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穴位注射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妊娠恶阻的临床观察

张晓玲

关键词:穴位注射, 穴位敷贴, 妊娠恶阻, 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穴位注射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妊娠恶阻的疗效.方法:收治妊娠恶阻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仅给予补液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穴位注射和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0 d后,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恶心、呕吐缓解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尿酮体值均较治疗前下降,但治疗组在治疗第5天和第10天尿酮体积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穴位注射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妊娠恶阻疗效显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北京市某社区中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现况与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中老年居民糖尿病患病现况与相关危险因素,为本社区制定糖尿病综合性防治措施服务.方法:选择社区内≥50岁的本市户籍居民605例进行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结果:本次调查显示糖尿病患者115例,患病率19.0%;糖尿病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糖尿病患病风险随年龄增大、腰围增加而增加;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更易患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疾病增加糖尿病患病风险.结论:社区中老年人是糖尿病的高发人群,尤其是合并脑卒中、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其他慢性疾病的中老年人群更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因此社区卫生服务应提供更加积极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通过预防干预、健康宣教等综合性措施,降低中老年人糖尿病患病风险,实现健康老龄化要求.

    作者:海明颖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高同型半胱氨酸的临床评价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临床评价.方法: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相关水平,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日常生活的能力和对神经功能的损伤状况.结果:两组患者在空腹时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发病第1天、7天、14天对各指标予以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2周其高同型半胱氨酸临床疗效评价,短时期的预后效果没有相关性.

    作者:李凤娥;成振华;刘文运;郭荣云;郭锋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自拟龙胆化痰汤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痰火证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自拟龙胆化痰汤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痰火证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痰火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龙胆化痰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FT3、FT4高于对照组,TSH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龙胆化痰汤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痰火证的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马跃东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新进展

    手术室护士的工作量越来越大,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也越来越多,从而对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构成了较大的威胁.文章从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职业危害防护措施两方面对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新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牛铁铮;池凤姬;韩玉顺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不可吸收聚丙烯缝线连续皮内缝合术在会阴缝合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不可吸收聚丙烯缝线连续皮内缝合术在会阴缝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产妇176例,分为参照组(85例)和探讨组(91例).参照组产妇应用传统细线间断缝合拆线法,探讨组产妇应用不可吸收聚丙烯缝线连续皮内缝合术.结果:探讨组产妇轻度疼痛率高于参照组,中度疼痛率低于参考组,重度疼痛率较参照组低.探讨组Ⅰ期切口愈合率较参照组高,两组Ⅲ期切口愈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会阴缝合中应用不可吸收聚丙烯缝线连续皮内缝合术可减轻产妇的疼痛程度并可提升Ⅰ期切口愈合率.

    作者:向瑾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金属桩与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应用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金属桩与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应用中的效果.方法:收治行口腔修复患者69例,参考组(33例)患者应用金属桩口腔修复治疗,探讨组(36例)患者接受预成纤维桩口腔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修复后探讨组患者BI、PLI、PD评分及牙松动度评分均低于参考组(P<0.05),探讨组患者修复时间少于参考组(P<0.05).结论:在口腔修复中应用预成纤维桩的口腔修复效果明显优于金属桩的口腔修复效果.

    作者:许咏梅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胆道手术史患者再次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对比

    目的:探讨胆道手术史患者再次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胆道手术史后再次行胆总管结石治疗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多于对照组(P<0.05).手术出血量、胃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切口感染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再次行腹腔镜治疗胆总管结石效果较开腹手术效果佳,能显著降低术中出血量、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胃肠道恢复时间.

    作者:陈健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外科手术中对于储存式自体输血的运用和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中对于储存式自体输血的运用和临床意义.方法:收治外科手术患者50例,给予储存式自体输血,观察输血前后血液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患者采集前后PLT、HB、HCT和红血细胞(RB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输血前后PLT、HB、HCT和红血细胞(RB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00%.结论:外科手术中大出血患者通过储存式自体输血方式较为安全有效,能明显效减少并发症.

    作者:王晓蓉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作用.方法:收治剖宫产产妇36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治疗,观察组采用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产时出血量、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是一种科学的治疗方案,能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有利于产妇康复.

    作者:董蕊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产前超声在胎儿半椎体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半椎体畸形的价值.方法:收集疑似胎儿半椎体畸形产妇44例,所有产妇均在产前实施超声检查以及MRI检查,并于产后再次实施影像学检查.结果:产前超声检查和MRI检查诊断半椎体畸形胎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影像学检查与产前超声检查以及MRI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半椎体畸形胎儿采用产前超声诊断,有优异的诊断价值.

