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蕊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临床评价.方法: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相关水平,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日常生活的能力和对神经功能的损伤状况.结果:两组患者在空腹时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发病第1天、7天、14天对各指标予以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2周其高同型半胱氨酸临床疗效评价,短时期的预后效果没有相关性.
作者:李凤娥;成振华;刘文运;郭荣云;郭锋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喘可治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瑞可治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咳嗽、咳痰、气喘、肺部啰音和口唇发绀评分更高(P<0.05),中性粒细胞、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更低(P<0.05).结论:喘可治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文雪峰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高危因素及并发症.方法:收治PDA早产儿100例为观察组,收治无PDA早产儿100例为对照组.分析早产儿PDA的高危因素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产前应用硫酸镁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独立危险因素为败血症,保护因素为呼吸支持、产前应用硫酸镁.观察组早产儿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9.0%.结论:早产儿PDA的发生与败血症密切相关,发生后较易引发多种并发症,要及早实施干预和治疗.
作者:宁晓庆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肩袖损伤患者运用肩关节镜下单排双排锚钉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肩袖损伤患者4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肩关节镜下双排锚钉治疗,对照组采用肩关节镜下单排锚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肩关节功能UCL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肩袖损伤患者运用肩关节镜下双排锚钉治疗的临床价值更优.
作者:李金平;丑克;李良军;沈枫;何志勇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远期并发症.方法: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采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80例患者中,采用急性单侧去骨瓣减压术64例,采用双侧去骨瓣减压术16例,远期并发症包括原发TBI、死亡、颅骨缺损综合征、癫痫、脑积水、脑膨出以及硬膜下积液.采用颅骨修补手术52例,远期并发症包括猝死、骨瓣吸收和骨瓣感染.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症较多,所以需要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方式,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洪涛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局部小针刀微创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疗效.方法:收治PHN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毫针围刺治疗,治疗组采用小针刀微创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针刀微创可松解疱疹累及的脊神经节段及皮损区粘连带,治疗PHN,具有较高治疗效果,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感.
作者:章军;王忠明;李大桥;张小明;左成明;常彬彬;姜彤;李斌;成璠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半椎体畸形的价值.方法:收集疑似胎儿半椎体畸形产妇44例,所有产妇均在产前实施超声检查以及MRI检查,并于产后再次实施影像学检查.结果:产前超声检查和MRI检查诊断半椎体畸形胎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影像学检查与产前超声检查以及MRI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半椎体畸形胎儿采用产前超声诊断,有优异的诊断价值.
作者:詹秋君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晚期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晚期骨关节炎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治疗,研究组给予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和骨关节炎指数评分优于治疗前,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晚期骨关节炎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宋祥义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金属桩与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应用中的效果.方法:收治行口腔修复患者69例,参考组(33例)患者应用金属桩口腔修复治疗,探讨组(36例)患者接受预成纤维桩口腔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修复后探讨组患者BI、PLI、PD评分及牙松动度评分均低于参考组(P<0.05),探讨组患者修复时间少于参考组(P<0.05).结论:在口腔修复中应用预成纤维桩的口腔修复效果明显优于金属桩的口腔修复效果.
作者:许咏梅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不可吸收聚丙烯缝线连续皮内缝合术在会阴缝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产妇176例,分为参照组(85例)和探讨组(91例).参照组产妇应用传统细线间断缝合拆线法,探讨组产妇应用不可吸收聚丙烯缝线连续皮内缝合术.结果:探讨组产妇轻度疼痛率高于参照组,中度疼痛率低于参考组,重度疼痛率较参照组低.探讨组Ⅰ期切口愈合率较参照组高,两组Ⅲ期切口愈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会阴缝合中应用不可吸收聚丙烯缝线连续皮内缝合术可减轻产妇的疼痛程度并可提升Ⅰ期切口愈合率.
作者:向瑾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射频高热综合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效果.方法:收治恶性肿瘤术后复发伴腹腔广泛转移患者53例,热化疗32例,热放化疗15例,单纯热6例.结果:有效46例,无效7例.其中疼痛消失9例,减轻12例,脂肪硬节4例,皮肤小水泡2例.结论:射频高热综合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对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命等有一定作用.国产SR-1000射频热疗机其不良反应少、治疗反应轻.
