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常用眼表手术》光盘出版

关键词:眼科手术, 光盘, 电子音像出版社, 临床医师, 翼状胬肉手术, 手术操作技术, 结膜瓣, 手术适应证, 手术并发症, 方法和技巧, 邮政编码, 医学, 医护人员, 羊膜, 学术水平, 文献资料, 手术技术, 手术技能, 角膜移植, 患者服务
摘要:为了推广和规范眼表手术技术,帮助临床医师提高手术技能,减少手术并发症,更好地为眼病患者服务,史伟云和高华教授将多年临床工作经验并结合文献资料,制成光盘。由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本套光盘包括三种常用的眼表手术操作技术(翼状胬肉手术、结膜瓣手术、羊膜手术)和角膜移植联合结膜瓣及羊膜手术。特精选8例手术进行演示,对手术方法和技巧、手术适应证、手术后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描述和规范操作,希望真实反映此领域的学术水平。本套光盘适合从事眼科手术的临床医师、研究生及眼科医护人员学习参考。常用眼科手术( DVD)共2碟,光盘定价:120元,欲购买者请与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联系。电话:010-65133608;地址:北京东四西大街42号,邮政编码:100710。
中华眼科医学(电子版)杂志相关文献
  • 本刊对“名家手术”栏目稿件的要求

    “名家手术”栏目,是本刊的核心精品栏目,由编辑部向国内外具有一流水平的专家、采用特约稿件方式组稿。《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作为力争把这个栏目开辟为指导年青医师、展示大家风采的优秀平台。请您准备下述内容:1.提供一个手术录像,也可以是连续几个手术的合集。格式采用MPG、MPEG、AVI、Rmvb均可,如有字幕、配音更佳。请您刻录光盘或用U盘拷贝提供。编辑部将根据出版需要视频、音频、字幕、转场、剪辑、编剧、美术等后期制作。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眼科手术操作技术(第2版)》一书出版

    本书以现代眼科手术尤其是显微手术的操作技术和技巧为主题,论述眼科手术操作的原理、方法、技术、技巧以及注意事项。包括眼科手术器械与基本操作、显微手术基本操作、各种眼组织手术操作、眼科常见手术的操作细节与技巧等。管怀进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出版日期为2012-02-01。定价:298.00元。欢迎大家选购。

    作者:管怀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正确认识飞秒激光在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近年来,飞秒激光( FS)被引入白内障手术,展现了其许多潜在的优势。 FS实现了精准角膜切口、前囊膜切开及晶状体碎核的自动化操作,可获得更准确、有效的人工晶状体( IOL )位置和稳定的屈光状态。由于该领域研究起步不久,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有待进一步研究,其效果是否显著优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有待长期的前瞻性临床研究进行验证。笔者就FS辅助白内障手术的优势、局限性、注意事项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述评,以利于临床实践中缩短学习曲线,使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日趋完美。

