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桓光;李惠涛;张鹃龄
目的 探讨PRK与LASIK治疗单纯性近视术后产生散光的原因及变化规律.方法 对屈光度-1.25D~-8.00D的单纯性近视385眼分别行PRK(201眼)及LASIK(184眼)手术,随访1年.结果 PRK与LASIK术后散光度逐渐减小或消失.术后各时期平均散光度PRK组均大于LASIK组,1周、1、3月有显著性差异(P<0.01),6、12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RK术后产生散光主要与角膜的损伤修复反应有关,而LASIK主要与手术并发症有关.
作者:郭宁;陆文秀;齐颖;李志辉;牛波;王钢;安伟丽;孟玉玲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我们自1993年起对小儿先天性白内障施行囊外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并对其中23眼在术后1年半内行Ⅱ期针撕后发障.术后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红海;孙金章;陈定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患者,男,38岁.1小时前在养蛇场参观时被一蝮蛇口喷毒汁溅伤左眼,立即以清水冲洗后仍觉左眼疼痛不适、畏光流泪,视物不清,急来我科就诊.检查:痛苦病容,左眼视力0.2,刺激症状显著,眼睑部高度肿胀,球结膜水肿、充血(+++),角膜浅层点状浑浊,基质层水肿明显,荧光素染色(-),角膜后KP(-),房水闪光(-),眼底检查不能窥见.
作者:杜刚;杨和春;汤亚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爆裂性眶壁骨折是指外部钝力作用于眼眶组织引起眶内压力突然增高,致使眶壁薄弱处爆裂、眶壁骨折或缺损而眶缘骨完整.由于CT及MRI的应用、眶壁骨折及眶内软组织损伤诊断率不断提高,以下就我们临床所见病例做一总结分析.
作者:王晓平;郭晓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眼挫伤与血清铁、锰、硒的关系.方法 对65例眼挫伤病例采肘静脉血,用JY-70(Ⅱ)合并型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并与200例正常人对照,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铁含量增加,P<0.05.锰、硒含量降低,P<0.01.结论 据含量变化,在治疗上给予补充或限制,有利于提高视力.此法简单,安全经济,有利于推广.
作者:康润梅;罗立勤;张华;康妮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改良垂直式小梁切除术与传统小梁切除术对治疗青光眼疗效的差异.方法 Ⅰ组采用改良垂直式小梁切除术60例66眼,Ⅱ组采用传统小梁切除术作对照组45例49眼,随访观察3~8月.结果 Ⅰ组术后眼压控制及功能性滤过泡均比Ⅱ组佳.术后并发症(浅前房、前房出血、脉络膜脱离、晶状体浑浊等)比Ⅱ组明显减少.结论 改良垂直式小梁切除术操作简便、创伤小、降压效果稳定可靠,是治疗青光眼较好的手术方法.
作者:龙曙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由于偏僻地区供电得不到保证,作者将额镜与充电式多用应急灯联合,经临床应用,较为满意.1.应急灯制作:(1)材料:额镜一个,充电式多用应急灯一台(市场有售),双股电线1 m,剪刀,502速粘胶,绝缘胶布.
作者:武彦铎;孙彦良;曹炳仁;王利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全视网膜冷凝术(PRC)联合小梁切除,自体巩膜条引流术与前视网膜冷凝术(ARC)联合小梁切除术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42例随机分成A、B两组,分别行ARC联合小梁切除术和PRC联合小梁切除、自体巩膜条引流术.结果 术后第1天,B组眼压明显高于A组,而术后末期随访B组眼压下降及虹膜新生血管消退均优于A组(P<0.05).结论 PRC联合显微小梁切除、自体巩膜条引流术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较理想手术.
作者:马进;陈大本;张群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例1,苏××,7岁,1992年1月5日姐弟俩因玩打火机不小心掉入取暖的火炉中,伸手去取时突然爆炸致2人眼伤.检查:右眼角巩膜破裂伤,伤口呈S型,全长8 mm,虹膜脱出,前房消失,瞳孔变形,晶状体(-),眼底未能窥见.视力:眼前数指,急送手术室进行角巩膜裂伤修复术.
