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冬梅;张益;张震康;冯涛;吴林波;唐光健
目的通过对209例口腔白斑患者癌变危险因素与LSCP分期分级关系的综合分析,探讨LSCP分期分级方法的临床意义.方法首先进行单因素卡方检验,观察性别、病史、吸烟、饮酒、病损数、部位、大小、临床类型及病理分型与LSCP分期体系的关系,筛选对LSCP分期有意义的变量选人多元I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其次对这些因素在LSCP分期中患Ⅳ期白斑相对于I、Ⅱ、Ⅲ期白斑的危险性进行分析,并观察各因素对LSCP分期分级的影响.结果性别、部位、损害类型及病理分型被选入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女性患者白斑的危险性是男性的2.49倍,舌部及口底白斑危险性高于其他部位.疣状白斑的危险性是均质型白斑的10.00倍,中度异常增生白斑的危险性是单纯增生或轻度异常增生性白斑的276.48倍,重度异常增生是单纯增生或轻度异常增生性白斑的499.55倍,重度异常增生白斑对LSCP分期的贡献大.结论 LSCP分期体系可以全面描述口腔白斑的特点,有助于对病损癌变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估,可以指导临床追踪观察和协助选择佳治疗方案.
作者:孙正;黄洁;宫芸芸 刊期: 2001年第05期
颊癌是较为常见的口腔恶性肿瘤,容易早期发生淋巴结转移,预后较差,但目前对癌细胞淋巴转移的原因不完全清楚,近期的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可特异性促进淋巴管增生,我们对VEGF-C在颊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联系进行了研究.1.材料和方法:(1)标本来源:取49例第四军医大学口腔颌面外科切除的颊癌标本,常规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检查,并随访术后情况,分为转移组和无转移组.
作者:周宏志;顾晓明;金岩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凝集阳性的血链球菌(S.s)进入兔血循环后,对心脏及血液成分的影响.方法将血链球菌133-79菌株3 × 109浓度于兔耳缘静脉注入其体内,并分别在注射前和注射后5、10、20、30、45及60 min时测定外周血血小板、白细胞数量的变化以及血压和心电图变化.结果注射S.s133-79后,所测时段的血小板及白细胞量均有明显改变,P<0.01(n=12).心电图也表明有短时异常,S-T段下移>0.5 mV,Q-T时间延长.血压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结论血链球菌株133-79在血循环内能引起心肌缺血及血压变化,外周血小板和白细胞明显减少.
作者:陈晖;赵孟辉;李菊花;邓淑丽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现代口腔种植学始于20世纪中叶.我国在70年代中期,由于种植义齿的临床应用超前于基础研究,导致了不可避免的高失败率.经过多学科基础与临床专家们的不懈努力,种植学的理论和技术已日臻完善,口腔种植学现已发展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我国的口腔种植学是随着Branemark骨结合理论与国际上其他一些体系的引进而逐渐发展起来的.80年代中期,华西医科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相继成立了人工种植牙课题研究组,开始了口腔种植的基础理论研究和牙种植体的研制、开发和临床应用.
作者:刘宝林;汪济广 刊期: 2001年第05期
1.材料与方法:利用人血清白蛋白作为中间载体,化学交联制备磁微粒-甲氨蝶呤-白蛋白微球新型载体(FM-MTX),探讨其缓释特性及体内外抗肿瘤效果.采用MTT法检测其对人舌癌Tca8113、口底癌HSC-2、腺样囊性癌SACC-83及颊癌BcaCD885细胞系的生长抑制作用.对舌癌裸鼠移植瘤进行外加磁场诱导靶向治疗.2.结果:发现磁导向甲氨蝶呤交联物具有明显的缓释特性.在体外,FM-MTX对4种口腔癌细胞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药物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加,表现为浓度依赖性.
作者:张皖清;毛天球;孙玉鹏;何远辉;吴军正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牙源性钙化囊肿(calcifying odontogenic cyst,COC)是一种独立的牙源性病损.组织学上可以是囊肿型、肿瘤型或联合性损害,联合性损害中可伴有牙瘤、成釉细胞瘤等[1].而伴有成釉细胞纤维瘤者罕见报道.我们曾诊断一例,报告如下.患者,女性,14岁.以左面部包块4个月就诊.4个月前,左下磨牙区疼痛并发现左面颊有拇指大小的硬性肿块,经抗炎治疗无效,肿块逐渐增大.检查:全身情况较好,面部不对称,左颊部膨隆,口内触诊左侧下颌骨颊侧骨质有乒乓感,无压痛.
