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润美
乳腺增生是女性的高发病种,现代医学主要采用激素及手术治疗,激素治疗不良反应大,易复发,手术治疗患者难接受且不能根治.口服中药疗效确切,但疗程长,患者不易坚持.中医外治在治疗乳腺增生方面有独特的疗效,治疗方法较多,有明显的优势.现对近年来中医外治法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的临床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潘凤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工娱疗法对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收治精神病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两组均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24周工娱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SSPI量表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SSPI量表中生活能力、社会交际、社会活动技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工娱疗法能够有效改善精神病患者的社会功能,促进疾病康复,减轻患者家属及社会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重返社会.
作者:邵曰府;申安平;邵维集;任玉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拜糖平与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方法: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5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给予拜糖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值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糖值均有所改善,研究组的餐后血糖值下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空腹血糖值下降程度低于研究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拜糖平与二甲双胍均有显著的降糖作用,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高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绩效考核在优质护理病房中的应用.方法:将护理总体工作进行绩效考核管理分类,通过绩效考核评分对施行前后的护理工作做对比.结果:将绩效考核引入到优质护理病房中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患者满意度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都得到了进步,护理人员的专业理论与实践操作技能优秀率得到了提高.结论:绩效考核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各项指标,是一项现代护理工作管理模式.
作者:王燕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65岁以上老年人的健康体检结果,了解本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现状.方法:对2416例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分析健康体检结果.结果:女性慢性病和异常指标检出率高于男性.不同性别检出率比较:高血压、血脂异常、超重或者肥胖、心电图异常、脂肪肝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检出率比较: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或者肥胖、心电图异常、脂肪肝等指标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是慢性病的高发人群,健康体检能及时发现社区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有助于全科医生及时进行干预.
作者:赵西芳;黄学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护理对脑梗死老龄人群的效果.方法:收治脑梗死老龄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早期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的遵医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QOL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护理组改善幅度更明显(P<0.05).结论:对脑梗死老龄人群给予早期心理护理可显著提升患者遵医水平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锐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治疗因吐舌习惯造成的患者前牙开牙合并牙龈纵裂的临床有效措施.方法:收治前牙开牙合并牙龈纵裂患者12例,在相应的检查后制定针对性的矫形方案,然后应用直丝弓矫治器进行矫正,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经矫正治疗后,牙开牙合消失,咬合关系恢复正常,治疗时长(21.98±7.92)个月,同时患者的牙周疾病得到改善9例.结论:经全面地诊断与针对性的矫形措施能有效地治疗前牙开牙合疾病,恢复牙齿的正常咬合,同时经矫正过程中的正畸力可逐渐调整上颌骨与下颌骨的相对位置.
作者:黄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抽动障碍是以运动性或发生性抽动为主要表现,以4~12岁为多见,男孩多于女孩.本文主要对抽动障碍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包括临床表现、病因学说、症状评估及诊断、治疗方法等.抽动障碍的预后相对良好.
作者:毛莹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细节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细节护理应用于手术室中,可取得显著的护理效果,使手术室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减少,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椎管内麻醉对老年行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收治老年骨科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结果:对照组患者麻醉药物用量、手术时间、睁眼时间及语言陈述时间均多于观察组(P<0.05);术后1 h、6 h,对照组患者MMSE评分均小于观察组(P<0.05).结论:采用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术后患者意识恢复时间短,麻醉药物用量少,安全性高,患者耐受力较强.
作者:张继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和手术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远期效果.方法:收治原发性肝癌患者84例,应用切除手术的42例患者为切除组,应用射频消融术的42例患者为射频消融组.结果:射频消融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切除组短,术中出血量低于切除组;射频消融组术后发生疼痛、发热、腹腔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切除组(P<0.05).结论: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应用射频消融和手术切除后生存率和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应用射频消融治疗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作者:潘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欣母沛在产后大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产后大出血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欣母沛,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止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欣母沛在产后大出血中有助于提高止血成功率,安全性较高.
作者:赵忠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儿科实施风险防范式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62例患儿实施风险防范式护理,设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62例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科实施风险防范式护理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降低各类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王振英;任广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腰椎退变性侧弯并椎管狭窄症不同手术疗效及影像学结果.方法:收治腰椎退变性侧弯伴椎管狭窄症手术者35例,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单纯减压术式)6例、B组(减压固定术式)29例,分别通过影像学测量其矢状面及冠状面参数,对比分析各组的术后效果.结果:B组术后Cobb角、L4/L5倾斜度均显著低于术前,矫正成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腰椎前凸角(LL)及骶骨倾斜角(SS)指标较术前改善(P<0.05).结论:腰椎退变性侧弯伴椎管狭窄症处于平衡状态者可采取单纯椎管减压手术治疗.对于脊柱失平衡患者,改善冠状面及矢状面平衡,才能获得良好结果.
作者:吴世栋;李浩然;张建华;王恒俊;赵宝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中药雾化治疗和预防儿童雾霾相关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患者160例,随机分为综合对照组、综合观察组、单雾化对照组和单雾化观察组,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两个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咳嗽缓解时间和咳嗽消失时间均显著优于对应的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中药雾化治疗和预防儿童雾霾相关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胡清伟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并观察左卡尼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性状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次透析结束后,观察组给予左卡尼丁,对照组不使用.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微炎性状态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各项炎症指标情况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卡尼丁能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性状态,对其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徐海平;李秀丽;孙福云;许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本文分析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有效维护骨科护理安全的方法.在骨科临床护理中,医护人员应该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工作,注重细节上的护理工作,提高护理水平,保障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和骨科患者的生命健康.
作者:周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脑电图与CT在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价值.方法:收治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CT组和脑电图组,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结果:CT组诊断符合率、检出率和颅内出血显示率均明显优于脑电图组(P<0.05).结论:CT在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价值显著.
作者:韩少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治疗方法.方法: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吸入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噻托溴铵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PEF、FEV1、FEV1/预计值水平以及对照组患者的PEF水平均有所升高,观察组患者的FEV1、FEV1/预计值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具有稳定的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肺功能指标及呼吸状况,安全有效.
作者:朱小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支原体肺炎患儿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3岁以下口服阿奇霉素10 mg/kg,1次/d,服3 d停4 d,2周1个疗程;3岁以上给予阿奇霉素注射液10 mg/kg+200 mL 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6 d,改为口服,2周1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氨溴索注射液7.5 mg+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2次/d,连续治疗7 d.结果: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胸片检查是诊断小儿支原体肺炎的重要措施依据.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退热时间、咳喘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肺部炎症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大呼气量(FEV1)、大呼气流速(PEF)、用力呼气25%流速(MEF25)、用力呼气50%流速(MEF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胸片检查是诊断小儿支原体肺炎的重要措施依据.阿奇霉素联合氨溴索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效果显著.
作者:王芳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