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锦华;张罗;范尔钟;孙贵秋
目的保存和恢复喉全切除术后患者的生理功能,提高其术后生活质量.方法在1995~2002年期间对38例喉癌病人喉全切除术后施行了天津睦郎式一期气管食管瘘发音重建术,并进行了相关的临床研究.男性29例,女性9例,年龄34岁~83岁.其中24例施行食管肌瓣成形术改良术式.结果28例手术获得成功,重获具有实用价值的发音功能.平均长发音持续时间为11.36秒.原术式(天津睦郎式)的63.6%(7/11)和改进术式的76.4%(13/17)无术后误咽发生.结论利用声谱记录对重建音声和正常音声等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认为气管食管瘘发音的音质较为理想.
作者:李慧军;王丽妍;姚宪义;周彬;张天虹;李玉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1临床资料 病例1,男,45岁.因顽固性右偏头痛13年,伴右侧颔面部麻木不适,近5天右眼视力急聚下降.外院CT检查发现:右鼻蝶筛窦和颞下区巨大囊肿,于2001-04-05收入院.检查:右眼视力0.08,外眼无异常,眼底视乳头较苍白,鼻腔尚清洁,右鼻蝶筛隐窝膨隆,张口动度稍受限,CT扫描提示:右鼻蝶窦、后组筛窦和颅底颞下区融为一体,占位性病变,大小约30 mm×64 mm×65 mm,境界清楚,边缘光滑、整齐、包膜完整.临床诊断:右蝶筛窦及侧颅底巨大囊性肿瘤.入院后于局麻下应用鼻内镜自右侧蝶筛隐窝进路切开囊肿内侧壁,见淡黄色粘稠液体流出,用吸引器吸出腔内液体约30ml.
作者:陈缪安;林忠豪;黄欣;林庆强;梁飞;温晗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喉声门上型癌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以后因会厌缺失易引起吞咽功能障碍,我们自1996年1月至2002年2月,对23例喉声门上型癌进行舌骨下肌皮瓣会厌重建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总结如下.
作者:刘宝贵;杨波;房居高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在经鼻腔-蝶窦垂体腺瘤显微手术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鼻内镜辅助下单侧蝶窦人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17例.结果肿瘤全切15例,次全切2例,症状得到改善,术后无脑脊液鼻漏、鼻中隔穿孔及其它手术并发症.结论采用鼻内镜技术与显微外科技术相结合在经鼻腔-蝶窦垂体腺瘤切除术中具有优势互补的作用,有利于实现微创手术的目的.
作者:方培海;李华斌;杨武;王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检测变应性鼻炎和变应性哮喘动物模型骨髓中CD+34祖细胞,探讨IL-5对大鼠骨髓单核细胞增殖的刺激作用.方法采用6~8周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变应性鼻炎组10只和对照组10只,变应性哮喘组10只和对照组10只,以卵清蛋白致敏激发制成变应性鼻炎和变应性哮喘模型,免疫组化检测大鼠骨髓涂片中CD+34祖细胞;取对照组大鼠骨髓单核细胞,培养7天,分为对照组、IL-5组计数集落数.结果两组动物模型骨髓涂CD+34祖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其对照组;大鼠骨髓单核细胞培养7天后,各IL-5组单核细胞集落数显著多于对照组.结论变应性鼻炎和变应性哮喘模型中骨髓CD+34祖细胞增殖,IL-5能刺激骨髓单核细胞增殖形成集落.提示骨髓反应是变应性疾病重要的全身反应机制.
作者:吕晓飞;韩德民;周兵;王向东;刘仲燕;范尔钟;李颖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腺样体肥大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采用低温等离子(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青少年腺样体肥大36例,局麻,间接喉镜下操作;对照组30例采用全麻下传统的腺样体刮除法.结果两组有效率100%.但在住院/门诊比、麻醉、疼痛、术中出血、术后恢复日等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RFA可在局麻下进行,不需住院,操作简便、出血极少,微创、痛苦小、安全,疗效与传统的腺样体刮除法相当.
