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型猪乳牙牙髓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

郑颖;王晓颖;张春梅

关键词:小型猪, 乳牙牙髓干细胞, 分离, 鉴定
摘要:目的 体外分离培养小型猪乳牙牙髓干细胞,并对其进行生物学鉴定.方法 采用滤纸片法挑取单克隆小型猪乳牙牙髓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体外比较单克隆牙髓干细胞及混合牙髓干细胞向矿化组织、脂肪细胞、及神经细胞诱导分化能力.结果 分离培养的小型猪乳牙牙髓干细胞呈集落状生长,克隆形成率2.74%.波形丝蛋白、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STRO-1染色阳性,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标志negtin染色阳性.矿化诱导结果显示单克隆牙髓干细胞及混合牙髓干细胞,均为Yon-kossa染色阳性,ALP表达明显,两者无明著差异.单克隆牙髓干细胞及混合牙髓干细胞经IBMX、胰岛素、消炎痛和氢化可的松诱导3周后,可分化为脂肪细胞,两者成脂率均较低.单克隆乳牙牙髓干细胞向神经细胞诱导分化后免疫荧光鉴定β-tubulin Ⅲ表达阳性,STRO-1表达阴性.混合牙髓干细胞无明显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结论 单克隆分离培养的小型猪乳牙牙髓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克隆形成能力及多向分化潜能,其矿化能力与混合的乳牙牙髓干细胞无明显差异.
北京口腔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两种光固化正畸粘接剂聚合度的比较

    目的 比较两种光固化正畸粘接剂Transbond XT和Fuji ortho LC在传统卤素灯(Halogen)不同光照时间作用下的聚合度.方法 30颗上领中切牙金属托槽分成6组(每组5颗).用标准量的粘接剂将托槽粘接于牙齿表面,随机分配3组用Transbond XT粘接剂进行粘接,3组用Fuji ortho LC进行粘接.每一种粘接剂使用Halogen灯光照不同时间进行固化.每组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记录红外吸收峰进行聚合度分析.实验结果通过方差分析(ANOVA)和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Fuji ortho LC在相同光照时间作用下的聚合度(88.28±4.08%)要大于Transbond XT(53.56±6.06%),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光照时问的不同对粘接剂聚合度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种粘接剂的聚合度存在显著差异,而光照时间对粘接剂聚合度的影响没有差别.

    作者:欧平花;厉松;倪景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左侧上颌尖牙双根管1例

    熟悉并掌握牙髓腔与根管的解剖结构特点是完成根管治疗的重要基础[1].上颌尖牙多为单根,在临床治疗中容易忽略多根管的存在.下面介绍1例上颌尖牙双根管病例.

    作者:郭军;蔡兴伟;法永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不同牙本质粘结系统处理后的牙釉质表面及粘结界面扫描电镜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牙本质粘结系统处理牙釉质后,牙釉质表面和粘结界面的超微结构特点.方法 选取人离体下第三磨牙14颗,湿性打磨颊面牙釉质.随机选择6颗牙,分别使用全酸蚀牙本质粘结系统AdperTM Single Bond 2 (SB2)、一步法自酸蚀牙本质粘结系统Clearfil S3 Bond (CS3)和iBond GI (IB)与光固化复合树脂粘结牙釉质.硬组织切片,扫描电镜观察各粘结系统与牙釉质粘结界面形态特点.另8颗牙,随机分4组,对照组不再做任何处理,另3组分别用SB2的酸蚀剂(35%磷酸)、CS3和IB处理牙釉质表面,扫描电镜观察牙釉质表面形态特点.结果 SB2的酸蚀剂酸蚀牙釉质表面后,脱矿明显,形成典型的蜂窝状结构;SB2粘结剂在牙釉质粘结界面形成密集的树脂突.长约5μm;CS3和IB对牙釉质的脱矿较弱,与牙釉质粘结界面无明显的树脂突形成.结论 自酸蚀粘结系统CS3和IB与牙釉质粘结界面的超微结构和全酸蚀粘结系统SB2相比较存在明显差异.

