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视功能检查主要分为视觉心理物理学检查(主观检查)和视觉电生理检查(客观检查)两种.目前临床使用的多为主观检查,客观检查尚处于应用研究阶段.本文主要介绍假同色图测验、色相排列测验、色盲镜、视网膜电图和颜色视诱发电位等色觉检查法各自的特点、适用范围及色觉检查的一些进展.
作者:吴芳;杨亚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不同类型的人工晶状体由于其表面理化性质不同,影响细菌的黏附量;而不同的植入方法亦影响人工晶状体与外眼及结膜的接触.因此,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发生与人工晶状体具有一定相关性.减少与人工晶状体有关的危险因素,可以降低术后眼内炎的发生.
作者:张辉;姚克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深板层角膜移植术(DLKP)是一种完全去除病变的角膜基质组织直至暴露后弹力层,再移植供体角膜组织的手术方法,适用于所有未累及后弹力层和内皮的角膜疾病.目前有多种DLKP手术方法,该手术具有穿通性角膜移植术和板层角膜移植术的优点,同时避免了两者的缺点.本文综述深板层角膜移植术的适应证、手术方法进展、并发症、优点及联合手术.
作者:葛玲;徐建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细胞因子与PVR形成密切相关.HGF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作用于RPE和神经胶质细胞,导致RPE活化和胶质细胞迁移;通过活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促使神经胶质细胞产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PDGF-AA通过与含有α亚基PDGFR作用促进PVR形成,但表达PDGFβ受体的细胞不能诱导PVR发生.肌样成纤维细胞聚集是PVR中导致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的重要因素,其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依赖于TGF-β2RⅡ及TGF-β1在增生膜中的表达.IL-6是PVR形成的危险因素,是视网膜脱离术后PVR复发的重要预测指标.TNF-α可与RPE表面TNF受体作用并通过MAPK通路诱导RPE细胞高表达α1与α5型整合素,进而促进RPE在PDGF介导下的细胞转移.MCP-1可能在PVR早期起重要作用.
作者:张诚玥;李根林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脉络膜转移癌是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原发灶男性以肺癌,女性以乳腺癌为首位.脉络膜转移癌生长迅速,短期内对患者的视力造成极大威胁,严重影响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脉络膜转移癌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病理特点、诊断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钱宜珊;张勇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睑板腺的功能是分泌睑脂,当发生睑板腺功能障碍时,由于正常的睑脂分泌功能遭到破坏,脂质成分发生改变,可出现一系列眼表不适等临床症状.多数研究认为,睑板腺功能障碍除了与激素调节有关外,还与睑板腺细菌感染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本文就睑板腺的结构功能特点、睑板腺功能障碍中的细菌种类,睑板腺与结膜囊的细菌病原学的对比以及针对其细菌感染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杨强;崔红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高度近视眼行白内障或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是提高视力的有效方法,但术前如何确定IOL的屈光度,使术后达到理想的屈光状态,是手术的难点之一.本文对术后应保留何种屈光状态、几种常用的IOL屈光度计算公式及其演变、公式在应用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等进行综述.
作者:刘显勇;洪荣照;艾育德 刊期: 2005年第06期
P-糖蛋白是一种与肿瘤多药耐药有关的膜蛋白,并且也存在于眼晶状体上,与Cl-通道转运的关系密切,对维持晶状体透明性及内环境的稳定有重要意义.本文对P-糖蛋白的生物学特点,在晶状体的表达,及其与Cl-通道、糖性白内障发生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叶琳;邢怡桥;汪晖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AZOOR)是一种以急性视野缺损而眼底改变不明显为特征的病变复合体.本文主要就其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朱彩红;张士胜;王康孙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糖尿病黄斑水肿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其早期诊断尤为重要.OCT、HRT、RTA等的出现,尤其是视网膜厚度、视网膜体积、水肿指数等客观评价黄斑水肿的量化指标,代表了近年视网膜成像技术的新进展.OCT良好的纵向分辨率可早期发现细微的黄斑区视网膜增厚,且技术已相对成熟,应成为黄斑水肿诊断的常规检查.激光光凝或(和)曲安奈德眼内注射以及玻璃体手术是目前治疗顽固性黄斑水肿的重要手段,其早期诊断有利于使治疗局限在局部光凝或眼内注射.
作者:王海欣;张卯年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淋巴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记物VEGFR-3、LYVE-1、Podoplanin和Prox 1等的发现,对于角膜新生淋巴管的研究有了较大进展,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本文就角膜新生淋巴管是如何生成,其与新生血管之间的关系,新生淋巴管在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发生过程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方淑芬;史伟云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视疲劳原因多样复杂,其症状不同程度地干扰了患者的视觉和生活质量,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尤其是随着电脑等视频终端的大量普及,视疲劳的发生率呈逐渐上升趋势.本文对视疲劳的形成原因、发病机制和防治作一综述.
作者:陈丽萍;赵堪兴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水通道蛋白和连接蛋白在维持晶状体的透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相关基因的改变可引起相应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导致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生.本文就目前发现的水通道蛋白基因和连接蛋白基因的突变形式及其在先天性白内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赵雪芹;李杨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小梁切除术是目前常用的抗青光眼手术,如何减轻术后瘢痕化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简述羊膜、晶状体前囊膜、巩膜等移植物的性质,临床应用等情况.
作者:鲁端阳;季建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角膜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免疫排斥反应,有效地防治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是眼科治疗中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本文就目前有关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因素和防治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姜伟;孙慧敏;田恩江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