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切口大小对白内障术后视力和角膜的影响

冯其高;丁克西;严宗辉;朱圣练;周国安;古洵清

关键词:白内障, 切口, 视力, 角膜散光, 人工晶状体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切口大小对白内障手术后视力和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 180眼白内障行3.2 mm小切口、6.0mm中切口超声乳化和12 mm大切口ECCE,并植入IOL,术后1年内观察视力和角膜散光.结果 中、小切口组术后裸眼视力明显优于大切口组,而术后散光明显低于大切口组(P<0.05);术后1月中、小切口组视力和散光无明显差异(P>0.05);小切口组更优越,术后几乎不产生新的散光,裸眼视力恢复更快.结论 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具有术后视力恢复快和散光稳定的优点.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相关文献
  • 羟基磷灰石植入术后活动义眼制作

    自1985年美国Perry首先将羟基磷灰石植入材料应用于临床研究,以其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及易于成形、钻孔等特点而成为理想的人工植入材料之一.特别是其配合一体化铨钉及活动义眼的制作,使效果更佳.不仅使义眼活动度好,而且减轻对下睑的压力,减轻对结膜的摩擦.

    作者:朱健;庄静宜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挫伤性前房积血与眼压

    目的 探讨挫伤性前房积血与眼压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56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与结论 挫伤性前房积血多发生于青年男性,前房积血伴有低眼压和眼后段损伤者视力预后差.

    作者:李林;周旌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鼻内窥镜下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慢性泪囊炎

    目前,在鼻内窥镜下行鼻腔泪囊造漏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已成为较广泛的手术,但由于造孔处易因肉芽组织和瘢痕而造成术后再阻塞,作者在鼻内窥镜下行鼻腔泪囊造漏中应用MMC,保持了新泪道通畅,现将1996年至1998年所作的40例49眼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文慈华;姚媛贞;张林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502胶水致眼部化学伤15例

    502胶水致眼伤是眼部化学伤的一种,如处理不当,可引起严重后果.因此提高人们对本病的认识,实有必要.作者遇15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院自1994年6月至1998年12月共治疗15例,男11例,占73.3%;女4例,占26.7%.

    作者:杨平荪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选择性前后囊联合环形撕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目的 探讨前后囊联合环形撕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技术.方法 对68例白内障施行前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手法碎核并植入人工晶状体.结果 56例撕囊一次成功,10例在囊膜剪辅助下完成,2例人工晶状体前囊孔夹持.术后1周平均眼压15.31±5.6 mmHg.术后3月矫正视力≥0.5者58眼占85.3%,瞳孔区透明,无明显人工晶状体偏位或眼底异常改变.结论 前后囊联合环形撕囊植入人工晶状体,是安全有效的预防术后后囊浑浊的常规方法之一.

    作者:李一壮;刘爱萍;姚长秀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塑料子弹致眼外伤30例临床分析

    近2年一种新型玩具枪射出的塑料子弹所致的眼外伤日渐增多.我院1997年1月至1999年7月共收治30例30眼,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30例中男25例,占83.3%;女5例,占16.7%.男∶女为5∶1.其中28例年龄为2~15岁,1例为52岁的男性,1例为48岁的女性.右眼16例,左眼14例.

    作者:周红;钮心瑜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视神经撕脱一例

    视神经撕脱临床上极少见,本院今年5月收治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28岁,农民,住院号167733,于1999年5月5日开拖拉机时因拖拉机双前轮突发暴飞而致头面部外伤,流血不止.半小时来本院急诊.

    作者:高和香;张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无张力瞳孔临床分析

    白内障晶状体囊外摘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并发无张力瞳孔虽不常见,却可影响术后视力的恢复,其机制至今不明,且无有效治疗方法.作者1993年~1998年遇到2例,报告如下.

    作者:席晓勍;陆国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人工晶状体脱位的预防和处理

    白内障摘出(ECCE or Phaco)并IOL植入手术,在诸多并发症中,IOL脱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对其处理方法各不相同.一般资料:自1986年~1998年采集的病例,其来源:本中心、山东、唐山、广州、天津市及新加坡.共10例10眼,年龄6~78岁.平均年龄50.2岁.女2例,男8例.

    作者:季建;孙慧敏;张红;汤欣;李筱荣;袁佳琴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292例(315眼)手术并发症分析

    目的 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疗效.方法 通过对292例(315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第1天视力≥0.8者占32.38%,第3天时为51.41%,后囊破裂占8.22%,角膜浑浊占5.14%.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占0.68%.结论 手术的主要并发症为后囊破裂,较严重的并发症为角膜浑浊,损害大者为眼内炎.

