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认知学徒

梁巍

关键词:认知学徒, 学习, 成人学生, 教育模式, 成人教师, 专家, 严格限制, 兄弟姐妹, 认知领域, 认知策略, 建构主义, 技能, 计算机, 互联网, 组织, 证明, 证据, 信息, 数字
摘要:1 什么是认知学徒认知学徒(cognitive apprenticeship)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建构主义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把学习者看作是刚出道的学徒,向专家学习新的手艺和技能[1].在认知领域,专家可能是父母、兄弟姐妹,也可能是其他的同辈或成人,但重要的还是教师.在这个模式当中,教师更多地是给学生提供例子,让他们去探索,指导与鼓励他们,而不是在学生的脑子里塞满信息、数字、事实、程序等等.这个模式也建议教师必须使用多种多样的认知策略,以便使学生自己去探索、去组织、去发现,去学习.认知学徒取向对作为专家的成人教师和作为学徒的学习者来说并没有严格限制.有证据证明,这些方法对有特殊需要的学习者是非常有效的(Rojewski & Schell,1994),对成人学生同样也很有效(Cash et al.,1997).例如,Shabo,Guzdial和Stasko(1997)提出认知学徒对与互联网有关的计算机技能的发展很有效.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如何指导家长搞好家庭康复

    家庭康复是聋儿康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家长做好家庭康复是教师的职责之一.教师的指导是实现家庭康复科学、高效的关键[1].那么教师该如何指导家长呢?以下是笔者多年的实践总结,希望与各位同行分享和交流.

    作者:茆丽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助听器自动程序切换技术的发展——从自动导声到动态声景自适应

    使用助听器来改善听力一直是听力学专家和研发人员不断追求的目标.目前面临的大挑战是如何使用电子设备来改善听觉功能这种生物系统.几年前,助听器公司首次将听觉仿生技术引入了助听器领域,其中具关键性的是Palio技术平台的开发,这一通用型芯片使得当时的听力学技术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多重声景处理模式的使用,实现了在不同聆听环境中因个性化特制的各种不同的聆听程序的转换.虽然其他现有的助听系统也采用了单声景处理系统,即每一程序均只对应单一声景,相比之下,多重声景处理技术则能根据不同聆听环境,激活各种相降噪或方向性麦克风等参数设置,创造出完全不同的聆听程序,大限度地满足个性化聆听需求.

    作者:蔡银华;王冬鹤;闻雨婷;梁洪斌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深圳市特殊需要儿童早期干预中心活动剪影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可接受噪音级:预测临床助听器验配成功率的重要工具

    长期以来,在噪音中聆听言语效果不佳一直是助听器使用者抱怨的严重问题,同时,在环境噪音中获得的言语测试结果也不能准确地预测助听器的成功使用.目前有不同的硬件技术解决因此造成的各种实际问题,如降噪技术、方向性麦克风和声反馈抑制技术等.这些新技术的使用无疑有效地解决了部分背景噪音问题,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些技术手段均处于被动的模式,即依赖数字技术抵消或抑制噪音所造成的问题,换言之,助听器技术主要提供在现实环境中,噪音一旦出现时可利用的技术手段,更多地从技术层面来考虑.较少关注助听器使用者的能动作用,比如对背景噪音的感觉、喜好和习惯等.其实,人们的生活环境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喧嚣的噪音世界,听力正常与否都须面对无处不在的噪音.为了真正让先进技术充分发挥作用,达到佳效果,首先必须清楚地认识背景噪音对听损患者的作用.而作为临床听力学家,需要能客观测试背景噪音对患者影响的工具和手段.

    作者:David JIANG;李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欧盟国家助听器政府补贴报销政策概述

    1欧盟国家听力障碍的基本状况国际科研报告<听力障碍对社会和经济造成的负担>[1]中的相关数据表明,16%的欧盟成年居民患有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根据2005年发布的RNID[2]报告,欧洲约有8000万人存在听力问题.由于听力损失及耳呜造成的生产力降低,特殊教育支出还有医疗救治费用等引发的经济损失,估计每年高达920亿欧元.即使实际发生的数字只是估计的一半,给听障人士进行助听器验配所花费的数字也远远低于这个水平.欧盟进行的一项干预成本效益的研究表明.对听障人士加强干预后的成本效益比高达264 89%.

