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敏
目的:探讨腰椎退变性侧弯并椎管狭窄症不同手术疗效及影像学结果.方法:收治腰椎退变性侧弯伴椎管狭窄症手术者35例,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单纯减压术式)6例、B组(减压固定术式)29例,分别通过影像学测量其矢状面及冠状面参数,对比分析各组的术后效果.结果:B组术后Cobb角、L4/L5倾斜度均显著低于术前,矫正成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腰椎前凸角(LL)及骶骨倾斜角(SS)指标较术前改善(P<0.05).结论:腰椎退变性侧弯伴椎管狭窄症处于平衡状态者可采取单纯椎管减压手术治疗.对于脊柱失平衡患者,改善冠状面及矢状面平衡,才能获得良好结果.
作者:吴世栋;李浩然;张建华;王恒俊;赵宝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社区重性精神障碍患者死亡病例现状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死亡重性精神障碍患者180例,采用自制定式调查问卷及《死因报告卡》进行相关信息分析.结果:180例死亡重性精神障碍患者中,死亡与病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前未服药与服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监护与有监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病种中,前3位是精神分裂症、中-重度精神发育迟滞、癫痫所致精神障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力普及精神卫生知识,急性期住院规范治疗,恢复期坚持服药,巩固疗效,建立完善的社会、家庭支持系统,加强监护,是减少社区重性精神障碍患者死亡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跃坤;黄芹;赵丽琼;王延军;王忠;张超;罗诚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本文分析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有效维护骨科护理安全的方法.在骨科临床护理中,医护人员应该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工作,注重细节上的护理工作,提高护理水平,保障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和骨科患者的生命健康.
作者:周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儿科实施风险防范式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62例患儿实施风险防范式护理,设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62例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科实施风险防范式护理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降低各类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王振英;任广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对全科团队模式在上海市高桥社区糖尿病管理的作用与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通过对上海市高桥社区糖尿病患者开展全科团队模式管理,比较实施前后糖尿病管理指标、糖尿病患者生化指标及糖尿病知识知晓率的变化.结果:全科团队模式管理实施后患者的管理率、登记率、随访率、规范管理率、糖尿病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P<0.01);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明显下降(P<0.05);服药依从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全科团队模式可有效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效果,值得开展.
作者:周建新;刘红;丁以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产科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产妇1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施以母婴床旁护理,对照组施以传统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婴儿护理技能熟练度、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都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科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护士的责任性与护理效果,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较高,有利于提高产科的服务质量.
作者:尹绪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65岁以上老年人的健康体检结果,了解本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现状.方法:对2416例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分析健康体检结果.结果:女性慢性病和异常指标检出率高于男性.不同性别检出率比较:高血压、血脂异常、超重或者肥胖、心电图异常、脂肪肝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检出率比较: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或者肥胖、心电图异常、脂肪肝等指标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是慢性病的高发人群,健康体检能及时发现社区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有助于全科医生及时进行干预.
作者:赵西芳;黄学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护理对脑梗死老龄人群的效果.方法:收治脑梗死老龄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早期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的遵医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QOL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护理组改善幅度更明显(P<0.05).结论:对脑梗死老龄人群给予早期心理护理可显著提升患者遵医水平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锐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MSCT对肾上腺外伤性血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CT证实的肾上腺外伤性血肿31例的CT表现.结果:26例位于右侧肾上腺,4例位于左侧肾上腺,1例双侧肾上腺.CT平扫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稍高密度肿块影.5例增强扫描,3例急性期血肿无强化,2例慢性期血肿边缘呈环形强化.结论:MSCT对肾上腺外伤性血肿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罗家滨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正念的临床疗效已逐渐得到证实,但其机制仍有待深入探讨.正念已成为诸多标准心理治疗模式的关键环节.近年对正念的研究重点逐渐从临床转向作用机制的探寻,短期训练即可引起与传统练习类似的脑结构及功能变化.本文着重对短期正念训练的脑磁共振研究进行简要回顾.
作者:肖琴;武丽莎;陈壮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细节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细节护理应用于手术室中,可取得显著的护理效果,使手术室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减少,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纤维结肠镜在老年急性阑尾炎诊断、特别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收治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40例,分两组,试验组采取经纤维结肠镜取石冲洗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在治疗后腹痛完全缓解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住院天数等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经纤维结肠镜逆行治疗阑尾炎方法,创伤小,治疗风险小,效果好,为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提供了一个能够快速明确诊断,及时、有效治疗而又能够耐受的全新方法.
作者:周耀湘;汤建华;刘及时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收治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患者50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研究组采用西医联合中医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率、住院时间、子宫摇举痛缓解时间和下腹疼痛缓解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医联合中医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的效果显著.
作者:陈光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效果.方法:每个月随机抽取100张门诊处方和每名住院医师3份出院病历,临床药师进行用药分析点评,对临床不合理用药进行药学干预.结果:经过药学干预,临床不合理用药明显减少,临床合理用药情况得到提高.结论:药学干预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闫菊芬;刘金荣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中药雾化治疗和预防儿童雾霾相关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患者160例,随机分为综合对照组、综合观察组、单雾化对照组和单雾化观察组,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两个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咳嗽缓解时间和咳嗽消失时间均显著优于对应的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中药雾化治疗和预防儿童雾霾相关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胡清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青少年股骨颈骨折在临床中较少发生,而股骨头坏死是其坏的结果.目前的治疗方法很多,效果均较满意.本文就青少年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的影响因素及股骨头坏死后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进行阐述.
作者:王鹏;栗树伟;王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胆石症患者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收治胆石症患者200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191例胆石症临床治愈,未发生胆瘘和腹腔严重感染及明显后遗症.结论:胆石症手术是一种变异性较大而又较为复杂的腹腔手术之一,即使是术前诊断明确也应考虑到术中异常情况,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徐浩;蒋林哲;钟秀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胃镜下喷洒凝血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同时采用胃镜下喷洒凝血酶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胃镜下喷洒凝血酶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徐涛;于淑霞;薛建波;金慈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工娱疗法对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收治精神病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两组均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24周工娱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SSPI量表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SSPI量表中生活能力、社会交际、社会活动技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工娱疗法能够有效改善精神病患者的社会功能,促进疾病康复,减轻患者家属及社会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重返社会.
作者:邵曰府;申安平;邵维集;任玉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治疗因吐舌习惯造成的患者前牙开牙合并牙龈纵裂的临床有效措施.方法:收治前牙开牙合并牙龈纵裂患者12例,在相应的检查后制定针对性的矫形方案,然后应用直丝弓矫治器进行矫正,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经矫正治疗后,牙开牙合消失,咬合关系恢复正常,治疗时长(21.98±7.92)个月,同时患者的牙周疾病得到改善9例.结论:经全面地诊断与针对性的矫形措施能有效地治疗前牙开牙合疾病,恢复牙齿的正常咬合,同时经矫正过程中的正畸力可逐渐调整上颌骨与下颌骨的相对位置.
作者:黄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