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静;刘静
目的 探讨磁控溅射氮化锆涂层(ZrN)对钛-低熔瓷结合强度的影响,以期为钛-瓷修复体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将16根纯钛试件随机分为涂层组和对照组,每组8根.涂层组纯钛试件表面磁控溅射ZrN涂层,对照组不进行表面处理.两组试件均按厂家规定烧结程序烧结粘接瓷、遮色瓷和牙本质瓷.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分析涂层结构,万能实验机对两组试件进行三点弯曲实验,以计算钛-瓷结合强度并进行t检验.对钛-瓷结合界面进行扫描电镜(SEM)观察和能谱分析,对钛-瓷分离界面进行SEM观察.结果 XRD观察到涂层组试件ZrN新相.涂层组试件钛-瓷结合强度[(45.991±0.648)MPa]高于对照组[(29.483±1.007)M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SEM显示涂层组钛-瓷分离界面瓷剩余数量较多,分布散在,而对照组钛-瓷分离界面未见明显瓷剩余.结论 磁控溅射ZrN涂层可显著提高钛-瓷结合强度.
作者:周淑;张文艳;光寒冰;夏阳;章非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构建转染人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株4-1-BBL基因,探讨其体外诱导抗肿瘤免疫的能力.方法 通过脂质体法将重组载体pEGFP-4-1-BBL转染人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Tca8113,经G-418筛选及有限稀释后获得稳定高表达克隆,分别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转染细胞中人4-1-BBL mRNA和蛋白的表达.制备肿瘤细胞疫苗.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纯化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用抗CD-3单抗预处理T细胞后,与转染及未转染人4-1-BBL的Tca8113疫苗混合培养.用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s,CTL)的杀伤活性;锥虫蓝计数法检测T细胞增殖,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培养上清液中自细胞介素(IL)-2、干扰素γ分泌水平.结果 转基因Tca8113细胞能够稳定高表达人4-1-BBL.与野生型的Tca8113细胞相比较,转染人4-1-BBL的Tca8113细胞PCR扩增产物的大小约271 bp,能够显著增强T细胞增殖,促进IL-2、干扰素γ分泌,并能有效地诱导CTL产生对Tca8113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结论 转染4-1-BBL基因既能增强野生型Tca8113细胞的免疫原性,也能诱导T细胞产生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应答.
作者:孙顺涛;杨宏宇;罗娟;储眉;张淼;黄冬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北京市12岁人群牙侵蚀症(又称牙酸蚀症)的患病情况,并进行酸性饮料危险性分析.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等容量(多级、分层、等额)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12岁人群共844人进行酸性饮料摄人情况问卷调查,并应用适合我国青少年牙侵蚀症流行病学调查分级标准进行评估.结果 共获得有效问卷844份,其中有522人患牙侵蚀症.本组人群牙侵蚀症患病率为61.8%(522/844),其中1级(轻度牙釉质病损)占74.1%(387/522),2级(重度牙釉质病损)占24.9%(130/522),3级(轻度牙本质病损)为1.0%(5/522).结论 大量饮用碳酸饮料和果汁是牙侵蚀症的危险因素,应重视青少年人群牙侵蚀症患病情况并加强饮食指导.
作者:侯晓玫;张清;陈霄迟;王嘉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获得人牙周韧带细胞诱导成骨分化通路中的调节蛋白,探讨牙周韧带细胞诱导成骨分化的分子机制.方法 应用胶内差异双向电泳结合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鉴定等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人牙周韧带细胞诱导成骨分化的差异表达蛋白质组.结果 获得人牙周韧带细胞诱导成骨分化7 d的差异表达蛋白质图谱,确认有显著差异的蛋白质斑点61个,质谱鉴定29个蛋白质,包括细胞骨架蛋白及细胞骨架相关蛋白、膜结合蛋白、核蛋白、基质合成、代谢酶和信号传导等蛋白.其中一组细胞骨架蛋白及细胞骨架相关蛋白同时发生改变,与牙周韧带细胞成骨分化早期细胞骨架重组、有丝分裂和细胞迁移等过程紧密相关.结论 建立了人牙周韧带细胞成骨分化早期的差异蛋白质组图谱,为牙周韧带细胞成骨分化的蛋白调控机制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吴莉萍;韦曦;凌均棨;刘路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是发生在口腔黏膜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好发于中年人,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1].病因尚不明确,可能的致病因素包括感染、免疫功能紊乱以及精神因素等.近年来随着现代心身医学研究的发展,OLP的精神病因学说日益受到研究者更多的关注,现对该方面的研究进行回顾性总结.
