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聋儿康复教育中个别化康复系统的构建与实践

黄昭鸣;杜晓新;季佩玉;陈茜

关键词:聋儿康复, HSL理论, 1+X+Y操作模式
摘要:本文对<人工耳蜗术后汉语言康复教育机理和方法研究>课题组提出的聋儿康复教育HSL理论和1+X+Y操作模式中的个别化康复部分作了较全面的阐述.从理论和操作层面上,介绍与论述了个别化康复系统的基本框架、内容、实质与内涵.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语言的心理机制

    人类对语言的处理是语言的原则和心理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想真正的了解人类语言的机理,除了了解语言的生物和生理基础外,还要了解语言在使用过程中所牵涉到的心理机制[1].Hering(1920)于1870年在维也纳的科学院演讲中说过,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和我们是什么,似乎都和记忆有关:我们的思想和概念是它的成品;我们日常的感知、思维和活动都来自这个源头.

    作者:梁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一侧半规管麻痹与旋转试验低频相位的相关分析

    目的 探讨冷热试验一侧半规管功能麻痹(canal paresis,CP)与正弦谐波加速度试验(sinusoidal harmonic acceleration test,SHAT)低频相位的相关性.方法 将2004年至2005年因眩晕而行冷热试验和正弦谐波加速度试验的120名患者根据CP值的大小分3组,所选对象均为一侧半规管麻痹.CP值在22%~40%之间的64名患者为A组,在41%~60%之间的33名患者为B组,>60%的23名患者为C组.对A、B、C三组的低频0.01、0.02 Hz的相位参数进行统计,并分别与其CP值进行比较,观察它们之间的异常吻合率.结果 C组相位值明显高于A、B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并且提示的异常吻合率高.C组在两个频率上的异常吻合率分别为56.52%、34.78%,A组分别为9.37%、7.81%,B组分别为15.15%、15.15%,A组与B组相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冷热试验与SHAT试验都能反应低频状态下的眼动反射,但二者不一定完全吻合.异常吻合率与CP值的大小有关,随CP值增大,吻合率增高,且0.01 Hz比0.02Hz敏感性更高.两种测试尚不能互相替代,联合应用可以提高诊断率.

    作者:高波;黄魏宁;徐进;梁莺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聋儿入园情绪分离焦虑症案例分析

    通过心理学的观察和研究方法,解决该聋儿由特殊情绪、情感所引发的问题.使用心理认知重建法、儿童绘画治疗法促使该聋儿克服入园焦虑情绪,并得到较好的康复效果.

    作者:朱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感觉统合失调聋儿的教育对策

    感觉统合理论(sensory integration theory)是由美国康复运动医学、教育学硕士,心理学博士JeanAyres系统提出来的.

    作者:刀维洁;杨帆;刘永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中老年人听力损失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影响中老年听力损失的相关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太原市两个社区的50岁以上中老年人415例(男200例,女215例),采用LK-1助听评估仪分别测两耳0.5 kHz、1kHz、2kHz、3kHz听阈;查12小时空腹血糖、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取听力较好耳0.5kHz、1kHz、2kHz的平均值作为平均听阈,分别以平均听阈及3kHz听阈作为应变量,采用SPSS13.0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累加Logistic模型回归分析及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①单因素结果显示,文化(F=12.621,P=0.000)、收入(F=5.896,P=0.001)、血糖(t=-2.201,P=0.028)、胆固醇(t=3.319,P=0.002)与平均听阈相关;文化(F=3.988,P=0.003)、收入(F=2.815,P=0.039)、年龄组(F=5.809,P=0.001)、胆固醇(t=3.761,P=0.000)与3kHz听阈相关;②累加Logistic模型回归显示,文化与平均听阈有关,其中文盲、小学、初中、高中与大学组相比,听力损失较严重,OR及95%Cl分别为12.9(1.33~3.78)、5.79(0.64~2.86)、4.31(0.58~2.33)、2.92(0.26~1.88);非条件Logistic回归显示高文化程度(OR=0.551)、高年龄(OR=0.458)是3kHz听力损失的保护因素,高胆固醇(OR=19.147)是3kHz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年龄与胆固醇相乘模型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文化、年龄、血糖、胆固醇与听力损失有关,预防高血糖、高血脂的发生对延缓听力损失,提高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现实意义.

