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13例青少年近视负荷试验结果分析

雷玉;梁业湘

关键词:青少年近视, 负荷试验, 近视眼, 高峰期, 治疗, 散瞳, 鉴定, 患者
摘要:青少年时期是近视眼发生的高峰期,要使具有近视的青少年在不散瞳的情况下,能尽快地确诊并得到及时的治疗,按照李长怙介绍的负荷试验,我们对1997年5月~1998年10月来我科就诊的113例青少年近视患者进行了鉴定,现总结如下:
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相关文献
  • 巩膜隧道切口儿童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

    目的探讨巩膜隧道切口行儿童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效果及优点.方法分别行角巩膜缘梯形切口和巩膜隧道切口,对46例(59眼)儿童外伤性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结果术后1周行角巩膜缘梯形切口者和行巩膜隧道切口者矫正视力≥0.5者分别占31%,76.7%,术后两周平均散光度分别为4.25±1.25D,1.50±0.75D.结论提示巩膜隧道切口的儿童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有视力恢复快、散光轻及并发症少的优点.

    作者:梁莉;田骋;王海颖;贾海妍;党锐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直肌联结术治疗水平直肌麻痹

    目的观察直肌联结术治疗水平直肌麻痹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从1993年7月~1996年12月采用直肌联结术联合同侧内直肌或外直肌后退矫正12例14眼近完全或完全性水平直肌麻痹的手术效果.随访时间2个月到5年,平均2年.结果一次手术后正位9例11眼,1例过矫6°,1例欠矫7°,1例经三次手术仍欠矫10°伴轻度上斜视,即合并出现了垂直性偏斜.全部病例外观满意,外转(外直肌麻痹者)与内转(内直肌麻痹者)功能部分恢复,固视野恢复12°~30°,平均20°,未发现眼前节缺血并发症.结论直肌联结术治疗水平直肌麻痹效果理想,文中对水平直肌麻痹的手术方法、眼前节缺血、手术效果等进行了讨论.

    作者:颜建华;吴中耀;麦光焕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近视眼防治研究方法学讨论(三)

    三、近视眼流行病学研究的一些问题1、近视眼流行病学是研究近视眼的分布特点、变化规律及决定因素,制定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眼的对策与措施.

    作者:汪芳润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儿童正视眼角膜表面形态特征的初探

    目的应用角膜曲率计与角膜地形图仪研究儿童正视眼角膜表面形态特征.方法对60例(115眼)正视眼儿童进行角膜曲率计与角膜地形图仪测量,并得出角膜不规则指数(CIM)与角膜表面形状系数(SF).结果两种测量方法在测量角膜曲率、角膜散光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测量散光轴向方面有显著统计学差异,但此差异无临床意义.本组儿童正视眼CIM值为:0.63±0.14,SF值为:0.27±0.07.结论儿童正视眼角膜表面呈托力克光学面;角膜曲率计与角膜地形图仪对于中央区角膜曲率测量有很好的一致性;儿童正视眼角膜表面具有一定的不规则性(CIM约0.63)和非球面特性(SF约为0.27).

    作者:徐栩;施明光;陈峰;蔡剑秋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新法治疗新生儿泪囊炎

    新生儿泪囊炎并不少见,传统方法多采用局部挤压或泪道探通术,但仍有少数病人不能治愈.我院采用鼻内镜经鼻道做鼻泪管开口破膜术取得成功,现介绍如下.

    作者:庞琳;肖水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儿童患者羟基磷灰石义眼台眶内植入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儿童患者眼球摘除术后用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义眼台眼眶内植入的疗效.方法儿童患者眶内HA义眼台植入133例,其中采用异体巩膜包裹义眼台35例,带预置线义眼台直接眶内植入98例.结果术后义眼台活动度较好,所配戴义眼外观满意.并发症主要为义眼台暴露(15例,11.3%),其中异体巩膜包裹义眼台发生率为20%,带预置线义眼台为8.2%,放射治疗后为60%.结论儿童患者眶内植入HA义眼台有助于眼眶发育和美容,眼眶放射治疗后易发生义眼台暴露,使用带预置线义眼台可减少并发症.

    作者:杨华胜;吴中耀;赵汉池;陈智聪;黄丹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用电生理方法对屈光参差性弱视视网膜及视中枢损害的研究

    目的应用临床电生理手段对屈光参差性弱视的中枢及外周损害作一些探讨.方法使用丹麦Evomatic 4000型电生理仪,全视野翻转棋盘格作刺激,选择90'、46.6'、20.7'三种空间频率,P-VEP与P-ERG同步记录的方法,对21例单眼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进行电生理检测,弱视眼P-ERG记录使用双眼注视、注视标调整寻找b波大振幅的方法,并与正常对照组儿童进行比较.结果弱视眼P-VEP N75潜伏期、P100潜伏期较正常儿童延长,P100振幅较正常儿童组降低.弱视眼P-ERG与正常儿童组比较并无明显异常.结论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损害、神经传导的时间延迟主要发生在视觉通路视网膜以上的部位,视网膜并无明显受损.