作者:李张维;周瑜;赵曼;陈谦明;曾昕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患者的新、旧上颌全口义齿组织面模型进行分析,探讨上颌牙槽嵴的吸收规律.方法 选择26例更换全口义齿的患者,复制其新、旧上颌全口义齿组织面模型,利用激光扫描仪进行三维扫描,采集数据,通过Ceomagic Studio 8和Rapidform2006软件进行配准,建立20个垂直于颌弓曲线的截面,计算各截面宽度和面积的差异,对新上颌全口义齿组织面相对于旧义齿的形态改变进行分析.结果 相对于旧义齿,新上领全口义齿组织面牙槽嵴面积的减少比例[(39.8±14.2)%]比宽度的减少比例[(28.2±16.0)%]大;对于牙槽嵴面积的减少比例,前牙区[(43.0±15.2)%]比后牙区[(36.14±14.1)%]大,颊侧[(42.9±13.8)%]比舌侧[(35.5±15.2)%]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项研究结果显示,从三维角度分析牙槽嵴整体形态的变化更有意义,并从三维角度证实上颌牙槽嵴颊侧吸收比例比舌侧大,前牙区牙槽嵴的吸收比例比后牙区大.
作者:黄成才;冯海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检测Ezrin基因在人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gland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中的表达,探讨Ezrin基因对SACC肺高转移细胞(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M增殖、凋亡及侵袭活性的影响和作为SACC基因治疗靶点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streptavidin-perosidase,SP)检测石蜡包埋的43例SACC、40例涎腺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PA)及15例正常涎腺组织中Ezrin的表达.设计并合成Ezrin特异性经化学修饰的双链siRNA和双链SiRNA阴性对照组,经脂质体介导转染人ACC-M,将细胞分为实验组、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细胞化学分析各组细胞中Ezrin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检测各组细胞体外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侵袭能力差异.结果 15例正常涎腺组织Ezrin表达阳性4例,40例PA中23例、43例SACC中37例,Ezrin表达阳性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zrin特异性siRNA转染ACC-M后,Ezrin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细胞增殖活性受抑制,细胞凋亡增加,细胞侵袭能力下降(P<0.05).结论 Ezrin的高表达可能在SACC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中发挥一定作用,Ezfin特异性siRNA能有效沉默ACC-M细胞Ezrin基因,使体外培养的ACC-M细胞在一定程度上增殖受抑制并诱导细胞凋亡及降低侵袭能力.
作者:王友元;陈伟良;杨朝晖;黄志权;李劲松;潘朝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开颌和闭颌肌群是与下颌运动相关的肌肉的总称.开颌肌群包括翼外肌和舌骨上肌群,主要参与开口运动;闭颌肌群包括颞肌、咬肌和翼内肌,主要参与闭口运动.开颌和闭颌肌群协同作用,共同完成复杂的下颌运动并发挥多种功能,如咀嚼、吞咽、语言等.
作者:刘文静;刘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免疫相关基因在辛伐他汀(simvastatin)促进成骨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用辛伐他汀处理小鼠成骨细胞后,采用基因芯片(BiostarM-140s)检测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改变.结果 辛伐他汀处理小鼠成骨细胞后,基因芯片筛选出与免疫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16个,明显下调的基因有9个,明显上调的基因有7个.结论 辛伐他汀作用于小鼠成骨细胞后,促进炎性反应的相关基因表达下调,而抑制炎性反应的相关基因表达上调.
作者:胡飞;张雪洋;周磊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赛特力公司R压电陶瓷超声发生器的发明者,新推出了用于口腔外科的超声设备:PiezotomeTM 超声骨刀[注册证号:国食药监械(进)字2007第2230109号].
