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小宁;韩世荣;李文彬;李美红;刘燕婷
目的 观察“热敷药”对硬皮病小鼠模型Ⅰ型胶原、Ⅲ型胶原(COL-Ⅰ、COL-Ⅲ)含量的影响.方法 60只BALB/c小鼠按照随机原则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小浓度组、中浓度组、大浓度组各10只,采用博莱霉素皮下注射形成硬皮病模型,造模完成后,根据分组分别给予10%、20%、40%“热敷药”药糊及肝素钠软膏外用,1次/d,连续1个月,空白组及模型组不用药.完成后观察各组皮肤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皮损COL-Ⅰ、COL-Ⅲ蛋白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较,高、中浓度组硬皮痛小鼠模型COL-Ⅰ、COL-Ⅲ蛋白含量明显降低,差异较显著(P<0.05);结论 “热敷药”具有改善硬皮病小鼠模型皮肤硬化,降低COL-Ⅰ、COL-Ⅲ的作用.
作者:闫小宁;韩世荣;李文彬;李美红;刘燕婷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1%吡美莫司联合复方黄柏液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予1%吡美莫司乳膏外涂,外用复方黄柏液湿敷,均2次/d;对照组30例,予维生素B6软膏外涂,外用3%硼酸溶液湿敷,均2次/d.两组均4周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1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以红斑、丘疹、干燥、脱屑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反应良好,治疗后皮损积分下降明显(P<0.001);以脓疤、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和皮肤萎缩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反应较差;3例患者出现局部刺激反应,均在治疗后第1d.结论 1%吡美莫司联合复方黄柏液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满意.
作者:彭才智;翁燕荣;狄艾丽;聂畅莉;鲁英;王晶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中药凉血活血复方水醇粗提液对人永生化表皮细胞(HaCaT)的增殖抑制效应和诱导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探讨该复方治疗银屑痛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凉血活血复方水醇粗提液分别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aCaT细胞,采用MTT法检测凉血活血复方水醇粗提液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以及药物的有效浓度;采用倒置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处理前后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及凋亡比率.结果 凉血活血复方以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方式抑制HaCaT细胞增殖,作用24、48、72h其IC50分别为155.83 mg/mL、71.57mg/mL,41.27 mg/mL.细胞形态学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药物以浓度依赖性的方式干扰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细胞分裂周期阻皆滞于G2/M期.结论 凉血活血复方可能通过抑制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而治疗银屑病.
作者:周梅娟;李玉峰;刘晓明;林熙然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包皮过长患者龟头念珠菌的致病菌种构成比及定植,为预防和治疗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提供诊治依据.方法 对96例包皮过长患者及98例健康体检者进行龟头皮屑念珠菌培养,并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进行菌种分型.结果 包皮过长患者组龟头念珠菌检出率(43.8%)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12.2% )(P<0.005),且白念珠菌构成比(71.4%)略高于健康对照组(50.0%)(P>0.05).结论 包皮过长可显著增加念珠菌在龟头定植和致病风险,其主要致病菌种仍为白念珠菌,其次为光滑念珠菌.
作者:门守保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中药泡脚联合液氮冷冻治疗较大跖疣(疣体直径≥0.5)临床疗效,以期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将11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液氮冷冻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联合液氮冷冻治疗,两周为1个疗程,共观察3个疗程.结果 从第2个疗程开始,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3个疗程结束时,治疗组相比对照组具有明显的疗效(P<0.01).结论 中药联合液氮冷冻治疗较大跖疣不但可以缩短疗程,还可减少复发.
作者:刘玮;段彦娟;孙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和分析局限型白癜风进展的临床特征.方法 采取调查问卷方式收集1 367例局限型白癜风门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局限型白癜风进展的临床特征.结果 由局限型发展到散发型白癜风782例(57.21%),平均4.701年;由局限型进展到肢端型白癜风199例(14.56%),平均6.721年;局限型发展为节段型191例(13.97%),平均2.034年;局限型发展为泛发型33例(2.41%),平均7.18年;有162例(11.85%)仍是局限型白癜风.结论 大多数局限型白癜风是寻常型白癜风的早期,少部分是节段型白癜风的早期.随着时间的进展以及相关可能诱因的影响,进展为散发型白癜风占多数.局限型白癜风平均经过7~8年,能进展为泛发型白癜风.因此,白癜风应尽早治疗,控制其发展.
