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状态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周金美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 抑郁状态, 相关因素
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状态及其相关因素,以提高生活质量.方法:收治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280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抑郁状态,收集抑郁组(HAMD≥7分)与非抑郁组(HAMD<7分)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与透析相关资料,得出影响透析患者抑郁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280例患者中,HAMD调查得知抑郁组66例,非抑郁组214例,两组性别、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状态、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医保类型、透析时间、心脑血管并发症对抑郁发病有显著影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存在危险因素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需要加强心理护理指导,可延缓抑郁发作,提高生活质量.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前列地尔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研究探讨前列地尔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前列地尔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前列地尔联合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7.5%,对照组66.7%;血气分析指标观察组比对照组的改善要好.两组比较,P<0.05.结论:对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采取前列地尔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以增强疗效,帮助患者改善血气分析指标,降低血液黏稠度,安全性较高.

    作者:沈亚卉;卢慧宇;宋桂仙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医养结合模式对提高住院无陪护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医养结合模式对老年痴呆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治住院无陪护老年痴呆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老年痴呆护理,试验组采用医养结合模式进行医养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试验组的ADL量表评估结果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养结合模式对老年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更为积极,医疗机构内置养老服务机构拥有独特的医疗资源,照顾失能、半失能痴呆老人有着绝对优势,对于老年痴呆患者的应用价值相对更高.

    作者:马晓云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双腔心脏起搏器治疗老年缓慢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双腔心脏起搏器治疗老年缓慢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老年缓慢心律失常患者29例,随机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采用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参照组采用单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率、心输出量、左室射血分数均比参照组高(P<0.05).结论:双腔心脏起搏器治疗老年缓慢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谭伟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肠癌根治手术中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在肠癌根治手术中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肠癌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观察组给予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心率、血压、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T1、T2、T3心率、血压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癌根治手术中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雷育军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第5掌骨颈骨折外固定进展

    第5掌骨颈骨折多为握拳时掌骨头受到冲击的传达暴力所致,好发于青年人.目前保守疗法对于该类骨折仍然被广泛首选.保守治疗固定方法颇具争议,常用的外固定治疗方法有屈曲位、伸直位、功能位,以屈曲位固定常用,固定材料包括石膏、小夹板、外固定支架等.如何选择合适的外固定仍存在争议,本文将就第5掌骨颈骨折外固定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许争光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在糖尿病并发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比较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人群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结果,了解糖尿病引起脑血管狭窄的危险程度,探讨TCD在糖尿病脑血管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糖尿病患者52例和非糖尿病患者60例的TCD检测结果,包括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p)、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并对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对照组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D检测对糖尿病脑血管并发症的敏感度强,可用于该病的筛查与疗效评估,对早期预防糖尿病脑血管病变有重要意义.

    作者:任艳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产妇侧卧位分娩配合无保护会阴接生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产妇侧卧位分娩配合无保护会阴接生的护理效果.方法:收治顺产分娩产妇1100例,分两组,观察组600例,对照组5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助产法助产,观察组均采取侧卧位分娩配合无保护会阴接生.并给予体位指导、产前准备、心理护理、产前评估、指导分娩速率等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会阴侧切17.8%,会阴裂伤18.3%,会阴水肿7.0%.对照组会阴侧切66.0%,会阴裂伤31.0%,会阴水肿21.4%.观察组发生肩难产0.67%,对照组5.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位指导、产前准备、心理护理、产前评估、指导分娩速率等护理措施是产妇侧卧位分娩配合无保护会阴接生护理的关键,能够明显减少产妇的损伤和新生儿的损伤.

    作者:舒灵芝;陈瑜琼;牟利华;田双红;张珍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护理干预对实施心脏介入手术治疗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索护理干预的应用对于行心脏介入手术治疗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收治心脏介入手术治疗患者110例,分为两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围术期心理状态.结果:两组干预2周后SAS、SDS评分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的实施强化了行心脏介入手术治疗患者的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舒缓了心理压力.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预防性护理在急诊输液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在急救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急诊输液患者500例,分为两组,每组各2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防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安全意识和行为管理优于对照组,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可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减少输液过程中的心理不良反应,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实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艾灸疗法结合康复护理干预对中风恢复期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艾灸疗法结合康复护理干预对中风恢复期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收治中风恢复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康复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艾灸疗法结合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Fugle-Meyer与Barthel评分、SF-36各维度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后Fugle-Meyer、Barthel评分、SF-36各维度评分、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疗法结合康复护理干预可改善中风恢复期患者肢体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胡忠荣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外固定支架行损伤控制性治疗在创伤骨科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采用外固定支架行损伤控制性治疗在创伤骨科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创伤骨科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外固定支架损伤控制性治疗,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乳酸持续时间、凝血功能恢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存活率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乳酸持续时间、凝血功能恢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创伤骨科修复治疗中应用外固定损伤控制性治疗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的存活率.

