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手术”栏目,是本刊的核心精品栏目,由编辑部向国内外具有一流水平的专家、采用特约稿件方式组稿。《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作为力争把这个栏目开辟为指导年青医师、展示大家风采的优秀平台。请您准备下述内容:1.提供一个手术录像,也可以是连续几个手术的合集。格式采用MPG、MPEG、AVI、Rmvb均可,如有字幕、配音更佳。请您刻录光盘或用U盘拷贝提供。编辑部将根据出版需要视频、音频、字幕、转场、剪辑、编剧、美术等后期制作。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名家讲座”栏目,是本刊的核心精品栏目,由编辑部向国内外具有一流水平的专家、采用特约稿件方式组稿。《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作为中华品牌,力争将这个栏目开辟为指导年青医师、展示大家风采的优秀平台。请您准备下述内容:1.请您提供一个讲座录像,也可以是连续几个讲座的合集。格式采用MPG、MPEG、AVI、Rmvb均可,如有字幕、配音更佳。请您刻录光盘或用U盘拷贝提供,或联络我们用QQ在线传给我们。欢迎作者自行添加字幕、配音(视频前部请加一屏:讲座题目、单位名称、讲座者姓名)。编辑部将视情况进行视频、音频、字幕、转场、剪辑、编剧、美术等再进行后期制作。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近年来,飞秒激光( FS)被引入白内障手术,展现了其许多潜在的优势。 FS实现了精准角膜切口、前囊膜切开及晶状体碎核的自动化操作,可获得更准确、有效的人工晶状体( IOL )位置和稳定的屈光状态。由于该领域研究起步不久,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有待进一步研究,其效果是否显著优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有待长期的前瞻性临床研究进行验证。笔者就FS辅助白内障手术的优势、局限性、注意事项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述评,以利于临床实践中缩短学习曲线,使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日趋完美。
作者:朱思泉;陶靖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分步式新型教学模式提高扶贫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的教学质量。方法将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整个手术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15个步骤,对基层眼科医生采用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教学方法进行手术带教。13名地方眼科医生被纳入研究,其中6名进入传统教学组,7名进入新型教学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两组间引发严重并发症的学员比例和发生影响视力预后并发症的患者比例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传统教学组中,有2/6名学员在12周的教学时间内独立完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新型教学组中,则有6/7名学员独立完成此手术。传统教学组中,高达4/6的学员在学习期间引发严重的手术并发症;新型教学组中,未见引发严重手术并发症的学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2,P =0.02)。传统教学组中,有2~23(10.8±7.5)例患者发生影响视力预后的并发症;在新型教学组中,则为5(2.3±1.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2,P=0.04)。结论分步式新型扶贫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教学模式可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陶勇;范晶晶;鲍永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本刊参照执行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格式举例如下,供读者参考。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本书以现代眼科手术尤其是显微手术的操作技术和技巧为主题,论述眼科手术操作的原理、方法、技术、技巧以及注意事项。包括眼科手术器械与基本操作、显微手术基本操作、各种眼组织手术操作、眼科常见手术的操作细节与技巧等。管怀进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出版日期为2012-02-01。定价:298.00元。欢迎大家选购。
作者:管怀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根据国际惯例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凡符合以下条件的论文,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允许并接受同一研究的有关论文采用不同语种再次发表。1、高质量、有影响的科研论文。2、作者须征得相关期刊的同意,首次发表论文的期刊和准备再次发表的期刊均无异议。作者需向再次发表的期刊提供首次发表该论文期刊的同意书,论文首次发表的时间和论文复印件、单行本或原稿。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为了推广和规范眼表手术技术,帮助临床医师提高手术技能,减少手术并发症,更好地为眼病患者服务,史伟云和高华教授将多年临床工作经验并结合文献资料,制成光盘。由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本套光盘包括三种常用的眼表手术操作技术(翼状胬肉手术、结膜瓣手术、羊膜手术)和角膜移植联合结膜瓣及羊膜手术。特精选8例手术进行演示,对手术方法和技巧、手术适应证、手术后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描述和规范操作,希望真实反映此领域的学术水平。本套光盘适合从事眼科手术的临床医师、研究生及眼科医护人员学习参考。常用眼科手术( DVD)共2碟,光盘定价:120元,欲购买者请与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联系。电话:010-65133608;地址:北京东四西大街42号,邮政编码:100710。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本刊法定计量单位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参照1991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合使用,如ng· kg-1·天-1应改为mg· kg-1· d-1;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形式表示,如ng/kg/min应采用ng· kg-1· min-1的形式;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数幂亦不可混用,如前例不宜采用ng/kg· min-1的形式。