作者:唐艳丽;许爱娥;王涛;郑江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增色丸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治疗局限性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5例合格纳入的局限性白癜风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Ⅰ组(增色丸联合NB-UVB治疗)35例,Ⅱ组(增色丸治疗)35例,Ⅲ组(NB-UVB治疗)35例,分别接受相应的治疗.三组疗程均为3个月,疗程结束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Ⅰ组有效率为90.6%,Ⅱ组为71.0%,Ⅲ组为75.0%,Ⅰ组与Ⅱ组、Ⅲ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与Ⅲ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种疗法治疗局限性白癜风均有效,但以增色丸联合NB-UVB照射治疗局限性白癜风的临床疗效较佳.
作者:荣光辉;张丹;刘青;张琳玲;席建元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通过观察54例难治性湿疹的中西药结合治疗,发现临床上湿疹在中医分型上多以湿邪致病居多,同时中西药结合治疗疗效可靠有效.
作者:杨光艳;段逸群;张红梅;邢建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桃红四物汤出自《医宗金鉴》一书,由熟地黄、川芎、白芍、当归、桃仁、红花组成,其功能特点是在活血、养血的基础上,加治了逐瘀的作用,常可治疗精血不足、或气滞血瘀等多种常见皮肤病,临症选用此方可解临床之难,具体应用如下.
作者:薛天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51岁,主因大阴唇右侧暗红色斑片2年.2年前不明原因患者右侧大阴唇处出现硬币大小的暗红斑,轻度瘙痒,有时因搔抓会出现糜烂、渗出,曾按钱币性湿疹间断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及洁尔阴洗液等,疗效欠佳,皮疹逐渐扩大形成斑片.近3个月来皮疹增长较快,患者因惧怕恶变于2011年2月而来我院就诊.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肾病、肿瘤等基础疾病病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可,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大阴唇右侧可见约3cm×5cm大小的椭圆形稍隆起的暗红色斑片,表面潮湿,边界清,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见图1.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胸部X线平片大致正常;腹部B超:肝、胆、胰腺、脾正常;皮肤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轻度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表皮突延长增宽,基底膜完整,棘细胞排列紊乱,多数细胞有明显异型并可见角化不良细胞及病理性核分裂像,见图2.诊断:鲍温病.治疗:转普通外科行手术切除.
作者:李俊峰;马俊平;张清泉;周桂花;李越 刊期: 2011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2岁,护士.主因双手指红色血疱3d就诊.患者3d前无明显诱因情况下双手指出现数个黄豆大小红色血疱,有疼痛感,触之较软,有波动感,左手中指尖血疱较大.患者3年前开始每到夏天出现相同皮疹,10d后逐渐好转自愈.既往体健,无其他系统性疾病.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双手指见数个红色深在性血肿,黄豆大小,有明显压痛及挤压痛,触之较软,有明显波动感.左手中指尖见一花生大小血肿,穿刺可抽出鲜红色血性液体.见图1.诊断:发作性手部血肿.治疗:未给予特殊治疗.
作者:郭建辉;郭雯;付红娟;孙丽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刮除术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尿道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42例行刮除术后联合应用胸腺五肽注射液局部注射与肌肉注射,对照组35例只行刮除术治疗.两组分别于1、2、3、6个月时复诊观察复发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刮除术联合胸腺五肽局部注射加肌肉注射对治疗尿道尖锐湿疣及预防复发效果良好.