作者:刘进忠;汪说之;陈新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研究表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发病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尤以女性多见.本研究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TMD患者滑液中雌二醇(estradiol,E2)及骨钙素,并对其与TMD的关系进行探讨.1.材料和方法:选择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颞下颌关节病诊治中心的关节造影及关节镜手术病例31例(31侧关节)作为骨钙素检测样本,42例(42侧)作为雌二醇检测样本.
作者:程鹏;马绪臣;李盛琳;薛延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针对下牙槽神经的特殊解剖特点探讨下颌磨牙区种植义齿方法.方法根据缺牙后下颌磨牙区颌骨的不同吸收程度,分别采取直接种植、跨越下颌管种植和解剖游离下牙槽神经血管束种植的3种方法,1992~1998年共完成22例、45颗种植体,平均随访时间为3.7年.结果除2颗种植体分别于术后3个月和修复后1.5年脱落失败外,其余43颗种植体均呈骨结合,且骨吸收不明显、义齿功能良好,种植体5年累积成功率为96%.结论3种种植方法基本解决了临床中下颌磨牙区种植的大部分问题,但应特别注意选择适应证.
作者:刘宝林;李德华;陈小文;何黎升;薛振恂;余绍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通过观察聚乙烯已二醇包被脂质体-阿霉素药物系统(pegylated liposmaldoxorubicin,PLD)对舌癌及其淋巴结转移灶治疗效果,探讨PLD治疗口腔肿瘤的价值.方法建立舌癌淋巴转移模型的金黄地鼠70只,分别观察体重、肿瘤体积、脏器转移、外周血药浓度和淋巴结内药物浓度.结果PLD组的抑癌能力及有效药物浓度、全身反应明显优于阿霉素组.结论PLD作为一种新兴的药物系统,在控制口腔癌转移方面具有一定潜力.
作者:陈绍维;潘剑;廖湘凌;付风华;王昌美;温玉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对于Tca83细胞生长的作用.方法舌癌细胞常规培养,以MTT检测细胞增殖,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检测TGF-β及其受体TβR I的表达.结果加入TGF-β 96 h后,大多数实验组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这种抑制作用与TGF-β的浓度有关,较低浓度的TGF-β(0.2、1.0、5.0和12.5μg/L,其A值分别为0.735、0.758、0.760和0.757)能够抑制Tca83细胞的生长(与对照组A值0.911比较,P<0.01),而高浓度(25.0 μg/L)的TGF-β反而失去了这种抑制作用.Tca83细胞系中可检出TGF-β1、TGF-β受体(TβR)Ⅰ的蛋白及mRNA的阳性表达、TβRⅡ蛋白的阳性表达.结论 TGF-β能抑制Tca83细胞的生长.Tca83细胞内的TβRⅠ及TβRⅡ表达使这种抑制作用成为可能.
作者:刘昕燕;高岩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在口腔粘接材料中玻璃离子粘固剂是后起之秀.Wilson和Kent于1972年成功研制了玻璃离子粘固剂(glass ionomercement),其基本成分是聚丙烯酸水溶液和氟铝硅玻璃粉(SiO2-Al2O3-CaF2-AlPO4-Na3A1F6),它被称为传统型(conventional)玻璃离子粘固剂.其后,人们对这种材料不断改进,生产出树脂改良型(resin-modified)玻璃离子粘固剂,即在粘固剂中加入树脂成分,当玻璃离子粘固剂发生固化反应时,树脂单体也发生聚合反应,树脂基质包裹玻璃离子颗粒,从而改善了其机械性能.根据固化方式可将玻璃离子粘固剂分为化学固化型和可见光固化型.
作者:胡炜;傅民魁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简称EBM)自80年代加拿大McMaster医学院提出以来,已为医学界接受,成为解决临床问题的一种良好方法.EBM是根据临床遇到的情况,提出问题,然后进行系统地查寻文献,做出综合评价,将所得结果用于临床实践,作为临床决策依据,解决临床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在临床诊断、处理或预后各方面遇到问题时,都可用EBM来解决.
