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桡骨远端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研究

李建斌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 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探究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收治桡骨远端骨折患者5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情况、治疗前后VAS和Cooney评分、治疗前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手术治疗组患者的显效率(50.00%)和总有效率(92.86%)均高于非手术治疗组患者的32.14%和78.57%,同时手术治疗组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要更优于非手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手术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效果优于非手术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法.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广西河池市2014-2016年无偿献血情况及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本地区无偿献血及血液检测不合格项目情况,以保证血液安全,降低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方法:收集广西河池市2014-2016年无偿献血情况及血液检测结果,对其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2014-2016年无偿献血人数每年以2.2%的幅度逐年递增;在所有献血的人群中男性占68.23%,女性占31.76%,年龄段以20 ~ 50岁为主;血液质量方面,2014-2016年检测不合格率分别为2.05%、3.09%和3.73%.结论:广西河池市无偿献血量逐年增加,血液的不合格率却也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因此,需改进献血者招募策略,继续加强有针对性的无偿献血宣传力度,做好血液的检查工作,确保用血安全.

    作者:覃雪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花粉-植物性食物交叉过敏反应原理

    文章通过探索花粉-植物性食物过敏原理,简单概述过敏原的命名、分类、植物性过敏原的种类,分析五大植物过敏原种类各自的特点及临床上所产生的症状,为过敏反应的系统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叶荪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品管圈用于产房护理质量提高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品管圈用于产房护理质量提高的效果.方法:收治产妇1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产房管理,观察组给予产房内品管圈护理.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会阴伤口感染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用于产房护理有助于提升产房的护理质量,减少产妇及新生儿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升产妇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符翠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ICU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ICU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方法以及疗效进行详细探究.方法:收治重度颅脑损伤患者40例.平分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ICU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治疗后,对所有患者进行GCS评分,3~8分,观察组2例(10.0%),对照组8例(40.0%);9~12分,观察组7例(35.0%),对照组9例(45.0%);13~15分,观察组11例(55.0%),对照组3例(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颅脑外伤患者,可以采用ICU治疗措施,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李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孕期阶段性指导护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了解孕期阶段性指导护理对妊娠结果的影响.方法:收治孕妇37例作为对照组,不给予孕期阶段性指导护理,另选取孕妇37例作为研究组,给予孕期阶段性指导护理,对比两组孕妇各自的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的剖宫产率、巨大儿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孕妇分娩后的新生儿Apgar评分分别为(9.21±0.73)分、(7.19±0.80)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阶段性指导护理能合理控制孕期体重,提高孕产妇分娩知识认知的掌握率,促自然分娩,保障母婴健康与安全.

    作者:翟纪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舒血宁联用尼莫地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目的:探讨舒血宁联用尼莫地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收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三磷酸苷联合辅酶A、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舒血宁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左椎动脉以及右椎动脉、基底动脉等的血流速度均有明显的提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血宁联用尼莫地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王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加味汤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加味汤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16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加味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及室早总数均降低,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加味汤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刘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与生殖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与生殖道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收治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100例作为试验组,单纯宫颈炎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试验组在细菌性阴道炎、滴虫、人乳头瘤病毒、沙眼衣原体和单纯疱疹病毒Ⅱ型的患病例数中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细菌性阴道炎、滴虫、人乳头瘤病毒、沙眼衣原体和单纯疱疹病毒Ⅱ型的患病例数随着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病情加剧而逐渐增加(P<0.05).结论: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与细菌性阴道炎、滴虫、人乳头瘤病毒、沙眼衣原体和单纯疱疹病毒Ⅱ型感染具有正相关关系.

    作者:胥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手法复位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小夹板与石膏托固定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手法复位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小夹板与石膏托固定的疗效.方法:将接受手法复位治疗的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00例平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选择石膏托固定和小夹板固定,对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在术后1、3个月时,试验组的腕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手法复位后,采用小夹板和石膏托固定均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和石膏托固定相比较,小夹板固定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腕关节功能.

