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传丽;YANG Xiao-jiang;王邦康;白玉兴
对于与临床工作联系紧密的科研论文,图片资料是学术内容的说明和补充,同时也是科学研究真实性的佐证.为提高医务工作者拍摄病例图片的技巧,<中华口腔医学杂志>于2007年连续刊登<口腔医疗摄影技巧>系列讲座,开拓了读者的视野.以往杂志稿约对病例图片资料的要求比较宽泛,收到的稿件中有一些质量欠佳的病例图片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科研工作的真实性、严谨性,甚至直接关系到论文的取舍,笔者现与广大读者、作者谈谈学术论文中病例图片资料的规范性问题,包括真实性、技术性两个方面.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机械应力下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fibroblasts,hPDLF)Ⅰ型胶原和纤连蛋白mRNA表达的变化,为阐明力信号的细胞内转导机制提供依据. 方法 对体外培养的hPDLF分别施加不同动态张、压应力(强度为1000、2000、4000 μstrain,加力时间为0、0.5、1、4、8、12 h),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Ⅰ型胶原和纤连蛋白mRNA表达. 结果 随时间延长1000 μstrain张应力和压应力均使Ⅰ型胶原和纤连蛋白mRNA表达增强,2000 μstrain和4000 μstrain张应力均使Ⅰ型胶原mRNA表达先增强1 h后减弱,而2000 μstrain和4000μstrain压应力均使Ⅰ型胶原mRNA表达持续减弱,2000 μstrain张应力和压应力均使纤连蛋白mRNA表达持续增强,而4000 μstrain张应力和压应力均使纤连蛋白mRNA表达先增强4 h后减弱. 结论 本项实验提供的应力范围内动态张应力和压应力刺激可改变hPDLF Ⅰ型胶原和纤连蛋白mRNA的表达.
作者:朱庆党;巢永烈;陈新民;HU Jun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检测不同类型牙周炎患者唾液中的伴放线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actinomycetemcomitans,Aa),探讨唾液和集合龈下菌斑中Aa检出率的差异以及唾液中Aa的存在状况与牙周临床指标的关系. 方法 收集50例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AgP)患者、48例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edontitis,CP)患者和25例非牙周炎者的非刺激性全唾液和集合龈下菌斑,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两种样本中的Aa. 结果 Aa在AgP患者唾液中的检出率(32%)显著高于非牙周炎者(4%)和CP患者(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同时Aa在AgP患者唾液中的检出率也显著高于集合龈下菌斑样本(16%),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30岁是唾液中存在Aa的危险指征(OR=3.23,P<0.05);出血指数≥3的位点超过70%与唾液中存在Aa有关(OR=19.21,P<0.01). 结论 AgP患者唾液样本中Aa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集合龈下菌斑样本,亦高于CP患者和非牙周炎者,提示Aa可能参与AgP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冯向辉;ZHANG Li;孟焕新;XU Li;陈智滨;SHI Dong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比较多种等位基因在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中的携带频率,明确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的易感等位基因,并分析不同数目易感等位基因的携带对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发生、发展的影响. 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酶切相结合的方法检测33例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和33名健康对照者5种基因型不同等位基因的携带频率,应用Z检验和方差分析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HLA-DRB1*1501等位基因纯合子,TNF-A-308等位基因Ⅱ,IL-1B+3953等位基因Ⅱ,维生素D受体等位基因A、T,雌激素受体等位基因X在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中的携带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携带3种以上(含3种)易感等位基因的个体其牙周探诊深度[(4.67±1.09)mm]、临床附着丧失[(4.81±1.36)mm]、松动度(0.81±0.56)较携带3种以下(不含3种)易感等位基因者[分别为(3.46±0.62)mm、(3.57±1.45)mm、(0.51±0.36)]重. 结论 HLA-DRB1*501等位基因纯合子,TNF-A-308等位基因Ⅱ,IL-1B+3953等位基因Ⅱ,维生素D受体等位基因A、T,雌激素受体等位基因X是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的易感等位基因,多种(3种以上)易感等位基因的携带对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作者:王宏岩;PAN Ya-ping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IL)6基因-572位点(IL-6-572位点)多态性与重度慢性牙周炎敏感性的关系,以期从基因水平探讨慢性牙周炎的遗传学机制. 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检测93例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和96名健康对照者的IL-6-572位点基因多态性,比较两组间此位点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 结果 IL-6-572位点CC、CG、GG基因型在牙周炎组和健康对照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52.7%、40.9%、6.4%和67.7%、31.3%、1.0%,3种基因型在牙周炎组与对照组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位基因G、C在牙周炎和对照组之间的比例分别为26.9%、73.1%和16.7%、83.3%,其频率分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CC基因型,暴露于CG基因型+GG基因型的相对危险度为1.88(95%CI:1.04-3.40,P<0.05). 结论 本组人群患重度慢性牙周炎的易感性与IL-6-572位点基因多态性有关,其风险随等位基因G的增加而显著增加.