作者:章魁华;刘宏伟;陈永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由中华口腔医学会、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学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及德国精粹国际出版集团联合主办的第一届北京国际口腔种植会议于2000年10月13~14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以及香港、日本、南韩、新加坡及欧洲的300余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本次会议是我国口腔种植学专业有史以来规模大的学术会议.会议邀请了现代口腔种植学奠基人、瑞典哥德堡大学Branemark教授,原欧洲种植学会主席、现德国修复学会主席、德国阿亨大学Spiekermann教授,现任德国种植学会主席、德国爱尔兰根大学Neukam教授,瑞士苏黎世大学牙学院院长Scharer教授,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牙学院院长Watzek教授,德国Feldstadt种植医院院长、IMZ种植系统发明人Kirsch博士以及四川大学口腔种植中心吴大怡教授,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王兴、林野教授作了专题学术报告.
作者: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学组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人完全萌出但尚未发育完成的前磨牙牙髓组织中牙髓树突状细胞(pulpaldendritic cells,PDCs),T、B淋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的变化特点,以探明年轻恒牙发育过程中牙髓局部免疫防御状态的改变.方法按根尖孔的闭合状态分为大喇叭组、小喇叭组和闭合组.应用SP免疫组化法分别标记上述细胞,并对前两种细胞进行双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①大喇叭组HLA-DR+细胞数多于小喇叭组及闭合组;②3组HLA-DR+血管表达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3组CD45RO+T细胞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④双标免疫组化染色显示,HLA-DR+PDCs和CD45RO+T细胞几乎很少接触.两者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尚不能认为两者间有直线相关关系.结论 PDCs在人正常发育性牙髓组织中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减少,其他免疫活性细胞与此进程无明显相关.
作者:吴丽更;杨若愚;王岷峰;侯芝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关节软骨进行性破坏是骨关节炎(osteoarthoritis,OA)的主要病理改变之一.近来发现OA关节软骨有异常的软骨细胞凋亡,这可能与OA关节软骨的破坏有关.我们就TGF-β在人重组白细胞介素-1β(rhIL-1β)诱导髁突软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1.材料和方法:(1)rhIL-1β诱导软骨细胞凋亡:将髁突软骨细胞接种于培养瓶中,密度为3×104/ml,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实验组分别加入含有rhIL-1β(1、10、20 ng/ml)及二甲基亚砜(DMS0,15μl/ml)的DMEM培养液,处理8、16、24 h后收集细胞.分别用流式细胞仪、透射电镜、DNA电泳检测细胞凋亡.对照组不加rhIL-1β.
作者:李松;金岩;赵书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淋巴管和血管在组织液的引流,恶性肿瘤细胞转移和炎症扩散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往有关研究中,常用的染色方法难以将淋巴管和血管、毛细淋巴管和毛细血管以及组织间隙相区分.近年来有学者报道了免疫组化双重染色应用于毛细淋巴管的研究,但较为昂贵.牙周组织的组织液和大分子物质皆通过淋巴管引流,对牙周组织微环境中与组织液相关的管状构筑,虽有作者进行过研究,但是多年来未获得较理想的方法,牙周组织中淋巴管在光镜下的确认尚未见报道.我们应用5'-Nase-Alpase酶双重染色法对大鼠牙周组织中淋巴管进行实验观察.
作者:张壁;加藤征治;柳泽繁孝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近年来很多学者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尤其是关节液的研究有了一些突破性发现,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对TMD的病理机制进行了探讨[1,2].但至今人们对TMD的病理机制还停留在不很清楚阶段[2].一些学者对其病理机制有了一些新的认识,这些新认识,改变了一些传统的观念,日趋被认可.
作者:谷志远;吴求亮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口腔护牙托对上臂三角肌肌力的作用,考察其促进提高运动成绩的可能性.方法以软质树脂材料,采用直接法分别为8名受试者制作定制护牙托,测试戴托受试者平卧推举5kg重物紧咬时的三角肌前束部和嚼肌的肌电值.将该值经系列转换器输入计算机,进行信息数值化处理并输出肌电积分数值.结果受试者评价该种护牙托的固位、舒适性和保护性均佳;戴护牙托举重5 kg紧咬时的上臂三角肌肌电测试值为1.160 O,不戴护牙托时的测试值为0.612 5.前者比后者有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戴护牙托与不戴紧咬时嚼肌的肌电测试值分别为0.382 5和0.213 8,前者比后者亦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戴口腔护牙托紧咬提高了嚼肌的肌力,进而反射性作用于上臂三角肌,使该肌的肌力亦得以增强.
作者:张宁宁;王庆;潘可风 刊期: 200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