    作者:宣玮;侯本祥;臧滔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机械耳点与解剖耳点的二维差异及其对头影测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机械耳点与解剖耳点在二维方向上的分布情况,以及与二者所构成的FH平面相关的FMIA角度之间的差异性.方法 选择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患者117名,年龄9~19岁.均由专人拍摄治疗前头颅侧位片,并进行头影描记,在描记图上建立直角坐标系,对机械耳点和解剖耳点及其有关角度进行测量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机械耳点主要位于解剖耳点的前下方,X轴上81.20%的患者与Y轴上83.76%的患者的机械耳点与解剖耳点的距离集中分布于0~4mm之间.FMIAa与FMIAm之间有显著性差别,成线形相关.X轴及Y轴方向上机械耳点与解剖耳点的位置成线性相关,机械耳点与解剖耳点Y轴上的距离差异对于FMIA的影响较大,X轴上的距离差异对于该角的影响比较小.结论 机械耳点与解剖耳点的空间分布存在一定差异,对与其相关的测量角度有着明显的影响.

    作者:张若芳;厉松;张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北京地区口腔修复学研究生毕业课题浅析

    口腔修复学研究生是我国口腔修复学发展的重要力量,研究生所研究的课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我国口腔修复学科研的热点和前沿,他们的学术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口腔修复学专业的国家水平[1,2].

    作者:郑东翔;刘利霞;温颖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西帕依固龈液治疗牙龈炎引起的牙龈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因牙龈炎引起牙龈出血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08年6月~2009年3月因刷牙出血来我科就诊的患者,诊断为牙龈炎者125例,男72例,女53例,年龄18~60岁.主要症状为牙龈炎症,探诊出血,牙周袋≤3mm,无附着丧失.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64例,使用西帕依固龈液含漱,对照组61例,使用口泰含漱液;使用方法均为每日3~5次,每次3~5ml,含漱1min,漱后均不再用清水漱口,漱口0.5h内勿饮水和进食;使用4周复查,记录龈沟出血指数情况.评定疗效.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64例,有效56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87.5%;对照组61例,有效46例,无效15例,有效率为75.4%.组间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帕依固龈液对治疗因牙龈炎引起的牙龈出血有一定的疗效,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韩静;张菁;张良琼;谷亚楠;王左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水平的检测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intedeukin-1,IL-1)蛋白水平的表达.方法 选择健康对照、糖尿病、重度慢性牙周炎和重度慢性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各32例.用酶联免疫ELISA法测定血清IL-1α、IL-1β水平.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的血清IL-1β含量明显高于不伴牙周炎的糖尿病患者(P<0.05),牙周炎组高于健康对照组.4组中IL-1α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血清Ⅱ-1β水平明显升高.

    作者:卢怡;施生根;牛忠英;冯凯;师天鹏;刘彦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上颌第一磨牙两根管1例

    上颌第一磨牙一般有腭根、近颊和远颊3个牙根,其中以腭根为粗大.但上颌第一磨牙只有2个牙根的病例较少见,我们诊治1例,报告如下.

    作者:车艺蕾;刘楠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CD44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

    目的 初步探讨CD44分子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22例口腔不同部位的鳞癌及其周边扩大切除的组织进行了观察研究,并和癌组织的病理分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D44表达在正常口腔粘膜表皮的基底细胞和部分棘层细胞的细胞膜上,同时在淋巴细胞上强表达.在鳞癌上皮组织中CD44的表达模式发生紊乱,表达水平与细胞分化程度有关,病理分化度较差的癌组织中CD44的表达逐渐减弱.结论 CD44可以作为评价口腔鳞癌恶性度的一个指标.

    作者:李建华;王学玖;韩正学;葛丽华;邢汝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正畸粘结剂添加金属镧对变形链球菌抑制作用的研究

    目的 明确正畸粘结剂添加金属镧后,对变形链球菌生长的抑制作用,并检测其抑制能力的大小.方法 实验分3组,阴性对照组用复合树脂粘结剂(composite resin)、实验组用含5%氯化镧复合树脂粘结剂、阳性对照组用GC Fuji Ortho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粘固剂,每组10个样本.分别将3组粘结剂样本放入变形链球菌悬液中,厌氧菌培养48h,酶标仪测量菌悬液OD值.结果 3组样本变链菌液OD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复合树脂粘结剂组、含5%氯化镧复合树脂粘结剂组、GC Fuji Drtho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粘固剂组,其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含5%氯化镧复合树脂粘结剂具有明显的抑制变形链球菌生长的作用.