作者:缪东生;苏开明;王旭平;何飞;黄靖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我院于2000年开展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的临床治疗,现将200例治疗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曹慧琴;吴金;杨仕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慢性鼻窦炎为鼻科常见病和多发病,采用内镜鼻窦手术(edoscopic sinus su rgery,ESS)治疗效果显著,术后术腔冲洗直接影响治愈率.我们于2001年3月~2003年3月间应用三黄液对65例行ESS患者术腔进行冲洗,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伟;鲁文军;徐倩;许生聚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比较干燥性鼻炎与萎缩性鼻炎鼻粘膜的超微结构.方法取干燥性鼻炎和萎缩性鼻炎鼻粘膜各5例,并取正常鼻粘膜3例作对照,在透射电镜下观察.结果干燥性鼻炎与萎缩性鼻炎鼻粘膜超微结构改变有类似之处,但萎缩性鼻炎比干燥性鼻炎病变严重,上皮层细胞已鳞状上皮化生,杯状细胞消失,腺腔闭锁,部分腺细胞溶解、坏死,血管腔已被阻塞.而干燥性鼻炎的病理改变较轻,是可逆的.结论治疗干燥性鼻炎建议从扩血管、滋养恢复鼻粘膜细胞着手,促进鼻粘膜细胞新陈代谢,使受损的鼻粘膜尽快恢复正常结构和生理功能.
作者:张晓彤;陈明霞;孙斌;郑国玺;张向红;李宝树;凌荧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儿童因其鼻窦解剖、生理和身体发育状态以及儿童特有的疾病、生活习性和行为等因素,鼻窦炎鼻息肉较常见,其治疗以往多强调应尽量避免外科手术治疗,而采用较单一的西医或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疗效欠满意.近年来国内外广泛开展的鼻内镜手术,使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治疗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我科于1994年12月~2002年12月间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鼻息肉38例,取得了较满意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黎万荣;殷泽登;黄英;刘水明;赖丹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索安全有效矫正鼻中隔高位及后段偏曲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鼻外进路,保留鼻中隔软骨,矫正鼻中隔偏曲.结果1 992年1月~2002年1月共治疗鼻中隔高位偏曲55例,术后随访6月~1年,鼻塞症状缓解42例,头痛症状缓解27例,嗅觉恢复12例;3例鞍鼻、16例歪鼻畸形者矫正满意,5例歪鼻半年后复发.该方法具有视野大,操作方便,不会引起鼻梁下塌等优点,可安全、彻底地矫正鼻中隔高位及后段偏曲.结论鼻外进路治疗鼻中隔高位及后段偏曲比传统的鼻中隔矫正术更安全有效,并可同时矫正外鼻畸形.
作者:陆地红;杨克林;张琨龄;沙群;吴开乐;童步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1概况.喉癌是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的头颈肿瘤之一,多发于声门及声门上区.对于早期喉声门型癌,对比各种治疗方法,在彻底清除肿瘤和有效控制术后复发的前提下,从保存喉基本功能和减轻患者痛苦等方面考虑,目前多推崇喉显微外科技术用CO2激光进行治疗.
作者:韩德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1临床资料 1997年7月至2000年11月治疗3例急性变态反应性会厌水肿患者.例1,男,32岁,以咽喉疼痛,呼吸困难1小时就诊.体检:患者极度呼吸困难(四度),烦躁不安,不能平卧,神态恍惚,会厌急性充血肿胀呈球状,声门无法视诊.立即静脉给予地塞米松20 mg静推,吸氧,抗炎并紧急行气管切开术,术中呼吸心跳停止,抢救无效死亡.例2,女,43岁,主诉咽喉不适,呼吸困难.体检:四度呼吸困难.立即用水果刀行环甲膜切开(未来得及进急诊室)数分钟后呼吸渐恢复,随后行气管切开术.术后检查:会厌充血肿胀呈球状.住院两周,抗炎、激素治疗,治愈出院.例3,男,49岁,主诉咽部不适、疼痛,呼吸困难2小时,急诊入院.体检:四度呼吸困难,口吐血沫,大小便失禁,意识丧失,呼吸心跳停止.护士立即用压舌板挑起急性充血水肿呈球状的会厌,使声门留小缝隙,同时行环甲膜切开,人工呼吸,注射呼吸兴奋剂,类固醇激素,吸氧等抢救.患者呼吸心跳逐渐恢复,意识逐渐清醒,行常规气管切开,临床治疗1 7天,治愈出院.
