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平;李莉
目的:探讨胸腔镜治疗胸外伤的手术方式及有效性.方法:收治胸外伤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胸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手术完成时间、平均引流时间、术中总出血情况、术后住院时间、SF-36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治疗胸外伤的有效性高,可显著减轻手术创伤,减少出血和缩短引流时间,减少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代建川;殷世杰;王瑞;陈锦润;王正玺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隙高度的影像学变化.方法:收治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手术前后实施核磁共振检查,比较椎间隙高度的影像学变化.结果:40例患者中,25例术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得到有效缓解,功能得到良好改善;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患者椎间隙高度比术前降低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腰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患者术后椎间隙高度会出现一定程度增加,并得到保持.
作者:瞿晖;余德怀;赵小锋;刘鹏川;赵学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早期目标导向镇静(EGDS)联合有创无创序贯治疗AECOPD伴严重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收治AECOPD伴发呼吸衰竭患者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早期目标导向镇静联合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镇静及机械通气方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入住ICU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谵妄发生率、VAP发生率和院内死亡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目标导向镇静联合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AECOPD伴呼吸衰竭的患者能减少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降低病死率,从而改善预后.
作者:张春林;张朝贵 刊期: 2018年第19期
广泛心肌梗死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心血管内科急重症,心电图可快速诊断心肌梗死,需实施吸氧、制动、扩冠、抗血小板抗凝、降压等救治措施.分析门诊抢救的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治疗资料,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基层救治思路.
作者:王棋兵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青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治青年高血压患者15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青年高血压起病隐匿,以舒张压升高为主,男性显著多于女性,多无临床症状,常伴有肥胖、精神紧张和不良生活方式等.结论:家族遗传、肥胖、精神压力过大和不良生活方式是青年高血压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与高血压发病机制相关.
作者:刘平;李莉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探讨PDCA质量管理工具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住院患者200例,分为对照组和探析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质量管理模式,探析组采用PDCA质量管理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探析组各项护理管理工作的质量评分和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质量管理工具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蓝燕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对使用胰岛素泵的糖尿病患者实施细化优质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收治使用胰岛素泵的糖尿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细化优质护理,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情况、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优于对照组,且血糖达标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应用胰岛素泵的糖尿病患者实施细化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控制血糖,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庞瑞双;张晨霞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50例,采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治疗方式,评估本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的肺通气功能、呼吸困难评分.结果:本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0%,不良反应发生率12.0%,治疗后其FVC、FEV1、FEV1/FVC、PEF、呼吸困难评分明显好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治疗可明显改善其肺功能与呼吸困难症状,具有良好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
作者:周亮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探讨PDCA循环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随访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家庭干预,研究组给予PDCA循环家庭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干预后MRSS、SDSS、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应用到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随访管理中可提升其生活质量和认知水平.
作者:韦显威;吕惠;赵彩丽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比较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给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掌倾角、尺偏角和桡骨短缩情况.结果:两组术后0.5年掌倾角、尺偏角和桡骨短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有助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司栋梁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耳穴按压联合小建中胶囊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参考组.试验组采用耳穴按压联合小建中胶囊治疗,参考组采用小建中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黏膜好转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耳穴按压联合小建中胶囊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郭洁晶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烧伤止痛膏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烧伤患者100例,随机分两组.观察组创面选用烧伤止痛膏纱布敷料包扎治疗,对照组选用凡士林油纱布包扎治疗,观察用药后的疗效和安全性指标,并对患者烧伤创面愈合时间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8.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浅Ⅱ度及深Ⅱ度的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烧伤止痛膏治疗烧伤创面具有疗效确切、康复速度快的优点.
作者:张立辉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探究医护一体化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住院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医护一体化模式干预,对比两组平均住院天数、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结果:研究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护理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医护一体化模式能缩短患者的住院周期和降低投诉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石晓娟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对放大内镜窄带成像(NBI)联合醋酸染色对胃黏膜病变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收治有各种消化道症状并接受内镜中心检查患者280例,对患者分别进行普通白光、普通白光+醋酸染色、NBI、NBI+醋酸染色检查,对胃黏膜病变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NBI联合醋酸染色对胃黏膜病变检查时,对腺管结构、微血管走形变化的观察更加清晰,评分、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符合率显著高于其他检查(P<0.05).结论:NBI联合醋酸染色技术能够对胃黏膜病变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对病变定性研究、准确取材意义重大,在今后的临床诊疗工作中,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朱明古;罗肇文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自拟骨愈康复灵汤、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联合应用于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收治桡骨远端骨折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自拟骨愈康复灵汤联合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骨愈康复灵汤、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联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苗志堃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研究前降钙素原(PCT)联合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对重症医学科(ICU)下呼吸道细菌定植与感染的鉴别价值.方法:收治ICU痰培养阳性患者96例,分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组及非VAP组,对比两组血清PCT水平、CPIS评分、PCT与CPIS评分单独及联合诊断准确率.结果:VAP组血清PCT水平、CPIS评分高于非V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准确率高于PCT与CPIS评分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联合CPIS评分能有效提高ICU下呼吸道细菌属定植或感染诊断准确率.
作者:刘颖娟;侯兴志;王柏林;李江泉;刘琴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探究、分析老年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收治老年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74例,分两组.护理A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B组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康复效果.结果:护理B组病症的发作频次(3.97±1.04)次/d,发作持续时长(13.42±3.23)h,ST压低改变次数(83.46±15.35)次/d,明显低于护理A组的(7.54±2.43)次/d、(19.56±4.17)h、(142.58±20.78)次/d.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康复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实施针对性的优质临床护理,可切实减少此病症发作频次、发作持续时长及ST压低改变的次数,护理效果更理想.
作者:赵桂红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探究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在进行了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治疗后取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50例作为试验组,收治前列腺增生症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在手术中与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来说,试验组在手术时,并发症发生概较高,进行剥离操作较困难,膀胱痉挛的发生率也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高于对照组,继发性出血、排尿困难、尿路感染情况的发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症合并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的时候,难度加大,所以医生在术前应该了解患者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使手术中和手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
作者:徐连荣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血栓脑梗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急性脑血栓脑梗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综合康复疗法,比较两组日常生活功能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日常生活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急性脑血栓脑梗患者能显著改善日常生活功能以及肢体运动功能.
作者:彭敏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收治老年脑卒中患者86例,分为参考组和试验组.参考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与参考组相比,试验组患者康复依从性得到明显提升(P<0.05).结论:对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实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康复依从性.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8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