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华
目的:探讨应用联合诊断标准的乳腺动态MRI检查.方法:收治乳腺病变患者50例.20例实施平扫检查,30例实施动态增强扫描.结果:联合应用的准确率、特异性、敏感性均高于定性标准或单独定量标准.结论:MRI平扫在人体乳腺病变的定性和发现方面不准确,进行联合应用能显著提高MRI诊断效果.
作者:汪淼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94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B组采用辛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B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可明显改善机体血脂水平,临床总有效率高.
作者:程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吸氧、抗凝、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脏超声指标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心排血量的改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左卡尼汀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周先立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在产妇分娩护理当中,接受产前宣教与责任制陪产的具体效果.方法:收治产妇116例,均分两组.常规组产妇接受常规性护理,新型组产妇则接受产前宣教与责任制陪产,对比两组产妇的产程情况与分娩结局情况.结果:新型组产妇的产程明显短于常规组,分娩结局好于常规组产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生产干预当中,给予产妇科学的产前宣教与责任制陪产效果较好.
作者:程超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治冠心病患者80例,分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模式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改善生活质量,可作为临床首选护理方法.
作者:韩云华;李真;赵海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比较欣母沛与米索前列醇在预防行剖宫产术的高危孕妇产后出血中的作用.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所收治的行剖宫产术的高危孕产妇68例分成甲、乙两组.分别予以欣母沛、米索前列醇,比较两组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结果:甲组产后出血发生率(5.9%)显著低于乙组(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均低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米索前列醇,对行剖宫产术的高危孕产妇予以欣母沛治疗,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
作者:辜丽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普外科护士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的作用.方法:选择普外科护理人员40名,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管理模式,试验组接受品管圈活动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结果:试验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普外科护士中实施品管圈活动,不仅可以增加护理人员和患者对健康教育的知晓度,更有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护患纠纷,效果显著.
作者:李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索无缝隙护理管理骨科外来器械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器械管理人员50名,随机平分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传统护理管理模式和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结果:观察组管理人员安全意识(96.53±1.85)分,技能操作评分(97.41±1.53)分,器械使用熟悉度96.00%,器械的意外事件发生率2.20%,器械丢失率3.00%,因器械导致的手术推迟率2.00%,物品清单合格率98.20%,医疗包准时送达率97.2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骨科外来器械的无缝隙护理管理,方可提高医疗质量,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率.
作者:陈晓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应用在重度颅脑损伤(STBI)中对神经功能和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收治STBI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伤后<48 h实施气管切开,对照组伤后>48 h再实施气管切开.结果:研究组NIHSS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和Fugl-Meyer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TBI在早期应用气管切开可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和神经功能.
作者:谭爱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作为医院开展日常工作的重要环节,门诊工作十分复杂且细化,是接诊患者的第一线,也是患者获得初次诊治的重要平台,门诊护理是维护和保障门诊工作正常运行的主要环节,但复杂的就诊环节使得门诊护理容易出现较多疏忽造成护理纠纷,影响门诊工作正常运转.因此,积极分析门诊护理纠纷原因,并提出科学的防范措施显得十分重要.本文根据笔者多年从事门诊护理管理相关工作经验,探讨门诊护理纠纷原因及相应防范措施.
作者:贾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观察慢性肝病合并胆囊结石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收治慢性肝病合并胆囊结石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慢性肝病但无胆囊结石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肝功能、血常规等指标,分析两组患者慢性肝病合并胆囊结石的危险因素及其临床表现.结果:观察组在年龄、谷氨酰转肽酶、饮酒史、总胆红素的数值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肝病合并胆囊结石主要与年龄、谷氨转肽酶、饮酒史、总胆红素紧密相关,患者可从饮食和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对该病症的控制.
作者:徐延森;张金生;苑建磊;王钊;胡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护理不安全因素及防范的对策.方法:收治血液透析患者104例,平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行风险管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护理风险事件总发生率更低,且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风险管理护理实施于血液透析患者中可取得满意的效果,有效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
作者:张力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管理效果.方法:选取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134例,随机平分两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服务,干预组采取社区干预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变化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干预组和常规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物质生活状况、心理功能、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服务相比,社区护理干预不仅在控制血压方面优势明显,而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超;阚国慧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髂腹股沟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30例,均对其实施髂腹股沟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全部患者手术均成功,皮瓣均存活,仅出现轻度并发症的患者经对症治疗后好转,术后0.5年进行随访发现,皮瓣柔软,外观良好.结论:髂腹股沟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主干动脉不易受损.
作者:格更图雅;王玉林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早中期慢性肾衰竭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前列地尔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红蛋白明显升高,尿蛋白明显降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相对较慢(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李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宫颈癌化疗患者实施责任制整体化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方法:收治宫颈癌化疗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责任制整体化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消极情绪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责任制整体化护理干预在宫颈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效预防和减少化疗并发症发生.
作者:孙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影响阿霉素椎间孔周围注射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的因素.方法:收治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阿霉素椎间孔周围注射治疗,根据患者的临床疗效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分析影响阿霉素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65岁、病程>3个月、VAS评分>6分、合并免疫系统疾病是影响阿霉素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发现,病程>3个月以及合并免疫系统疾病是影响阿霉素临床疗效的独立高危因素.结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需要尽早就诊,避免影响临床疗效;同时对于合并免疫系统疾病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采用阿霉素注射的疗效不理想,可以考虑采用其他的治疗方案.
作者:张晓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无水酒精治疗腘窝囊肿的优势.方法:收治腘窝囊肿患者3例,采用抽吸、无水酒精注射,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3例患者的囊肿完全消失,达到完全治愈,随访5年无复发.结论:无水酒精治疗腘窝囊肿的优势在于操作过程简单、患者痛苦小、疗效肯定、减少复发风险.
作者:刘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122例,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常规组采用多枚螺纹钉固定治疗,试验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后髋关节功能评分和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石绍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途径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效果.方法:收治人工流产患者264例,分为A组(口服给药)、B组(经阴道给药)、C组(经直肠给药)以及对照组,各66例.结果:3组用药后宫颈扩张程度、宫缩幅度和充分软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异丙酚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A、B、C组均无人工流产综合征(RAAS)发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例数A组高于B、C组和对照组,腹痛、腹泻A、B组高于C组、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米索前列醇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术,口服给药、经阴道给药、经直肠给药有利于促进宫颈软化、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并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综合考虑,直肠给药更优.
作者:杨晰致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