作者:管泽民;LIU Jing-jin;马欣;WU Dong-hong;鱼洁;HUANG Guo-qiang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人类恒牙的根管系统结构复杂,在不同牙齿和个体间存在着较大的变异性.本组发现并收治了一例患者,下颌双侧侧切牙均为两个根管,上颌双侧第二磨牙近中颊根均为多根管,报告如下.
作者:李艳;赵今;戴永刚;王星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口腔医学教育是培养从事口腔医疗卫生保健的专门人才的教育,规范的培养过程是培养合格口腔医学人才的重要保证,加强质量监管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关键.
作者:Society of Dental Education; Chinese Stomatological Association;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口腔医学研究会;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口腔医学教育学组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回顾性研究探讨接受腭裂修复术的年龄对患者上颌牙弓相对于下颌牙弓位置关系的影响. 方法 年龄>10岁、腭裂术后2年以上的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103例,根据接受腭裂修复手术时的年龄分为3组,A组:≤3.0岁手术组(n=38)、B组:≤6.0岁手术组(n=36)和C组:>6.0岁手术组(n=29).用上下颌牙弓石膏模型,对其牙弓关系行Goslon Yardstick等级评价,并对不同手术年龄组间的Yardstick等级进行统计学检验. 结果 统计学检验显示Yardstick等级在A组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6.0岁以下行腭裂手术的两组患者的上颌牙弓相对于下颌牙弓的后缩程度无差异,6.0岁以上行腭裂手术患者的上颌牙弓相对后缩程度要明显小于3.0岁以下手术者,稍小于6.0岁以下手术者,上颌牙弓相对后缩程度随手术年龄的增大有减小的趋势.
作者:彭兆伟;MA Lian;贾绮林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翼外肌MRI异常与关节盘位置、髁突运动度的关系. 方法 选择20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10~12岁),MRI检查双侧翼外肌,卡方检验分析其与关节盘位置、髁突运动度的关系. 结果 40侧关节中18侧(45%)翼外肌异常,与关节盘位置、髁突运动度无明显相关关系. 结论 本组安氏Ⅱ类1分类错胎患者无症状翼外肌异常的比率较高,但不能确定其与关节盘位置、髁突运动度相关.
作者:周传丽;YANG Xiao-jiang;王邦康;白玉兴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利用近红外光谱监测系统(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定量研究腓骨瓣移植后腓骨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规律. 方法 行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的患者36例,常规以NIRS检测腓骨肌皮瓣术前及术后8 d内的血氧饱和度变化.移植前后患侧为手术组,同一患者手术对侧下颌骨为对照组. 结果 35例腓骨肌皮瓣移植成功,1例因静脉血栓致移植失败.修复成功的35例中,术后144 h前,手术组血氧饱和度均低于对照组1.9%~5.7%;术后144 h后,手术组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差异不明显,均约63.0%.移植失败腓骨早期,NIPS显示血氧饱和度明显降低. 结论 NIRS可无创监测埋藏腓骨瓣的血氧饱和度,真实地反映深部游离移植组织血运状况.腓骨移植后短期内血氧饱和度降低,移植术后7 d恢复至正常.