作者:张汀荣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成人I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IM合并淋巴瘤患者转上级医院治疗,其余患者均好转或治愈出院.结论:成人IM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结果较多样,临床医生应提高对本病临床特点的认识,以减少误诊和漏诊.
作者:熊域皎;鲍永强;陈科帆;袁术生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CT和X线诊断胸部闭合性损伤的效果.方法:收治胸部闭合性损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X线检查,观察组采用CT检查,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确诊率和漏诊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胸部闭合性损伤患者,X线和CT检查确诊率均较高,相比较而言,CT诊断价值更大,可作为首选检查方式.
作者:邓文超 刊期: 2018年第26期
滇中玉溪动植物种类繁多,多年来,玉溪人民在运用当地新鲜草药治疗疾病时获得了许多宝贵经验.由于现代医学的冲击和草药资源的破坏及保鲜技术的落后,使得新鲜草药应用停滞不前.现对当地草药鲜用方法进行整理,让更多的医务工作者重新认识借鉴并加以临床应用,更好地造福患者.
作者:侯跃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治疗应激性胃溃疡的效果.方法:收治应激性胃溃疡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西咪替丁治疗,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时间、临床症状恢复时间、止血时间、pH值、胃动素和胃泌素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美拉唑治疗应激性胃溃疡患者的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陈小龙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社区中老年居民糖尿病患病现况与相关危险因素,为本社区制定糖尿病综合性防治措施服务.方法:选择社区内≥50岁的本市户籍居民605例进行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结果:本次调查显示糖尿病患者115例,患病率19.0%;糖尿病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糖尿病患病风险随年龄增大、腰围增加而增加;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更易患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疾病增加糖尿病患病风险.结论:社区中老年人是糖尿病的高发人群,尤其是合并脑卒中、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其他慢性疾病的中老年人群更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因此社区卫生服务应提供更加积极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通过预防干预、健康宣教等综合性措施,降低中老年人糖尿病患病风险,实现健康老龄化要求.
作者:海明颖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通过对运动神经元病诊断的要点探讨,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降低误诊率.方法:收治被误诊为糖尿病性肌萎缩的1例运动神经元病病例,分析运动神经元病和糖尿病性肌萎缩的临床表现、神经电生理肌电图特征及磁共振影像学诊断要点.结果:运动神经元病可分为散发性和遗传性两种类型,散发性形式多见.男性多于女性.临床主要为不可逆转的进行性肌肉无力、萎缩和锥体束征.而糖尿病性肌萎缩通常以神经根病变为主.区别要点是患有糖尿病史,伴根痛,上肢受累少,下肢受累多,无锥体束征,肌电图(EMG)多仅限L2、L3及附近节段的脊旁肌电生理呈现失神经支配改变.MND确诊患者在延髓区、颈区、胸区和腰骶区可出现神经源性异常肌电改变.结论:神经肌电图检查在MND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病情动态观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避免误诊的重要鉴别要点.目前认为其对确诊运动神经元病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齐英斌;李丽;马爽;胡轶虹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疾病检出率.方法:选择体检健康者341072例,分析甲状腺疾病检查率特征和相关因素.结果:甲状腺疾病检出率,男性为37.53%,女性为62.47%,并且女性甲状腺疾病患者伴有子宫肌瘤和乳腺增生病.医务人员检出率为51.33%,高校教师检出率为60.12%.甲状腺结节检出率为38.33%,不同年龄组甲状腺疾病检出率不同.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甲状腺疾病检出率也逐渐增高,女性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甲状腺疾病高发群体为医务人员和高校教师,甲状腺结节患病率高.
作者:刘微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妊娠恶阻的疗效.方法:收治妊娠恶阻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仅给予补液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穴位注射和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0 d后,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恶心、呕吐缓解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尿酮体值均较治疗前下降,但治疗组在治疗第5天和第10天尿酮体积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穴位注射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妊娠恶阻疗效显著.
作者:张晓玲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调查以家庭为中心的心理教育模式对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收集来孕妇学校进行心理教育指导的孕妇6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对孕妇进行常规的心理健康教育,试验组则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心理教育模式进行干预.观察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试验组产妇的产后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干预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心理教育模式有助于减轻产妇产后的抑郁程度,对家庭生活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丽艳 刊期: 2018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