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DCA循环法在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管理中的应用

程平

关键词:PDCA循环法, 抗菌药物, 临床合理使用
摘要:目的:探讨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的管理方法.方法:选择利用PDCA循环工具的12000例住院患者和5000例急诊患者、15000例门诊患者为试验组,选择未利用PDCA循环工具的12000例住院患者和5000例急诊患者、15000门诊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结果:试验组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急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PDCA循环工具能够有效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规范医师用药行为.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乙型肝炎30年治疗与回顾

    回顾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B)30年的治疗情况.规范化、个体化的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应加强患者用药的依从性,积极沟通、定期健康宣教,提高公民对乙型肝炎的正确认知,有效消除对HBV感染者的歧视.

    作者:蒋立会;刘岩红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心脏手术中瑞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的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心脏手术中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的麻醉效果.方法:收治心脏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瑞芬太尼麻醉,研究组给予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结果:两组患者MAP、HR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心脏手术采用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在确保麻醉效果的基础上,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更为稳定.

    作者:王双琴;郭文龙;许毓光;谭贤辉;付冬林;幸贵平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PDCA循环法在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的管理方法.方法:选择利用PDCA循环工具的12000例住院患者和5000例急诊患者、15000例门诊患者为试验组,选择未利用PDCA循环工具的12000例住院患者和5000例急诊患者、15000门诊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结果:试验组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急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PDCA循环工具能够有效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规范医师用药行为.

    作者:程平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下肢骨折、骨外露伴大面积软组织损伤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下肢骨折、骨外露伴大面积软组织损伤的护理效果.方法:收治下肢骨折、骨外露伴大面积软组织损伤患者4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生素和普通换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并加强创面的观察及护理、引流管的护理、患肢功能锻炼和饮食护理.结果:观察组在Ⅱ期植皮时间、植皮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康复时间方面明显少于对照组,创面缩小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创面的观察及护理、引流管的护理、患肢功能锻炼和饮食护理是提高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下肢骨折、骨外露伴大面积软组织损伤患者护理质量的关键.

    作者:龙宗慧;马骏;马莉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中波紫外线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120例

    目的:探讨中波紫外线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收治带状疱疹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治疗,治疗组采用中波紫外线联合阿昔洛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波紫外线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显著.

    作者:李腊梅;周家梅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效果.方法:收治老年高血压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对照组应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缓释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吴胜强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癌性疲乏及生存质量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癌性疲乏及生存质量的作用.方法:收治乳腺癌术后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社会融入感、独立生活能力、心理正常情绪、生理机能评分和癌性疲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癌性疲乏.

    作者:李平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伴牙列缺损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伴牙列缺损患者的效果.方法:收治错伴牙列缺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修复治疗,观察组给予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伴牙列缺损患者效果显著,且满意度较高.

    作者:张小伟;张传红;唐苗苗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泡沫硬化剂聚桂醇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临床疗效探析

    目的:探讨泡沫硬化剂聚桂醇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下肢静脉曲张患者10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高位结扎并抽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泡沫硬化剂聚桂醇治疗.结果:观察组手术全程用时、出血量、切口大小、住院天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泡沫硬化剂聚桂醇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李长风;李江;张雷;关毅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一次法根管治疗牙隐裂伴牙髓病变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探讨一次法根管治疗牙隐裂伴牙髓病变的可行性.方法:收治牙隐裂伴牙髓病变患者278例,分为对照组(138例)和观察组(1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法根管治疗,观察组采用一次法根管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1年成功率,咀嚼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牙部疲劳等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1年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次法根管疗法用于牙隐裂伴牙髓病变治疗安全可靠,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轻微,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洪伟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黄芪与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治疗风心病心衰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黄芪与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治疗风心病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风心病心衰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及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黄芪与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心率改善程度、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与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治疗风心病心衰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何丽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结果:治疗后试验组6 h、12 h、24 h的PaO2与pH比对照组高,PaCO2、呼吸频率和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无创呼吸机治疗效果良好,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

    作者:阳鹏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患者94例,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清宫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和血β-HCG水平恢复至正常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付赣娇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老年脑梗死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采用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李传涛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青少年屈光不正与黄斑区脉络膜厚度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青少年屈光不正与黄斑区脉络膜厚度的相关性.方法:收治屈光不正青少年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眼部常规检查、屈光度测量、脉络膜厚度测量和眼轴长度测量.结果:脉络膜厚度由颞侧至鼻侧逐渐降低,SF与N1、N2之间的脉络膜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位点脉络膜厚度与屈光度呈负相关(P<0.01),各位点的脉络膜厚度均与屈光度呈正相关(P<0.01),与眼轴长度则呈负相关(P<0.05),N1处相关性高,T2相关性系数低.结论:青少年黄斑区脉络膜厚度的变化是导致青少年屈光不正的重要因素.

    作者:黄再红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后入路后腹腔镜应用于肾上腺肿瘤微创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后入路后腹腔镜应用于肾上腺肿瘤微创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收治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患者42例,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21例.参照组采用经腹腔入路切除术(Abdominal approach)治疗,而试验组采用经腹膜后入路切除术(Retroperitoneal approach)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后入路后腹腔镜应用于肾上腺肿瘤微创治疗中能有效减小患者创伤,并且有很好的可控性.

    作者:郭熹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护理人员对疼痛认知的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

    目的:调查贵州省某三甲医院护理人员对疼痛的认知.方法:采用问卷星自行编制《护理人员疼痛管理相关知识及态度的调查问卷》,以微信的方式对贵州省某三甲医院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该三甲医院护理人员对疼痛的评估工具及疼痛治疗方法不熟悉,对疼痛管理知识需求迫切.结论:护士疼痛管理知识有待提高,应有较高的疼痛规范培训的需求,应面向临床护士有针对性地开展疼痛规范化培训及多种形式的疼痛管理继续教育.

    作者:杨娅;缪小菊;张婕;苏小林;姚其英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月经初期内膜搔刮对冷冻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搔刮术对冷冻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治进行冷冻胚胎移植患者376例,分为研究组(153例)和对照组(223例).结果:内膜搔刮后,子宫内膜厚度增加,子宫内膜血流状况得到改善,与分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月经初期进行1次内膜搔刮,可以改善内膜厚度和子宫内膜血流状况,进而改善冷冻胚胎移植的临床妊娠结局.

    作者:宋玉霞;赵冬梅;项云改;李艳;禹果;谭丽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选择、监测及其相关并发症的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选择与其相关并发症的关联.方法:收治建立长期血管通路的血液透析患者50例,分为自体动静脉内瘘组(AVF组)与颈内静脉带袖套隧道导管组(CTC组),每组各25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白蛋白、总蛋白、血红蛋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VF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CTC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应用自体动静脉内瘘为血管通路,有助于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长期血管通路患者进行治疗的首选方法.

    作者:龚雄 刊期: 2018年第28期

  • 3种方案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3种方案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20例.A组给予常规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C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联合亚低温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ESS)、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C反应蛋白(CRP)含量.结果:治疗14 d、30 d,A组、B组NIHSS、ESS、ADL评分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NIHSS、ESS、ADL评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C组血清NO、CRP含量低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清NO、CRP含量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联合亚低温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可减轻梗死部位脑组织水肿,利于脑细胞及神经的功能恢复.

    作者:张德绸;葛建华;姜伟;叶丽莎;谭华;白雪 刊期: 2018年第28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