    作者:李晓清;郭静秋;蔡浩然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先天性下直肌缺如1例

    先天性下直肌缺如系发育异常所致[1].临床报道较少.现将我们1998年7月收治1例报告于下:

    作者:赵江浩;潘以方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先天性副泪小点一例

    患者杨××,女性,23岁.主诉:左眼间歇流泪1月余.检查发现左眼上下睑缘均见两对泪小点.靠鼻侧的一对泪小点开口为椭圆形,位于距内眦约3mm的睑缘内侧,不易发现;靠颞侧的一对泪小点开口呈圆形,位于距内眦约6mm的睑缘内侧,较易发现,上下睑缘相邻两个泪小点之间的均有少许分泌物贮留.探通发现上、下睑缘的两对泪小点各通入一泪小管,泪道冲洗通畅.分泌物去除后,溢泪症状消失.

    作者:顾宝文;王抗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儿童单侧性白内障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目的探讨儿童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时机、屈光度选择及疗效.方法总结79例(先天性26例,外伤性53例)儿童单侧性白内障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矫正视力0.5以上者占72.1%,后囊混浊发生率高(93.6%).结论植入人工晶体早年龄3岁为宜,影响儿童术后视力恢复的重要因素是弱视和后囊混浊.

    作者:殷小龙;鲁纯葆;彭小维;张海潇;倪焰;毛欢文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眼球震颤阻滞综合征(附3例报告)

    眼球震颤阻滞综合征的特点为内斜视前先有眼球震颤,双侧外展神经假性麻痹以及当注视眼由内转位向外转位运动时,出现显性眼球震颤.本文报告3例眼球震颤阻滞综合征,对其发病率、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和手术方法作了简要讨论.

    作者:王昆明;张方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儿童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治疗

    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是由于鼻泪管远端一薄层粘膜(Hasner膜)未穿孔引起.据文献报告足月儿发病率6%以上[1],早产儿可高达11%[2].90%以上先天性鼻泪管阻塞可在1岁以前自然穿孔或经泪囊按摩、泪道冲洗治愈[3,4].如果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持续存在,则需要进行手术解除阻塞,恢复导泪功能.从1995年10月至1998年10月,我们采用泪道探通联合泪道插管技术治疗儿童先天性鼻泪管阻塞45例50眼,经随访3个月至3年,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李平;刘辅蓉;莫元外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综合疗法治疗新生儿泪囊炎

    新生儿泪囊炎多数来源于先天性鼻泪道口膜性物退化不全或阻塞,是婴幼儿常见的眼病之一.我院于1992年至1998年10月采用综合疗法治疗新生儿泪囊炎138例179眼,报道于下.门诊新生儿泪囊炎患儿138例,男性90例,女性48例;单眼97例,双眼41例.年龄小1个月,大2岁10个月,平均5个月.治愈94例,经过随访无一例复发,随访时间长5年,短1个月,平均9个月.

    作者:徐世平;李燕秋;王文婷;沈海泉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外伤性近视1例

    患儿男,13岁.1999年4月22日患儿玩耍时,用木棍触动埋在土中的捕鼠夹,被土块崩伤左眼,当即感眼痛、视物模糊,但未敢告知家长.2天后被发现送我院就诊.

    作者:张沧霞;杨杏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学龄前儿童泪小管断裂16例临床分析

    泪小管断裂多发生于青壮年,学龄前儿童较少见.自1989年~1998年我们收治外伤性泪小管断裂186例.其中7岁以下学龄前儿童16例.经过半年~8年随访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耀峰;李平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角膜矫形术治疗近视眼近期疗效观察

    近视眼是常见的屈光不正,一个世纪以来,全世界眼科医生一直在探索各种治疗近视眼的方法.目前,角膜矫形术[1,2](Orthokeratology, OK,亦称角膜塑形术)是临床上比较满意的非手术治疗轻、中度近视的一种方法.通过夜间睡眠时佩戴高透氧性半硬性角膜接触镜,改变角膜表面曲率半径,降低近视屈光度,从而提高白天的裸眼远视力.方法简便,安全可靠,效果较确切.自1998年7月以来,我科进行角膜矫形术治疗轻、中度近视,近期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徐英杰;高彩玲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提上睑肌缩短加上横韧带加强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

    目的为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寻求更好的手术方法,以达到功能矫正和美学更佳的双重效果.方法选择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36眼行提上睑肌缩短术联合上横韧带固定术.结果术后早期平视睑裂6mm者33眼(91.7%),上睑缘弧度及双重睑形成良好,双侧眼窝深度对称.术后仅部分病例早期有轻度闭合不全,1例一过性轻度结膜脱垂.结论该术式在改善提睑功能和取得美学效果两方面对矫正重度上睑下垂都达到良好效果.

    作者:庞琳;甘晓玲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儿童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现状(二)

    三、视力结果儿童白内障术后的视力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白内障的发生时间、白内障的类型、混浊程度、单眼还是双眼、手术时机、术后矫正情况、弱视治疗的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等有关.

    作者:朱刚;谢立信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Marfan综合征双眼晶状体前房脱位一例

    患儿男,9岁.半年前曾被母亲掌击右面部,第2天右眼疼痛,畏光流泪.家长发现患儿右眼内有一透明球状物,在当地医院诊断不明.3月前,左眼也疼痛,畏光泪流.家长发现左眼内也有一球状物,与右眼位置,形态相同.数天后消失不见,症状随之缓解.

    作者:张唯伟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摄影验光在临床应用的评估

    摄影验光是应用摄影技术将视网膜反射出的光拍摄下来,因屈光状态不同瞳孔区出现不同光影,从而可测出被检者的屈光状态和屈光度[1].现将我院应用双裂隙偏心摄影验光仪临床应用情况介绍和评估如下.

    作者:梁纳;何志远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