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敬琴;马乃华
目的:探讨传统和改良外科洗手法培训方法的效果。方法:采用传统和增加视频短片循环播放培训方法对学生进行培训,比较培训效果。结果:经改良洗手方法培训的学生洗手操作优秀率及洗手后细菌培养检测合格率明显优于传统方法组(P<0.05)。结论:改良外科洗手法培训方法可以提高实习学生操作的准确率、有效率和规范率,能够使其熟练掌握这项操作,大大降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丁晓琼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玉米须治疗子痫前期轻度与重度的效果。方法:将子痫前期轻度孕妇10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和对照组,收治子痫前期重度孕妇53例为治疗组2,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玉米须水煎代茶饮,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1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和治疗组2(P<0.05)。结论:玉米须对子痫前期轻度的治疗效果显著,自然分娩率提高。
作者:阿同古丽;刘华;金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中应用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收治瘢痕子宫孕妇70例为研究组,选取非瘢痕子宫孕妇7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阴道分娩,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对照组阴道分娩成功率远高于研究组(P<0.05),但两组中成功阴道分娩产妇的具体情况(产程、新生儿评价、分娩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娩能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中进行应用,且手术开展的安全性有一定的保障。
作者:陈侠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患者在急性加重期采用ICU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收治慢性肺心病患者84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ICU护理干预。结果:护理满意度分别为100%和83.33%,死亡率分别为2.38%和2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肺心病患者在急性加重期应选择ICU护理干预模式,能够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可加强呼吸道湿化。
作者:黄凤琪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不同年龄股骨颈前倾角的变化。方法:收治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600例,对比患侧与健侧股骨颈前倾角,分析股骨颈前倾角变化情况与年龄的关系。结果:同一年龄段患儿健侧的股骨颈前倾角会比患侧小(P<0.05);4岁以前,股骨颈前倾角会先减小后增大,变化速度较快;4岁之后,股骨颈前倾角呈稳定增大趋势,变化速度变缓。结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的股骨颈前倾角与年龄具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张维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对尿毒症难治性高血压(RH)患者血压(BP)及RA、AngⅡ的影响。方法:收治RH患者6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HD),试验组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BP,RA和AngⅡ浓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HD联合HDF治疗RH患者,可有效清除血浆RA和AngⅡ,降低患者BP,疗效显著。
作者:杨鹏;贺理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药塌渍配合中药贴敷对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的疗效观察。方法:收治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220例,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药塌渍配合中药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治疗后48 h、72 h、7 d、10 d疼痛数字评分情况及患者的疼痛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不同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塌渍配合中药贴敷治疗对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效果显著。
作者:赵丽霞;张艳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胸膜固定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非小细胞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电视胸腔镜下胸膜固定术,对照组给予胸腔闭式引流加胸腔内注射粘连剂治疗,比较两组胸腔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胸腔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9.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下胸膜固定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控制恶性胸腔积液。
作者:彭建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风湿寒性关节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温针灸治疗组给予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VAS评分。结果:温针灸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温针灸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风湿寒性关节痛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马吉丽;郭静;王凤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收治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老年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汀,分析两组房颤发作次数、持续时间、ST 段压低程度,并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血脂指标变化。结果:对照组房颤发作时间较治疗前有较多改善(P<0.05),观察组房颤发作次数、发作时间、ST段压低程度效果均优于对照组,较治疗前也有所改善(P<0.05);治疗后对照组TG下降,差异较大(P<0.05),观察组各项血脂水平均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降低房颤发生次数及发作时间,明显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在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中效果显著。
作者:欧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颈脊髓损伤后β-CTX与P1NP的检测及意义。方法:收治颈脊髓损伤患者56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入院时及入院后2周、4周、8周、12周的静脉血,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 P1NP 和β-CTX 水平。结果:入院后2周患者血清β-CTX值较入院时低,血清P1NP值较入院时高;入院后4周、8周、12周血清β-CTX值呈逐渐上升趋势,入院后4周、8周、12周血清P1NP值呈逐渐下降趋势。入院后12周血清β-CTX水平和入院时相比有明显升高,入院后12周血清P1NP水平和入院时相比有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颈脊髓损伤患者进行P1NP、β-CTX的检测,可以准确反映骨代谢情况。
作者:何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肱骨髁上骨折是小儿骨科常见的创伤,但是合并脑瘫的患儿比较少见。本文就1例脑瘫患儿肱骨髁上骨折护理做一简单阐述,以对今后临床护理工作有所帮助。
作者:苟锐瑞;曹鎏;周雅微;王玉召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不同年龄段食管癌患者胸腹腔镜联合手术的效果。方法:收治食管癌患者100例,分为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均采用胸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比较3组治疗效果。结果: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组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住院天数多于中年组,中年组住院天数多于青年组(P<0.05)。3组总有效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并发症发生率高于青年和中年患者,且青年和中年患者的临床疗效均优于老年患者,但安全性是相同的。
作者:李德茂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本文分析1例 AECOPD 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引起血象升高的情况,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血象升高,减少甲强龙剂量,白细胞降低。糖皮质激素可引起血象升高,临床药师应分析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指导后续治疗。
作者:程君;胡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联合得宝松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收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98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治疗,干预组给予玻璃酸钠联合得宝松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VAS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玻璃酸钠联合得宝松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梁永庆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在AECOPD急性加重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AECOPD 患者35例,COPD 稳定期患者及健康者各20例,测定血清 sTREM-1浓度,比较组间差异。结果:AECOPD组治疗前后的血清sTREM-1浓度均高于COPD稳定期及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sTREM-1水平对指导AECOPD患者的诊治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洪芳芳;吴晓东;朱立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颈静脉孔区原发肿瘤病变的CT和MRI诊断价值。方法:收治静脉孔区原发肿瘤病变患者10例,分析CT和MRI对鉴别肿瘤的优势和局限等。结果:6例颈静脉孔均匀性增加,4例呈现偏心性增加,增大呈椭圆形6例,圆形3例,不规则形状1例;CT结果显示骨质为吸收性破坏7例,浸润性破坏3例;在纵向生长方面,MRI显示6例,而CT显示2例,神经鞘瘤患者6例中MRI显示3例,而CT仅显示1例。结论:CT和MRI在颈静脉孔区原发肿瘤中具有各自的优势,所以在临床诊断中可以将两者联合起来应用,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诊断依据。
作者:李杨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冠心病的疗效。方法:收治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75例,随机分为B组和B+L组。B组单纯给予贝那普利治疗;B+L组给予贝那普利联合洛伐他汀治疗。结果:B+L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比 B 组高(P<0.05);B+L 组治疗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显著比 B 组好(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冠心病,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血脂指标,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赖妮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肾脏移植术的麻醉与管理。方法:收治肾脏移植手术患者6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①患者平均手术时间(2.49±0.32)h,移植肾在14 min 内泌尿,平均尿量(649.38±100.13)mL。②68例患者中,51例血压稳定,9例血压上升,8例血压下降。③2例出现肺水肿。结论:在肾脏移植术实施前,医护人员必须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工作,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取麻醉方案,提高麻醉成功率,为手术的进行提供条件。
作者:庞春霆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辅助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收治酒精性肝硬化患者3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注射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结果:研究组患者ALT、AST及GGT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但TBIL值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辅助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率低,安全性高。
作者:李代程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