析

    目的:探讨Dornier Compact碎石机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方法:收治泌尿系结石患者170例,均采用Dornier Compact碎石机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94.1%,无严重并发症.结论:Dornier Compact碎石机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李彦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立体定向放射术在肺部小肿瘤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术在肺部小肿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收治肺部小肿瘤患者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好转率和复发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术在肺部小肿瘤治疗中的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小.

    作者:李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宣肺通窍法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宣肺通窍法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收治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宣肺通窍法加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和治疗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宣肺通窍法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显著.

    作者:刘蕊;余琴;王琴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艾普拉唑治疗Hp阳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艾普拉唑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伴Hp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治胃十二指肠溃疡并Hp感染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艾普拉唑肠溶片治疗,对照组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结果:观察组溃疡及腹痛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前者Hp清除率明显高于后者(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普拉唑可有效改善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Hp清除率,并且安全性更好.

    作者:黄理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西格列汀对血糖控制欠佳的使用胰岛素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对血糖控制欠佳的使用胰岛素患者的疗效.方法: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12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西格列汀组及胰岛素组,各41例.对照组口服降糖药联合胰岛素治疗,西格列汀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西格列汀治疗,胰岛素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调整胰岛素剂量.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西格列汀组及胰岛素组FBG、2hPG、HbA1c均有显著改善(P<0.05);西格列汀组△MMBG、MPMG水平低于胰岛素组(P<0.05);胰岛素组胰岛素平均使用量多于对照组、西格列汀组(P<0.01);西格列汀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胰岛素组(P<0.05).结论:对血糖控制欠佳的胰岛素使用患者,增加胰岛素剂量或在原有胰岛素剂量的基础上加用西格列汀,均可以较好地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但加用西格列汀能够降低患者的血糖波动幅度及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张凌;崔光淑;黄金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收治脑梗死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降低脑梗死住院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

    作者:徐学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复合弱视治疗仪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复合弱视治疗仪治疗儿童弱视的效果.方法:收治弱视儿童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弱视治疗仪治疗.结果:试验组治疗平均起效时间、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结论:对弱视患儿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加以复合弱视治疗仪辅助治疗,可改善患儿弱视.

    作者:张新月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急性脑梗死康复治疗的应用及临床疗效评估

    目的:探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95例,均采用超早期活动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经过超早期活动治疗,患者的平均康复速度及BMI指数均低于未采取超早期方案的对照组,且患者心理状态良好.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康复治疗中采用超早期活动疗法是安全的,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脑梗死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郭彦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氨茶碱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氨茶碱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予以吸氧、抗感染和激素等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氨茶碱治疗,观察组采用氨茶碱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FEV1、PEF和FVC等肺功能指标均明显好于治疗前,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氨茶碱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显著.

    作者:冀焕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溃疡性结肠炎并发血栓栓塞性疾病15例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与血栓栓塞性疾病(TEs)的关系.方法:分析15例UC并发TEs的临床特点.结果:患者平均年龄56.06岁;其中,合并肺栓塞8例,合并脑栓塞3例,肠系膜血栓栓塞4例.伴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等与动脉硬化有关的因素11例(73.3%).结论:对于UC伴有动脉硬化有关因素及有梗死病史患者,尤其合并急性感染者,应认识到并发急性血栓性疾病的危险,慎用治疗UC的每种药物,及时抗凝治疗.

    作者:成春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肤痔清软膏对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肤痔清软膏治疗留置针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60例留置针所致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治疗组采用肤痔清软膏涂抹病变部位,3 d后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肤痔清软膏治疗留置针致静脉炎疗效显著,操作简单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静;曹廷芬;赵青青;黄媛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110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的效果.方法:收治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10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宫腔镜下手术治疗.结果:手术成功率100%,无并发症出现.术后随访3~12个月期间,月经增多者有效率88%,阴道不规则出血者有效率100%,贫血患者在术后1~3个月血红蛋白开始恢复正常.结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对于患者的疾病治疗更加彻底,同时也能避免传统治疗当中的弊端,降低复发率,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重要方式.

    作者:张萌萌;韩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小儿结肠镜检查中应用二氧化碳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二氧化碳应用于小儿结肠镜检查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收治行结肠镜检查患儿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空气作为膨胀气体,观察组采用二氧化碳作为膨胀气体,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儿各时间点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检查时、检查后10 min、20 min的腹痛评分和腹胀评分及检查后1 h结肠膨胀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检查中、检查后10 min、检查后3 h的脉搏、呼吸、动脉血氧分压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氧化碳在小儿结肠镜检查中应用能有效缓解检查结束后的腹痛、腹胀症状,并且不增加二氧化碳潴留.

    作者:劳有益;蒙钟明;罗雅丽;韦彩香;吴芝琳;苏彩日;王瑞;潘京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监测分析

    目的:探讨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概率和原因.方法:收集接受体检和系统管理的婴幼儿528例,对婴幼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个月~1岁的婴幼儿贫血检出率高于1~2岁的婴幼儿,6个月~1岁的婴幼儿纯母乳喂养贫血检出率高于非纯母乳喂养,6个月~1岁的婴幼儿及时添加辅食的贫血检出率低于未及时添加辅食者(P<0.05).结论:6个月~1岁的婴幼儿贫血检出率高于1~2岁的婴幼儿,及时添加辅食能够降低6个月~1岁婴幼儿的贫血检出率.

    作者:郑琳;练生利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传染病病房轮转护士职业防护意识与规范化培训管理探讨

    本文探讨了轮转护士和新入职护士在传染病病房规范化培训管理模式.通过对在传染病病房轮转和新入职护士进行专科规范化的培训及考核,帮助她们提高职业防护能力,减低职业暴露发生率,使其成为能独立担当的合格护士,满足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

    作者:张学华;饶龙华;汤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抗菌药物在妇科门诊的应用情况分析与研究

    目的:分析与研究妇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合理性.方法:选取妇科门诊患者的处方5728张,统计与分析每年度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抗菌药物的种类、使用频率及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5728张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1804张(31.49%),以单独使用抗菌药物为主;以克拉霉素、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米诺和头孢羟氨苄较常用,且5种药物的使用频率分别为20.40%、15.09%、10.65%、9.15%和7.98%;1804张抗菌药物使用处方中不合理用药581张(32.2%),其中以用药时间不当、给药途径不当、用法用量不当和联合用药不当为主,所占百分比分别为6.76%、6.65%、6.15%和4.38%.结论:妇科门诊抗菌药物的整体使用情况较好,但仍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医院应加强监管和干预,以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蒋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