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安氏Ⅱ1类错青少年患者应用不同拔牙模式后软组织侧貌变化研究

李召宝;孙亚如;曹素敏

关键词:安氏Ⅱ1类错(牙合), 拔牙模式, 青少年, 软组织侧貌
摘要:目的:探讨安氏Ⅱ1类错青少年患者应用不同拔牙模式后软组织侧貌变化.方法:收治青少年安氏Ⅱ1类错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拔除上颌2颗第一前磨牙,下颌不拔牙,研究组拔除上颌2颗第一磨牙和下颌2颗第二前磨牙,比较矫治前后两组软组织线距及角度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后EP-UL、EP-LL距离明显短于对照组,Pog-B-FH、A-UL-FH、FH-Ns-Pog、Cm-Sn-UL、B-LL-FH角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拔除上颌2颗第一磨牙和下颌2颗第二前磨牙模式可以使上牙内收、下牙更直立,能改善软组织侧貌.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护理体会.方法:收治胸腔积液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管引流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与术后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引流管异常事件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引流管异常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患者采取全面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提升整体治疗效果,降低引流管异常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邓红梅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新入职护士护理不良事件防范培训体系构建研究

    目的:探讨新入职护士的护理不良事件防范培训体系.方法:选择护士100名,分别采取传统培训模式和护理不良事件防范培训体系,对比实施前后护士的业务能力评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后护士的理论考核得分和实操考核得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随访6个月,实施后共出现23件护理不良事件,实施前总共出现67件护理不良事件.结论:护理不良事件防范培训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有助于提高新入职护士的业务能力,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作者:余山桢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靶控输注丙泊酚麻醉深度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监测靶控输注丙泊酚麻醉深度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60例,随机平分成BIS监测组和血流动力学监测组,每组各430例,监测常规指标,采取相同麻醉诱导方式.BIS监测组根据BIS变化,间断推注丙泊酚.血流动力学监测组根据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调节丙泊酚.结果:两组在完成气腹时、气腹开始至停止丙泊酚输注、手术结束时、拔管时,即T4~T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T9两组BI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IS监测组在拔管时间、离室时间和丙泊酚用量方面明显低于动力学监测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电双频指数监测靶控输注丙泊酚麻醉深度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是十分重要的观测指标.

    作者:拓占文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中药熏洗联合外剥内扎术加后位扩肛治疗重度环状嵌顿混合痔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联合外剥内扎术加后位扩肛治疗重度环状嵌顿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重度环状嵌顿混合痔患者156例,给予中药熏洗联合外剥内扎术加后位扩肛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治愈,治愈时间25~40 d.术后出血少.随访8个月~6年无复发.结论:中药熏洗联合外剥内扎术加后位扩肛治疗重度环状嵌顿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作者:邓进云;代泽来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思密达保留灌肠联合口服锌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病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思密达保留灌肠联合口服锌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病疗效.方法:收治小儿腹泻患者91例,分为参考组和探讨组.参考组采用补液、酸碱失衡纠正治疗及抗感染治疗,探讨组加用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及葡萄糖酸锌口服治疗.结果:探讨组总缓解率、止泻时间和治疗时间均优于参考组(P<0.05).结论:思密达保留灌肠联合口服锌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病疗效显著.

    作者:岳忠英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液门透中渚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液门透中渚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颈型颈椎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液门透中渚穴位针刺,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颈部疼痛(NPQ、Mcgill评分)、活动能力(Vernon颈椎废用指数)、肌肉(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紧张度[肌肉表面肌电功率谱中位频率(MF)值]缓解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PQ、Mcgill评分,Vernon颈椎废用指数,斜方肌、胸锁乳突肌肌肉表面肌电功率谱MF值改善情况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普通针刺方法加液门透中渚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且可明显改善颈部疼痛、颈部活动能力和颈部肌肉紧张度情况.

    作者:于翔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PDCA循环管理在提高妇产科护士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提高妇产科护士手卫生依从性中的作用.方法:应用PDCA循环对2017年5月份妇产科护士的手卫生依从性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后,总结出4个主要问题:未养成习惯,洗手设施不方便,认为戴手套可以代替洗手,监管不到位.针对主要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加强各种形式的培训与考核,加强监督检查,制定奖惩措施.实施PDCA后,2017年9月对妇产科护士进行手卫生依从性调查.结果:对实施前后妇产科护士的手卫生依从性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可显著提高妇产科护士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许利卷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状态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状态及其相关因素,以提高生活质量.方法:收治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280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抑郁状态,收集抑郁组(HAMD≥7分)与非抑郁组(HAMD<7分)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与透析相关资料,得出影响透析患者抑郁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280例患者中,HAMD调查得知抑郁组66例,非抑郁组214例,两组性别、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状态、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医保类型、透析时间、心脑血管并发症对抑郁发病有显著影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存在危险因素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需要加强心理护理指导,可延缓抑郁发作,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周金美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药物联合前庭康复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前庭康复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疗效.方法:收治前庭性偏头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药物联合前庭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DHI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DH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庭性偏头痛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前庭康复治疗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杰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临床卵巢硬化性间质瘤的病理观察