    作者:李永斌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恢复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作者:张丽丽;张丽娜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新医改形势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面临的困境及建议

    目的:探讨新医改形势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面临的困境及建议.方法:采用自制微信问卷进行网络调查.结果: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面临的主要困境依次是全科(乡村)医生数量不足,绩效工资制约中心义务人员的积极性,信息化薄弱/缺乏顶层设计,全科(乡村)医生服务能力不足,社区药品目录局限、难以满足本社区居民需要等.结论:在改革浪潮中,基层医疗机构自身应找准自身定位,夯实已存在优势;抓住机遇,不断探索中心管理新模式;大胆创新实现资源配置优化;加强人才引进及留用,注重人才的职业发展规划;政策层面应加快高质量全科医生培养,合理分配绩效工资,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加快信息化建设,落实双向转诊及家庭医生签约,加强医联体实际作用.

    作者:周路路;杜兆辉;汪洋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妇产科医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与价值解读

    沟通包括语言沟通、肢体沟通等,通过关注的神情、真诚的态度,能够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医务人员的关心和爱护,进而改善以往僵持的医患关系,且利于医院的日后发展.

    作者:余春梅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脊柱手术中压疮的早期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中压疮的早期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收治脊柱手术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护理干预法,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法有利于提高脊柱手术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效果.

    作者:刘荣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正常O型人血清ABO血型抗体的研究

    目的:探讨正常O型人血清ABO血型的抗体的主要类别.方法:分别采用盐水介质法、间接抗人球蛋白法对O型、A型、B型正常人血清中的IgM/IgG类抗A、抗B的效价进行测定.结果:正常O型人IgM类中的抗A、抗B的效价与A、B型正常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G类抗A、抗B的效价则优于A、B型正常人(P<0.05);正常O型人血清中的IgM类中的抗A、抗B的效价优于IgG类抗A、抗B的效价(P<0.05),正常O型人血清中的IgM/IgG类抗A、抗B的效价比值优于A、B型正常人(P<0.05).结论:O型正常人中ABO血型抗体主要以IgM类为主,但其IgG类在血清中所占的比例及抗体效价要明显高于A、B型正常人.

    作者:魏俊杰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血细胞参数在白血病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分析白血病诊断及预后中血细胞参数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白血病患者148例作观察组,单纯缺铁性贫血患者148例作对照组,均进行治疗前后的血常规及血细胞形态检查.白血病患者以治疗效果为依据,分缓解组及未缓解组.结果:治疗前,观察组白细胞、血小板数目及形态异常率、幼稚细胞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前,缓解组白细胞形态异常、血小板数目与形态异常、幼稚细胞率、大型未染色细胞阳性率低于未缓解组;治疗后,缓解组血小板数目异常率、幼稚细胞率、大型未染色细胞阳性率低于未缓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血病诊断及预后评估中,血细胞参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刘广花;周明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痔爽洗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痔爽洗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方法:收治痔疮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研究组采用痔爽洗剂坐浴,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并发症评分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给予术后痔疮患者痔爽洗剂坐浴治疗,能显著提升患者临床效果,缓解术后疼痛、出血、水肿等并发症.

    作者:庄彦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血清载脂蛋白及脂蛋白a水平变化检测对老年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探究对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进行血清载脂蛋白A1及载脂蛋白B、脂蛋白a水平变化检测的价值.方法:收治进行高脂血症诊治的患者78例为探究组,同时随机选取接受健康体检的受检者78例作为参照组.测定血清载脂蛋白A1和血清载脂蛋白B以及脂蛋白a.结果:参照组受检者血清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明显高于探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究组患者血清脂蛋白a水平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脂血症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水平降低、载脂蛋白B水平升高能够作为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诊断的重要依据,血清载脂蛋白a升高为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子.

    作者:彭仟 刊期: 2018年第32期

  • 腹腔镜经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TAPP)对腹股沟疝的治疗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腹股沟疝患者21例,给予腹腔镜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患者手术平均时间45 min,住院平均时间5 d,疼痛持续平均时间1 d,肛门排气平均时间1 d,术后1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并发症发生1例,为血清肿,无复发病例.结论:腹腔镜经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作者:杜锋 刊期: 2018年第32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