作者:SHAN Xiao-feng;蔡志刚;YU Ouang-yan;李岳;DING Hai-shu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无牙颌患者戴用长正中<牙合>型全口义齿3个月后下颌义齿的近中移位量能否满足患者长正中量的自然要求,从而检验长正中<牙合>型全口义齿的设计理论. 方法 为10例无牙颌患者制作长正中<牙合>型、线性<牙合>型和解剖<牙合>型3种全口义齿,采用哥特式弓描记装置测量无牙颌患者的长正中量,采用三维精密平移台测量3种<牙合>型下颌义齿的近中移位量.对比分析不同<牙合>型下颌义齿近中移位量的差异,并与患者长正中量进行对比. 结果 10例无牙颌患者的长正中量为(1.02±0.36)mm,3种<牙合>型下颌义齿的近中移位量分别为:长正中<牙合>型(1.016±0.348)mm,线性<牙合>型(1.092±0.448)mm,解剖<牙合>型(0.409±0.253)mm. 结论 长正中<牙合>型全口义齿能满足患者长正中量的自然要求,以及在患者正中关系位至肌力闭合道终点的位置之间无障碍的义齿设计要求.
作者:李思雨;XU Jun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不同的酸蚀处理时间和使用方式对3种自酸蚀粘接剂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 方法 将3种自酸蚀粘接剂[粘接剂1(Adper Prompt,3M-Espe,U S A)、粘接剂2(XenoⅢ,Dentsply,Konstanz,Germany)、粘接剂3(Clearfil SE Bond,Kuraray,Japan)]按照酸蚀处理时间和使用方式分组,每种粘接剂均分为标准组(厂家推荐操作组)、缩短处理时间组(缩短组)、延长处理时间组(延长组)及改变使用方式组,每组均选择15个粘接样本,分别测定牙本质微拉伸粘接强度,扫描电镜下观察粘接界面. 结果 缩短、标准及延长酸蚀时间时,粘接强度分别为粘接剂1:(16.30±2.59)、(23.13±2.56)、(22.28±2.83)MPa;粘接剂2:(15.17±6.07)、(34.50±3.64)、(24.87±7.01)MPa;粘接剂3:(29.92±3.32)、(42.21±6.28)、(41.07±3.93)MPa(P<0.01).粘接剂1、2、3改变使用方式组的粘接强度分别为(12.53±3.73)、(23.98±3.86)、(48.37±4.95)MPa,分别与同种粘接剂的标准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缩短酸蚀处理时间可显著降低自酸蚀粘接剂的粘接效果;延长酸蚀处理时间并未提高自酸蚀粘接剂的粘接效果;涂擦使用时,不同粘接剂的牙本质粘接效果不同;使用粘接剂应严格参照厂家推荐的操作步骤.
作者:于玲;王晓燕;田福聪;GAO Xue-jun 刊期: 2008年第07期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发生8.0级强烈地震.灾情发生后,全国各地的口腔颌面外科医护人员积极参与了紧急救援行动.以下是来自抗震救灾前线的报道.