    目的:探讨卵巢硬化性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以及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卵巢硬化性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结果:患者均单侧出现病灶,细胞角蛋白、上皮膜抗原均为(-),肿瘤细胞α抑制素、平滑肌肌动蛋白、波形蛋白、孕激素受体均为(+).光镜下肿瘤呈典型的假小叶结构,肿瘤细胞形态各异,血管丰富.结论:卵巢硬化性间质瘤好发于年轻女性,可用手术切除,预后较好.

    作者:李雪玲;王海德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障碍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障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脑卒中偏瘫患者93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51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良肢位摆放,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Fugl-Meyer量表评分、NIHSS量表评分、肌张力评级、日常生活能力分级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良肢位摆放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和肌张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张洪瑛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中药膏方质量控制研究及对策

    目的:探讨膏方制作中质量控制方面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方法:通过对本院3年来制作的膏方质量及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对膏方开具、制膏程序、回访服用膏方的患者,对比膏方质量差异,以持续改进膏方制作.结果:在膏方制作中进行质量控制,可以提高膏方的质量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王俊;洪欣;章文雯;肖美珍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血清糖类抗原CA-199、CA-125对诊断肺癌、肝癌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血清糖类抗原CA-199、CA-125对诊断肺癌、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肺癌患者、肝癌患者以及健康体检患者各40例,检测血清中CA-199和CA-125的含量.结果:肺癌组患者CA-199平均水平(54.64±6.04)、CA-125水平(126.48±17.45),肝癌组患者CA-199平均水平(50.04±6.82)、CA-125水平(136.47±24.8),健康组患者CA-199平均水平(17.32±1.15)、CA-125水平(12.42±0.64).健康体检者与肺癌组患者、肝癌组患者检查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糖类抗原CA-199、CA-125含量在肺癌诊断与肝癌诊断工作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不能作为鉴别肝癌与肺癌的标准.

    作者:马丽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脊柱手术中压疮的早期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中压疮的早期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收治脊柱手术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护理干预法,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法有利于提高脊柱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效果.

    作者:刘荣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腹腔镜经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TAPP)对腹股沟疝的治疗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腹股沟疝患者21例,给予腹腔镜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患者手术平均时间45 min,住院平均时间5 d,疼痛持续平均时间1 d,肛门排气平均时间1 d,术后1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并发症发生1例,为血清肿,无复发病例.结论:腹腔镜经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作者:杜锋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护理措施,观察组应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比分诊评估时间、院内首份心电图时间、护士给双抗药物时间以及总抢救时间,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提高抢救安全性及可靠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秦永秀;方艳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特布他林雾化液、异丙托溴铵雾化液、普米克令舒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特布他林雾化液、异丙托溴铵雾化液、普米克令舒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收治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异丙托溴铵、普米克令舒治疗,观察组采用特布他林、异丙托溴铵、普米克令舒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症状缓解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特布他林雾化液、异丙托溴铵雾化液、普米克令舒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显著.

    作者:张凤秋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高磷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高磷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尿毒症高磷血症患者4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经治疗前、后的Scr、BUN均有显著差异,但两组间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iPTH较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且接受治疗的血磷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高磷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亮;卞帅博;王彦杰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抗生素配合腹部穴位按摩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抗生素配合腹部穴位按摩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效果.方法:收治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头孢唑肟钠治疗,观察组给予抗生素配合腹部穴位按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配合腹部穴位按摩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樊国群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高血压患者全科服务干预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析高血压患者全科服务干预治疗的效果.方法:收治高血压患者86例,随机平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予以对照组高血压对症治疗,予以研究组全科服务干预.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率74.42%,显著低于研究组患者的93.02%(P<0.05);研究组患者的合理生活方式和用药依从、定期就诊和心理平衡等各项指标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科服务干预方案用于高血压临床治疗中,既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改善,又能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有效控制.

    作者:苏成铭 刊期: 2018年第32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