    作者:朱耿辉;高晓辉;杨圣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2%氯己定对牙本质自酸蚀粘接强度影响的初步研究

    目的 采用微拉伸方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氯己定)是否影响牙本质自酸蚀粘接的粘接强度.方法 将8颗新鲜拔除的人下颌第三磨牙去除冠部釉质,暴露中层牙本质,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用Clearfil SE Bond粘接剂粘接,实验组粘接前用2%氯己定处理粘接面牙本质,硬组织切片机切成1mm×1mm×8mm的微拉伸试件40个,测试两组即刻和水储存6个月时的微拉伸强度,并对断裂样本进行电镜观察.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即刻微拉伸强度分别为40.56±2.78Mpa、41.20±2.66Mpa,两组即刻粘接强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6个月时微拉伸强度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2%氯己定对牙本质自酸蚀粘接的即刻粘接强度没有影响;经过6个月储存后,能够减缓粘接强度的下降.

    作者:李景辉;刘慧;乔佳;张振庭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牙髓干细胞诱导iPS细胞的无饲养细胞培养条件研究

    目的 研究适合牙髓干细胞诱导iPS细胞的无饲养细胞培养条件与方法.方法 分离牙髓干细胞,慢病毒介导Lin28、Nanog、Oct4和Sox2因子重编程获得iPS细胞.在不同浓度及不同处理时间的基质胶(Matrigel)上传代培养iPS,检验iPS的单细胞生长密度,比较不同基质胶培养方法对iPS生长的影响.结果 DPSC iPS在60ug/cm2浓度的基质胶上生长密度高;基质胶覆盖2小时后应用可以获得好的DPSC iPS生长密度.结论 应用60ug/cm2浓度的基质胶覆盖培养板2小时是DPSC iPS无饲养细胞培养的佳条件.

    作者:颜兴;George T-J Huang;张方明;王松灵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口腔颌面外科病房实习医师临床能力培养的初步探讨

    口腔医学生的毕业前临床实习是口腔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培养目标的后阶段,是口腔医学生实现课堂知识转化为实践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个关键时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性环节[1].

    作者:韩正学;邢汝东;潘巨利;陈仁吉;刘谊;谭包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小型猪乳牙牙髓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

    目的 体外分离培养小型猪乳牙牙髓干细胞,并对其进行生物学鉴定.方法 采用滤纸片法挑取单克隆小型猪乳牙牙髓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体外比较单克隆牙髓干细胞及混合牙髓干细胞向矿化组织、脂肪细胞、及神经细胞诱导分化能力.结果 分离培养的小型猪乳牙牙髓干细胞呈集落状生长,克隆形成率2.74%.波形丝蛋白、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STRO-1染色阳性,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标志negtin染色阳性.矿化诱导结果显示单克隆牙髓干细胞及混合牙髓干细胞,均为Yon-kossa染色阳性,ALP表达明显,两者无明著差异.单克隆牙髓干细胞及混合牙髓干细胞经IBMX、胰岛素、消炎痛和氢化可的松诱导3周后,可分化为脂肪细胞,两者成脂率均较低.单克隆乳牙牙髓干细胞向神经细胞诱导分化后免疫荧光鉴定β-tubulin Ⅲ表达阳性,STRO-1表达阴性.混合牙髓干细胞无明显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结论 单克隆分离培养的小型猪乳牙牙髓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克隆形成能力及多向分化潜能,其矿化能力与混合的乳牙牙髓干细胞无明显差异.

