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明;Stephan Sagolla;蒋涛
儿童的语言能力是天生的吗?环境因素在语言习得中起什么作用?儿童是怎样习得语言的呢?有关儿童语言习得的基本观点,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上述的有关问题,并对聋儿的听力语言教育提供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的启迪.
作者:梁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听力学飞速发展.声阻抗是听力学的一门重要课程,其中声反射又是重点和难点.本课件根据临床基础教学及专业人员继续教育的需要,在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科丰富临床资料的基础上,以多媒体编辑工具Authorware为平台,制作了一个图、文、声并茂,交互性强的声反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内容包括:声反射的解剖路径、各种病理情况下声反射的类型及与其他听力学检查结果之间的关系等.系统讲解了声反射的相关知识,软件配有大量图片,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而且具有双向信息传递功能.本文重点介绍该课件的设计和制作.
作者:莫玲燕;陈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顾彬彬是一个有听力障碍的学生,来我校随班就读后,在语言学习上遇到很大困难,尤其是在英语的听、说方面.为此她感到很自卑,影响了她的自信心和学习.我发现这些后,帮助她分析原因,制定方案.通过关心爱护、语言鼓励、学法指导、同学互助等方法,希望帮助她逐步提高学习成绩,重新树立自信心,使她的身心能够健康发展,顺利进行随班就读.
作者:陈淑芬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在聋儿语言康复这一长期艰苦、复杂的过程中,家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家长必须以正人先正己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主动去示范和影响子女,给聋儿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把家庭变成聋儿在比较自然的状态下运用语言的佳场所,以利于聋儿对语言的掌握.家长要端正态度,放弃幻想,尽早使孩子进入到正确的康复训练中去.在心理上正确对待聋儿,矫枉适度,在生活、学习、训练中使孩子心理健康.聋儿康复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但只要家长运用科学的方法,遵循必要的原则,就能使聋儿康复达到理想的程度.
作者:姚晓旭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对多频稳态诱发反应(multi-frequency steady-state responses,MFssR)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做出初步评价.方法通过对2001-2003年的部分临床病例进行分析,并比较了在不同听力状况下的MFssR测试结果,结合其它测试如ABR、行为测听、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等对MFssR的结果进行分析.结论与目前经常使用的其他客观听力检测方法相比MFssR对于判断是否耳聋、耳聋患者是否有残余听力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宋戎;陶征;张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对应用HA-BMP复合人工听小骨的听骨链重建术后听力效果进行评价,寻找一种生物相容性好并且能被机体骨组织替代的听骨链重建材料.多孔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s,HA)人工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骨传导功能,无毒、无免疫反应,因此在临床上有很大的应用前景.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是一种存在于骨组织中的酸性糖蛋白,其主要生物学作用是诱导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分化形成软骨与骨.方法用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复合多孔羟基磷灰石(HA)制成复合型人工听小骨(BMP-HA),在动物实验成功的基础上,试用于临床,共计14例,其中部分听骨链赝复物(partial ossicular replacement prosthesis PORP)9例,全听骨链赝复物(total ossicular replacement prosthesis,TORP)5例.结果术后均获一期干耳,随访至少3年,无脱出现象,术后听力稳定,平均气导较术前提高29.5dB.结论BMP-HA人工听小骨是一种具有较强骨诱导能力、生物相容性良好的人工听小骨,作为中耳传音结构重建材料,优于单纯羟基磷灰石人工听小骨.
作者:宋为明;谢华顺;张龙城;李学佩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言语清晰度是评价聋儿语言水平的重要标志,尽早发现影响聋儿语言清晰度的原因,进行积极的干预和训练,具有重要意义.构音器官和构音技巧是两个重要因素,构音器官的原因,如唇、舌、齿,软腭、声带;构音技巧的原因,如发音方法、拼读、声调、停顿、重音.针对原因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如加强构音器官的训练,教授正确的发音方法等,可以有效地提高聋儿的言语清晰度.
作者:高连飞;陈乃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本文对活动课在聋幼儿语训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指出在聋幼儿听力语言训练中,活动课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通过活动课的训练,终可让聋幼儿能够用语言进行交流,这不仅有利于聋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而且符合聋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从而为聋幼儿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
作者:邢月兰;张莲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儿童中度至极重度(>40dBHL)听力损失(包括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和传导性听力损失)的发病率为1~6/1000[1,2,3],其中10%的儿童是极重度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儿童的听力损失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其言语、语言、心理、学习和社交等方面发展,取决于听力损失发生的时间,持续的时间和严重程度.
作者:徐静;梁传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比较新型软体助听器与传统硬壳助听器的优缺点.方法30个调查对象,每人同时选配电子线路相同的一对传统的丙烯酸硬壳助听器和软体助听器.通过真耳测试比较:①是否与目标曲线适配;②在发生反馈啸叫前可获得的大增益;⑨声学密封情况.通过助听器效果调查问卷(Abbreviated profile of hearing aid benefit,APHAB)问卷调查评估期间测试者两种助听器每夭的使用情况、对助听器特性、配戴助听器的感觉、音质以及舒适度、留置率和反馈啸叫等.结果真耳测试的结果显示在适配目标曲线方面软体和硬壳之间的真耳介入增益(REIG)差别无显著性意义.在发生反馈啸叫前软体助听器能产生比硬壳助听器更高的真耳大增益REMG(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交流的难易、回响、背景嗓音和厌恶方面两者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助听器特性的研究结果显示软体助听器在外观、留置率、反馈啸叫、验配和舒适度方面比硬壳助听器的得分更高,其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直觉评价结果显示软体助听器明显优于硬体助听器.30个被调查者中有23个(76.7%)终选择了软体助听器.统计学结果显示有极显著性意义.结论两种类型助听器在真耳测试时满足目标曲线的指标无显着性差异.而在产生反馈啸叫前软体助听器的增益大于硬壳助听器.在控制的实验室条件下两种助听器的表现同样好.然而,在日常使用环境下软体助听器能提供更多的用户可体验到的切实利益.在助听器的各种特性方面软体助听器有出众的表现,尤其是在外观、留置率、验配、反馈啸叫和舒适度等方面.软体助听器比硬壳助听器在感觉上和易被患者接受的程度上有更高的价值.软体助听器是一个替代硬壳助听器的现实方案.同时也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作者:兰明;Stephan Sagolla;蒋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人工耳蜗装置和人工耳蜗檀入手术近三十年的广泛应用,使越来越多的聋人改善听觉.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早期诊断婴幼儿听力障碍和判断人工耳蜗适应症的可行性越来越高,人工耳蜗装置越来越适合小年龄聋儿.只要经过全面的医学检查和康复,使用合适的人工耳蜗装置进行手术,聋儿早期可以在听觉的发展,语言的获得等各方面取得实效,尽快地回归主流社会,给个体,家庭及社会减轻负担.早期人工耳蜗檀入将逐渐成为聋儿早期干预和康复的常规手段之一.
作者:冯定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全数字助听器是安静的助听器,虽然它有许多优点,但它并不是完美无缺的.起码在硬件、软件和编程这三个方面均可能发生错误,通过对助听器的测量可以保证尽可能少地发生这些错误.一些全数字助听器由于采用了降噪程序,这使得对其测量变得十分困难.
作者:沈燕飞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