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忠友;魏文斌
1 病例简介患者,男性,29岁.因骑摩托车摔伤后左眼胀痛,视物不清2小时来我院就诊.全身情况:一般情况可,生命体征平稳,面部多处软组织挫裂伤,头皮裂伤,脑外伤,颅底骨折,上颌窦积液.眼部检查:视力,右眼:1.5,左眼:光感.左眼睑高度肿胀,皮下瘀血,约7cm×6cm大小皮下血肿,左眉弓外侧皮肤裂伤长约2cm,球结膜下大片状出血,眼前节(-),瞳孔圆,约6.5mm,间、直接光反射迟钝,左眼底示:左视盘边界清,色淡,视盘边缘视网膜色青灰,中心凹光反射消失.眼眶螺旋CT:左侧眼眶上壁、下壁、外侧壁粉碎性骨折,波及视神经管及额窦、蝶窦、上颌窦,窦腔内积液.视觉诱发电位:左眼潜伏时间延长,振幅降低.诊断:(1)左眼管内段视神*$经损伤;(2)左眼眶爆裂性骨折.予甲基强的松龙6000mg 24小时内滴注,用药第二日视力提高至左:指数/眼前,激素减为1000mg静点两天.
作者:林年香;郭世俊;荣雷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我院自1988年初至2000年10月采用高压氧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3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洪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用视网膜厚度分析仪(retinal thickness analyzer,RTA)定量化检查视网膜厚度,了解常见眼底病视网膜厚度的定量变化.方法:采用扫描式RTA观察正常眼及26例(46只眼)各种眼底病变者,产生视网膜的系列光学切面像,得到视网膜地形图和厚度值.结果:各种眼底病变在RTA上的形态改变为: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眼:视网膜厚度图显示有视网膜厚度增加和中心凹凹陷消失;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玻璃体视网膜界面抬高,浆液性浅脱离;黄斑裂孔:视网膜内界面的中断,可见孔周的视网膜下液和局部脱离;近视眼:视网膜的萎缩性改变;黄斑前膜:视网膜神经上皮前的膜状物伸进玻璃体内.上述图形都伴有量化数据分析.结论:RTA显示的视网膜地形图和厚度图可提高对眼底疾病特别是黄斑疾病的诊断能力.
作者:王明扬;王光璐;周健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视网膜脱离后眼血循环的改变.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成象技术对60例视网膜脱离患者的视网膜中央动脉进行测量,以对侧正常眼做对照,分别测量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舒张末期流速(Vmin)、时间均值流速(Vtax)及搏动指数(PI)[PI=(Vmax-Vmin)/Vmean].结果:患眼视网膜中央动脉的Vmax、PI较对照眼显著下降,并且患者年龄大于40岁或病程超过6个月者,下降明显.结论:视网膜脱离后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速度下降,且与年龄及病程呈正相关.
