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伟玲
目的:探讨榄香烯注射液联合长春瑞滨+顺铂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收治晚期NSCLC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长春瑞滨+顺铂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榄香烯注射液.结果:观察组CBR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中位TT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榄香烯注射液联合长春瑞滨+顺铂化疗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优于单纯化疗.
作者:徐礼;邬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胰岛素、C肽水平与肾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收治糖尿病肾病患者、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健康人各30例,分别设为A组、B组与健康对照组,对三组人员的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C肽、肾小球滤过率进行测定.结果:A、B两组胰岛素(Ins)、C肽(C-P)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ISI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肾小球滤过率(eGFR)与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呈正相关(P<0.05).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Ins和C-P水平较高,且随着肾功能逐渐衰退,对胰岛素的拮抗逐渐加重,临床可将Ins与C-P水平作为预测病程进展的指标.
作者:向省平;刘琳;高学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对急诊颅脑创伤患者的影响.方法:收治颅脑创伤患者8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不给予院前急救处理,试验组给予院前急救处理.结果:试验组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颅脑创伤患者给予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处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维忠;廖云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在社区高脂血症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社区高脂血症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70例.常规组按照常规访谈方法进行管理,研究组则采用动机性访谈管理.结果:两组在患者自我管理量表评分以及管理前后的血脂水平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社区高脂血症患者管理中通过应用动机性访谈,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保证患者血脂控制在合理水平,减缓心脑血管疾病发展.
作者:毛秋灵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儿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患儿130例,均行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观察检验结果.结果:130例患者中,85例(65.4%)存在异常,分别为小细胞性贫血27例(20.8%)、感染24例(18.5%)、异型淋巴细胞增多34例(26.2%).结论: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儿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段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患者96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96例患者中,18例死亡,死亡率18.75%;治愈78例,治愈率81.25%.结论:患者若出现血清电解质危急值且纠正不及时,死亡率非常高,应加强血清电解质危急值的报告制度及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度.
作者:鲍红刚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不同CT征象及其联合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价值.方法:从甲状腺乳头状癌CT表现中选出136例197枚PCT,并选取同期164例215枚结节性甲状腺肿CT征象.结果:单个CT征象中,咬饼征的特异性、敏感度高;两项CT征象中,咬饼征联合不规则结节形态诊断价值高;随着联合征象增多,其诊断敏感度可下降而特异性却逐渐升高.结论:多个征象联合运用可明显提升诊断的特异度,疾病诊断价值高,可降低误诊概率.
作者:张维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脉管瘤按其血管及淋巴管成分的多少分为血管瘤、淋巴管瘤及血管淋巴管瘤,多见于皮肤和皮下,发生于肠道黏膜的少见,而发生于小肠黏膜的多发性脉管瘤极其少见.我院于2016年1月20日收治青少年肠道多发脉管瘤患者1例,结合相关文献,对该病的发病症状、体征、诊断及治疗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邝嘉瑜;杨发俊;杨勒;胡钶;刘锦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米菲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依沙吖啶引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引产手术患者58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依沙吖啶引产,观察组采用依沙吖啶结合米菲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比较两组引产效果.结果:观察组宫缩发动时间、引产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引产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菲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依沙吖啶引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廖福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原因与状况.方法:收集164例血源性职业暴露工作人员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医生和护士的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偏低,护工发生率相对较高;医生与护士的暴露环节主要为注射与缝合,护工为医疗垃圾回收过程;暴露病原种类为乙型肝炎病毒.结论:医务工作者职业风险性较高,而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患者稳定性较差,故而必须要加强相关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防控措施.
作者:邓国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产妇产褥期心境及自我护理能力方面的影响.方法:收治健康产妇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给予延续性护理.结果:观察组心境得分、自我保护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对产妇产褥期心境及自我护理能力影响显著,能够有效改善产妇心境状态,提高产妇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孙红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农村老年人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对农村老年人进行为期1年的社区护理干预,收集干预前后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社区护理干预后老年人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的行为、遵医行为、满意度均有所提高.结论:通过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可帮助老年人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率,建立健康行为,加强遵医行为,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银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TMZ)治疗稳定型心绞痛(SAP)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SAP患者8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如应用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和(或)钙拮抗剂等,所有患者在心绞痛发作时,均舌下含用硝酸甘油.对照组具体应用的药物为阿司匹林、普伐他汀、倍他乐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TMZ.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程度、心电图、运动耐量、心肌供血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心电图、运动耐量和心肌供血改善情况均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TMZ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可显著改善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心肌缺血,缓解临床症状,治疗后运动耐量好,疗效确切.
作者:芮长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不同沐浴方式对新生儿情绪的影响.方法:收治正常新生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盆浴,对照组采用淋浴,比较两组新生儿情绪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情绪良好者占68.04%,高于对照组的32.74%(P<0.05).结论:盆浴能减少新生儿沐浴过程中的不安全感,更好地稳定新生儿情绪.
作者:贺长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方法:收治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56例,利用抽签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治疗,研究组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肝脾情况、肝纤维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疗效较为理想,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肝脾情况以及肝纤维指标.
作者:吴会民;夏范蕾;蔡瑞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继发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动态血压监测中的日间和夜间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方法:收治高血压患者48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按照病因将其分为观察组(继发性高血压)与对照组(原发性高血压),各24例;对这两组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观察组患者24 h、日间与夜间收缩压与舒张压平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夜间负荷压力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观察组患者大多日间与夜间节律呈减弱或消失趋势,对照组患者大多呈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该特点可作为鉴别继发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依据,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作者:雷琳;赵芝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常见临床不合理用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收集860例患者病例,对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率30.0%.结论:不合理应用抗生素、过量使用抑酸药物、重复用药、因药效发生拮抗作用而发生的不良反应、药理与病情不符合是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原因.
作者:王晓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百令胶囊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糖尿病肾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替米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百令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肌酐(SCr)值、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C反应蛋白(CRP)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百令胶囊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雷光艳;郑兰;颜晓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陈林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是以阴阳学说为理论基础,从自然、社会、人自身的角度认识人体、认识疾病并解决健康问题;其哲学属性、人本理念在当今尤其具有先进性.
作者:郭景宜;熊丽辉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