作者:鄂馨梅;孙蔚斌;印海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2009年4月-2009年11月我科运用除湿胃苓汤加减方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脾虚湿蕴型亚急性湿疹3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病 例人选标准:参考文献[1,2],我院皮肤科门诊及病房住院病人中符合亚急性湿疹诊断标准,通过中医辨证符合脾虚湿蕴证的患者,年龄18~75岁之间,无药物过敏史,2周内未服过糖皮质激素或抗组胺类药物或外用过糖皮质激素制剂,知情同意参加本试验.病例排除标准: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对受试药物过敏患者;合并细菌感染者;合并严重的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内分泌系统、造血系统、精神方面等严重疾病者;此次发病已经使用其他中、西药物治疗,可能影响本研究的效应指标观察者;不能按要求用药和随诊者.共入选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11例,女19例,病程(14.36±10.51)个月,平均年龄(51.47±13.73)岁;对照组24例,男8例,女16例,病程(15.12±11.47)个月,平均年龄(52.32±12.69)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邢建军;杨光艳;段逸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除湿止痒软膏治疗急性、亚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外用除湿止痒软膏,对照组外用氟芬那酸丁酯软膏.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73.8%,对照组54.5%,两组疗效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除湿止痒软膏治疗湿疹安全有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乖娟;荆鲁华;刘卫兵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广泛应用,临床上以白念珠菌为代表的真菌感染的比例也相对提高,真菌对药物的耐药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因此,开发研究既可有效对抗真菌感染,毒副作用又较小,适合免疫力低下人群使用的抗真菌药物显得越来越重要.我国有着丰富的中药资源,医药工作者近几年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希望找出有效的抗真菌药物,笔者通过搜索大量的文献资料总结了近几年的研究成果.
作者:郑玉荣;刘涛峰;张虹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六味洗剂湿凉外敷治疗急性湿疹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124例采用六味洗剂湿凉外敷治疗,对照组110例采用3%硼酸溶液凉湿敷联合0.1%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或氟芬那酸丁酯膏外涂.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88.7%)优于对照组(74.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六味洗剂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收敛的功效,治疗急性湿疹,疗效满意.
作者:关炜;李张军;王香兰;郭碧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检测天津地区特应性皮炎患儿血清特异性IgE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方法 免疫印迹法体外半定量检测患儿血清特异性IgE水平,并分析不同年龄组别的差异.结果 353例特应性皮炎患者中,阳性患者为211例,阳性率为59.77%.其中不同组别阳性率不尽相同(P<0.05).0~3岁组常见变应原为羊肉、牛奶、春季花粉;4~6岁组常见变应原为霉菌、羊肉、牛奶;7~9岁组常见变应原为霉菌、牛奶、户尘螨;10~12岁组常见变应原为户尘螨、屋尘、霉菌.结论天津地区特应性皮炎患儿不同年龄段过敏物质不尽相同,提示与饮食结果改变和环境因素有关.
作者:李孟娟;赵宏丽;李桂珍;赵俊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皮损内注射聚肌胞对寻常疣及跖疣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科近年来采用皮肤内注射聚肌胞方法治愈的126例寻常疣及跖疣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第1疗程结束时,痊愈81例,有效率为89.7%;第2疗程结束时,痊愈111例(88.1%),有效率95.2%.结论 皮损内注射聚肌胞治疗寻常疣及跖疣疗效好,副作用少,不留疤痕,复发率低,值得应用,对于多发性寻常疣或跖疣患者可作为首选治疗.
作者:雷文知;陈裕充;吴玲玲;温海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经络辨证是中医重要的辨证方法之一,在皮肤病的辨证论治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从经络是皮肤与脏腑之间联系的桥梁、经络在皮肤中各有所主的区域两方面论述了在皮肤病的辨治中应用经络辨证的理论依据;从应用经络辨证进行定位、确定相应的调理气血方法及选用适当的引经药三方面阐述了临床应用体会.认为在皮肤痛的辨证治疗过程中,应牢记经络辨证,从而收到更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甘海芳;蔡东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坏疽性脓皮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皮肤病,临床上表现为剧烈疼痛的慢性、潜行性和复发性的皮肤溃疡.目前治疗坏疽性脓皮病的方法基本上可以分为:①局部药物治疗:如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环孢素、他克莫司等;②系统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免疫球蛋白、TNF-α拮抗剂等;③其他手段治疗:如高压氧、血浆置换等.虽然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仍缺乏特效的治疗手段,因此根据患者病情和当地医疗机构的条件选择可行的治疗手段,并恰当地进行综合应用在坏疽性脓皮病的治疗上,将会取得可能好的疗效.
作者:吕君;艾茜;陈尚周;雷淑英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