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铁铮;池凤姬;韩玉顺
目的:探讨社区慢性糖尿病患者行综合干预管理模式的疗效.方法:收治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糖尿病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试验组糖尿病患者给予综合干预管理.结果:试验组糖尿病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对药物知识了解、遵医嘱、自我规范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干预管理模式对社区慢性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孙静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对空巢老人心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存在不同程度焦虑和抑郁的空巢老人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社区老年保健服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心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优于护理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对社区空巢老人进行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不良情绪,减少焦虑和抑郁的发生,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
作者:王艳兰;曾菲菲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给予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置入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小梁切除手术,比较两组佳矫正视力和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后佳矫正视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1周、治疗后3个月眼压、抗青光眼用药以及房角粘连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矫正视力效果.
作者:张利波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分析根管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收治根管治疗患者366例,总结导致根管失败的原因和对策.结果:因疼痛不适就诊26例(38.24%),根管欠填22例,超填12例.结论:根管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为根管预备不彻底、填充不完善.
作者:魏克新;汤文革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治疗应激性胃溃疡的效果.方法:收治应激性胃溃疡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西咪替丁治疗,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时间、临床症状恢复时间、止血时间、pH值、胃动素和胃泌素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美拉唑治疗应激性胃溃疡患者的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陈小龙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妊娠恶阻的疗效.方法:收治妊娠恶阻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仅给予补液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穴位注射和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0 d后,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恶心、呕吐缓解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尿酮体值均较治疗前下降,但治疗组在治疗第5天和第10天尿酮体积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穴位注射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妊娠恶阻疗效显著.
作者:张晓玲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对高龄老年患者营养不良问题的改善作用.方法:收治符合营养不良及营养不良风险的高龄患者36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艾司西酞普兰,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患者营养不良及营养不良风险程度有明显减轻,抑郁状况有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其主要照顾者负担显著降低(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可以改善高龄患者营养不良问题,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降低照顾者的负担,其作用效果可能是通过改善患者抑郁状态获得.
作者:包纪盛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尿激酶应用在股静脉留置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中的护理体会.方法:收治股静脉留置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患者12例.采用尿激酶进行溶栓、封管,观察效果.结果:12例患者股静脉一次性穿刺成功,手术顺利,导管流量能满足血液透析要求.结论:尿激酶的应用能有效延长导管使用寿命,提高患者透析质量,减少治疗过程中堵管和感染的发生,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和再次置管的痛苦.
作者:沈洁;时云亚;张慧晶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胆道手术史患者再次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胆道手术史后再次行胆总管结石治疗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多于对照组(P<0.05).手术出血量、胃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切口感染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再次行腹腔镜治疗胆总管结石效果较开腹手术效果佳,能显著降低术中出血量、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胃肠道恢复时间.
作者:陈健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肝素钠生理盐水不同速度对新生儿换血治疗效果.方法:收治换血治疗新生患儿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放血通路采用传统的体外肝素化换血方法,试验组采用调整肝素钠生理盐水不同速度.对比两组堵管发生率、换血总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平均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堵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整肝素钠生理盐水不同速度用于新生儿ABO换血的治疗,能降低胆红素脑病、换血并发症和堵管发生率,缩短换血治疗时间,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换血方法.
作者:刘颖;林启珍;古玉芳;梁雪萍;韦丽凤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讨论生活方式干预措施对糖尿病的临床控制效果.方法:对688例糖尿病前期以及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调查,对糖尿病前期的患者记录其转变为糖尿病患者的例数,对于糖尿病患者记录其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糖尿病前期与糖尿病患者的平均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中糖尿病前期患者进展为糖尿病患者的发生率以及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活方式干预可以显著提升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防止出现相关并发症,有辅助药物治疗的作用.
作者:朱小伶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经鼻导管湿化高流量吸氧在ICU患者撤机后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ICU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普通面罩吸氧干预,观察组给予经鼻导管湿化高流量吸氧,比较两组呼吸指标及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h、8h以及24h呼吸指数以及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低于对照组,氧合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舒适度、耐受度以及气道湿化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患者撤机后实施经鼻导管湿化高流量吸氧的效果较好,能提高患者舒适度以及氧耐受程度.
作者:李永超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B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患者70例,均实施B超检查,与手术结果相比较,观察B超检查的准确性.结果:上段输尿管结石准确率93.48%,中段输尿管结石准确率90.00%,下段输尿管结石准确率92.86%.出现整体漏诊3例,误诊2例.结论:B超诊断输尿管结石的准确率较高,同时可以有效区分不同部位的结石,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数据.
作者:李倩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内、外固定联合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效果.方法:收治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7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内、外固定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优良率和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外固定联合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效果显著.
作者:安百章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检测血清中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细菌感染中诊断价值.方法:收治住院SAP并发细菌感染患者78例为感染组,选择住院胰腺炎未检出细菌患者80例为对照组.检测PCT、CRP水平.结果:两组PCT、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CT、CRP联合检测对SAP并发细菌感染诊断、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作者:朱云波;夏小梅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自拟龙胆化痰汤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痰火证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痰火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龙胆化痰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FT3、FT4高于对照组,TSH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龙胆化痰汤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痰火证的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马跃东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社区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眼病患病率、血糖控制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80例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筛查.结果:糖尿病眼病患病率为15.37%,不同糖尿病眼病患者比较,重度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平均值较其他眼病病变患者明显偏高.结论:马陆社区糖尿病眼病患病率较高,血糖控制水平对眼病的病变程度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高波;戈园园;陆萍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的疗效.方法:收治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76例(84眼),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试验组给予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比较两组视力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次日、术后1周以及术后1个月视力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应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可明显改善视力.
作者:李云芬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绝对值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216例健康体检者和5058例肝硬化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绝对值,分析外周血单核细胞绝对值变化与肝硬化患者的预后、肝功能损害程度以及并发症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外周血单核细胞绝对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硬化死亡组外周血单核细胞绝对值高于肝硬化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周血单核细胞绝对值与肝功能分级的相关系数0.35.结论: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绝对值明显升高,并与肝硬化患者的预后、肝功能损害程度、是否并发肝性脑病及上消化道出血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作者:权政;崔春吉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培训在预防新生儿PICC置管后院内感染中的作用.方法:收治行PICC置管患儿180例,观察实施PICC专科小组前后患儿的感染发生率、家属护理满意度、护理人员业务技能评分等.结果:实施后,无新生儿出现院内感染,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6名护士培训3个月后的业务技能评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循证护理培训教学有利于护士深刻把握循证护理的内涵,提高护理技能,更好地为新生儿PICC置管和维护护理,预防院内感染.
作者:杨英英 刊期: 2018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