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研究进展

谢观生;张济源;吴明伟;张松

关键词:颅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 颅脑损伤, 神经功能
摘要:目的:颅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PHI)患者经相关的手术、脑部CT扫描检查后发现,原有出血性病灶扩大,同时出现新的出血病灶扩大等症状.研究发现,30%~60%的颅脑外伤患者是由于并发水肿及继发性脑出血而加快病情进层,此时,如果患者发生PHI,则会直接增加危险性.因此,PHI也是导致颅脑外伤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对颅脑外伤患者给予积极的治疗对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恩替卡韦辅助治疗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大量腹水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辅助治疗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大量腹水患者的影响.方法:收治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大量腹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尿量明显增加(P<0.05);两组腹围、体重明显减少(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增加和减少较对照组治疗后更为明显(P<0.05).结论:恩替卡韦辅助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大量腹水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减少腹水.

    作者:顾琳娟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耳内镜下鼓室注射甲强龙治疗重度以上突发性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鼓室内注射甲强龙治疗重度以上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收治重度以上突发性聋患者75例,比较加用鼓室内注射甲强龙(鼓室组)与静脉注射甲强龙(静脉组)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结果:鼓室组有效率高于静脉组(P<0.05);治疗后两组平均听力均较前提高(P<0.05),其中治疗后听力鼓室组与静脉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度以上突发性聋患者,可联合使用甲强龙鼓室注射作为常规治疗.

    作者:戴智梅;王艳梅;范绍翀;潘永;叶浩昕;钟晓声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研究进展

    目的:骨质疏松症是普遍的骨代谢紊乱症,也是导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已被广泛运用于OVCF的治疗.PVP是快速缓解疼痛好的途径,但不能很好地纠正脊柱畸形,同时存在骨水泥弥散不佳和渗漏,引起临近椎体骨折增加的问题,而传统保守治疗可降低新发骨折发生率,但也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综合考虑,有效、微创、相对安全的PVP仍然是OVCF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

    作者:刘柏存;李兵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腹部外伤致肠破裂修补术后并发腹股沟疝嵌顿1例

    探讨肠破裂术后并发腹股沟疝嵌顿病例1例,分析肠破裂术后致腹股沟疝嵌顿的成因、有效处理方法、预防措施和诊治经验,并进行相应总结,为此类病例的正确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李阳;胡元祥;胡季明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胸外科老年患者23例术后行机械通气护理的效果

    目的:总结机械通气护理经验,促进胸外科老年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快速恢复.方法:收治胸外科老年患者23例,术后采用呼吸机机械通气,辅以插管内吸痰、口腔护理、插管深度观察等护理措施.结果:23例患者中,顺利恢复出院22例(95.7%),并发肺部感染1例(4.3%).结论:机械通气是胸外科老年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快速恢复的有效方法之一,丰富的护理经验有助于缩短脱机时间、减少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

    作者:倪敏;王芮;章靓;骆乐;刘巧云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早期肠内营养在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患者40例,采用早期肠内营养保守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40例患者十二指肠梗阻状况明显改善,体脂率增长明显,临床症状改善,肠系膜上动脉夹角增大明显.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在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杨应彪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恶性淋巴瘤超声诊断及其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超声诊断及临床价值.方法:收治恶性淋巴瘤患者52例,分析超声诊断价值.结果:对于身体的单个部位以及多个区域均会发生恶性淋巴瘤,单纯淋巴结肿大或者对多个器官造成影响是其根本表现形式.结论:恶性淋巴瘤发病可对多系统、多部位发生负面作用,是一种极其严重的恶性肿瘤.发病伊始无明显症状,病发一定程度有相对多样的表现形式.对于普通常见性典型病例的诊断相对容易,但是对于一些罕见部位的发病情况以及不算典型的表现形式往往被忽略,从而引发病情的漏诊和误诊情况,而超声检查对于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有临床价值.

    作者:左忠明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糖皮质激素联合异丙嗪治疗肺结核大咯血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异丙嗪治疗肺结核合并大咯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治肺结核合并大咯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止血,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及异丙嗪治疗,比较两组止血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异丙嗪治疗肺结核大咯血效果显著,可降低死亡率.

    作者:王兴勇;李秋香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彝药祛浊汤对改善血尿酸值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彝药祛浊汤改善高尿酸血症的效果.方法:收治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彝药祛浊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彝药祛浊汤治疗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能明显降低血尿酸.

    作者:王俊;章文雯;洪欣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预防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感染控制中的应用疗效.方法:收治血液透析患者66例,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感染控制效果.结果: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感染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感染控制中的应用疗效显著.