    作者:罗涣涣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兔视神经挫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兔视神经挫伤后视网膜、视神经结构及功能变化.方法 建立兔视神经挫伤模型,于不同时间作视网膜节细胞(RGC)、轴突染色记数,并检测闪光视诱发电位(FVEP).结果 伤后RGC数目持续下降并伴有轴突变性、坏死,4周时RGC平均记数为12.67±4.12/mm,轴突密度为36,085±285/mm2,均明显少于正常对照(P<0.01).在伤后4小时FVEP下降至对照眼的54%,并持续至8周.结论 兔视神经挫伤后RGC、视神经出现渐进性退变,伴有视神经功能即刻下降.

    作者:蔡莉;惠延年;马吉献;张鹏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手术探讨

    目的 比较全视网膜冷凝术(PRC)联合小梁切除,自体巩膜条引流术与前视网膜冷凝术(ARC)联合小梁切除术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42例随机分成A、B两组,分别行ARC联合小梁切除术和PRC联合小梁切除、自体巩膜条引流术.结果 术后第1天,B组眼压明显高于A组,而术后末期随访B组眼压下降及虹膜新生血管消退均优于A组(P<0.05).结论 PRC联合显微小梁切除、自体巩膜条引流术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较理想手术.

    作者:马进;陈大本;张群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接触甲醇作业工人的色觉影响

    甲醇属神经毒物,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的选择作用,能造成多种眼部病变.为进一步探讨甲醇对色觉的影响,本文对某制药厂甲醇接触工人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褚学斌;郭佳;崔守明;董云飞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外伤后白内障手术切口裂开一例报告

    患者,男,68岁,于1998年7月23日在我院行现代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顺利,切口共缝合5针.复诊过程中见切口愈合良好,角膜透明,房水清,瞳孔圆,人工晶状体正位,眼底见后极部散在微血管瘤及少许出血.

    作者:张晓林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河南地区角膜外伤及其他角膜病病种10年的变迁

    角膜外伤及其他角膜病是我国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角膜病的病种是否也发生了变化?为此我们回顾性地调查了1988年1月~1997年12月10年间收治于我院角膜病病种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卉旭;王丽娅;董君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儿童白内障一期后囊截开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探讨

    目的 探讨一期后囊截开对儿童白内障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后囊浑浊的预防作用.方法 对44例(52眼)儿童先天性和外伤性白内障采用一期后囊截开、部分切除或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术后随访3月以上.结果 出院时矫正视力≥0.5者达72%,随访显示90%术眼视轴区透明,眼底清晰可见.结论 后囊一期截开或部分切除可预防儿童白内障术后晶状体囊浑浊的发生.对于穿孔伤所致晶状体囊破孔较大者宜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

    作者:王政;陈桂香;谢德雍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接触扑草净工人眼部影响的调查

    近年来,我国生产和使用除草剂的数量已逐渐增多[1],扑草净的使用较为广泛,误服及通过呼吸道长时间吸入,可引起中毒[2].为了解扑草净对作业工人眼部的影响,我们对某农药厂接触扑草净作业工人进行了眼部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云;何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为评价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以小梁切除联合术中应用5-Fu作对照,治疗一组难治性青光眼并进行临床观察及疗效评价.报告如下:

    作者:杜宁静;钟海彬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管内段视神经间接损伤20例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视神经鞘减压术的疗效.方法 20例管内段视神经间接损伤患者中(视力光感者3例,无光感者17例)5例施视神经管减压开放术,9例施视神经鞘减压术,6例拒绝接受手术,使用药物治疗.结果 5例视神经管减压开放术,治疗效果均不明显.9例视神经鞘减压术中,3例治疗效果显著.6例药物治疗者,治疗效果均不明显.结论 视神经鞘减压术治疗管内段视神经间接损伤,此方法有效可行.

    作者:鞠岩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泪囊鼻腔吻合术452例临床分析

    我院1990年至1998年共施行泪囊鼻腔吻合术452例,464眼,效果满意.一般资料:本组男47例,女405例,男女之比为1∶86.年龄小4岁,大76岁,平均42.1岁.临床表现:溢泪,压迫泪囊区均见粘脓性分泌物溢出,泪道冲洗不通.

    作者:卢佩勇;高如尧;朱涛;蒙艳春;李力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