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永秀;方艳
目的:探讨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治高血压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研究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氢氯噻嗪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以及脉压低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联合替米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解文斌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签约式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收治社区高血压患者78例,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参照组采用一般干预,观察组采用家庭医生签约式干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服药依从性及合理饮食和肢体锻炼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应用家庭医生签约方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能有效控制收缩压与舒张压,提高服药依从性,促进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
作者:郑智红;湛贵霞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高磷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尿毒症高磷血症患者4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经治疗前、后的Scr、BUN均有显著差异,但两组间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iPTH较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且接受治疗的血磷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高磷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亮;卞帅博;王彦杰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产妇侧卧位分娩配合无保护会阴接生的护理效果.方法:收治顺产分娩产妇1100例,分两组,观察组600例,对照组5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助产法助产,观察组均采取侧卧位分娩配合无保护会阴接生.并给予体位指导、产前准备、心理护理、产前评估、指导分娩速率等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会阴侧切17.8%,会阴裂伤18.3%,会阴水肿7.0%.对照组会阴侧切66.0%,会阴裂伤31.0%,会阴水肿21.4%.观察组发生肩难产0.67%,对照组5.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位指导、产前准备、心理护理、产前评估、指导分娩速率等护理措施是产妇侧卧位分娩配合无保护会阴接生护理的关键,能够明显减少产妇的损伤和新生儿的损伤.
作者:舒灵芝;陈瑜琼;牟利华;田双红;张珍 刊期: 2018年第32期
沟通包括语言沟通、肢体沟通等,通过关注的神情、真诚的态度,能够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医务人员的关心和爱护,进而改善以往僵持的医患关系,且利于医院的日后发展.
作者:余春梅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双腔心脏起搏器治疗老年缓慢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老年缓慢心律失常患者29例,随机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采用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参照组采用单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率、心输出量、左室射血分数均比参照组高(P<0.05).结论:双腔心脏起搏器治疗老年缓慢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谭伟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联合外剥内扎术加后位扩肛治疗重度环状嵌顿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重度环状嵌顿混合痔患者156例,给予中药熏洗联合外剥内扎术加后位扩肛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治愈,治愈时间25~40 d.术后出血少.随访8个月~6年无复发.结论:中药熏洗联合外剥内扎术加后位扩肛治疗重度环状嵌顿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作者:邓进云;代泽来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第5掌骨颈骨折多为握拳时掌骨头受到冲击的传达暴力所致,好发于青年人.目前保守疗法对于该类骨折仍然被广泛首选.保守治疗固定方法颇具争议,常用的外固定治疗方法有屈曲位、伸直位、功能位,以屈曲位固定常用,固定材料包括石膏、小夹板、外固定支架等.如何选择合适的外固定仍存在争议,本文将就第5掌骨颈骨折外固定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许争光 刊期: 2018年第32期
微创拔牙减少了牙槽骨和软组织的损伤与破坏,创口小、出血少、对邻牙和下颌骨关节的创伤小.微创拔牙有专门的拔牙工具,通过相应器械分割牙齿、增隙,不需要采用锤击增隙、挺松或劈冠凿骨等传统操作方法,减少了对周围牙槽骨和下颌骨、关节的损伤,患者拔牙时更加舒适,术后并发症大幅减少.所以微创拔牙器械的发展使拔牙向着微创化、舒适化、人性化方向发展.
作者:蔡颖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神经阻滞麻醉患者的心理状况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收治接受神经阻滞麻醉患者7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麻醉前采用心理护理,对照组麻醉前采用常规的访视与麻醉处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HR、DBP、SB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用药后焦虑、抑郁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神经阻滞麻醉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作者:周信娥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究改良电休克疗法联合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对中重度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中重度抑郁症患者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改良电休克疗法,研究组给予改良电休克疗法联合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HAMD抑郁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后2、4、6、8周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电休克疗法联合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中重度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姜祥智;孙军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中压疮的早期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收治脊柱手术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护理干预法,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法有利于提高脊柱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效果.
作者:刘荣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在急救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急诊输液患者500例,分为两组,每组各2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防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安全意识和行为管理优于对照组,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可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减少输液过程中的心理不良反应,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实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析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方法:收治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6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探究组33例.对照组应用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探究组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所有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同时进行不间断补液治疗.结果:探究组患者死亡率6.06%,病情总好转率93.94%;对照组患者死亡率22.58%,病情总好转率74.19%.探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2.12%,对照组29.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疗效更佳,且安全性更高.
作者:邵宏兵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脊柱外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脊柱外科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脊柱外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史红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护理措施,观察组应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比分诊评估时间、院内首份心电图时间、护士给双抗药物时间以及总抢救时间,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提高抢救安全性及可靠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秦永秀;方艳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前庭康复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疗效.方法:收治前庭性偏头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药物联合前庭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DHI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DH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庭性偏头痛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前庭康复治疗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杰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究对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进行血清载脂蛋白A1及载脂蛋白B、脂蛋白a水平变化检测的价值.方法:收治进行高脂血症诊治的患者78例为探究组,同时随机选取接受健康体检的受检者78例作为参照组.测定血清载脂蛋白A1和血清载脂蛋白B以及脂蛋白a.结果:参照组受检者血清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明显高于探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究组患者血清脂蛋白a水平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脂血症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水平降低、载脂蛋白B水平升高能够作为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诊断的重要依据,血清载脂蛋白a升高为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子.
作者:彭仟 刊期: 2018年第32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重症肺炎患儿136例,分为两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辅助治疗.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整体治疗有效率97.06%,高于对照组的86.76%(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CRP、NF-K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确切,消炎、免疫调节作用明显.
作者:王佳虹 刊期: 2018年第32期
大肠癌患者大多有焦虑、抑郁、失望等负面情绪,需要给予心理护理.本文从心理问题、心理干预、心理安抚、心理康复4个方面总结心理护理对大肠癌患者的心理影响.
作者:陈艳君 刊期: 2018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