    作者:詹秋君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优质护理在骨质疏松性骨折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骨质疏松性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收治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ODI评分、VAS评分.结果:观察组VAS、O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可以缓解疼痛.

    作者:蔺文秀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重症感染患者与血小板减少相关性探讨

    目的:探讨重症感染患者与血小板减少的相关性.方法:收治血培养检出细菌的重症感染患者50例为感染组,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的血小板参数.结果:感染组与对照组PLT、MPV、PDW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症感染组,主要是革兰阴性菌,血小板参数PLT降低、MPV增大、PDW增大,说明重症感染患者导致血小板减少的机制与细菌感染有关.

    作者:夏小梅;朱云波;杨早香;毛桂梅;邱建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用于社区高血压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社区高血压的效果.方法:收治高血压患者116例,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联合组采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心率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社区高血压疗效显著.

    作者:付京;袁媛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胸腔镜手术清除创伤后凝固性血胸的手术时机选择

    目的:探讨创伤后凝固性血胸的佳手术时机.方法:收治创伤后凝固性血胸应用胸腔镜手术清除患者46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于凝固性血胸发生7d后进行手术,观察组在7d内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清除创伤后凝固性血胸,应尽早手术,可减少术后出血量,降低术后相关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促使患者恢复.

    作者:段毅勇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江油市农村0~2岁儿童营养性贫血的调查研究

    目的:调查江油市0~2岁营养性贫血发病率、贫血程度及其各年龄组引起营养性贫血相关因素,以便做好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工作.方法:采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对随机选取的江油市306例0~2岁儿童进行检测及血红蛋白鉴定.结果:经调查研究营养性贫血患病率、患病程度与年龄大小成正比,儿童贫血与生长发育有关.结论:加强妇幼保健指导,儿童营养均衡摄入,加强对体弱儿的关注及管理是降低贫血发病率的关键.

    作者:刘海霞;刘春蓉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新生儿PICC置管在循证护理培训教学预防院内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培训在预防新生儿PICC置管后院内感染中的作用.方法:收治行PICC置管患儿180例,观察实施PICC专科小组前后患儿的感染发生率、家属护理满意度、护理人员业务技能评分等.结果:实施后,无新生儿出现院内感染,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6名护士培训3个月后的业务技能评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循证护理培训教学有利于护士深刻把握循证护理的内涵,提高护理技能,更好地为新生儿PICC置管和维护护理,预防院内感染.

    作者:杨英英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高危因素与并发症探讨

    目的:探讨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高危因素及并发症.方法:收治PDA早产儿100例为观察组,收治无PDA早产儿100例为对照组.分析早产儿PDA的高危因素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产前应用硫酸镁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独立危险因素为败血症,保护因素为呼吸支持、产前应用硫酸镁.观察组早产儿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9.0%.结论:早产儿PDA的发生与败血症密切相关,发生后较易引发多种并发症,要及早实施干预和治疗.

    作者:宁晓庆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胸部闭合性损伤60例诊断中CT与X线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CT和X线诊断胸部闭合性损伤的效果.方法:收治胸部闭合性损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X线检查,观察组采用CT检查,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确诊率和漏诊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胸部闭合性损伤患者,X线和CT检查确诊率均较高,相比较而言,CT诊断价值更大,可作为首选检查方式.

    作者:邓文超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以家庭为中心的心理教育模式对产后抑郁程度的影响

    目的:调查以家庭为中心的心理教育模式对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收集来孕妇学校进行心理教育指导的孕妇6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对孕妇进行常规的心理健康教育,试验组则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心理教育模式进行干预.观察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试验组产妇的产后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干预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心理教育模式有助于减轻产妇产后的抑郁程度,对家庭生活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丽艳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重症慢性肾脏病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重症慢性肾脏病的疗效.方法:收治慢性肾衰竭-尿毒症脑病患者4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脑病患者给予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疗,观察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脑病患者给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结果:观察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脑病患者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5天后,观察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脑病患者血尿素氮、血肌酐、甲状旁腺素、血碳酸氢根、β2-微球蛋白浓度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尿毒症脑病患者,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更高的临床疗效,预后情况良好,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马爽;王松岩;张世英;齐英斌;李兵 刊期: 2018年第26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