    作者:朱思泉;陶靖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转移性眼眶脂肪肉瘤一例

    患者男性,49岁。因“左眼突出8个月余”于2012年3月22日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就诊。患者自述于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左眼球突出,并呈进行性加重,不伴有眼痛、眼胀及复视等症状,近1个月发现左眼视力明显下降,故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左眼眶内占位病变”,于2012年3月23日将患者收住院。既往史:患者于3年前曾行右腹股沟脂肪肉瘤切除术,术后未行放疗及化疗治疗。全身体检:可见右侧腹股沟区肿物,约20 cm×30 cm×7 cm大小(图1),右下肢肿胀。眼部检查:视力右眼1.0,左眼0.05,双眼眼压正常。左眼眼睑轻度肿胀,上眼睑轻度下垂,泪道冲洗通畅,压迫泪囊区无分泌物,结膜充血水肿,部分脱出睑裂之外,球结膜血管迂曲扩张,巩膜无黄染,角膜透明,前房中等深度,虹膜纹理清晰,瞳孔圆,直径3 mm,对光反射存在,晶状体透明,玻璃体清亮,视盘颜色稍淡,边界模糊,视杯/视盘约为0.3,中心凹反射消失,视网膜血管动脉血管直径/静脉血管直径约为1/2,视网膜静脉充盈迂曲。 Hertel眼球突出计检查:结果显示眼球突出度右眼为12 mm,左眼为20 mm,眶距100 mm,左眼球各方向运动均受限(图2)。右眼外眼未见异常,眼前节及眼底检查未见异常。眼眶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显示左眼眶内下象限肌锥内间隙可见锥形信号影,呈稍长T1长T2信号影,边界较清晰,大小23 mm×6 mm×17 mm,增强后明显均匀强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呈上升平台型,眼球受压前移,内直肌、外直肌、下直肌及视神经受压移位,与病变紧密相贴,分界尚清;病变向前达眼球后部,向后达眼眶尖,海绵窦未见异常强化影。 MRI提示左侧眼眶内下象限肌锥内间隙异常信号影像,不排除转移瘤(图3)。眼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左眼眶内可探及不规则形中等回声病变,边界欠清晰,内回声欠均匀。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显示其内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提示左眼眶内病变,性质待定。经术前积极准备,于2012年5月2日在全麻下对患者进行左眼眶肿物切除术,术后肿物组织送病理组织学检查。术后大体像:肿物大小约30 mm ×8 mm ×22 mm,色淡红、质软,表面无包膜(图4)。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左眶内增生的脂肪组织,较幼稚,可见脂肪母细胞,间质可见黏液样变,伴增生的纤细血管网,符合黏液样脂肪肉瘤改变(图5)。免疫组化检查:显示α-SMA细胞阳性,免疫球蛋白部分阳性,CD8个别细胞阳性,MBP阴性, CD3细胞阴性,CD4细胞阴性, FLI-1阴性及S-100细胞阴性。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术后7 d拆线,建议转肿瘤内科进一步治疗。

    作者:崔忆辛;马建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鼻内窥镜下经上颌窦泪前隐窝联合经眶径路切除泪道肿瘤一例

    患者男性,42岁,主诉慢性溢泪伴左侧内眦部肿块7个月,于2011年8月22日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门诊就诊。无疼痛、溃疡、发红及血泪伴随症状。眼科检查:双眼裸眼视力1.0,无相对传入瞳孔障碍。左侧泪囊区可触及质中等硬度肿物(图1),右眼及鼻腔检查未见异常。眼眶磁共振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及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 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显示:左侧泪道系统内存在界限清、异质性增强的肿块,约2 cm ×2 cm ×6 cm,充满了泪囊及上部鼻泪管(图2),CT及MRI检查发现肿物未造成骨质破坏但有眶内下壁缺损。因此,决定对此患者采用手术切除治疗。

    作者:黄金峰;陈犇;秦晓怡;涂云海;吴文灿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第八届拓普康杯图片展获奖作品选登(一)

    图片简介 A图示视网膜血管瘤伴视网膜前出血;B图示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C 图示角膜变性;D 图示瞳孔残膜(散瞳前);E图示瞳孔残膜(散瞳后);F图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G图示双眼视网膜血管畸形(右眼);H 图示双眼视网膜血管畸形(左眼);I图示双眼视网膜血管畸形(拼合图);J图示前房硅油;K图示前房硅油(放大);L图示“一帆风顺”。

    作者:汪东生;于立波;马英楠;王越;张阳;吕刚;杜虹;高磊;党光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本刊有关文稿中法定计量单位的书写要求

    本刊法定计量单位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参照1991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合使用,如ng· kg-1·天-1应改为mg· kg-1· d-1;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形式表示,如ng/kg/min应采用ng· kg-1· min-1的形式;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数幂亦不可混用,如前例不宜采用ng/kg· min-1的形式。在首次出现不常用的法定计量单位处用括号加注与旧制单位的换算系数,下文再出现时只列法定计量单位。人体及动物体内的压力单位使用mm Hg或cm H2 O,但文中首次出现时用括号加注(1 mm Hg=0.133 kPa)。正文中时间的表达,凡前面带有具体数据者应采用d、h、min、s,而不用天、小时、分钟、秒。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母,如吸光度(旧称光密度)的符号为A,“A”为斜体字。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内界膜撕除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临床研究文献的Meta分析