    作者:白丽霞;曲成毅;苗茂华;郝利楠;李虹;王丽卿;王娟;常珊珊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后的听觉言语康复

    植入人工耳蜗为听力障碍儿童感知声音、重建听力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要使儿童在人工耳蜗植入后获得听觉言语康复必须经过长期的听觉培建,语言学习和语音异常矫治.

    作者:孙喜斌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课外阅读对提高聋教质量的促进作用和实施对策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通过调查笔者发现,聋校课外阅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没有兴趣读、没有时间读、不知读什么和怎么读.因此,必须让教师进一步认识到课外阅读对于听障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性与意义,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创设良好的环境,引导听障学生自主参与到课外阅读活动中来,从而达到提高听障学生语言能力的目的.

    作者:吴巧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聋校课堂教学中交往情境模式的创设

    笔者十分关注聋生运用语言进行交往的状况.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在聋校课堂教学中创设一定的交往情境,引导聋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往,对于提高聋生的会话水平,培养聋生的沟通与交往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结合具体的教学活动,谈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交往情境的具体做法,以供参考.

    作者:丁山燕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多个人工耳蜗植入中心相互配合的工作模式

    目的 为适应人工耳蜗植入工作在我国快速发展的需要,解决经验和技术条件参差不齐的问题,保证人工耳蜗植入的质量和安全,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方法 将在人工耳蜗植入工作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和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进行多中心的技术支持和工作配合.自1997年12月至2005年1月,我们与16个省共25家医院的人工耳蜗植入中心合作,为431名(432耳)重度和极重度耳聋患者进行了多导人工耳蜗的植入和随访.结果 经过0.5~7.5年的技术指导和合作,25家医院的人工耳蜗植入中心基本上规范了人工耳蜗植入的手术前评估.431例(432耳)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全部一次成功.其中有3例在0.5~3.5年间因植入体问题进行了重新更换.其余428例(429耳)未出现术后并发症.309例患者术后到当地的听觉言语康复中心进行语言康复0.3~5.0年,122例患者选择家庭康复模式.431例植入者术后听觉言语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 通过对新开展的人工耳蜗植入中心进行一段时间的全面指导和技术支持,解决了初期因技术和经验不足,无法准确掌握术前评估、手术的安全性和术后效果的问题,从而保证了人工耳蜗植入在中国大陆许多医院的健康开展.

    作者:张道行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听神经病与人工耳蜗植入

    1听神经病临床特点听神经病(auditory neuropathy,AN)是1996年Starr等[1]首次命名的.

    作者:王林娥;殷善开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体育活动在培养聋生良好心理素质中的作用

    体育活动可以促进社会认知,丰富健康情绪,锻炼意志品质.本文探讨了体育活动与聋生心理素质之间的关系,呼吁聋校重视体育活动对聋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作用.

    作者:朱世海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聋儿康复教育中个别化康复系统的构建与实践

    本文对<人工耳蜗术后汉语言康复教育机理和方法研究>课题组提出的聋儿康复教育HSL理论和1+X+Y操作模式中的个别化康复部分作了较全面的阐述.从理论和操作层面上,介绍与论述了个别化康复系统的基本框架、内容、实质与内涵.

    作者:黄昭鸣;杜晓新;季佩玉;陈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人工耳蜗技术报告(Ⅴ):成人植入的成效

    1语后聋成人成人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的主体是语后聋患者.也就是说,他们的听力损失是在获得了言语和语言之后才出现或变为极重度聋的.

    作者:冀飞;郗昕;洪梦迪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与听力康复工作相关的听力学测试

    在对听障者进行听力语言康复前,应查明其耳聋的性质和程度,明确诊断,并弄清患者的综合听觉言语能力.

    作者:王树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孤独症

    试想有这样的孩子,当他还是一个婴儿或初学走步的幼儿,但不会拥抱,不会看着你的眼睛,不会回应你的爱或触摸.

    作者:梁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主管: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主办: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