    作者:冯定香;范燕妮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中国0~17岁听力残疾儿童抽样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我国0~17岁聋儿现状,为聋儿听力残疾的防治及康复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计描述和统计推理等方法对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0~17岁儿童听力残疾的现患率为1.800‰.听力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率城市高于农村(x2=4.008,P<0.05).单纯听力残疾儿童的患病率农村高于城市(X2=24.250.P<0.05).0~17岁这一年龄段儿童听力残疾的主要病因构成为原因不明(29.42%)、遗传(17.32%),中耳炎(14.19%)和药物中毒(13.23%).52%的聋儿未曾接受任何康复服务.主要的康复需求是医疗服务与救助和辅助器具.结论儿童听力残疾的防治和康复应强化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残疾人保障制度;加大科研投入.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健全听力残疾预防和听力残疾康复服务网络;普及爱耳护耳知识,提高全民听力健康意识.

    作者:孙喜斌;于丽玫;张晓东;张彩萍;曲成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刍议转衔对听障儿童康复的几点启示

    转衔(transition)是一个广泛应用于特殊教育领域的概念,其基本理论支持个体整体发展,强调连续性转衔和终生学习,同时倡导人的社会生态模式以适应社会.这一理论有助于引发我们重新思考听障儿童康复的核心、本质和目标.

    作者:杨家哗;杨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浅谈家长参与听觉口语康复

    近年来,听觉口语法的康复模式逐渐得到国内专业机构和家长的认可.随着这一模式的出现,家长的角色地位也在发生改变.本文从听觉口语法的原则出发,讨论了家长作为拥护者和伙伴参与听觉口语康复的重要意义.

    作者:陈军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时域和频域信息对汉语普通话声调识别的影响

    目的通过探讨时域和频域信息对听力正常人声调识别的影响,试图为人工耳蜗汉语言语编码策略的编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共有13名听力正常人参加本次研究,均以普通话作为日常交流方式.测试材料使用美国Ohio大学提供的声调识别测试系统.测试系统包含10组测试词.每组测试词的声、韵母相同而声调不同.将上述测试词录制成原始声音文件.采用声码器技术处理录制的原始声音.将决定时域信息的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设为1、2、4、8、16、32、64、128、256和512 Hz,共10种;将决定频域信息的通道数设为1、2、4、6、8、12、16和20,共8种.经不同的排列组合,共产生6400个处理后的声音文件.测试在标准隔声室内进行.测试声音通过扬声器发出,强度为65 dB SPL.声音的发出和成绩的记录均由Matlab软件自动完成.结果听力正常人的声调识别得分随着低通滤波的截止频率和通道数的增加而增加.当低通滤波的截止频率在2 Hz以下时,是否增加通道数对声调识别得分基本没有影响.当通道数在2以下时,是否增加低通滤波的截止频率对声调识别得分基本没有影响.结论听力正常人的声调识别与时域和频域信息均相关.时域信息和频域信息在听力正常人的声调识别中的作用是协同的.

    作者:陈雪清;刘海红;刘博;赵吉特;李靖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评价儿童社会技能的方法

    为了帮助教师和家长了解孩子的社会技能发展状况,使儿童社会技能培养工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发现每个儿童在社会技能上存在的不足,就要运用相关的工具对儿童社会技能的状况进行测查和评定.常见的方法有自然观察法、模拟观察法、社会测量法、行为评定量表和自我报告法.

    作者:王海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增强患者满意度的新解决方案——耳内受话器(RIC)技术

    研究表明用户希望助听器使用简易有效,美观、配戴舒适并能够长时间稳定工作[1].近年新出现的耳内受话器(receiver in the canal,RIC)技术和一系列创新自动技术结合在一起可以满足这些需求.耳内受话器技术能为更宽范围的听力损失患者提供无反馈和无堵耳的选配,行为研究表明该技术在实际生活中也具有显著的接受度.以下将以CENTRA Active为例讨论耳内受话器技术独特的声学特性及应用.

    作者:张敏;段吉茸;戴瑞邦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认知学徒

    1 什么是认知学徒认知学徒(cognitive apprenticeship)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建构主义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把学习者看作是刚出道的学徒,向专家学习新的手艺和技能[1].在认知领域,专家可能是父母、兄弟姐妹,也可能是其他的同辈或成人,但重要的还是教师.在这个模式当中,教师更多地是给学生提供例子,让他们去探索,指导与鼓励他们,而不是在学生的脑子里塞满信息、数字、事实、程序等等.这个模式也建议教师必须使用多种多样的认知策略,以便使学生自己去探索、去组织、去发现,去学习.认知学徒取向对作为专家的成人教师和作为学徒的学习者来说并没有严格限制.有证据证明,这些方法对有特殊需要的学习者是非常有效的(Rojewski & Schell,1994),对成人学生同样也很有效(Cash et al.,1997).例如,Shabo,Guzdial和Stasko(1997)提出认知学徒对与互联网有关的计算机技能的发展很有效.