    作者:易彬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对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收治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60例,随机平分两组,A组实施髓内钉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B组实施钢板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A组患者优良率为80.0%,B组为93.3%;A组患者无疼痛发生率为100.0%,B组为93.3%,组间比较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应根据实际骨折情况来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以此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凯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合并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方法:收治甲亢患者100例,将甲亢合并肝损害患者作为观察组,将甲亢无肝损害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平均年龄、肝功能各项指标与甲状腺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甲亢性肝损害与甲亢病程相关(P<0.05).结论:年龄较大,甲亢严重以及病程较长的患者易发甲状腺功能性亢进肝损害,其临床症状没有典型性,控制甲亢的同时也应进行保肝治疗.

    作者:关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分析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50例,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患者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实施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而且患者术后的疼痛度比较小,大大地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徐霄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儿科护理管理中细节管理的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儿科护理管理中细节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7月起实施细节管理,随机抽取实施细节管理前的患儿124例,实施细节管理后收治的患儿130例,分析实施前后效果.结果:儿科实施细节管理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护理质量评分、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实施细节管理,有助于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提高护理质量与家长护理满意度.

    作者:林安琴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左乙拉西坦单药在小儿癫痫治疗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分析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单药在小儿癫痫治疗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收治小儿癫痫患儿70例,采用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70例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4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治疗后家长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结论:左乙拉西坦单药在小儿癫痫治疗中的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较少,可行性极高,可作为小儿癫痫患儿常用治疗药物.

    作者:胡楷;罗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气管异物滞留气管内2个月漏诊1例

    气管支气管异物是临床常见急症,异物可存留在喉咽腔、喉腔、气管和支气管内,引起声嘶、呼吸困难等,右支气管较粗短长,故异物易落入右主支气管.75%发生于2岁以下的儿童.但此次病例为1名成年患者,并且未出现呼吸困难等临床急症,故易漏诊,遂将此事件进行报告并分析原因,希望能引起各位同仁的重视,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作者:王娅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手术室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优质护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优质护理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优质护理组护理满意度、手术过程不良应激指标、手术室护理配合度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升患者护理配合度,减轻对患者的不良应激,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孙倩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使用便捷式血糖仪在社区糖尿病管理中的体会

    目的:进一步明确血糖仪的稳定性、重复性、准确性,并促进其在社区广泛使用,教会社区糖尿病患者用监测结果绘制简单折线图,提高社区糖尿病管理规范率和控制率.方法:分析社区管理糖尿病患者232例的血糖和血糖仪使用情况,绘制折线图;再随机抽取社区体检者500例,采用达乐2208血糖仪测定血糖和检测生化血糖,比较检测结果.结果:用现有社区资料所绘折线图较粗糙;社区所用达乐2208有良好的稳定性,与生化血糖结果有很好的相关性.结论:达乐2208测定血糖结果准确可靠,有利于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

    作者:李仁红;刘俐;陈根宝;黄丽琴;吴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多西紫杉醇胸腔灌注化学疗法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胸腔灌注化学疗法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收治恶性胸腔积液患者31例,给予多西紫杉醇进行胸腔灌注,分析疗效和不良反应状况.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70.96%.发生骨髓抑制12例,胃肠道不良反应10例,严重脱发6例,关节痛、肌肉痛、乏力2例,过敏反应1例,低血压2例.结论:多西紫杉醇胸腔灌注化学疗法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有较为显著的效果,且不良反应程度轻.

    作者:张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卷曲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卷曲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在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上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复治涂阳肺结核的患者100例,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采用3HL2EZ/9HL2E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卷曲霉素以及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种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病灶吸收率为42%,常规组为28%.观察组患者空洞愈合率为38%,常规组患者为26%.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4%,对照组为24%.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卷曲霉素以及左氧氟沙星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

    作者:张海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桡骨远端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研究

    目的:探究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收治桡骨远端骨折患者5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情况、治疗前后VAS和Cooney评分、治疗前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手术治疗组患者的显效率(50.00%)和总有效率(92.86%)均高于非手术治疗组患者的32.14%和78.57%,同时手术治疗组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要更优于非手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手术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效果优于非手术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建斌 刊期: 2018年第06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