    目的:探讨内界膜撕除术(ILMP)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 IMH)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不受盲法、发表状态以及语言的限制,研究者分别以“黄斑裂孔”、“内界膜撕除”及“内界膜”为关键词,在PubMed数据库、Ovid-Medline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通过计算机检索方式,检索1991年1月至2012年3月IMH玻璃体切割术( PPV)相关的文章,对眼科学杂志和有关学术会议论文汇编进行检索,对相关综述性文章的参考文献进行查阅,通过与作者联系等方式追踪查询还未发表的文章。应用Jadad量表对纳入研究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对术后裂孔闭合率、视力及并发症等3个方面内容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有23篇PPV中应用ILMP治疗IMH的文献纳入本研究,其中5篇为临床随机对照研究,18篇为非随机临床对照研究。通过Meta分析,3组结果分别为:(1)对术后裂孔闭合率合并分析:与非ILMP组相比,ILMP组有较高的术后裂孔闭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OR=4.78,95%CI(2.94,7.75)];对IMH的2、3、4期裂孔进行分层分析,与非ILMP组相比,2期[ OR=6.21,95%CI(2.59,14.90)]、3期[ OR=3.89,95%CI(2.50,6.05)]及4期[OR=2.77,95%CI(1.77,4.34)]裂孔ILMP组有较高的术后裂孔闭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对术后视力合并分析结果。与非ILMP组相比,ILMP组有较高的术后视力提高率[OR=3.37,95%CI(1.74,6.51)];对闭合裂孔术后视力提高率进行合并统计量,结果提示两组闭合裂孔视力提高率相同[OR=1.64,95%CI(0.85,3.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非ILMP组相比, ILMP 组有较高的术后矫正视力( BCVA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SMD =-0.51,95%CI(-0.73,-0.29)]。(3)对术后并发症合并分析结果。 ILMP 组裂孔复发率低于非 ILMP 组[OR=0.05,95%CI(0.02,0.16)]。两组视网膜脱离发生率[OR=0.88,95%CI(0.50,1.56)]、术后高眼压发生率[OR=0.92,95%CI(0.50,1.70)]及视网膜裂孔发生率[OR=2.07,95%CI(0.85,5.0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非ILMP组相比,ILMP组有较高的术后裂孔闭合率、术后视力及术后佳矫正视力( BCVA)提高率高,且术后裂孔复发率低;而在闭合裂孔视力提高率、术后视网膜脱离、术后高眼压及术后视网膜裂孔的发生率等方面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各研究间的异质性、低质量研究和潜在发表偏倚的存在,均提示还需要开展一系列高质量的研究,才能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更为系统全面的评价。

    作者:翟瑜如;李旭;孙凤仙;张晓;宋丹;王桂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眼眶炎性假瘤一例

    患者男性,72岁。因右眼红肿疼痛、眼球突出,伴复视1年余,于2013年1月15日就诊于上海市龙华医院眼科。既往病史:2011年8月26日,患者因右眼肿胀疼痛、伴有复视,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就诊,被诊断为“巩膜炎”,局部给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氟米龙滴眼液、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等对症处理,间断治疗3个月余患者症状未见好转。2011年12月21日,患者到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咽喉科医院眼科就诊,眼部检查:右眼运动受限,眼眶饱满,眼球前突,睑裂小,鼻侧球结膜充血、水肿。眼眶磁共振成像检查:显示右眼球后眼肌间隙肿胀,眶内侧内直肌前部及局部眼环软组织影增厚(约23 mm ×12 mm大小)。诊断“右眼炎性假瘤”。该院眼科两次给予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治疗,患者自诉右眼肿痛、眼球突出及复视等症状未见明显改善。于2012年1月22日行右眼眶组织病理活检:显示右眼眶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主要表现为小淋巴细胞、浆细胞及部分组织细胞浸润,伴显著性间质纤维和胶原纤维增生。诊断“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于2012年2月22日至2012年3月20日,按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进行放射治疗,放射剂量180 cGY/次,共计20次,放疗期间及放疗后患者无不良反应。2012年7月3日眼眶增强CT检查:显示右眼眶肌椎内外软组织病变,右侧眼外肌增粗。2013年1月15日患者到上海市龙华医院眼科就诊,眼部检查:右眼眼眶饱满,眼球突出,球结膜充血,眼球运动障碍,右眼鼻上方可触及1个0.5 cm×1.5 cm的结节,质硬、活动度差。给予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眼球球周注射糖皮质激素+口服中药(夏枯草9g、金银花9g、蒲公英30 g、黄芩9 g、丹参15 g及葛根15 g)治疗。治疗3周后患者右眼视力从0.3提高到0.4,右眼肿胀较前好转,眼球突出减轻,右眼触及约0.5 cm×0.5 cm结节,较前明显缩小,眼球活动受限有所改善。考虑为放射疗法引起的眼外肌纤维化所致。

