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芬
目的:探讨膏方制作中质量控制方面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方法:通过对本院3年来制作的膏方质量及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对膏方开具、制膏程序、回访服用膏方的患者,对比膏方质量差异,以持续改进膏方制作.结果:在膏方制作中进行质量控制,可以提高膏方的质量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王俊;洪欣;章文雯;肖美珍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各种危险因素对急诊危重症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收治急诊危重症患者80例,将这些患者根据预后的结果分为死亡组(n=10)和转出组(n=70).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对单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患者在性别、体重、机械通气时间、平均血糖、血糖标准差、APACHEⅡ评分和血糖变异系数等方面均有差异.结论:影响急诊危重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有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手术、高血糖、低血糖和血糖标准差等.
作者:王路娥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方法:收治胃溃疡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阿莫西林联合泮托拉唑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和胃溃疡复发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泮托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显著,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并且患者复发率低.
作者:王虹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小儿重型ITP治疗中单次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小儿重症ITP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组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控制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血液指标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症状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重型ITP治疗中单次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的应用能够提升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
作者:易雪岚;郭秀彬;蒋焰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护理体会.方法:收治胸腔积液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管引流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与术后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引流管异常事件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引流管异常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患者采取全面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提升整体治疗效果,降低引流管异常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邓红梅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治高血压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研究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氢氯噻嗪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以及脉压低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联合替米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解文斌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产妇侧卧位分娩配合无保护会阴接生的护理效果.方法:收治顺产分娩产妇1100例,分两组,观察组600例,对照组5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助产法助产,观察组均采取侧卧位分娩配合无保护会阴接生.并给予体位指导、产前准备、心理护理、产前评估、指导分娩速率等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会阴侧切17.8%,会阴裂伤18.3%,会阴水肿7.0%.对照组会阴侧切66.0%,会阴裂伤31.0%,会阴水肿21.4%.观察组发生肩难产0.67%,对照组5.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位指导、产前准备、心理护理、产前评估、指导分娩速率等护理措施是产妇侧卧位分娩配合无保护会阴接生护理的关键,能够明显减少产妇的损伤和新生儿的损伤.
作者:舒灵芝;陈瑜琼;牟利华;田双红;张珍 刊期: 2018年第32期
收治智障癫痫患儿1例,对其进行立体定向脑内核团毁损术治疗,并配合精心护理.治疗后,患儿病情好转且出院.对此病例进行介绍并总结护理经验和体会.
作者:王宫芹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高职急救护理课程教学改革.方法:选择2017级高职高专护生300名为观察组,选择2016级高职高专护士300名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观察组采用改革后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与操作考试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职急救护理课程教学改革,能更好地满足当前高职急救护理教学实际需要,在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素养的同时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易敏;唐英姿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液门透中渚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颈型颈椎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液门透中渚穴位针刺,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颈部疼痛(NPQ、Mcgill评分)、活动能力(Vernon颈椎废用指数)、肌肉(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紧张度[肌肉表面肌电功率谱中位频率(MF)值]缓解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PQ、Mcgill评分,Vernon颈椎废用指数,斜方肌、胸锁乳突肌肌肉表面肌电功率谱MF值改善情况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普通针刺方法加液门透中渚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且可明显改善颈部疼痛、颈部活动能力和颈部肌肉紧张度情况.
作者:于翔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痔爽洗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方法:收治痔疮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研究组采用痔爽洗剂坐浴,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并发症评分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给予术后痔疮患者痔爽洗剂坐浴治疗,能显著提升患者临床效果,缓解术后疼痛、出血、水肿等并发症.
作者:庄彦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单侧甲状腺切除术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收治甲状腺疾病患者100例,均给予单侧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年龄>60岁患者作为老年组,年龄≤60岁患者作为中青年组,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以及术后12个月促甲状腺激素水平(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FT3),以及游离甲状腺素水平(FT4).结果:老年组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TSH升高,高于术前及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术后1个月~术后1年FT3、FT4下降,低于术前及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青年组单侧甲状腺切除术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不大,而年龄>60岁的患者术后容易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
作者:贾兴国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提高妇产科护士手卫生依从性中的作用.方法:应用PDCA循环对2017年5月份妇产科护士的手卫生依从性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后,总结出4个主要问题:未养成习惯,洗手设施不方便,认为戴手套可以代替洗手,监管不到位.针对主要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加强各种形式的培训与考核,加强监督检查,制定奖惩措施.实施PDCA后,2017年9月对妇产科护士进行手卫生依从性调查.结果:对实施前后妇产科护士的手卫生依从性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可显著提高妇产科护士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许利卷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中压疮的早期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收治脊柱手术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护理干预法,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法有利于提高脊柱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效果.
作者:刘荣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脊柱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早期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脊柱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68例,所有患者均在伤后早期大剂量应用地塞米松,进行相应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2~24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ASIA神经功能分级标准评价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68例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神经功能恢复达到优47例,达到良15例,优良率91.18%;脊髓完全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优良率61.54%,脊髓不完全损伤患者恢复优良率98.18%,不完全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完全损伤患者(P<0.05).结论:对脊柱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进行早期治疗能大限度恢复神经功能,而且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的预后质量更高.
作者:左太熊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对强化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护理工作人员40名,平分成管理甲组和管理乙组;另随机选取出临床护理的患者80例,均分成甲组和乙组.管理甲组的护理人员为甲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管理,而管理乙组的护理人员为乙组患者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的护理模式,从而对比两组护理人员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管理乙组与乙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分别高于管理甲组与甲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分层级管理对强化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显著.
作者:王骅;谢爱东 刊期: 2018年第32期
沟通包括语言沟通、肢体沟通等,通过关注的神情、真诚的态度,能够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医务人员的关心和爱护,进而改善以往僵持的医患关系,且利于医院的日后发展.
作者:余春梅 刊期: 2018年第32期
难治性心力衰竭(RHF)即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严重心衰、高度水肿、心率增快、四肢厥冷以及发绀、尿少等.RHF患者接受合理规范的内科治疗,也能够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就内科治疗RNF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武剑华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薄扫在成人胃肠肿瘤诊断检查中的护理问题以及相关的解决对策.方法:收治成人胃肠肿瘤患者23例,给予多层螺旋CT薄扫,分析扫描过程中出现的护理问题,并给予合理的解决对策.结果:护理后护理满意度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多层螺旋CT薄扫在成人胃肠肿瘤诊断检查中的护理问题并给予有效的护理对策,可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何燕娥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究黛力新治疗慢性胃炎患者伴焦虑、抑郁的疗效.方法:收治慢性胃炎伴焦虑、抑郁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给予黛力新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黛力新治疗慢性胃炎患者伴焦虑、抑郁的疗效显著.
作者:李莉 刊期: 2018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