作者:潘朝阳;潘晓峰;潘海阳;连春英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儿童眼外伤后前房出血是眼科常见急症,处理不当会危害患儿视力.对儿童外伤性前房出血的有效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们回顾性分析了1990~1998年36例因外伤性前房出血收住院儿童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和预后情况,以促进对其的防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援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碱性眼化学伤是常见眼外伤,灼伤后常发生角膜坏死、溃疡、甚至穿孔.以致发生睑球粘连、继发性青光眼、角膜血管翳、眼睑内翻倒睫等并发症.如何处理是值得讨论的问题.我院从1997~1999年3月收治严重的碱性眼化学灼伤6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良君;于晓莉;朱乃健;肖文玮;张颖;吉红云;孙以萱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玻璃体切除联合术治疗严重眼外伤的效果.方法 47例严重眼外伤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术,视外伤情况分别行前段、后段、前后段联合术,去除浑浊的屈光间质,直视下摘出异物,处理视网膜脱离,眼内炎者同时行晶状体摘出、气液交换、眼内注药.结果 术后达脱盲视力37例,脱盲率为78.7%.结论 严重眼外伤适时行玻璃体切除联合术,将更有效的挽救眼球和视力,是较好的手术方法.
作者:金姬;王青;刘秀伦;崔惠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后囊破裂的外伤性白内障的手术时机和技巧.方法 对28例(28眼)后囊破裂的外伤性白内障施行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Ⅰ期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结果 术中玻璃体脱出前房4眼.术后矫正视力<0.1者3眼,0.1~0.4者9眼,≥0.5者16眼.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内17眼,植入睫状沟内11眼.术后4眼出现瞳孔区纤维蛋白渗出,1眼人工晶状体脱位.结论 后囊破裂的外伤性白内障可行超声乳化Ⅰ期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作者:党锐;田骋;梁莉;王海颖;贾海妍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普遍开展的今天,如何预防细菌性眼内炎,作者采用庆大霉素浸泡人工晶状体的方法进行预防.报告如下:一般资料:随机分为两组,用药组:326例418眼中,男192例251眼、女134例167眼,年龄4~89岁(平均58.6岁);包括老年性白内障341眼,外伤性白内障21眼,先天性白内障12眼,无晶状体眼6眼,老年性白内障伴糖尿病28眼,萄葡膜炎继发性白内障3眼,青光眼并发性白内障3眼,电击性白内障3眼,后发性白内障1眼.
作者:张贤文;梁祖忠;黄洁成;马成;程杰;吴英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外伤术后或白内障术后,因后囊破裂,术中前房玻璃体切除不完全,嵌入切口.由于玻璃体牵拉而致瞳孔变形,甚至引发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近期我们用JYZ-1A型YAG激光机进行玻璃体牵拉带切除,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管润溪;管润农;管学刚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白内障晶状体囊外摘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并发无张力瞳孔虽不常见,却可影响术后视力的恢复,其机制至今不明,且无有效治疗方法.作者1993年~1998年遇到2例,报告如下.
作者:席晓勍;陆国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视神经鞘减压术的疗效.方法 20例管内段视神经间接损伤患者中(视力光感者3例,无光感者17例)5例施视神经管减压开放术,9例施视神经鞘减压术,6例拒绝接受手术,使用药物治疗.结果 5例视神经管减压开放术,治疗效果均不明显.9例视神经鞘减压术中,3例治疗效果显著.6例药物治疗者,治疗效果均不明显.结论 视神经鞘减压术治疗管内段视神经间接损伤,此方法有效可行.
作者:鞠岩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 为不摘除眼球配戴义眼而研制软性义眼.方法 采用水凝胶(聚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材料,用模具法分层幅照聚合成型.软性义眼规格有大中小分厚薄2种.结果 临床应用,眼球萎缩留有角膜等20例.角巩膜葡萄肿、无光感行玻璃体除、视神经离断术2例.2月后配戴软性义眼,配戴服贴,运动自如.结论 作者设想尽可能的保留其自身的、天然的带有各条眼肌的活体眼座,为不摘除眼球,直接配戴软性义眼创造条件.
作者:郑一仁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眼外伤是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世界上引起失明的6种主要原因之一[1],现就我院建院以来住院治疗的,184例严重眼挫伤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蒋坚;施彩虹;沈泽民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不同切口大小对白内障手术后视力和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 180眼白内障行3.2 mm小切口、6.0mm中切口超声乳化和12 mm大切口ECCE,并植入IOL,术后1年内观察视力和角膜散光.结果 中、小切口组术后裸眼视力明显优于大切口组,而术后散光明显低于大切口组(P<0.05);术后1月中、小切口组视力和散光无明显差异(P>0.05);小切口组更优越,术后几乎不产生新的散光,裸眼视力恢复更快.结论 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具有术后视力恢复快和散光稳定的优点.
作者:冯其高;丁克西;严宗辉;朱圣练;周国安;古洵清 刊期: 200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