    作者:王大虎;张殷建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关于医学论文中的作者署名和志谢

    我国著作权法公布以来,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作为医学科技期刊必须严格执行著作权法。为此将本刊对作者署名和志谢的有关要求重申如下。一、作者署名的意义和应具备的条件(一)署名的意义(1)标明论文的责任人,文责自负;(2)医学论文是医学科技成果的总结和记录,是作者辛勤劳动的成果和创造智慧的结晶,也是作者对医学事业作出的贡献,并以此获得社会的尊重和承认的客观指标,是应得的荣誉,也是论文版权归作者的一个声明;(3)作者署名便于编辑、读者与作者联系,沟通信息,互相探讨,共同提高。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改。作者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脚注于同页左下方。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2011年科林杯眼科摄影大赛获奖作品选登(四)

    图片简介 A图示“牵牛花”;B图示视网膜色素变性;C 图示黄斑前膜;D 图示“玫瑰花瓣”;E 图示眼底自发荧光;F图示球内异物术后眼底像;G图示“霜枝”;H图示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I图示“电镜分辨率”;J图示视乳头异物;K图示视乳头水肿;L图示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作者:王敏;王立;刘敏;宫媛媛;黄莉亚;林冰;黄厚斌;叶秀榕;王梁川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眼视光常用仪器设备》一书出版

    近年来,视光学在我国终于突破了眼镜技术的藩篱,登堂入室成为高等教育课程,且日趋完善,从理论到实践、从形式到内容均力求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回首从眼镜技术到视光学的演变,走过了弃简就繁的历程,显而易见的是视光学仪器和设备在短期内大量引进,并更新换代层出不穷。视光学专业师资通常来自于医学或理工院校,对于理论教学驾轻就熟,熟练掌握各种视光学仪器和设备则往往并非所长。故很多视光学毕业生对于视光学理论多数能说出些所以然,熟悉仪器设备的能力还需要在实践中探索锤炼。《眼视光常用仪器设备》就是为弥补视光教学中对于仪器设备不够熟悉而设置的专门课程。本书编者均为目前在视光学第一线担纲眼视光仪器设备教学的骨干教师,绝大多数是出类拔萃的年轻学者,是视光学教学事业的有生力量,对于教材的演绎编写的驾驭能力游刃有余。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国内外相关学术文献以及仪器设备生产厂家编写的说明书和使用手册,庶几对学术观点正本清源。主编齐备,本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出版日期为2012-02-01。定价:25.00元。全国各地新华书店销售。欲购买者请与人民卫生出版社邮购部联系,电话:010-67605754,65264830;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邮政编码:100021。

