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纪盛
目的:探讨重症感染患者与血小板减少的相关性.方法:收治血培养检出细菌的重症感染患者50例为感染组,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的血小板参数.结果:感染组与对照组PLT、MPV、PDW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症感染组,主要是革兰阴性菌,血小板参数PLT降低、MPV增大、PDW增大,说明重症感染患者导致血小板减少的机制与细菌感染有关.
作者:夏小梅;朱云波;杨早香;毛桂梅;邱建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做好处方审核工作,促进合理用药在医院管理上的实践及效果.方法:以门诊处方审核管理情况为例,对其处方审核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分析.结果:186400份门诊处方中,审核发现不合格处方2982份,不合格率1.6%.其中,不合理用药比率68.5%,一般项目不合格率31.5%.结论:加强处方审核,减少不合理用药,能够有效确保临床合理用药、提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彭文武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刃针结合功能牵伸治疗肩胛提肌损伤的疗效.方法:收治肩胛提肌损伤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毫针治疗,治疗组采用刃针结合功能牵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肩关节功能评定和VAS评分均显著改善,且治疗组肩关节功能评定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刃针结合功能牵伸治疗肩胛提肌损伤临床效果更佳.
作者:李丰;李海;齐兆双;齐伟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汤合四子散塌渍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乳腺增生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桂枝茯苓汤合四子散塌渍治疗,对照组采用桂枝茯苓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桂枝茯苓汤合四子散塌渍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李晓翠;谢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的术中护理配合效果.方法:收治行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90例,按照不同护理配合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配合,观察组实施优化后的护理配合,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宫颈癌患者的四项时间性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数据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的术中护理配合进行优化,能够促进宫颈癌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易雪艳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疾病检出率.方法:选择体检健康者341072例,分析甲状腺疾病检查率特征和相关因素.结果:甲状腺疾病检出率,男性为37.53%,女性为62.47%,并且女性甲状腺疾病患者伴有子宫肌瘤和乳腺增生病.医务人员检出率为51.33%,高校教师检出率为60.12%.甲状腺结节检出率为38.33%,不同年龄组甲状腺疾病检出率不同.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甲状腺疾病检出率也逐渐增高,女性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甲状腺疾病高发群体为医务人员和高校教师,甲状腺结节患病率高.
作者:刘微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索影响社区老年人心理弹性的主要因素.方法:调查社区老年人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结果:家庭关系越好、居住状况中家庭成员越多、医保类型越接近公费,心理弹性得分越高.结论:社区老年人心理弹性水平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是家庭关系、居住状况和医保类型.
作者:王海彦;陶慧;许昆静;沈海文;曹春兰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多发良性结节全切术与次全切术的治疗效果和术后激素改变情况.方法:收治甲状腺多发良性结节患者3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4例.观察组行甲状腺次全切术,对照组行甲状腺全切术.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的显露情况均无对照组好(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促甲状腺激素(TS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6个月内复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次全切术作为创伤较小又能保证疗效的一种手术方式,是甲状腺多发良性结节患者的不错选择.
作者:祝琴;李远平;张强;张英毅;赵雪云;黄亮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重症慢性肾脏病的疗效.方法:收治慢性肾衰竭-尿毒症脑病患者4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脑病患者给予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疗,观察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脑病患者给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结果:观察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脑病患者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5天后,观察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脑病患者血尿素氮、血肌酐、甲状旁腺素、血碳酸氢根、β2-微球蛋白浓度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尿毒症脑病患者,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更高的临床疗效,预后情况良好,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马爽;王松岩;张世英;齐英斌;李兵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创伤后凝固性血胸的佳手术时机.方法:收治创伤后凝固性血胸应用胸腔镜手术清除患者46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于凝固性血胸发生7d后进行手术,观察组在7d内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清除创伤后凝固性血胸,应尽早手术,可减少术后出血量,降低术后相关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促使患者恢复.
作者:段毅勇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影响胎盘早剥临床结局的相关因素及防范策略.方法:收治胎盘早剥患者63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胎盘早剥的主要临床结局包括产后出血或伴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及胎死宫内.对临床结局有关危险因素分析显示,子痫前期和重度胎盘早剥为胎死宫内的危险因素,尽早接受临床治疗为产后出血与DIC的保护因素.结论:子痫前期与胎盘早剥病情的程度为胎死宫内的独立危险因素.尽早行临床处理可以有效减少孕妇与胎儿不良结局,强调妊娠期规律产检的重要性.
作者:陈秀英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老年梗阻性乙状结肠癌及高位直肠癌患者应用不同肠造口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老年梗阻性乙状结肠癌与高位直肠癌患者68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结肠造口手术,研究组采用回肠袢式造口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Ⅰ、Ⅱ期手术排气时间及禁食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Ⅰ、Ⅱ期手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回肠袢式造口术可明显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术后禁食时间.
作者:符东;郑锦 刊期: 2018年第26期
手术室护士的工作量越来越大,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也越来越多,从而对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构成了较大的威胁.文章从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职业危害防护措施两方面对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新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牛铁铮;池凤姬;韩玉顺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中对于储存式自体输血的运用和临床意义.方法:收治外科手术患者50例,给予储存式自体输血,观察输血前后血液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患者采集前后PLT、HB、HCT和红血细胞(RB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输血前后PLT、HB、HCT和红血细胞(RB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00%.结论:外科手术中大出血患者通过储存式自体输血方式较为安全有效,能明显效减少并发症.
作者:王晓蓉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在治疗创伤骨科四肢骨折中的疗效.方法:收治创伤骨科四肢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内固定治疗,试验组给予外固定架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架可有效缩短创伤骨科四肢骨折患者的治疗时间,加快骨折愈合.
作者:刘枫;曾雪松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社区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眼病患病率、血糖控制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80例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筛查.结果:糖尿病眼病患病率为15.37%,不同糖尿病眼病患者比较,重度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平均值较其他眼病病变患者明显偏高.结论:马陆社区糖尿病眼病患病率较高,血糖控制水平对眼病的病变程度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高波;戈园园;陆萍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西医联合荜铃胃痛颗粒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收治慢性胃炎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荜铃胃痛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医联合荜铃胃痛颗粒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显著.
作者:郭丽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胃肠手术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胃肠手术治疗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早期肠外营养治疗,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手术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杨桂林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不可吸收聚丙烯缝线连续皮内缝合术在会阴缝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产妇176例,分为参照组(85例)和探讨组(91例).参照组产妇应用传统细线间断缝合拆线法,探讨组产妇应用不可吸收聚丙烯缝线连续皮内缝合术.结果:探讨组产妇轻度疼痛率高于参照组,中度疼痛率低于参考组,重度疼痛率较参照组低.探讨组Ⅰ期切口愈合率较参照组高,两组Ⅲ期切口愈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会阴缝合中应用不可吸收聚丙烯缝线连续皮内缝合术可减轻产妇的疼痛程度并可提升Ⅰ期切口愈合率.
作者:向瑾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成人I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IM合并淋巴瘤患者转上级医院治疗,其余患者均好转或治愈出院.结论:成人IM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结果较多样,临床医生应提高对本病临床特点的认识,以减少误诊和漏诊.
作者:熊域皎;鲍永强;陈科帆;袁术生 刊期: 2018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