在首次出现不常用的法定计量单位处用括号加注与旧制单位的换算系数,下文再出现时只列法定计量单位。人体及动物体内的压力单位使用mm Hg或cm H2 O,但文中首次出现时用括号加注(1 mm Hg=0.133 kPa)。正文中时间的表达,凡前面带有具体数据者应采用d、h、min、s,而不用天、小时、分钟、秒。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母,如吸光度(旧称光密度)的符号为A,“A”为斜体字。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图片简介 A图示“牵牛花”;B图示视网膜色素变性;C 图示黄斑前膜;D 图示“玫瑰花瓣”;E 图示眼底自发荧光;F图示球内异物术后眼底像;G图示“霜枝”;H图示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I图示“电镜分辨率”;J图示视乳头异物;K图示视乳头水肿;L图示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作者:王敏;王立;刘敏;宫媛媛;黄莉亚;林冰;黄厚斌;叶秀榕;王梁川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眼睑疾病种类繁多,现代眼睑外科以眼睑整形手术为主导,如眼睑内翻、上睑下垂、眼睑肿瘤等。近年来以美容为目的的眼睑手术均需通过整形术来获得完美的效果。眼睑整形手术在眼科手术中的地位日显重要。临床上由于患者不同的性别、不同的年龄和对眼睑整形不同的要求,手术医生需要个性化设计,掌握不同的手术技巧,这对于初学者来说颇为棘手。
作者:叶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 PCV)与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AMD)临床特征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在2010年4月至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82例(102只眼)初诊为AMD患者的临床特征,终确诊为AMD者54例(66只眼),PCV者28例(36只眼),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并分析间接检眼镜、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ICGA)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CT)等眼部检查结果,来分析AMD和PCV的临床特点。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患者的年龄进行比较,采用χ2检验对存在出血性和(或)浆液性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脱离的患者资料进行差异比较。结果 AMD者54例(66只眼),PCV者28例(36只眼)。其中,AMD患者,年龄49~91岁,平均(72.72±9.41)岁; PCV患者,年龄39~89岁,平均(63.50±11.56)岁,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887;P<0.01)。渗出型AMD伴出血性或浆液性色素上皮层脱离者14只眼(21.2%);PCV患者中,眼底可见突起的橘红色病灶者4只眼(11.1%),出血性色素上皮层脱离者13只眼(36.1%),浆液性色素上皮层脱离者8只眼(2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238,P=0.01)。结论 PCV的发病年龄较渗出型AMD的患者发病年龄偏低;PCV的发病部位多位于黄斑中心凹外,而渗出型AMD的发病部位多位于黄斑中心凹下。发生出血性浆液性色素上皮层脱离的病例中,PCV所占比例较大。
作者:王冰;朱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1.科研设计名称与方法的描述:文中应写明科研设计名称和主要方法。(1)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调查研究、回顾性调查研究、横断面调查研究。(2)实验设计,请写明设计类型: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写明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何种盲法措施;主要方法应围绕重复、随机、对照、均衡4个基本原则概要说明,并且写明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的方法。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图片简介 A图示视网膜血管瘤伴视网膜前出血;B图示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C 图示角膜变性;D 图示瞳孔残膜(散瞳前);E图示瞳孔残膜(散瞳后);F图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G图示双眼视网膜血管畸形(右眼);H 图示双眼视网膜血管畸形(左眼);I图示双眼视网膜血管畸形(拼合图);J图示前房硅油;K图示前房硅油(放大);L图示“一帆风顺”。
作者:汪东生;于立波;马英楠;王越;张阳;吕刚;杜虹;高磊;党光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黄斑劈裂是高度近视眼常见的眼底并发症之一,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能直观显示其形态特征,目前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早期患者常无视力下降的主诉,部分患者可继发黄斑裂孔、黄斑前膜和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引起视力下降和视物变形等症状。治疗方式包括激光、手术和药物。本文主要对高度近视眼黄斑劈裂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转归及治疗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孟霄;段安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承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眼科专业学术电子期刊。本刊为双月刊,以 DVD-ROM光盘附导读形式出版发行;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以电子期刊为特有的表现形式,图文声像并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实现了传统纸质与电子媒体的结合,除具有传统纸质期刊的特性,在形式上又具有新的突破,体现在负载内容呈现的多样性,不仅可以传递文字信息和图形信息,还可以传递语音、视频,使期刊传播信息的功能达到新的高度。