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锋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困难气道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插管中的麻醉效果.方法:收治行纤维支气管镜插管的困难气道患者94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右美托咪定麻醉.结果:观察组在T1~T3时H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Ramsay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需要行纤维支气管镜插管的困难气道患者可予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可起到有效的镇静作用,且不影响患者的生命体征.
作者:向元军;李军祥;阳旭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即刻乳房再造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运用价值.方法:收治乳腺癌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行即刻乳房再造,对照组在根治术后行延期乳房再造术.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和治疗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延期乳房再造,即刻乳房再造改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治疗有效率,提升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
作者:叶丽芬;敖彩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在骨肉瘤新辅助化疗后预防白细胞减少的有效性.方法:A组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B组使用PEG-rhG-CSF治疗,对比给药间期的差异.结果:B组白细胞恢复正常天数明显小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在骨肉瘤新辅助化疗后,使白细胞恢复正常的时间较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短.
作者:吴林波;艾克拜尔·尤努斯;陈江涛;麦麦提艾力·阿不力克木;姜大为;龙志成;宋兴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产妇产褥期心境及自我护理能力方面的影响.方法:收治健康产妇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给予延续性护理.结果:观察组心境得分、自我保护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对产妇产褥期心境及自我护理能力影响显著,能够有效改善产妇心境状态,提高产妇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孙红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流动树脂应用于畸形中央尖预防性填充治疗的效果.方法:收治畸形中央尖患者84例(患牙126颗),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研究组采用流动树脂行封闭治疗,参照组采用多次少量磨除畸形中央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和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流动树脂应用于畸形中央尖预防性填充治疗的效果显著.
作者:郭璟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non-HDL-C/HDL-C)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收治冠脉造影患者267例,分为冠心病组(CHD组)和非冠心病组(NCHD组),评价non-HDL-C/HDL-C比值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结果:两组HDL-C、APOB、Hs-CRP、UA、LDL-C/HDL-C、non-HDL-C/HDL-C、Gensini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on-HDL-C/HDL-C比值随着冠脉血管病变支数的增加而升高(P<0.01);冠心病患者non-HDL-C/HDL-C比值和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284,P<0.01;r=0.403,P<0.01);以Gensini积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non-HDL-C/HDL-C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独立相关(P<0.01).结论:non-HDL-C/HDL-C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独立相关.
作者:葛保民;蔡尚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深入分析和探究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对于复治涂阳肺结核的治疗结果,然后探讨其实际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70例,然后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A组35例和B组35例,对A组的患者进行化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给予左氧氟沙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显效15例,好转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68.57%;B组患者显效21例,好转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57%;B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A组患者进行治疗后出现恶心呕吐症状的患者4例,出现失眠症状的患者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B组恶心呕吐症状1例,失眠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5.17%,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在复治涂阳肺结核的治疗方面,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的应用效果良好,通过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同时在大程度上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张学忠;李霞;蒋晓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患者96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96例患者中,18例死亡,死亡率18.75%;治愈78例,治愈率81.25%.结论:患者若出现血清电解质危急值且纠正不及时,死亡率非常高,应加强血清电解质危急值的报告制度及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度.
作者:鲍红刚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匹伐他汀治疗高龄老年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治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老年患者51例,分成A、B两组,分别给予匹伐他汀、阿伐他汀治疗.结果:两组病患治疗后的TC、LDL-C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匹伐他汀治疗高龄老年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安全、有效.
作者:於宏;马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社区医生抗菌药物的认知及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选某市10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分析社区医生对抗菌药物的认知及使用情况.结果:社区医生对抗菌药物的认知程度较高,对抗菌药物的常识了解程度良好;在社区医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上,不合理使用占53.6%.结论:社区医生对抗菌药物的认知程度还有待提升,不合理使用状况较多,需规范药物使用方法.
作者:黄永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ARIMA预测模型在医院统计预测中的应用.方法:应用ARIMA预测模型,对某中医医院出院人数进行统计.结果:出院人数预测方面,ARIMA预测模型绝对误差平均52.92,相对误差绝对值平均8.11%.结论:ARIMA预测模型对某中医医院出院人数发展变化规律的分析有较好的适应性和实用性,可以为医院今后工作的发展规划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余琴;陈岩;李崇瑞;阚飞;潘开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联合铋剂、两种抗生素的四联方案根治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治Hp感染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3联治疗组及加入丽珠得乐的4联治疗组.结果:治疗后,A组Hp根除率高于B组(P<0.01),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结论:质子泵抑制剂联合铋剂、两种抗生素的4联疗法作为Hp根除治疗的初治方案,Hp的根除率更高,效果好,安全性高.
作者:寇会玲;宗立永;王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护理评估是护理程序的基础,能为护理活动提供可靠依据.小儿护理评估的难度大于成人,在对小儿进行护理评估时,应了解小儿护理评估的特点,运用多方面知识,获得全面、正确的主观、客观资料,为制定护理方案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李会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陈林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不同沐浴方式对新生儿情绪的影响.方法:收治正常新生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盆浴,对照组采用淋浴,比较两组新生儿情绪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情绪良好者占68.04%,高于对照组的32.74%(P<0.05).结论:盆浴能减少新生儿沐浴过程中的不安全感,更好地稳定新生儿情绪.
作者:贺长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肾结石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收治肾结石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康复时间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优质护理能提高肾结石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陆伟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Ⅱ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管理方法.方法:收治外科Ⅱ类切口手术患者100例,按照住院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没有予以干预措施,观察组予以干预性管理措施.结果:观察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合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抗菌药物费用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Ⅱ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需要予以规范化管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缓解患者的经济压力.
作者:刘仕彪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收集100例孕妇资料,对其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产妇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医院因素、对护理人员的管理因素、产妇的个人因素等.结论:在产科对于产妇的护理过程中,明显存在一些不安全的因素,医院应该加强对护理人员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设置比较完善的紧急预案与问题对策,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宋雪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高脂血症患者88例,分为一般组与研究组各44例,一般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研究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血脂水平优于一般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患者疗效优于辛伐他汀.
作者:李红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对于阑尾炎患者在其围手术期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阑尾炎需手术治疗的患者72例,随机平分为两组.试验组在围手术期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在围手术期采用常规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将组间数据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试验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8.3%),明显低于对照组(27.7%),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阑尾炎患者在其围手术期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较好,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有所下降.
作者:邓秀琴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