作者:樊月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分析在曲面体层x线片上人群中下颌阻生第三磨牙(impacted mandibular third molar,IMTM)与下颌管位置关系的类型,并对二者关系密切的病例行锥形柬CT(conc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检查,了解二者实际位置关系.为临床制定IMTM拔除手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观察390例(645侧)曲面体层X线片,将IMTM与下颌管的位置关系的影像分为3种类型:①无接触类,二者影像无任何重叠或接触;②点状接触类,二者之间影像仅为点状接触;③部分重叠类,二者影像部分重叠或有较大范围接触.统计3种类型的构成比.曲面体层X线片显示IMTM与下颌管影像呈部分重叠或较大范围接触的部分病例行CBCT检查,观察曲面体层X线片IMTM与下颌管关系密切者中,IMTM实际突破下颌管壁所占的比例.结果 390例(645侧)IMTM的曲面体层X线片影像中,无接触类441侧(68.4%);点状接触类149侧(23.1%);部分重叠类55侧(8.5%).对31例(50侧)曲面体层X线片上显示IMTM与下颌管呈部分重叠或较大范围接触的CBCT检查发现,25侧(50%)IMTM突破下颌管壁.结论 ①曲面体层X线片可以排除90%以上IMTM与下颌管关系不密切的病例;②曲面体层X线片IMTM与下颌管影像呈部分重叠或较大范围接触表现的病例有必要行CBCT进一步检查.
作者:陈全;柳登高;张刚;马绪臣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四针状氧化锌晶须(tetrapod-like zinc oxide whiskers,T-ZnOw)抗菌剂对复合树脂抗菌性能的影响,为减少树脂修复后继发龋提供新方法.方法 液体稀释法测试T-ZnOw和无机载银抗菌剂对变形链球菌的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及小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复合树脂粉剂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3%、5%、10%的T-ZnOw和质量分数分别为l%、3%、5%的无机载银抗菌剂,直接接触法测定抗菌率,比较树脂样本加速老化处理3个月后的抗菌率.结果 T-ZnOw和无机载银抗菌剂的MIC分别为0.15625、0.15625 g/L,MBC分别为0.3125、0.15625 g/L.T-ZnOw质量分数为3%、5%、10%时,树脂对变形链球菌的抗菌率分别为(84.85±5.16)%、(94.22±3.73)%、(99.43±0.48)%.无机载银抗菌剂质量分数为1%、3%、5%时,复合树脂的抗菌率分别为(71.01±7.67)%、(90.76±5.91)%、(97.19±4.10)%.老化后添加5%T-ZnOw和5%无机载银抗菌剂的树脂抗菌率分别为(89.89±5.55)%和(78.79±7.81)%.结论 添加T-ZnOw可赋予复合树脂抗菌性能,其质量分数达5%时即可取得较好的抗菌效果,且抗菌长效性优于无机载银抗菌剂.
作者:牛丽娜;陈吉华;方明;杨聚才;焦凯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检测巨颌症候选基因SH-3BP-2的突变类型及其蛋白表达情况,初步探讨SH-3BP-2突变与巨颌症病变细胞的关系.方法 提取10例巨颌症病例(6例家族性,4例非家族性)的基因组DNA,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DNA直接测序方法检测SH-3BP-2基因的突变类型;应用酶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对8例巨颌症病变中多核巨细胞的性质进行鉴定,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H-3BP-2蛋白在病变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发现6例存在SH-3BP-2基因第9外显子的单碱基错义突变,其中2例为G1520A,导致其编码的第420位氨基酸由甘氨酸(Gly)变为谷氨酸(Glu);1例为G1505A,导致编码的第415位氨基酸由精氨酸(Arg)变为谷氨酰胺(Gln);其余3例为G1505C,导致编码的第415位氨基酸由精氨酸(Arg)变为脯氨酸(Pro).SH-3BP-2第3外显子除1例未扩增出PCR产物外,其余未检测到异常.8例石蜡标本病变组织中的所有多核巨细胞以及部分单核基质细胞胞质中均表达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和降钙素受体以及SH-3BP-2蛋白.结论 SH-3BP-2基因突变可能参与了病变组织中多核破骨样细胞的分化与成熟.
作者:李友伟;孟雪梅;于世凤;高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