本刊以从事眼科临床、科研、教学、护理、医技及相关专业的医护人员、技术人员、医学生等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眼科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临床诊断治疗技术和经验,以及与眼科学密切相关的医学工程研究成果等。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反映我国眼科学临床和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眼科领域的学术交流。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患者男性,72岁。因右眼红肿疼痛、眼球突出,伴复视1年余,于2013年1月15日就诊于上海市龙华医院眼科。既往病史:2011年8月26日,患者因右眼肿胀疼痛、伴有复视,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就诊,被诊断为“巩膜炎”,局部给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氟米龙滴眼液、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等对症处理,间断治疗3个月余患者症状未见好转。2011年12月21日,患者到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咽喉科医院眼科就诊,眼部检查:右眼运动受限,眼眶饱满,眼球前突,睑裂小,鼻侧球结膜充血、水肿。眼眶磁共振成像检查:显示右眼球后眼肌间隙肿胀,眶内侧内直肌前部及局部眼环软组织影增厚(约23 mm ×12 mm大小)。诊断“右眼炎性假瘤”。该院眼科两次给予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治疗,患者自诉右眼肿痛、眼球突出及复视等症状未见明显改善。于2012年1月22日行右眼眶组织病理活检:显示右眼眶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主要表现为小淋巴细胞、浆细胞及部分组织细胞浸润,伴显著性间质纤维和胶原纤维增生。诊断“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于2012年2月22日至2012年3月20日,按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进行放射治疗,放射剂量180 cGY/次,共计20次,放疗期间及放疗后患者无不良反应。2012年7月3日眼眶增强CT检查:显示右眼眶肌椎内外软组织病变,右侧眼外肌增粗。2013年1月15日患者到上海市龙华医院眼科就诊,眼部检查:右眼眼眶饱满,眼球突出,球结膜充血,眼球运动障碍,右眼鼻上方可触及1个0.5 cm×1.5 cm的结节,质硬、活动度差。给予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眼球球周注射糖皮质激素+口服中药(夏枯草9g、金银花9g、蒲公英30 g、黄芩9 g、丹参15 g及葛根15 g)治疗。治疗3周后患者右眼视力从0.3提高到0.4,右眼肿胀较前好转,眼球突出减轻,右眼触及约0.5 cm×0.5 cm结节,较前明显缩小,眼球活动受限有所改善。考虑为放射疗法引起的眼外肌纤维化所致。
作者:王大虎;张殷建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采用爆破模式与连续模式对硬核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眼科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84只眼)Ⅲ级硬核(EMERY分级)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爆破模式组39例(41只眼)和连续模式组41例(43只眼),分别采用爆破模式与连续模式实施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记录术中实际超声能量、有效超声时间和累计复合能量参数,检测患者术后视力、角膜水肿程度及角膜内皮细胞数。术后对患者进行3个月的随访。两组患者使用的超声能量和超声时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患者实施白内障术后的裸眼视力(UCVA)和佳矫正视力(BCVA)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爆破模式组超声能量为(10.12±1.17)J,连续模式组超声能量为(16.30±1.36) J,两组超声能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3.362;P <0.05);爆破模式组超声时间为(02.4±0.05)min,连续模式组超声时间为(0.70±0.11)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27;P <0.05);爆破模式组累积复合能量参数为(2.43±0.53)J,连续模式组累积复合能量参数为(11.45±2.07) J,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7.029;P <0.05)。术后1 d,爆破模式组患者 UCVA≤0.3者8只眼(19.5%),UCVA 为0.4~0.5者17只眼(41.5%), UCVA≥0.6者16只眼(39.0%);连续模式组患者UCVA≤0.3者25只眼(58.1%),UCVA为0.4~0.5者10只眼(23.3%),UCVA≥0.6者8只眼(18.6%);两组患者术后1 dUCV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99;P =0.000)。术后3 d,爆破模式组患者UCVA≤0.3者0只眼,UCVA为0.4~0.5者9只眼(22.0%),UCVA≥0.6者32只眼(78.0%);连续模式组患者UCVA≤0.3者5只眼(11.6%),UCVA为0.4~0.5者13只眼(30.2%),UCVA≥0.6者25只眼(58.2%);两组患者术后3 dUCV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43;P =0.038)。术后3个月,两组间B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385;P=1.000)。爆破模式组与连续模式组术后1 d、3 d的角膜水肿减轻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62,4.783;P<0.05),术后1个月、3个月的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7.308,8.298;P<0.05)。结论爆破模式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硬核白内障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损伤较轻,术后视力恢复快,更具安全性及有效性。
作者:吴智文;胡丽兴;周澐;张玉秋;聂清;王敏;张颖利;解建章;贾翠荣;杜志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