    作者:王青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疗效.方法:收治后踝骨折患者90例,根据手术方法分组.对照组进行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行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平均愈合时间、开始进行负重、完全负重训练时间、治疗效果、踝关节功能、QOL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踝骨折患者行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疗效肯定,骨折愈合快,功能康复快,可更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建新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企业在职员工健康体适能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企业在职员工健康体适能的特征.方法:选择企业员工530名,依据年龄进行分组,指导受试者进行健康体适能测评.结果:20~29岁组,女性综合评分高于男性(P<0.05),男性BMI、肌肉适能、反应能力高于女性(P<0.05),在柔韧性、平衡性、心肺耐力方面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39岁组,女性综合评分、柔韧性高于男性(P<0.05),男性BMI、肌肉适能高于女性(P<0.05),在平衡性、反应能力、心肺耐力方面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49岁组,女性综合评分高于男性(P<0.05),男性BMI、肌肉适能、心肺耐力高于女性(P<0.05),在柔韧性、平衡性、反应能力方面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59岁组,女性综合评分、柔韧性高于男性(P<0.05),男性BMI、肌肉适能、心肺耐力高于女性(P<0.05),在平衡性、反应能力方面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企业员工的综合评分、BMI、柔韧性、平衡性、反应能力随年龄增长出现下降趋势(P<0.05),不同年龄组企业员工的肌肉适能、心肺耐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企业员工的健康体适能状况随年龄的增长呈现下降趋势,女性员工的健康体适能状况要优于男性员工.

    作者:郑傲;潘杰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社区医院高血压健康教育及合理用药报告60例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及合理用药对社区医院高血压的效果.方法:收治高血压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及合理用药,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合理用药、合理饮食、血压监测、合理运动、戒烟酒、定期复诊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及合理用药对社区医院高血压的效果显著.

    作者:张秀娟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自凝树脂暂基托在全口义齿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自凝树脂暂基托在全口义齿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需要进行全口义齿修复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修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自凝树脂暂基托全口义齿修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义齿修复成功率、修复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自凝树脂暂基托进行全口义齿的修复能够显著提高全口义齿的咀嚼能力、稳定性、吸附力等方面的治疗效果.

    作者:史雅芝;郝旭华;张向荣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某院结核病转诊情况分析与控制策略探讨

    目的:探讨2015-2017年转诊的313例结核病信息,找出转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结核病防治和规范管理能力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年1月-2017年12月所有结核转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015年1月-2017年12月转诊结核病例313例,主要为门诊就诊者;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年龄13~96岁,≥61岁组比例明显增高;转诊到位并确诊302例.结论:医疗机构应努力做到早发现、早转诊,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首诊医生责任心,提高转诊到位率.

    作者:钱亚利;杜雨珂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效果探究

    目的:探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应用于呼吸重症监护病房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效果.方法:收治ICU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抗生素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法对ICU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作者:李静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糖尿病合并突发性耳聋82例的治疗和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突发性耳聋治疗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收治突发性耳聋患者82例,诊断糖尿病合并突发性耳聋的36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剩余46例无糖尿病史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护理有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血糖控制好的患者预后的影响也明显好于控制不良者.结论:糖尿病合并突发性耳聋患者的较为难治,疗效较差,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范会珍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探讨肝胆外科手术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目的:探讨肝胆外科手术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收治肝胆外科手术患者380例,2例出现胆漏,分析胆漏出现原因,并寻找针对性的防治措施.结果:2例胆漏患者在住院期间均痊愈,治愈率达100%,无其他并发症出现.结论:肝胆外科手术后胆漏的原因多种多样,为有效挽救患者生命,临床上要积极寻找科学合理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

    作者:张裕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水平联合检测在诊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临床意义表达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水平联合检测在晚期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晚期恶性肿瘤患者59例为研究组,选择健康体检者59例为对照组.均接受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水平检测,比较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FIB、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APTT、TT及PT长于对照组(P<0.05);联合诊断敏感度、准确度高于单独诊断(P<0.05),联合诊断特异度与单独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凝血功能指标及D-二聚体水平可显著提高晚期恶性肿瘤诊断敏感度及准确度,降低漏诊风险.

    作者:刘丽仙 刊期: 2018年第29期

  • 阿托伐他汀对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纤维化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纤维化的效果.方法:收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结果:试验组患者PIIINP、LVEF、LVMI、LVEDVI、LVESVI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有效改善其心肌纤维化和左心室心肌重塑,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作者:李梅 刊期: 2018年第29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