作者:段安丽;陈惠茹;王景昭;杨文利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可拆缝线的小梁切除术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将59例60只青光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组30只眼的小梁切除术中,于巩膜瓣两侧边中点处各加缝一针巩膜瓣可拆除缝线,术后3~5天予以拆除.随访6~12个月,平均9个月,观察视力、眼压、前房、滤过泡及并发症,与常规小梁切除术作对照,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术后第一天,前房全部形成,眼压均值为(2.07±0.43)kPa(1kPa=7.5mmHg),40%患眼视力保持不变或增进,炎症反应轻,并发症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术后6个月,眼压均值为(1.99±0.51)kPa,90%患眼视力保持不变或增进,并形成功能性滤过泡.结论:可拆缝线的小梁切除术可以促进前房形成、视力恢复,减少炎症反应及术后并发症,有利于眼压控制和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
作者:张叶青;蒋幼芹;李惠民;杨检明;谢梅芬;周琼;印卓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儿童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方式的选择、术中操作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通过对56只儿童白内障眼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采用巩膜隧道切口、掌握好手术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时机、选择适宜的人工晶状体的度数,观察术中及术后的情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术后视力恢复满意,0.1~0.3者11只眼,0.3~0.5者5只眼,0.5~1.0者35只眼.结论:儿童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及术后处理有其特殊性,只要手术及时,手法得当,会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白赫南;仪垂民;范文瑾;李海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口服乙酰唑胺引起肾绞痛者较少见,只有少数文献记载[1,2],作者曾遇三例,现予以分析.1 临床资料例1,男,8岁,两天前不慎被他人用土块砸伤右眼,以眼痛视力障碍伴头痛、呕吐来院就诊.全身检查未见异常.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01,左眼1.5;右眼混合性充血、角膜水肿,前房混浊,血性房水,前房深浅未见异常,虹膜不清,瞳孔隐约可见,约4mm大小,对光反射迟钝,晶状体及眼底不能看见,眼压,右∶50.62mmHg(1 mmHg=0.133 kPa),左∶17.30mmHg.诊断:①右眼球挫伤;②右眼继发性青光眼.治疗:0.5%噻吗心安点眼每日2次,可的松眼水点眼每日4次,强的松15mg晨服,乙酰唑胺半片加同量苏打内服每日3次;一天后突感腰痛,血尿.检查:痛苦面容,胸、腹部检查未见异常,腰部右肾区压痛及叩击痛明显,血常规检查未见异常,尿镜检红细胞(++++),CT未见异常,B超示右肾囊性扩张,请外科会诊拟诊肾绞痛,给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ml,止血敏250mg,青霉素钠400万单位静滴,速尿20mg肌注,停用乙酰唑胺和苏打片,3小时后病情缓解,第二天尿常规正常.
作者:李长贤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细菌感染性结膜炎、角膜炎及眼内炎的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方法:对1996~2000年间284例眼病感染物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并对培养阳性的细菌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284例培养标本中,培养出细菌62株,培养阳性率为21.8%,其中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占35.4%,铜绿假单胞菌占16.1%.敏感药物为喹诺酮类及丁胺卡那霉素.结论: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及微球菌是主要角结膜感染菌,喹诺酮类药物应作为首选药物.
作者:徐文生;黄瑞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和评价弥可保对视神经挫伤的疗效.方法:将20例视神经挫伤病人随机分为二组,分别用弥可保注射液和尼可林注射液治疗一个月,比较两组间视力改善及视神经萎缩发生率.结果:弥可保治疗组有效率为70%,尼可林对照组有效率为40%;视神经萎缩发生率分别为30%和60%,两组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弥可保治疗视神经挫伤安全有效,是一种效果肯定的治疗视神经病变的药物.
作者:程凯尧;连曙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睑球粘连的治疗一直是眼科临床实践中比较棘手的问题.目前,临床上应用的一些治疗方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均有其局限性.近年来,我院采用羊膜移植治疗睑球粘连6例6只眼,以重建眼表结构,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会清;罗莹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严重玻璃体出血的原因、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1997年1月至2001年3月住院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PDR的182例(198只眼)患者中术后发生严重玻璃体出血的16例(17只眼)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玻璃体出血中52.9%出现于术后第一天,出血原因包括纤维血管膜残端出血、视网膜新生血管膜渗血、视网膜切开、视网膜裂孔、前玻璃体纤维血管增殖等;出血并发症包括继发性青光眼、增殖膜形成等.结论:PDR玻璃体切割术后玻璃体出血为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对于出血量大、难于吸收及出现并发症的病例,积极治疗可改善视力预后.
作者:周海英;张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角膜营养不良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和隐性遗传的角膜局限性病变,常累及双眼,病变进展缓慢,并有很多类型.我们在工作中收治了一家系4例病人,现报告如下.