    作者:梁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新疆药物性耳聋相关线粒体突变研究

    目的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特教学校非综合征性耳聋mtDNA A1555G阳C1494T突变情况.方法对194例耳聋学生进行临床资料采集,外周静脉血抽取.血样经基因组DNA提取,进行线粒体DNA12s rRNA A1555G和c1494T突变的直接测序检测.结果194例患者中共发现A1555G突变者18例.C1494T突变者2例.携带率分别为9.28%(18/194)和1.03%(2/194).有明确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应用史的学生中mtDNA A1555G携带率为6.52%(3/46),和没有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应用史的患者(15/148)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新疆两个主要民族汉族和维族mtDNA A1555G携带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mtDNA A1555G突变在新疆地区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中阳性率很高,高于其他国内外相关报道.mtDNA C1494T突变在新疆耳聋人群中的发生频率很低,可以不考虑列为聋病基因的一线常规检测位点.

    作者:李琦;戴朴;黄德亮;刘新;张昕;朱庆文;袁永一;康东洋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助听器配戴者音调、音质异常干预的个案研究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音调异常的测量和实时矫治,探索男声女调的有效矫治方法.方法采用喉部按摩、降调训练、哈欠叹息法,重读治疗法等方法进行矫治,每周一次、并在矫治前后对其音调和音质进行测量,监控对比疗效.采用单一被试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两个月的矫治,患者的音调降至成年男性正常范围,音质恢复正常.结论本矫治方法是有效的,不仅能大大降低男声女调患者的音调,而且可以改善其音质的异常:可以将喉部按摩和发声训练的方法相结合,对男声女调患者进行综合治疗.

    作者:金野;肖永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Ⅱ)——临床诊断与临床决策

    虽然已有很多研究证实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是引起儿童耳聋的常见原因之一,但临床仍常见漏诊和误诊病例.究其原因可能与该病多于出生后隐匿起病,婴儿期常有比较好的可用听力,对语言学习影响不大或波动性听力下降易被家长忽视有关.也可能与医师对此病的认识局限有关,患儿听力下降中混杂的传导性成分易被许多临床医师所忽视和误诊.综上原因,来自于家长和医师的原因都很容易耽误此病的早期诊断并错过佳的有效治疗时机,终导致不可逆转的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

    作者:刘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在老年性聋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机体衰老是生命过程中的必然规律.听觉器官与机体其它器官一样随年龄的增长而衰老退变.由于听觉器官衰老退变出现双耳对称的,缓慢进行性的听力减退称为老年性聋.老年性聋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因此日益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

    作者:于丽玫;字雅苹;曲冬梅;苗艳;陈振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聋校初中学生同伴交往情况的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聋校初中学生的同伴交往情况,探寻促进其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教育建议.方法采用自编问卷与结构式访谈调查118名上海市聋校初中生在交友范围、交友情况和交友观念三个方面的同伴交往情况,并与普通学校的健听初中生进行比较.结果聋校初中生表现出对听障人群体,对家庭和学校的较大依赖性.稚嫩的交友观念和浅层次交往行为之间形成互动.结论宜从友谊观念和交往能力两个方面入手改善聋校初中生的同伴交往情况,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

    作者:马珍珍;张福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30例中度感音神经性聋老年人堵耳效应研究

    目的通过对患有中度感音神经性聋老年人的堵耳效应(occlusion effect)特点的研究,为临床上该类老年人在助听器验配时减轻堵耳效应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电耳镜观察和纯音测听筛选出30例中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老年人,对这30例分别进行裸耳气骨导测试,在外耳道按不同的深度放置耳样,再测试相应位置受试者的骨导听力变化.结果耳样深度超过外耳道峡2 mm时测得的堵耳效应与耳样深度至外耳道峡处和耳样在外耳道峡前2 mm时测得的堵耳效应值在0.25、0.5和1 kHz处有显著性差异.男女性别间堵耳效应差异无统计意义.结论堵耳效应主要发生在低频且外耳道软骨部可以自由振动的情况下,但如果耳样深至骨部则堵耳效应明显减弱或几乎没有,无性别差异.

    作者:蒋雯;胡旭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主管: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主办: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