作者:张瑾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多形性腺瘤又称混合瘤(mixed tumo r),主要发生于涎腺.在涎腺中腮腺多见,其次为颌下腺、舌下腺,亦可见于口腔内的小涎腺.发生于鼻部的多形性腺瘤临床上很少见.我院从1992~2002年共收治5例,现报道下.
作者:邹剑;周光耀;杨文秀;薛倩;刘亚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蝶窦外侧壁相关结构断层解剖,旨在提高对此区域结构的认识.方法观察20例(40侧)头部离体标本的视神经管结构,蝶窦外侧壁特点及与视神经和颈内动脉的关系.用火棉胶包埋10例标本,对蝶窦外侧壁相关结构的区域进行冠状、水平位的薄层切片,观察各层面结构和位置.结果①77.5%颈内动脉和90%视神经在蝶窦外侧壁向窦腔内侧形成突起;②前床突在水平、冠状层面上,为该区域前部的重要骨性标志;③蝶筛隐窝和圆孔在水平、冠状层面上,为该区域前中部的重要骨性标志;④岩尖前端和卵圆孔在水平、冠状层面上,为该区域中后部的重要骨性标志.结论通过研究蝶窦外侧壁相关结构的断层解剖,并与大体解剖进行对照,为此区域的影像学和手术学的发展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作者:刘莎;范尔钟;王振常;李颖;杨本涛;何利平;许永照;韩德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腺样体肥大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但成人腺样体肥大也占一定比例[1].治疗腺样体肥大的主要手段是手术切除,近两年来我科收治腺样体肥大病人1 55例,其中90例患者为鼻内镜下腺样体刮除并微波凝固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睿;潘国盛;杨涛;刘荆荣;郭玉珍;张义;范海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喉声门型癌激光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喉声门型鳞状细胞癌50例(1996年8月~1998年10月),支撑喉镜下CO2激光切除肿瘤.喉癌标本常规石蜡包埋和连续切片,单数HE染色,双数行PCNA特异染色.切缘残留肿瘤用同样方法检查.结果切缘安全26例,相对安全1 9例,阳性5例.T1 a、T1b和T2的阳性率分别为3.6%(1/28),14.3%(2/14)和25.0%(2/8)(P<0.01).免疫组化染色与常规HE染色切片观察切缘结果相同.激光手术切缘的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激光切缘有烧灼后的组织变性,激光切缘有4~8层细胞坏死.部分切除组织中可见软骨组织.50例患者观察5年以上,局部复发5例,其中切缘阳性4例,切缘相对安全1例.结论激光手术切除的喉癌标本连续切片观察结果显示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手术切除早期喉声门型癌可获得安全切缘.
作者:黄志刚;韩德民;王琪;于振坤;倪鑫 刊期: 2004年第02期
1 临床资料 传统的支撑喉镜下声带肿瘤摘除术肿瘤常因根部形态改变看不清楚,且声门下被声带及肿瘤遮挡,肿瘤难以摘除干净,影响手术疗效.2001年6月~2002年6月我科采用支撑喉镜与鼻内镜结合共行声带肿瘤摘除术26例,其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小17岁,大69岁,平均40.2岁.声带息肉22例,声带小结3例,喉乳头状瘤1例.患者皆有声嘶症状.手术方法:气管插管全麻成功后,下支撑喉镜暴露声门,以0°、30°、70°鼻内镜多角度观察声带肿瘤上、内、下面,完整看清肿瘤立体形态,用喉刀将声带肿瘤基底切开,再用喉钳将肿瘤完整切除,鱼肚状隆起性息肉则沿声带隆起边缘作1~2道纵形切口,喉钳钳夹隆起的声带作挤榨,使鱼肚状息肉被挤出切口,喉钳再沿着声带边缘钳夹,必要时用吸引器进入切口来回吸引.如有声门下肿瘤则于70°鼻内镜直视下以翘嘴喉钳取净肿瘤.术后禁声一周,同时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结果:术后声嘶均消失,疗效满意.
作者:王志新;李连贺;金燕;张晓芬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喉癌外科治疗的原则为:在安全切除肿瘤病灶的基础上,尽可能保存喉部正常组织,以期大程度保存恢复患者的喉功能.早期喉癌的治疗更趋向于微创外科.本科自1 994年以来对部分T1级喉声门型癌采用声带切除术治疗,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同时,保留了较好的发声功能.报道如下.
作者:向明亮;吴皓;曹荣萍;陈向平;孟国珍;黄琦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