作者:陶安周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利用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眼台作为药物载体缓慢释放于眼窝后以减轻HA眼台眼窝内填充术后疼痛及术后反应.方法:眼窝内植入义眼台后于眼台内注入醋酸地塞米松5 mg(1 ml),盐酸妥布霉素4万U(2 ml).余步骤同经典步骤.结果:44例患者中43例(98%)无痛感或仅有轻微疼痛.29例患者(66%)有不同程度的恶心,17例(39%)还伴有呕吐.80%患者没有出现组织水肿.结论:义眼台内注入地塞米松及妥布霉素能有效地控制术后疼痛,减轻术后反应,明显地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陈涛;闵燕;魏新港;吴惠群 刊期: 2002年第02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7岁.因全身搔痒去当地医院就诊,医生给予氯雷他定片,嘱口服10mg,一日一次,患者因没有听清医生嘱咐,而顿服4片氯雷他定,约2小时左右,即感双眼视物模糊,眼前有红绿色彩出现,并有一过性黑蒙,立即去原医院急诊(具体治疗经过不详)治疗12天,因未见好转来本院.眼科检查:视力右0.12,左0.12,检影验光:右+0.75DS,左+0.50DS (()/())+0.50DC×180°,均不能矫正,双眼上睑弛缓性下垂,角膜透明,前房深浅正常,KP(-),Tyn(-),虹膜纹理清楚,瞳孔对称,对光反应存在,但不持久,晶状体混浊,玻璃体未见混浊.眼底:双眼视盘色泽正常,上、下端及鼻侧边缘模糊,视网膜动脉细,反光强,A∶V约1∶2,未见交叉压迹,无出血及渗出,黄斑中心凹反光可见,眼压双眼均为17.30mmHg,视野检查:右眼:上方50°,下方30°,颞侧80°,鼻侧10°,左眼:上方50°,下方10°,颞侧60°,鼻侧40°.头颅CT扫描,未见异常.诊断为双眼中毒性视神经炎.经皮质类固醇、抗生素、维生素B族、血管扩张药、能量合剂等药物治疗,并辅以针灸球后、睛明等穴治疗,第三天矫正视力提高至右0.4+1,左0.4-1,至第九天矫正视力双眼0.4,眼底检查,视乳头颞侧已趋苍白,出院后,转入门诊治疗.1年半的观察随访,双眼矫正视力仍保持在0.4,除晶状体混浊度更加明显外,其他体征未见改变.
作者:屠叔丹;陈菊仙;黄明灿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体外培养牛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观察不同浓度(1 mg/ml、5 mg/ml、10 mg/ml、20 mg/ml、40 mg/ml、50 mg/ml)的葛根素对体外培养牛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的作用.结果:20 mg/ml、40 mg/ml、50 mg/ml浓度的葛根素注射液对牛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62%、49%、68%).结论:葛根素对周细胞生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郑燕林;廖品正;段俊国;刘文华;曾洁萍;叶河江;黄秀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自1982年国外Khodadoust等[1]报告角膜内皮炎以来,作为一种新的疾病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时有误诊发生.现将我院近年收治的2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文生;赵学英;张远平;查旭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川芎嗪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方法:用链尿佐菌素(streptozocin,STZ)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未治疗组、糖尿病川芎嗪治疗组,分别于第4周、12周测体重、血糖、视网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12周后处死大鼠取视网膜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第4周、12周对照组和川芎嗪治疗组血糖均低于未治疗组.SOD含量显著高于未治疗组,视网膜超微结构观察,结果川芎嗪治疗组与未治疗组对比有明显改善.结论:川芎嗪能够降低血糖、提高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SOD活性,增强其抗氧化能力,减少MDA的产生,改善视网膜组织超微结构病变.提示川芎嗪能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的发展.
作者:朱学军;陈瑞华;黄焱;陈少强;张更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本研究探讨了近年来国内外抗瘢痕形成药物在青光眼滤过性手术中的应用.对抗代谢药,胶原交联抑制剂,凝血药物等在滤过性手术中的使用进展及前景进行了评价.
作者:寿成珉;黄晓丹;张惠成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