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丽娟
目的:观察牙周整复术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口腔修复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行常规口腔修复术,研究组行牙周整复术,对比两组的口腔修复效果及口腔功能、外观的评分.结果:研究组的口腔恢复良好率94.44%,功能评分和外观评分(93.51±4.87)分、(95.32±4.28)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牙龈萎缩发生率5.56%,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口腔修复患者应用牙周整复术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有效减少牙龈萎缩的发生,改善牙齿的功能及外观美观性.
作者:王兴宝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新入职护士的护理不良事件防范培训体系.方法:选择护士100名,分别采取传统培训模式和护理不良事件防范培训体系,对比实施前后护士的业务能力评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后护士的理论考核得分和实操考核得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随访6个月,实施后共出现23件护理不良事件,实施前总共出现67件护理不良事件.结论:护理不良事件防范培训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有助于提高新入职护士的业务能力,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作者:余山桢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神经阻滞麻醉患者的心理状况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收治接受神经阻滞麻醉患者7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麻醉前采用心理护理,对照组麻醉前采用常规的访视与麻醉处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HR、DBP、SB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用药后焦虑、抑郁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神经阻滞麻醉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作者:周信娥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分析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干预价值.方法:收治实施膝关节置换术患者70例,随机平分两组.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综合组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患膝疼痛评分、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参照组患者术后12 h、24 h及48 h患膝疼痛评分均高于综合组患者;参照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为94.29%,高于综合组的80%;与参照组患者相比,综合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较高,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置换术期间,辅以综合护理干预方式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受,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增强患者自主生活能力.
作者:周玉娟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引发原因和溶栓治疗效果.方法:收治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122例,分为动静脉内瘘堵塞组和动静脉内瘘未堵塞组,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溶栓治疗的效果.结果:两组性别、透析频率、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多囊肾等各类原发病、冠心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体重、头静脉直径、桡静脉直径、纤维蛋白原、血红蛋白、血清蛋白、糖尿病、低血压、频繁穿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动静脉内瘘堵塞再通时间(34.3±9.8)min,56例患者成功再通,成功率94.92%.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与年龄、体重、头静脉直径、桡静脉直径、低血压等因素有重要关联,对患者进行溶栓治疗能显著提升内瘘再通率.
作者:周美香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当归补血加味汤治疗老年难治性胃溃疡的效果.方法:收治老年难治性胃溃疡患者6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研究组采用西药联合中药当归补血加味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当归补血加味汤治疗老年难治性胃溃疡的效果显著.
作者:夏拉夫;郝振华;王健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艾灸疗法结合康复护理干预对中风恢复期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收治中风恢复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康复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艾灸疗法结合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Fugle-Meyer与Barthel评分、SF-36各维度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后Fugle-Meyer、Barthel评分、SF-36各维度评分、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疗法结合康复护理干预可改善中风恢复期患者肢体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胡忠荣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液门透中渚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颈型颈椎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液门透中渚穴位针刺,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颈部疼痛(NPQ、Mcgill评分)、活动能力(Vernon颈椎废用指数)、肌肉(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紧张度[肌肉表面肌电功率谱中位频率(MF)值]缓解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PQ、Mcgill评分,Vernon颈椎废用指数,斜方肌、胸锁乳突肌肌肉表面肌电功率谱MF值改善情况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普通针刺方法加液门透中渚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且可明显改善颈部疼痛、颈部活动能力和颈部肌肉紧张度情况.
作者:于翔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儿童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治疗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患儿86例,给予阿奇霉素、超声药物导入仪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肿大淋巴结变化.结果:治疗前后肠系膜淋巴结长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94.19%.结论:对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儿童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应首选阿奇霉素治疗,同时配合超声导入仪治疗以增强疗效,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
作者:江月萍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研究探讨前列地尔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前列地尔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前列地尔联合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7.5%,对照组66.7%;血气分析指标观察组比对照组的改善要好.两组比较,P<0.05.结论:对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采取前列地尔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以增强疗效,帮助患者改善血气分析指标,降低血液黏稠度,安全性较高.
作者:沈亚卉;卢慧宇;宋桂仙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在肠癌根治手术中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肠癌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观察组给予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心率、血压、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T1、T2、T3心率、血压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癌根治手术中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雷育军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究采用外固定支架行损伤控制性治疗在创伤骨科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创伤骨科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外固定支架损伤控制性治疗,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乳酸持续时间、凝血功能恢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存活率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乳酸持续时间、凝血功能恢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创伤骨科修复治疗中应用外固定损伤控制性治疗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的存活率.
作者:李永斌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阑尾囊性病变的CT诊断和鉴别.方法:收治阑尾囊性病变患者150例,均接受CT诊断和临床病理学诊断.结果:CT平扫显示病灶均为右下腹圆形和椭圆形及分节条状低密度的囊性肿块,在囊壁上伴有斑片状钙化4例;增强扫描可以看到囊壁有轻度和中度强化.出现阑尾周围系膜条状密度逐渐增高28例,发生病灶周围肠壁水肿和明显强化20例.发生囊内结石8例,发生腹腔积液6例,同时并发腹腔假性黏液瘤2例.结论:阑尾囊性的病变不同,在CT中的表现存在特征性.对于此类病变患者,实施CT检查与多平面的重组临床诊断措施,可以帮助阑尾囊性病变的进一步诊断及鉴别.
作者:钟开祥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中压疮的早期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收治脊柱手术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护理干预法,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法有利于提高脊柱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效果.
作者:刘荣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护理体会.方法:收治胸腔积液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管引流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与术后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引流管异常事件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引流管异常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患者采取全面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提升整体治疗效果,降低引流管异常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邓红梅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收治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卡托普利治疗,观察组采用卡托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纠正心衰时间、住院时间、血压、6 min步行距离和心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托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显著.
作者:张维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研究探讨地佐辛对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预防作用.方法:收治全身麻醉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手术完成前给予生理盐水,观察组给予地佐辛,观察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的预防效果.结果:观察组给予地佐辛后,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等比对照组的要少,躁动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全身麻醉的患者,采取地佐辛预防躁动,效果显著,可以减少患者的拔管时间、睁眼时间,促进自主呼吸的恢复,镇痛效果较好.
作者:马娇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分析血清糖类抗原CA-199、CA-125对诊断肺癌、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肺癌患者、肝癌患者以及健康体检患者各40例,检测血清中CA-199和CA-125的含量.结果:肺癌组患者CA-199平均水平(54.64±6.04)、CA-125水平(126.48±17.45),肝癌组患者CA-199平均水平(50.04±6.82)、CA-125水平(136.47±24.8),健康组患者CA-199平均水平(17.32±1.15)、CA-125水平(12.42±0.64).健康体检者与肺癌组患者、肝癌组患者检查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糖类抗原CA-199、CA-125含量在肺癌诊断与肝癌诊断工作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不能作为鉴别肝癌与肺癌的标准.
作者:马丽 刊期: 2018年第32期
沟通包括语言沟通、肢体沟通等,通过关注的神情、真诚的态度,能够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医务人员的关心和爱护,进而改善以往僵持的医患关系,且利于医院的日后发展.
作者:余春梅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分析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血常规检验患者60例,均给予末梢采血、静脉采血.比较两种采血方法的血常规结果.结果:两种采血方式血常规WBC、RBC、HCT、PLT、HB检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采血方式采血疼痛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采血法的血常规检测结果准确性更高,患者疼痛感较小.
作者:陈世芬 刊期: 2018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