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魏清;刘红;刘秀菊;牛德利;宋效庆
基于口腔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影像学检查的特殊优势,在疑难牙体牙髓病的精准诊断和治疗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凸显.本文就CBCT在疑难牙体牙髓病精准诊治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刘彦;牛忠英;闫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牙本质粘接前用乙醇润湿对临床常用2种全酸蚀粘接剂粘接强度和粘接界面质量的影响.方法:24颗新鲜拔除人无龋磨牙随机分为6组,2种粘接剂Single Bond(SB)、Gluma Comfort Bond(GB),每种分成3组用不同方法粘接即:对照组(粘结剂常规应用组)、乙醇润湿1min组、乙醇润湿2min组.每组牙制作微拉伸试件,测试24h微拉伸粘接强度(MTBS),用体视显微镜观察断面类型.用扫描电镜观察粘接界面混合层和树脂突形态.结果:乙醇润湿2min的方法使以上两种粘接剂的24h瞬时微拉伸强度(MTBS)显著提高;而乙醇浸润1min的效果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SEM观察结果也提示乙醇润湿2min能够显著改善粘接界面混合层的质量、增加树脂突的数量以及长度;乙醇1min可以增加树脂突长度,但对数量无明显影响.结论:乙醇润湿2min对2种粘接剂的粘接性能有显著改善.
作者:王霞;魏清;刘红;刘秀菊;牛德利;宋效庆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评价氧化锆瓷内冠-金沉积外冠套筒冠固位体义齿的临床修复效果.方法:选择16例对原义齿修复不满意,要求重新修复的Kennedy Ⅰ、Ⅱ牙列缺损患者,设计氧化锆瓷内冠-金沉积外冠套筒冠固位体义齿修复,评价修复前和修复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36个月的修复效果及基牙松动度.结果:观察期内,16例患者对修复效果满意,基牙松动度较修复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氧化锆瓷内冠-金沉积套筒冠义齿材料生物相容性好,患者对修复效果满意,可在不接受或不具备种植义齿修复条件且经济状况良好的患者中应用.
作者:康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套筒冠义齿用于修复牙列缺损伴牙周病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9例牙列缺损伴牙周病老年患者,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与牙周基础治疗,行套筒冠义齿修复,观察修复前后牙齿动度值(PTV)、探诊深度(PD)、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改变,评价修复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在修复后6、12、24个月复查时牙齿松动度降低,与修复前相比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周探诊深度(PD)逐渐变小,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无明显的变化(P>0.05).结论:套筒冠义齿用于修复牙列缺损伴牙周病老年患者临床效果肯定,能够明显改善患牙松动状况.
作者:王茵;崔广;郑洁;宫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种植体骨结合是种植体能保持长期稳定的关键.人工种植体植入机体后,其表面特性可直接影响植入后的生物学效应,决定受体细胞的粘附、增殖、分化及矿化,并影响蛋白质的吸收和界面的骨结合率、骨愈合速度及强度,对种植体在体内的存留时间及功能行使都十分重要.人工种植体表面改性是提高种植体骨结合的有效方法,本文就人工种植体表面改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蔡洪桢;贺慧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评价5种不同活动义齿清洁方式对Vitallium2000义齿铸造支架表面形貌的影响.方法:将Vitallium2000合金离心铸造成35个试样(15mm×10mm×2mm),镜面抛光,将试样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A组,蒸馏水浸泡;实验组B、C、D、E组,B组牙刷+蒸馏水清洁2min,C组牙刷+牙膏清洁2min,D组Polident清洁片溶液浸泡5min,E组Polident清洁片浸泡5min+牙刷清洁2min,重复处理180个循环.粗糙度测试仪测量实验前后试样表面粗糙度值(Ra值),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实验前后试样表面结构.结果:①A组试样实验前后Ra值为:0.0045±0.0011/0.0047±0.00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D组和E组实验前后Ra值分别为(0.0049±0.0011/0.0168±0.0025)、(0.0048±0.0013/0.0322±0.0064)、(0.0051±0.0011/0.0072±0.0012)和(0.0052±0.0011/0.0198±0.00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组间Ra值比较:处理前各组间R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方式处理后组间Ra值不全相同,与A组比较,D组Ra稍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E组较A组Ra值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B组、C组、E组两两之间Ra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C组Ra值增加大.③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处理前各组试样表面均无划痕.处理后A组、D组试样表面无划痕,B组、E组试样表面可见连续浅划痕,C组试样表面可见明显连续深划痕.结论:清洁片清洁方式不会改变Vitallium2000义齿铸造支架表面形貌;牙刷+蒸馏水清洁方式、清洁片+牙刷清洁方式对Vitallium2000义齿铸造支架表面形貌影响较小;牙刷+牙膏清洁方式可引起Vitallium2000义齿铸造支架表面形貌改变,影响较大.
作者:吴乐乐;李冰;李风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口腔颌面部感染临床常见的感染途径为牙源性或腺源性,损伤性、医源性、血源性较为少见[1].文献报道[2-3],超过半数的颈深部及纵膈感染为牙源性,早期均以牙痛为主要症状.颌面部感染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因血供丰富,颌面部感染后出现组织大面积缺损致畸较少见.本病例中肺炎克雷伯杆菌为该次培养出唯一细菌即致病菌.该类细菌所引起的颌面部感染并导致组织缺损罕见.
