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玮
目的:观察酮替芬联合家庭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在儿童感染后咳嗽的疗效.方法:收治感染后咳嗽患儿66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家庭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及对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酮替芬,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5.63%,低于试验组的88.24%(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酮替芬联合家庭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儿童感染后咳嗽效果显著.
作者:安正红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用于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的疗效.方法:收治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持续静脉滴注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显著提升了疗效,且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作者:徐新山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晨间护理床单位整洁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12月沿用以往护理模式实施晨间护理床单位相关服务.2016年1-12月引入品管圈活动并应用于晨间护理床单位相关服务中.结果:2016年度患者对科室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显著优于2015年度(P<0.05).结论:应用品管圈可显著提高晨间护理床单位整洁度,对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朱园丽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5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治疗组.两组均接受血糖控制治疗,常规组加用甲钴胺治疗,治疗组加用依帕司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患者满意度评分、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采用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以加快神经传导速度,缓解临床症状.
作者:彭卫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新生儿科进行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新儿科21名医护人员应用PDCA循环法进行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结果:培训前后21名医务人员新生儿窒息复苏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训后的成绩明显优于培训前.结论:用PDCA循环法进行新生儿窒息培训,效果更好.
作者:钟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超声诊断在妇产科急诊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妇产科急诊患者100例,对全部患者进行临床的病理分析检查,后对其进行腹部及阴道的超声诊断检查,对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记录和比较.结果:100例患者中,经腹壁超声诊断的符合率85.00%;经腹壁联合阴道超声诊断的符合率92.00%;经腹壁联合阴道超声诊断的过程中,对异位妊娠的诊断符合率高,为94.83%.对急性盆腔炎的诊断符合率低,为83.33%.其中,流产的诊断符合率90.91%,黄体破裂的诊断符合率86.67%,卵巢囊肿蒂扭转的诊断符合率90.00%.结论:超声诊断在妇产科急诊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正确性,符合率较高,并且操作更简单,患者的痛苦程度更小,可作为妇产科急诊首要检查方法.
作者:陈清芬;马晓涵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患者的效果.方法:收治甲状腺瘤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例.前者进行改良小切口方式治疗,后者运用传统切除方式治疗.结果:两组手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及终的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改良小切口对甲状腺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效果要比传统的手术治疗效果好,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比较高.
作者:张帆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与丁苯酞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疗效、NIHSS评分、IL-1、TNF-α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与丁苯酞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李亚范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疗效.方法:收治急性腹泻患儿84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使用蒙脱石散口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酪酸梭菌活菌片,记录两组体温恢复时间、呕吐停止时间、大便次数及性状恢复时间、不良反应等指标,评价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体温恢复时间、呕吐停止时间及大便次数及性质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酪酸梭菌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能提高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永琴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胃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胃溃疡穿孔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治疗满意度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胃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能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且能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治疗满意度.
作者:彭莉莎;杨标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骨折及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的麻醉效果.方法:收治骨折及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丙泊酚麻醉,研究组给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结果:对比T1时,研究组HR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麻醉见效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出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折及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患者可接受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其麻醉效果明显,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等均得到缩短.
作者:魏宇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绞痛的有效性.方法:收治急性心绞痛患者60例,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0例.研究组给予氯吡格雷150 mg治疗,参照组给予氯吡格雷75 mg治疗.结果:研究组疗效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能够有效治疗急性心绞痛,将使用剂量定为150 mg,能够有效提高疗效,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熊念芬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末端囊肿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收治输尿管末端囊肿患者15例,均行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结果:15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手术平均时间20 min,术后平均住院4 d,术后定期复查尿常规、泌尿系B超、膀胱造影,随访时间13~47个月.结论: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是治疗输尿管末端囊肿的一种简便、效果显著的方式,且经济、安全.
作者:尹振洙;崔光筠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在颅脑手术麻醉中应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的疗效.方法:收治颅脑手术患者231例.对照组115例给予芬太尼结合丙泊酚,试验组116例给予瑞芬太尼结合丙泊酚.结果:试验组于插管即刻、开始手术30 min后、气管拔管即刻平均动脉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颅脑手术麻醉中应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可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紊乱,保持其稳定.
作者:张景山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脑损伤儿的效果.方法:收治脑损伤患儿1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结果:观察组GCS、GDDS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时间少于对照组,清醒及昏迷变浅人数、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治疗小儿脑损伤,疗效显著,能够促进患儿大脑发育,使患儿早日清醒、昏迷变浅,康复快,有效改善预后.
作者:韦元芳;潘芳华;罗春利;危华;黄素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骨科康复对患者及临床医生都具有重要意义,纵观骨科康复研究进展,骨折的发生通常由暴力创伤所致,在治疗过程中对骨折本身的恢复及预防相关并发症较难,如治疗过程中不能进行恰当处理,易引发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骨折愈合.研究表明,对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进行多系统干预,减轻患者围手术期生理、心理上的应激反应,积极进行术后干预,实现术后关节功能的快速康复,有利于骨伤的康复.本文主要探讨骨科康复研究的进展,分析创伤后关节功能障碍与康复.
作者:刘强;莫冰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对肝细胞癌患者采用核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技术进行诊断的效果.方法:收治肝细胞癌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进行健康检查肝脏正常者45例作为对照组,全部实施核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技术进行诊断.结果:当MRDWI值不相同时,进行病灶质量指数、信噪、信号强度检测,两组均不一致(P<0.05);b=800 s/mm2时,两组ADC值、肝细胞癌坏死区和实质区的平均ADC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MRDWI技术对肝细胞癌患者进行诊断具有较高价值,不仅影像学表现具有较为明显的特征性,并且对肝脏病变还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性.
作者:朱先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壳聚糖痔疮抗菌凝胶联合抗生素治疗早期肛周脓肿的疗效.方法:收治早期肛周脓肿患者8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口服抗生素与壳聚糖痔疮抗菌凝胶外用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抗生素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壳聚糖痔疮抗菌凝胶联合抗生素治疗早期肛周脓肿的疗效显著.
作者:张海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在骨质疏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疾病知识相关评分的影响.方法:收治骨质疏松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全程的健康管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对相关疾病知识的总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管理在骨质疏松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提高患者对相关疾病知识的认识,缓解疼痛感及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王杏杰;谢东峰;施峰;褚凤叶;梅灵萍;周丽君;庄敬佩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大黄与伪品大黄的鉴定方法.方法:真品和伪品各25份,分别对实验样本进行性状鉴定、显微鉴定、荧光试验鉴定和薄层色谱鉴定,对比4种鉴定方法的鉴定准确率.结果:显微鉴定、荧光试验鉴定和薄层色谱鉴定方法准确率均明显高于性状鉴定(P<0.05).结论:显微鉴定、荧光试验鉴定和薄层色谱鉴定均为大黄和伪品大黄的有效鉴定方法,性状鉴定方便、省时,但准确率较低.
作者:何雪梅 刊期: 201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