    作者:郑颖;王晓颖;张春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亚甲蓝对玻璃离子水门汀物理特性的影响

    目的 为清晰辨别充填后玻璃离子水门汀和牙体组织间的界限,将亚甲蓝溶液加入玻璃离子水门汀中,通过观察亚甲蓝溶液对玻璃离子水门汀显微硬度、吸水性和溶解性的影响,探讨使用亚甲蓝改变玻璃离子水门汀颜色的可行性.方法 将1%亚甲蓝染液1μl加入100μl的玻璃离子液中调匀,按产品说明书的粉液比要求调拌玻璃离子水门汀制作测试片,以未添加亚甲蓝的玻璃离子水门汀测试片为对照组,每组各制备40个.测量玻璃离子水门汀固化后1h、1周、2周的显微硬度及1周的吸水性和溶解性.结果 亚甲蓝组和对照组玻璃离子水门汀的显微硬度、吸水性及溶解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万分之一含量的亚甲蓝即可改变玻璃离子水门汀颜色,但对材料的表面硬度、吸水性和溶解性无明显影响.

    作者:张海英;侯本祥;陈薇;宿颖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HSP27在舌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HSP27在舌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对19例正常舌黏膜、79例舌鳞癌用免疫组化检测HSP27的表达.对其表达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正常舌粘膜上皮中,HSP27主要位于棘层细胞胞浆,呈棕黄色或黄色颗粒.在舌鳞癌组织中HSP27主要分布于上皮全层,其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舌黏膜(P<0.05),不同分化程度舌鳞癌患者中HSP27的平均表达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01),高分化表达水平高,低分化表达水平低;不同临床分期以及是否淋巴结转移HSP27的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 HSP27表达的改变可能与舌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张宁宁;盛士虎;陈丹;燕王翔;丁学强;王安训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口腔扁平苔藓的免疫疗法现况与展望

    口腔扁平苔藓是发生在口腔黏膜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不明,尚无特效疗法,临床上主要以免疫疗法为主,本文就此现况进行综述,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樊瑞斌;崔君霞;张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赝复体修复上颌骨缺损语音效果的评价

    目的 采用患者自我评价和主观判听的主观评价方法,评价赝复体修复上颌骨缺损的语音效果,并比较开放式赝复体和封闭式赝复体语音效果的差异.方法 对9例单侧上颌骨缺损患者的录音资料进行患者自我评价;由判听者进行过高鼻音程度及语音清晰度的判听.对评价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戴用开放式赝复体或封闭式赝复体时,患者对语音效果的自我评价明显高于未戴赝复体时,过高鼻音判听分数明显降低,语音清晰度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戴用开放式赝复体与封闭式赝复体时,患者对语音效果的自我评价、过高鼻音判听分数以及语音清晰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赝复体可显著降低上颌骨部分缺损患者的过高鼻音程度,改善患者的语音清晰度,患者的满意度较高,且开放式赝复体与封闭式赝复体的效果相近.

    作者:任卫红;孙静;陈仁吉;郑东翔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骨膜成骨的研究进展

    骨膜是一个结构复杂而有序的器官,是有多种成分的中胚层细胞组成,具有成骨和成软骨的特性.骨膜成骨的理论自多年前被提出后,有很多学者进行相关的实验研究.本文对骨膜成骨理论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飘;潘巨利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两种清洗方式对污染牙科手机洗涤效果分析

    目的 比较2种清洗方式对污染牙科手机上标准微生物的清洗效果.方法 分别用标准试验菌株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和大肠杆菌的菌悬液污染牙科手机机头各23支;3支污染后直接放入洗脱液,取洗脱液作为清洗前对照;另外20支分别采取手工刷洗10支,超声波清洗10支,再分别放入洗脱液,收集清洗后的洗脱液,分别接种培养,计数存活的标准试验菌菌落数,计算清除率.结果 对人工污染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和大肠杆菌的牙科手机,手工刷洗后2种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6.66%、88.82%;超声波清洗后2种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0.68%、93.56%,2种方法的清除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对人工污染2种标准试验菌株的牙科手机,超声波清洗效果优于手工刷洗效果.

    作者:戴青;邓小虹;孙正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北京口腔医学杂志

北京口腔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局

主办:首都医科大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北京口腔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