作者:王姝;贺娟;刘秀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调查社区老年人牙周状况及口腔卫生保健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为开展针对天津市社区老年人的口腔健康促进提供参考.方法:随机对天津市小白楼社区507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中335位志愿者进行牙周检查.结果:志愿者中牙周炎的患病率为100%,牙龈出血率66.6%,牙周探诊深度2.74±0.68mm,附着丧失3.94±1.07mm,牙周探诊深度和附着丧失男性均高于女性(P<0.05);问卷调查人群中刷牙次数≥2次/天者占71.8%,使用牙线、牙间刷的人分别占14.2%和1.2%;认为定期牙周检查必要的人占54.9%,但进行过牙周检查的人占21.7%.调查现场表示愿意接受口腔卫生宣教的人占83.5%,而且愿意接受定期社区口腔卫生检查的占85.7%.结论:老年人牙周炎患病率高且严重,口腔卫生保健认知不足,但有意愿接受口腔卫生教育和检查.多渠道开展口腔卫生宣教是必须的,并且需要加强定期社区口腔健康检查的服务.
作者:李阳;曹雅婷;邓嘉胤;张蕊;吴鹏;宋立婷;吴怡;蒋少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均寿命延长,老年人所占的人口比例逐年增加[1].老年人在患口腔疾病的同时还可能伴随其他全身疾病的发生,其中心血管病较为常见.由于麻醉、拔牙等是可能引发老年人心血管病发作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在口腔疾病治疗的过程可能对原有疾病的治疗产生一定的影响[2].而口腔专科医师缺乏相关专业知识,不能及时掌握并控制术中病情变化,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心血管病患者的口腔疾病治疗[3].近年来,微创技术在拔牙术的应用逐渐得到普及,本文就微创技术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中的拔牙临床体会进行探讨与分析.
作者:昝世蒙;程学智;王津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老年患者根面龋是老年人口腔疾病的一大特点,前牙区的根面龋常在腐质去尽后易成为漏斗状残根,给临床修复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影响了面部美观,老年患者常伴有全身系统疾病,就诊以及复诊常常不能顺利进行,严重影响了临床治疗效果.纤维桩根据圆形根管的平均直径可分为大小不同的型号,与根管直径相吻合的纤维桩称为主桩.当主桩与根管形态适合性较差时,纤维桩与根管壁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空间,为弥补桩壁间隙,提高主桩与根管形态吻合性而设计的细小纤维桩称为辅桩,常与主桩配合用于椭圆形、扁形、喇叭形、 “8”字形及不规则根管的桩核修复[1].
作者:凌丽娟;陈哲;汪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内皮素-1 (endothelin-1,ET-1)对牙周膜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PDLCs)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和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1,10,100 nM)的ET-1处理牙周膜细胞12,24,48h后提取细胞培养上清液和细胞裂解物,采用ELISA及实时定量PCR检测ET-1作用下牙周膜细胞TNF-α和IL-1β基因及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ET-1剂量依赖性及时间依赖性促进牙周膜细胞TNF-α和IL-1βmRNA表达及蛋白分泌.但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抑制了该促进效应.结论:内皮素-1可以诱导牙周膜细胞分泌TNF-α和IL-1β,而且这种促进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及时间依赖性.但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抑制了该促进效应.
作者:梁莉;余继锋;周威;刘洪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放射诱导下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DNA损伤特点,及其对细胞糖酵解的影响.方法:4Gy的X-ray照射OSCC细胞(HSC3和CAL27)后,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检测DNA损伤标志γH2AX蛋白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RT-PCR检测若干糖酵解相关酶mRNA水平.结果:放射诱导OSCC细胞γH2AX蛋白表达在0.5h后迅速上调,24h-48h恢复至正常水平,60h后再次上调;OSCC细胞增殖能力受到时间依赖性的抑制(P<0.05);糖酵解相关酶GLUT1、GLUT3、HK2、PK-M2和LDHA基因水平上调(P<0.05).结论:放射诱导OSCC细胞发生DNA损伤,并促进糖酵解.
作者:贺媛;吴桐;胡钦朝;夏娟;程斌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CBCT金属伪影产生的规律及特征,指导临床检查操作诊断,规避伪影对影像质量的影响,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将7根7mm直径一端是螺母的金属圆柱,长轴与X射线方向垂直,置于底部蜡板、下方40mm水、上方30mm空气的储槽中.使用Scanora 3D CBCT扫描重建.结果:观察伪影产生的相互关系,及圆柱与六棱螺母伪影的区别.分析:依据伪影产生大多是X线硬化、容积、空洞效应和衍射散射现象.发现伪影具有九大规律:一,圆形金属个体伪影呈X形放射状;二,多根金属体间产生空洞效应的低密度伪影;三,不同方向伪影相互叠加,重叠越多越强烈;四,不同位点的金属体伪影相互呈直线产生;五,伪影产生以平行于射线方向为主;六,伪影极少产生在空气中;七,金属体间低密度伪影边缘有相对增高的容积效应和散射伪影相伴;八,金属体间的位点,决定X形放射状伪影方向;九,产生伪影多少取决于金属体表形态,及相邻金属体个数和位置.临床常见牙冠、桩钉、牙胶等受形态位置影响,各种散射伪影并存.伪影散射方向随牙弓弧线角度变化,又与相邻高密度物体(包括牙体)组合位点有关.结论:试验发现在CBCT检查时,任何物质都会产生伪影,并具有九大规律.找到这些规律性,有助于CBCT检查时,指导影像工作者对存在有金属物体位的调整,规避伪影影响.并在影像阅读诊断中,充分认识伪影与正常解剖或是病理影像产生的区别,提高影像诊断水平.
作者:王家柱;许来青;王照五;郭小龙;陈卫彬;吴宏新 刊期: 2016年第04期