作者: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口腔颌面创伤学组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测量天然牙的色度参数范围,并与三种常用比色板的色度参数范围进行比较,分析目前常用的牙科比色板存在的局限. 方法 使用数码照相机在D65光源的非球形漫射照明观测方式下拍摄比色板A(VITAPAN Classic)、B(VINTAGE Halo)、C(3D-MASTER)和上颌天然中切牙322颗,获得天然牙和3种比色板的色度参数范围并进行比较. 结果 天然牙色度参数95%正常值的范围分别如下:明度(L*)为61.631~73.250,红绿色品(±a*)为-0.719~1.879,黄蓝色品(±b*)为8.701~17.790.与天然牙相比,比色板A的色度参数范围较窄,缺少红色品与高明度色片,饱和度分布不均匀;比色板B的红色品范围较A有所扩大,但饱和度偏高;比色板C的色度参数范围大,其饱和度和明度可完全覆盖天然牙相应的色度参数范围,但仍缺乏红色品色片. 结论 与本组天然牙的颜色范围相比,目前临床常用比色板存在覆盖不全和色片分布不均匀的局限,总体缺乏偏红色调色片.
作者:葛起敏;ZHANG Fu-qiang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瓷修复临床常见问题包括修复体崩瓷或折裂、修复体颜色不逼真、冠桥松动或脱落、基牙牙龈炎、牙龈变色、继发龋、牙髓炎、咬合痛及基牙松动、食物嵌塞,甚至基牙冠折、根折等.虽然各类瓷修复体出现上述问题时有所差异,但也有共同之处.现对瓷修复临床常见问题的原因及预防处理进行介绍.
作者:LIU Hong-chen;宁江海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按照材料组成及其聚合机制,直接粘接修复的主要材料包括复合树脂和玻璃离子水门汀两大类.取两类材料各自的优点,又出现了将其复合研制的复合体(compomer)、玻璃复合体(giomer)和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light-cured glassionomer cements).复合树脂是目前临床应用广的一类材料,具有和天然牙相似的色泽,并随着物理机械性能得以不断提高,已成为临床直接粘接修复的首要选择.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只要合理选择并使用得当,复合树脂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WANG Xiao-yan;高学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脂多糖对诱导分化的牙髓细胞牙本质涎磷蛋白(dentin sialophosphoprotein,DSPP)、骨钙素基因表达及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的影响. 方法 以脂多糖作用于诱导分化的牙髓细胞,用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DSPP、骨钙素mRNA的表达,ALP试剂盒检测ALP活性改变. 结果 诱导分化的牙髓细胞在脂多糖刺激后ALP活性由(1156.10±100.60)pmol·h-1·ng-1下降为(884.80±26.72)pmol·h-1·ng1,荧光定量RT-PCR显示脂多糖能显著抑制DSPP和骨钙素mRNA表达,其中DSPP拷贝数由(176 301.62±13 269.77)下降为(39 396.32±12 018.08),骨钙素拷贝数由(4971.46±483.91)下降为(1104.67±63.37)(t=7.922,P<0.001). 结论 脂多糖能显著降低诱导分化的牙髓细胞合成有机基质.
作者:蒋宏伟;LING Jun-qi;曾劲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比较助攻法和自攻法植入的即刻负载正畸种植体的骨结合情况,评价不同种植方法对种植体及周围组织的影响. 方法 以3只犬的后一颗前磨牙与第一磨牙根间区、第一磨牙近远中根根分歧的颊侧为植入点,植入24枚正畸种植体;每只犬植入8枚,自攻法(自攻组)植入4枚,助攻法(助攻组)植入4枚.镍钛弹簧即刻提供1.47~1.96 N水平力,持续9周.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评价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变化和骨结合率. 结果 两组种植体均与骨组织形成骨结合,其间未见结缔组织.自攻组可见较多的陈旧骨,助攻组的骨生长和再生更活跃.自攻组种植体的骨结合率[(41.7±10.7)%]高于助攻组[(25.9±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即刻负载不影响正畸种植体的骨结合.自攻法对骨组织损伤小,且骨结合率高于助攻组.
作者:陈岩;ZHAO Wen-ting;Hee-Moon Kyung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百强固位纤维是法国碧兰公司新推出的一种牙科用多功能固位纤维(注册证号:国食药监械(进)字20072630324),主要用于:松动牙固定、正畸后的保持、缺失牙即刻复位、固定或修复临时桥体、间隙保持器.
作者:樊月 刊期: 200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