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BAEP)等电生理技术术中监测是耳神经外科应用早、广泛的监测技术,它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听神经的电位变化,术中大限度地避免或减轻听神经损伤,并对术后听力进行预测评估.本文对其在耳神经外科术中监测的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李希平;戴海江;郭连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咽鼓管位置隐蔽,解剖结构复杂,临床检查困难.磁共振成像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度和多层面成像的能力,因此可用于咽鼓管的检查.本文介绍了咽鼓管磁共振成像的临床应用及其进展.
作者:孙悍军;王荣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理想的耳科手术用激光能够精确切除骨和软组织,凝固血管,而热、声、振动效应小.激光镫骨手工的大危险是前庭热损伤和耳蜗内压力波动.铒激光在组织和骨中有严格的穿透深度,周边热损伤和组织炭化小,还可通过氟化锆(ZrF4)手持光导纤维传导,操作更方便、更精确.但铒激光对内耳会产生瞬间压力变化,临床使用前需要进一步研究声压波效应.
作者:朱雅颖;王正敏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为阐明能否通过外耳道内滴入滴耳液这种咽鼓管功能测试法预测儿童鼓室成形术的结果,本文回顾分析有关术前咽鼓管功能与鼓室成形术成功率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成人或儿童其术前咽鼓管功能测试结果并不能可靠地预测鼓室成形术的成功或失败.但许多文献已提示年龄是预测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由于咽鼓管功能随年龄增长而成熟,故可能既往没有被测量的咽鼓管发育的某些方面如长度和容积与随年龄增长的成功率的上升有关,但这方面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因此作者认为不要仅凭年龄而否定手术,手术的时机好依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作者:江刚;黄以乐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感染因素作为分泌性中耳炎的重要病因之一,已为大家所公认.本文着重从细菌、病毒、衣原体等感染因素对分泌性中耳炎的致病作用及其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高静;梁象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当回顾耳科学的历史时,我们知道,现代耳科学之父是Adam Politzer,他对耳解剖、分泌性中耳炎、胆脂瘤、迷路炎、耳硬化症等疾病的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参见本刊1995年第四期学科史话).近,我们在查阅有关文献时得知,Politzer的老师是von Troltsch.
作者:王荣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