    作者:王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后黄斑水肿一例

    患者女性,61岁。主因左眼红痛2个月,于2013年10月15日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就诊。既往曾于2013年8月11日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行左眼前房穿刺术,术后应用1%毛果芸香碱滴眼液点眼,口服醋甲唑胺治疗。患者于2013年10月16日入院时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8,左眼0.6;眼压为右眼15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16.9 mmHg。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右眼角膜透明,前房浅,周边前房相当于1/3角膜厚度,呈裂隙状,瞳孔约3 mm,对光反应存在,晶状体轻度混浊,右眼底大致正常。左眼球睫状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浅,周边前房相当于1/4角膜厚度,瞳孔5 mm,对光反应迟钝,颞下虹膜节段性萎缩,晶状体膨胀,皮质乳白色完全混浊。左眼底视乳头充血,颞侧缘少量点状出血(图1)。治疗经过:左眼行窦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2周,双眼眼压18 mmHg。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左眼切口闭全良好,上方滤过泡扁平,角膜透明,前房中等深度,房闪(-),周边虹膜切口通畅,人工晶状体在位、透明。右眼行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左眼术后2个月,右眼视力1.0,左眼0.3。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右眼角膜透明,虹膜激光孔通畅,晶状体轻度混浊。左眼切口愈合良好,滤过泡扁平存在,前房中等深度,房闪(-),周边虹膜切口通畅,人工晶状体在位、透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显示:左眼黄斑囊样水肿,伴局限性视网膜脱离(图2)。

    作者:刘雪霞;汪东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扶贫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新型教学模式探讨

    目的:探讨分步式新型教学模式提高扶贫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的教学质量。方法将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整个手术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15个步骤,对基层眼科医生采用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教学方法进行手术带教。13名地方眼科医生被纳入研究,其中6名进入传统教学组,7名进入新型教学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两组间引发严重并发症的学员比例和发生影响视力预后并发症的患者比例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传统教学组中,有2/6名学员在12周的教学时间内独立完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新型教学组中,则有6/7名学员独立完成此手术。传统教学组中,高达4/6的学员在学习期间引发严重的手术并发症;新型教学组中,未见引发严重手术并发症的学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2,P =0.02)。传统教学组中,有2~23(10.8±7.5)例患者发生影响视力预后的并发症;在新型教学组中,则为5(2.3±1.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2,P=0.04)。结论分步式新型扶贫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教学模式可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陶勇;范晶晶;鲍永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本刊对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的举例说明

    本刊参照执行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格式举例如下,供读者参考。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本刊对“名家讲座”栏目稿件的要求

    “名家讲座”栏目,是本刊的核心精品栏目,由编辑部向国内外具有一流水平的专家、采用特约稿件方式组稿。《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作为中华品牌,力争将这个栏目开辟为指导年青医师、展示大家风采的优秀平台。请您准备下述内容:1.请您提供一个讲座录像,也可以是连续几个讲座的合集。格式采用MPG、MPEG、AVI、Rmvb均可,如有字幕、配音更佳。请您刻录光盘或用U盘拷贝提供,或联络我们用QQ在线传给我们。欢迎作者自行添加字幕、配音(视频前部请加一屏:讲座题目、单位名称、讲座者姓名)。编辑部将视情况进行视频、音频、字幕、转场、剪辑、编剧、美术等再进行后期制作。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常用眼表手术》光盘出版

    为了推广和规范眼表手术技术,帮助临床医师提高手术技能,减少手术并发症,更好地为眼病患者服务,史伟云和高华教授将多年临床工作经验并结合文献资料,制成光盘。由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本套光盘包括三种常用的眼表手术操作技术(翼状胬肉手术、结膜瓣手术、羊膜手术)和角膜移植联合结膜瓣及羊膜手术。特精选8例手术进行演示,对手术方法和技巧、手术适应证、手术后注意事项等进行详细描述和规范操作,希望真实反映此领域的学术水平。本套光盘适合从事眼科手术的临床医师、研究生及眼科医护人员学习参考。常用眼科手术( DVD)共2碟,光盘定价:120元,欲购买者请与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联系。电话:010-65133608;地址:北京东四西大街42号,邮政编码:100710。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不同模式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采用爆破模式与连续模式对硬核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眼科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84只眼)Ⅲ级硬核(EMERY分级)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爆破模式组39例(41只眼)和连续模式组41例(43只眼),分别采用爆破模式与连续模式实施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记录术中实际超声能量、有效超声时间和累计复合能量参数,检测患者术后视力、角膜水肿程度及角膜内皮细胞数。术后对患者进行3个月的随访。两组患者使用的超声能量和超声时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患者实施白内障术后的裸眼视力(UCVA)和佳矫正视力(BCVA)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爆破模式组超声能量为(10.12±1.17)J,连续模式组超声能量为(16.30±1.36) J,两组超声能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3.362;P <0.05);爆破模式组超声时间为(02.4±0.05)min,连续模式组超声时间为(0.70±0.11)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27;P <0.05);爆破模式组累积复合能量参数为(2.43±0.53)J,连续模式组累积复合能量参数为(11.45±2.07) J,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7.029;P <0.05)。术后1 d,爆破模式组患者 UCVA≤0.3者8只眼(19.5%),UCVA 为0.4~0.5者17只眼(41.5%), UCVA≥0.6者16只眼(39.0%);连续模式组患者UCVA≤0.3者25只眼(58.1%),UCVA为0.4~0.5者10只眼(23.3%),UCVA≥0.6者8只眼(18.6%);两组患者术后1 dUCV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99;P =0.000)。术后3 d,爆破模式组患者UCVA≤0.3者0只眼,UCVA为0.4~0.5者9只眼(22.0%),UCVA≥0.6者32只眼(78.0%);连续模式组患者UCVA≤0.3者5只眼(11.6%),UCVA为0.4~0.5者13只眼(30.2%),UCVA≥0.6者25只眼(58.2%);两组患者术后3 dUCV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43;P =0.038)。术后3个月,两组间B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385;P=1.000)。爆破模式组与连续模式组术后1 d、3 d的角膜水肿减轻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62,4.783;P<0.05),术后1个月、3个月的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7.308,8.298;P<0.05)。结论爆破模式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硬核白内障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损伤较轻,术后视力恢复快,更具安全性及有效性。

    作者:吴智文;胡丽兴;周澐;张玉秋;聂清;王敏;张颖利;解建章;贾翠荣;杜志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与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 PCV)与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AMD)临床特征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在2010年4月至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82例(102只眼)初诊为AMD患者的临床特征,终确诊为AMD者54例(66只眼),PCV者28例(36只眼),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并分析间接检眼镜、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ICGA)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CT)等眼部检查结果,来分析AMD和PCV的临床特点。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患者的年龄进行比较,采用χ2检验对存在出血性和(或)浆液性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脱离的患者资料进行差异比较。结果 AMD者54例(66只眼),PCV者28例(36只眼)。其中,AMD患者,年龄49~91岁,平均(72.72±9.41)岁; PCV患者,年龄39~89岁,平均(63.50±11.56)岁,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887;P<0.01)。渗出型AMD伴出血性或浆液性色素上皮层脱离者14只眼(21.2%);PCV患者中,眼底可见突起的橘红色病灶者4只眼(11.1%),出血性色素上皮层脱离者13只眼(36.1%),浆液性色素上皮层脱离者8只眼(2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238,P=0.01)。结论 PCV的发病年龄较渗出型AMD的患者发病年龄偏低;PCV的发病部位多位于黄斑中心凹外,而渗出型AMD的发病部位多位于黄斑中心凹下。发生出血性浆液性色素上皮层脱离的病例中,PCV所占比例较大。

    作者:王冰;朱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稿约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承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眼科专业学术电子期刊。本刊为双月刊,以 DVD-ROM光盘附导读形式出版发行;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以电子期刊为特有的表现形式,图文声像并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实现了传统纸质与电子媒体的结合,除具有传统纸质期刊的特性,在形式上又具有新的突破,体现在负载内容呈现的多样性,不仅可以传递文字信息和图形信息,还可以传递语音、视频,使期刊传播信息的功能达到新的高度。本刊以从事眼科临床、科研、教学、护理、医技及相关专业的医护人员、技术人员、医学生等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眼科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临床诊断治疗技术和经验,以及与眼科学密切相关的医学工程研究成果等。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反映我国眼科学临床和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眼科领域的学术交流。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中华眼科医学(电子版)杂志

中华眼科医学(电子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